第548章 老师得重用

第548章 老师得重用

陈襄出使辽国以及此番出外离京之时,都曾陛辞过天子。

不过陈襄的官职不算高,陛辞时合门都是安排几名同时离京赴任官员一起向官家陛辞。

当时不过是走个流程而已,君臣虚礼客套一番,没有真正说话的机会。

而之前仁宗皇帝,英宗皇帝时,陈襄那时官职低微,天子更不会仔细垂问他军国之事,不过是稍稍问了几句民情而已,但即便如此,能面见天颜,说上几句话,已是令陈襄不胜惶恐了,这是多少官员都没有待遇。

奏对之时,陈襄难免汗出如浆,心情忐忑至极,每字每句都斟酌再三,不过因为如此,反而没有给两位先帝留下太深的印象。

如今面对年轻的官家,陈襄再度上殿,却感觉这一次见面似不同以往。

说实话京官的日子并不好过,每日都埋头于案牍之事上,说是事情很多,但其实自己能真正作主的地方不多,特别是举荐他的富弼相公先后不受两位官家的重用,故而没有靠山的陈襄都是谨言慎行,逢人只说两分真话。

不过京师纵是不好,但也有陈襄喜好的地方。

每个读书人的心底都有致君尧舜上的想法,但在这里他唯有蹉跎岁月,空耗光阴,可如今官家却突然召他入对。

在内侍的指引下,陈襄来至崇政殿后的便殿。

陈襄入内后,看见官家正在书架上找书,一旁除了一名内侍外别无第二个人。

陈襄以往与官家奏对时,从未如此单独一人,那时候多至五六名,少至二三名官员共同陈奏。而且一旁必定跟着几名宰执,而今日别说宰执,连起居官也没有。

陈襄向官家行礼后,官家道:“是,陈卿来了。”

……

陈襄正不知如何向官家进奏时,官家道:“朕听闻卿当初为浦城令时,当地犯了窃案,公人抓了一群人不知哪个是偷儿,故而卿对那些人言道,寺中有一钟甚是灵验,为偷者触钟必响。然后卿命人悄悄在钟上涂满墨,命这些人在暗中去触钟,最后其余人手中皆墨,唯独一人手中干净,卿道此人是偷儿,遂擒下此人。”

此事是陈襄很得意的一件破案官司,不意官家亲口道出。

官家微微笑道:“此事是章越那日与朕说的,朕听了便记下了。”

陈襄一听不知说什么心道,果真是章越,是自己这徒儿帮自己向官家力荐,此番挽回了自己。

陈襄一时不知说什么,既是为了章越这份情谊感动,同时又有些惭愧,于是官家的问询竟一时片刻忘了回答。

官家也不为意,等一旁内侍轻咳一声,陈襄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向官家道歉。

官家笑了笑,当即询问陈襄道:“朕听闻闽为东南僻壤,但闽中儒学却不曾荒废,不知何故?”

陈襄听官家问到乡土,不由精神一振,心道自己可不能失了家乡的颜面。

陈襄道:“闽中确实素有蛮荒之地,蛮僚之乡的说法,但此说是在中唐以前,但经管元惠、李椅、常衮诸人相继兴学劝士,渐渐文儒汇征,如今则有滨海邹鲁之说。”

“当初蔡襄知福州时,请臣与郑穆,周希孟,陈烈在闽讲学,从臣与郑穆学子千余人,周希孟,陈烈亦有数百人之多。”

“臣等以兴学养士为先务,明经为笃行,教化数年,终于有些微功。”

官家闻言大是赞赏道:“甚好,甚好。”

陈襄话锋一转突道:“启禀陛下,其实当年的范仲淹变法时也鼓励兴学。”

“兴学之道不仅有利于教化地方,同时将地方人才的筛选之权把握在州县的手中,从过去的族学家学培养人才,改为朝廷取士培养人才,同时也为寒门子弟开辟一条道来。”

“故而臣每到一个地方任官,必大力兴办学校,鼓励教化之事。当然过去州县毁淫祀也是朝廷教化地方一个办法。不过比起毁淫祀动静太大,容易激起民变,故而臣还是主张兴教化。”

官家心道,没错,狄仁杰拆淫祀近两千座,最后自己的祠堂被拆了。

官家听了陈襄这一番话不由大有所得,同时为章越荐人感到满意,果真他推举的每一个人才都是这般的出色。

接着官家又问了陈襄一些人事之事道:“卿以为翰林学士司马光如何?”

陈襄道:“回禀陛下,司马光素有行实,为官忠亮正直,并以道自任。兼之博通书史之学正胜任顾问之事。”

官家点点头又问道:“韩维如何?”

陈襄道:“韩器器质方重,为学亦是醇正,于孟子的尽心,性理之说尤有所长,正所谓得道于内则可以应物于外矣。”

官家听陈襄这么说大为欣赏,又问道:“吕公著如何?”

“回禀陛下,吕公著道德醇明,学必有所原,事君以进贤汲善为已任,可谓知世务矣。”

陈襄顿了顿道:“陛下方才所举的三人皆股肱心膂之臣,臣微末之人,斗胆妄自议论,还请陛下恕罪。”

官家对这几个重臣评价都很合他的心意,笑道:“是朕要卿说,何罪之有。”

顿了顿官家对陈襄言道:“朕这一次召卿回朝是有意任卿修起居注,同知谏院,管勾国子监,本官特旨迁为尚书刑部郎中。”

陈襄听了不敢置信,修起居注,同知谏院,管勾国子监这三个差遣,哪个都不同一般。

虽说同知谏院经常兼差,但是修起居注是天子近臣,而管勾国子监则是管教大宋的最高学府,这两项都是重任,特别是最近官家扩建了国子监,正打算大举兴学。

更不用说特旨升迁了,尚书刑部郎中是属于中行郎中,只有特旨方除,不经过政事堂,以及审官院。

从被贬明州,到了今日,这才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功夫,陈襄的仕途竟是有如此大转变。

陈襄正欲辞,官家则道:“朕对卿寄予厚望,还望不要推辞。”

说完官家亲自将授官圣旨放在陈襄手中,这个恩遇比起方才更重了不少。

陈襄眼眶含泪,当即拜下道:“臣陈襄谢过陛下。”

陈襄起身一刻心道,自己这一身抱负终于有施展的地方了。

(本章完)

第659章 图穷匕见第519章 民望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5章 破案(感谢书友历史啥时真实盟主)第288章 赐对第845章 相互试探第17章 山间岁月第252章 风雪第39章 恩情第469章 青衣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1019章 远利和近利第132章 争风吃醋第908章 本钱第454章 欧阳修父子第925章 问政第196章 村夫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1032章 闽地一寒门第457章 封侯之愿第438章 改元第214章 大佬的论断第695章 军歌第797章 受贺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89章 看榜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366章 先生第374章 执经第36章 不学有术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758章 来府一趟第567章 论王安石第346章 参加婚事第424章 婚姻第852章 面君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1017章 书局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乐第688章 霜筠雪竹钟山寺(两更合一更)第565章 朕不允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321章 御试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951章 自诚明第58章 考取第38章 仙霞岭第235章 结识第512章 不可用之明日更新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319章 担忧第277章 崇政殿第1044章 役法之争第1040章 上门认错第320章 相交第495章 为之计深远第215章 夏雨第771章 改变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700章 国恩私恩第83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67章 相谈第193章 价值第989章 衣钵(两更合一更)第104章 醉汉第249章 关扑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133章 托付第47章 论文第160章 见面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00章 险峰第715章 都是来分功的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563章 蹀躞带第798章 纪念第594章 章吕之比第929章 拉拢第704章 熙河经略安抚使路第155章 意思第460章 弹劾任守忠(第二更)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第643章 战略之争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150章 相赠第284章 论名第159章 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