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

京城寿宁侯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外戚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此时正坐在一起吃晚饭,这一餐只有他兄弟二人同桌,饭菜式样也极为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寒酸。

四个菜,两荤两素。

张鹤龄平日即便请弟弟过府来吃饭也没有吃得太好,不过好歹桌上摆上一壶来自宫中的御赐佳酿……以前张皇后经常找借口赏赐兄弟俩各地进贡的美酒,为的是让他们在宴请宾客时有面子。

如今张皇后已许久未叫兄弟俩进宫,主要是皇帝病重,张皇后避免被人说她后宫干政,所以刻意保持低调。

如今张氏兄弟受命统调京营,一门两侯,俨然是众矢之的。

张延龄用筷子夹起一块红烧鱼,看到上面全是小刺,又放了下来,摇摇头不满地说:“大哥,你这菜色是否太简单了一些?明知道小弟要过来,就不能稍微弄一桌好菜?”

张鹤龄瞪了弟弟一眼,用筷子夹起块煎豆腐到碗里,冷声道:“挑剔可不是好习惯,当初我们一家人能吃上这个就算不错了,何曾想过会有今日的优越生活?或许正是我们前半生太过顺利,以至于现如今要遭逢劫难!”

张延龄放下碗筷,不屑地道:“兄长,你以为鞑子有本事能威胁京师?我这里不妨跟兄长你透个底,如今我统领的京营兵马,将士个个骁勇善战,再加上五军都督府统属的卫所兵马,京师周边驻兵不下十万之众,何至于惧怕区区数万鞑子兵?”

目中无人,那是张延龄一向的风格。

人生太过顺利,也就容易产生一种骄纵的心理,现在张延龄连朝中阁老都不放在眼里,自然觉得鞑靼骑兵不过是徒有其名。

张鹤龄显得相对谨慎一些,厉声喝道:“二弟,你可知陛下这几日病情究竟如何?”

“嗯!?”

张延龄神色带着几分迷茫,随即摇头,“小弟又未曾进宫,如何知晓?”

张鹤龄道:“几十年前,英宗皇帝北狩,京师尚且有代宗为帝,历经劫难之后,京师终得保全,然如今陛下病重,不能理政,若京师被围,何人可出来担当大任?”

张延龄想了想,试探问道:“兄长,你我兄弟出来,难道不可?”

张鹤龄冷笑道:“你还真当自己可以统揽大局?我且问你,阁臣会赞同吗?五军都督府可在你我掌控之中?朝廷上下会服你我两个外戚臣子?还是你我麾下,有那种良将可以抵御鞑靼兵马?”

张延龄被兄长一连串问题问得哑口无言。

张鹤龄继续说道:“以前文臣中有个沈溪,立下不少奇功,他预料到鞑子从宣府进犯,且驻兵土木堡内以少胜多,可谓大明第一人……但天妒英才,此子如今即便未死,怕也离死不远了。”

“京畿用兵之事,非要有人出来担当,此人或许是英国公等人,但这些人年老体迈,怕是没人愿意出来勇挑重担!”

“那怎么办?”

张延龄没有主见,当下急忙问道。

“若无人主持大局,则京师危矣。你可曾想过,若然城破,你我当落得如何下场?”张鹤龄说此话时,张延龄被酒色掏空的身体不由颤抖了一下。

兄弟二人本身没什么本事,就因为是皇帝的小舅子而崛起,如果改朝换代,他二人死得比谁都快。

张延龄一咬牙:“兄长,你我虽为大明朝臣,但若……京师危哉,不若……降了?”

张氏兄弟可以筹谋自己的命运,是因为他们尚未卷进战争中,而且鞑靼人对明朝没有必胜的把握,京师城防之险固,也非鞑靼旦夕可破,鞑靼人需要大明京师内寻找内应,而张氏兄弟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可以暗中勾连鞑靼人,因为他们掌兵有这个能力。

张延龄有如此心思,张鹤龄当然不会赞同,因为他始终认为,鞑靼人不可能会攻陷大明京城。

“二弟切勿再提,此等事如果落到旁人耳中,便是陛下再信任你我,也断不会容留你我兄弟在朝中,为了我们张氏一门,还有皇后在宫中的地位,此事就此作罢!为兄当没听过!”

张鹤龄只是否定弟弟的话,没有表现得很激动或者愤怒,因为他自己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没有斥责自己的弟弟。

张延龄拿起酒杯,笑着说道:“兄长说的是,京师尚能坚守,你我何必去做那令人唾骂的奸邪之臣……鞑子始终能力有限,即便京师危殆,不是还可以南迁?南京城可是个好地方啊……”

张鹤龄摇头道:“迁都或许为解决眼前困境的好办法,但陛下不会轻易移驾,毕竟龙体有恙,即便护送太子南下,此事也关系重大。谁先提出此事,可是要冒杀头风险的,你可千万别莽撞!”

“知道了,知道了!”张延龄不耐烦道。

张鹤龄接着说道:“明日我请旨进宫一趟,母亲感染风寒,身体状况不佳,为兄进宫去探望,顺带问问皇后之意。陛下患病以来,许久都未曾见皇后,如今小公主尚未定封号,陛下也不知到底如何了……”

“兄长,你这一说,连我也想进宫去见见咱的小外甥女,希望这外甥女,别跟他兄长一样,长大了古灵精怪,专门跟我们作对,太子那边,你也要过去看看……之前那小子曾威胁过我,让我带宫外的一些东西过去,我给撂在了脑后,这会儿怕是要闹点事出来,再跟张苑问问,看看太子近来是否有谈及过你我兄弟!”张延龄提醒道。

“嗯。”

张鹤龄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张延龄又道:“兄长,你说那沈溪,可还有机会回京师?”

张鹤龄好奇地问道:“土木堡距离内长城一线,本就不远,但据之前所知,他已为狄夷兵马所困,即便能苟延残喘些时日,想必最终也逃不过兵败的下场。怎无端提起他?”

张延龄笑道:“我就是说说而已,兄长不用往心里去!”

张鹤龄另有所思,没有多问,二人继续饮酒。

张延龄心中得意,暗忖:“沈溪这小子,总归有一天会死在边关,让你小子算计本侯,现在总算让你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待你死后,本侯让你全家陪葬,恰好也当是卖个人情……哈哈。”

他不由想到如今在建昌侯府被他迎进家门不久的妾侍,想到那小妾婉转动人曲意逢迎的模样,心头不由一阵火热。

几杯酒下肚,早已不记得什么京师之危,张延龄只想早些回去继续饮酒,但眼前这些令他觉得反胃的酒菜就免了。

“兄长,时候不早,我也该回去了,明日若有事,莫忘出宫后知会我一声,我随时都在家里恭候!”

张延龄说完,站起身来,要要往外走。

“吃这么点儿,也不怕饿着?”

张鹤龄提醒小弟一声,但见张延龄已出门而去。因为都是自家人,他没那么多客套的礼数,甚至连出门相送都省了。

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钱,打大仗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三十一章 一见投缘第五五九章 上了贼船(第四更,谢书友)第二六〇二章 关键是密旨第九〇四章 谁说这是行贿?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换利益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宫第二一二八章 一场空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一八二章 天经地义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寻第九十章 未雨绸缪第一六八一章 初来贵地第一六六七章 多说无益第一七五六章 挂牌开张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计划第九八二章 最后的钉子(第二更)第一〇四章 姐妹齐心,其利断金第一三三一章 得尝所愿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一七一章 一团乱麻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二四九五章 滚滚财源第八四六章 谁说不能斩?第五十六章 童言无忌第五二四章 以后讲“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一二九一章 检阅三军第四五六章 皇帝赐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一七八一章 发难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一〇三章 谁对谁错第一八〇七章 小团体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认知第八二〇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更)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八〇五章 无条件信任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〇〇八章 执迷不悟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后(第四更)第一一七一章 一团乱麻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潜逃第一四〇章女人缘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七二〇章 大人请自重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认(第三更)第四六九章 经筵前的邀请(第三更)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监国(上)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无情第二二七三章 见功臣第一一二二章 暂时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〇九一章 骡车阵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六六七章 论功行赏第一二二九章 城门之战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对第六五九章 大明国公第二三五七章 谁之错第六二七章 两家人一起走第一六七三章 首辅不好当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六一一章 实干与敷衍第二十四章 绝色佳人第一三五四章 分忧(求月票)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七一六章 沈家总有散伙时(下)第二六三一章 战争赔偿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数(第一更)第一九六六章 让他入阁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第三更)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八六章 临别送画第六〇〇章 不安于平庸(第三更)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二五一一章 割舍第九四三章 东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二十七章 据理力争第一二一八章 没有火炮?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二一七七章 坚持,稳住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二二八章 京师之乱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七九四章 平匪辑要(第四更)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