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憨叟

在庆历八年时,仁宗皇帝因为河朔地大兵雄而进行节制,分别设文臣于魏,瀛,镇,定四路为安抚使。

如今契丹咄咄逼人,故又让韩琦,文彦博两位重臣坐镇河北。

现在韩琦病重令河北,汴京上下都是忧心忡忡。

在白马县渡河前,章越遇到李清臣,天子让他与章越一起去探望韩琦。

李清臣是韩琦侄女婿,又受到王安石重用主持变法,得知韩琦病重,二人火速北渡黄河前往相州。

韩琦所坐镇的相州,古称为邺城,也是北齐的国都,北齐被灭后被杨坚夷为平地。

章越直抵韩琦的州衙。

一路上李清臣对章越道:“韩侍中的威名夷夏具瞻,辽使每到京师即询问韩琦的近况,显然对韩公忌惮非常。”

“甚至辽国内有等言语,有此人在未可轻易伐宋,如今韩公一去,国家崩一柱石啊!”

章越觉得李清臣的话略有夸大,不过韩琦的人望和人缘很好,大家吹一吹也是正常。

一旁徐禧则不屑地撇了撇嘴,对黄好义道:“然也,陕西也有‘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言语。”

黄好义闻言道:“对对,还有那个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章越耳尖听到了他们言语心道,此二人真是酒囊饭袋不成?不过话虽回来,自己最早在韩琦下面为官时,也颇对他不以为然,但如今历练官场久了才知韩琦有多难,这么多年下来唯有衷心佩服。

至于拿着好水川之事,抓着韩琦过错不放的人,倒似极了刚踏入官场的自己。

拿无知当个性。

章越想到这里,也没有心情批评徐禧,黄好义二人。

到了相州州衙时,韩忠彦及弟弟韩端彦,韩纯彦,韩粹颜及其堂兄韩正彦,都在州衙门前相迎。

章越,李清臣与二人见礼。

章越与韩忠彦问道:“韩侍中如何?”

韩忠彦叹了口气道:“还能如何……就在这两三日了吧。”

章越听韩忠彦的口吻道:“难为你了。”

韩忠彦苦笑道:“一言难尽。”

章越知道以往在太学之中,韩忠彦便畏其父如虎,此刻见他如此仿佛又觉得怪怪的。

当即章越走入州衙,韩琦的州衙里是欧阳修为其撰写铭记的昼锦堂,作为族学的存在。

这章得象所建的昼锦堂同名,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抄谁的。不过正如范文正公的范氏族学一般,功成名就后回馈家族,这是一件宰相们人人为之的事。

族学中还有万籍堂,堂中有万卷藏书,与司马光读书堂,欧阳修的六一堂皆名闻当时。韩琦晚年时手不释卷,并将藏书全部点校,颇有老干部的风范。

章越入内探视韩琦,但见韩琦躺在床榻面颊消瘦至极,人也是昏迷不醒。

章越探身入帐看了一眼唤道:“侍中,侍中,韩侍中!”

一连数声,韩琦没有反应。

章越回头看向韩忠彦和李清臣,却见李清臣已是泪流满面,眼泪滚滚地落在衣襟上。

至于韩忠彦神色沉重,当即上前在章越旁言道:“爹爹,爹爹,章枢副替陛下来看望你了。”

韩琦犹自不答。

韩忠彦当即命人拿了百年人参熬的参汤给韩琦喝下,韩琦一开始牙关紧闭,韩家的下人想尽办法,这才喂了一点进去,不少还洒在了衣裳上。

章越见了这一幕,也是非常难过。

仁宗皇帝驾崩当晚,韩琦,欧阳修等人一并拥立英宗皇帝的一幕犹在眼前。当时的韩琦何等英锐果断,用欧阳修的话来说,就是措天下事于泰山之安。 但如今居然老颓成这个样子,连口汤都喝不进去。

这世上最见不得的就是英雄白发,美人迟暮吧。

章越见此退了出去,韩忠彦留在室内,韩正彦,韩端彦等几个韩琦的子侄正在一旁。

章越看着数人迟疑不定,甚至惴惴不安的样子,猜到了什么。

于是章越对他们言道:“英宗皇帝以小宗入大宗,那局势危机四伏,各方都是暗流涌动。当时我亲眼所见,韩侍中不以武力镇压,以仁宗皇帝一句遗命扶英宗皇帝登上帝位,不使天下生灵涂炭,功盖海内莫过于此。”

听了章越这话,数人露出喜色道:“陛下面前仰仗章相公了。”

“陛下烛照万里,不劳我多说也明白。”

正言语间,韩忠彦步出道:“爹爹醒了!”

章越立即步入内,但见韩琦已在与李清臣话语,一旁韩忠彦道:“爹爹,章相公来了?”

韩琦神智有些不清醒的样子问道:“是章希言(章得象)吗?”

韩忠彦露出囧色。

章越倒上前道:“侍中,在下章越替陛下来看你了。”

韩琦恍然,伸出干瘪的手掌道:“是,度之啊!你如今也是相公了。我记起来了。”

章越道:“侍中有什么话要我转告陛下的?”

韩琦摇了摇头道:“这些年我虽在外,但蒙陛下常常垂问国事。言语都在奏疏中了,没什么好说的。”

章越问道:“那可有什么为子孙求之的?”

韩琦道:“穷达固有命,吾入朝殆将四纪,孤直自信,从来未尝求合于权要以求沽进,此事独人主知之。我韩琦出将入相二十多年,遂至三公,其所持者,唯有忠信与天道是也。不必再求什么了。”

此刻韩忠彦等子侄闻言都是默默垂泪。

李清臣问道:“那有无话要告诉丞相的?”

韩琦道:“有人道王介甫故作痴愚,以使政敌放松警惕,我以为不然,我虽与他政见不合,但知此乃聪明人不拘泥于外物也。”

“此人日后功业毁誉不定,也不知能否安邦定国。”

章越道:“此古以来拥立新君乃第一功,安邦定国次之。侍中相三朝立二帝两朝顾命,功莫过于此。”

韩琦平淡地道:“吾不过一憨叟尔。”

章越叹了口气道:“侍中保重!”

韩琦这时却突睁开眼睛道:“度之,吾有一事托你。”

“侍中请吩咐!”

“当年你给我的安国寺塔记,我很喜欢。这墓志铭也由你代之!”

章越道:“侍中放心,此事着落在我身上。”

韩琦闻言露出一个放心的神色:“我韩琦此生忠于朝廷,不负先帝所托。陛下是知道的。”

说完韩琦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当日晚上,有人见一大星坠于昼锦堂后。

是夜,韩琦薨。

第170章 家宴第312章 良人第385章 说辞第983章 刺杀第14章 饼子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1006章 元随傔从(两更合一更)第888章 润笔争论第582章 落实工作第832章 质疑与肯定第139章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546章 又在使绊子第9章 孟子第715章 都是来分功的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657章 西北行第881章 共识第125章 改专业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109章 琴声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577章 酒宴第35章 真传第170章 家宴第185章 五年之约第50章 行卷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787章 解围第1047章 熟状第929章 拉拢第854章 推辞和接受第162章 除夕第158章 我的地盘第730章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第119章 欧阳修府上第152章 相中第224章 表白第428章 出差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576章 加担子第281章 等次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677章 火烧天都山第196章 村夫第679章 报捷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662章 出兵第212章 照料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18章 女同学第508章 儿臣想出来的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70章 将帅分歧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84章 招揽人才第812章 大略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1032章 闽地一寒门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825章 名将来投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292章 赠花第284章 论名第18章 女同学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453章 撕破脸第636章 知制诰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428章 出差第701章 章党第955章 憨叟第548章 老师得重用第346章 参加婚事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214章 大佬的论断第764章 价码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603章 天子幸学第1003章 信任与猜疑(两更合一更)第284章 论名第805章 计划与变化第815章 论功行赏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942章 赠词予卿第503章 没有这个道理第557章 透漏消息明日更新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963章 辽国的谋略(两更合一更)第195章 吴大郎君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337章 强干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