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复活

仆人急匆匆到内院去通知人,不多时,谢丕进入书房,他没想到父亲突然回来,更没想到自己会被父亲找过来训话。

谢丕见谢迁拿着一封信凑在烛台前聚精会神看着,连忙走上前行礼:“父亲大人,不知找孩儿来,有何事?”

谢迁瞪了儿子一眼,但又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些冤枉,以前他很少体谅家人,但在正阳门经历一天战事下来,忽然感觉家人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下正阳门后第一时间想到回家的原因。

谢迁神色变得缓和,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说:“为父让你过来,有个典故要考校你……”

谢丕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在后院好端端地读书,突然被叫过来说要考校学问,这其中莫非有什么隐秘……自己已成家立业但却被家里逼着读书,由于时常被父亲喝斥甚至在妻子面前都不能一振夫纲,这让他感觉面子挂不住。

但谢丕终归不敢违背谢迁的意思,正想委婉地应承,却听老父已把题目问出,“……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这句话,出自何处?”

谢丕稍微思索,便想出来了,毕竟对于一个立志科举常年接触时文和策问的人来说,这东西并不是那么难,谢丕正色道:

“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语出《三国志·吴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意……”

谢迁听到这里,不由拍了自己脑门一下,轻叹道:“我怎如此疏忽!行了,你且退下,有事再唤你过来!”

谢丕莫名其妙,自己被父亲叫过来问了两句,如此就算完成考核?心中正感好奇,却见自己父亲匆忙收拾东西,自顾自出书房门而去,谢丕的疑问更大了:

“父亲让我退下,为何他自己走得比我还快?他在宫中当值,如今京城正遭遇外夷攻打,可是他问我的事情却与此风马牛不相及,这中间莫非有什么关联?”

谢丕尚未想明白,徐夫人匆忙而来,跨进书房门后向四围打量一番,问道:“尔父呢?”

谢丕回道:“父亲匆忙过来,问了话便即离开!”

徐夫人脸上满是失落,跺足道:“这便走了?也不说说京师到底如何了,如今谣言四起,咱一家人究竟该怎生应对才是……不行,你快出门,追上问问尔父,让他多交待两句,也好让家里有个底!”

谢丕为难地说:“娘,父亲乃阁臣,现在宫中办差,平日接触均为军国大事,如何会与儿子细说?你尽管放心吧,既然父亲没有交待家事,那就说明京师安全暂时无虞,家里像往常那样过活便是。刚才匆匆一会,父亲面上多有烦忧,还是别去打搅为好!”

徐夫人原本火冒三丈,但听到儿子一声“娘”,顿时一切恼怒烟消云散,她疼惜地拉着儿子的手,面带欣慰:

“也好,你父亲不在,家里便由你做主,有什么事你多照看些……丕儿,现在家里就指望你了,一定要用心读书啊!”

谢丕是徐夫人亲生,但过继出去后她却没资格管教儿子了,这是让她最感伤心难过的一点,这会儿谢丕表现出一定的担当,让徐夫人老怀安慰。

……

……

谢迁从书房出来,出了前院来到家门口,马文升依然未露面。

谢迁心烦意乱:“沈溪小儿突然送信回来,我毫无防备,什么都一团糟,我去何处找人哪?难道真要往皇宫面圣,跟陛下提及,要么去内阁跟刘少傅等人商议?若如此,沈溪小儿把信与我,又有何意义?”

就在谢迁茫然不知所措时,一骑从正阳门方向而来,在谢府门前勒住马缰。一名太监从马上翻身跃下,大步走到谢迁跟道,恭敬地说:“谢阁老,刚得到消息,鞑子突然自西直门发起攻城!陛下令您……火速带太子回宫!”

谢迁本以为弘治皇帝要他陪同太子往西直门督战,听到最后一句,不由暗暗松了口气。

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谢迁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正阳门把朱厚照给提溜下来,而是尽快找到马文升商议沈溪所说内容。他转过身对门房说:“马尚书过来,记得让他往正阳门去,告诉他有大事发生,刻不容缓!”

言罢,谢迁急匆匆上了一直等候在府门外的马车。

马车起行,谢迁犹自嘀咕:“沈溪小儿的意思,多半是要京师里应外合,出动出兵响应……可是,他凭什么带兵回援?老老实实待在居庸关不挺好么?话说居庸关如今也不知怎样了,居然未有任何消息传回,真是稀罕!”

谢迁极为矛盾,既愿意相信于大通说的话是真的,又充满怀疑,主要是沈溪突然“死而复生”太过匪夷所思。

马车停靠在正阳门城下,城头上火光熊熊,几乎每个垛口都矗立着火把,每五十步还会燃起篝火,士兵们严防死守,防止鞑靼人突然发起攻城。

谢迁刚到,隋仲便过来行礼:“谢阁老!”

“之前抓到的细作现在何处?赶紧把人带过来!”

谢迁迫不及待说了一句,要想知道沈溪和其统率的军队的情况,目前只有于大通能够解说清楚。

隋仲脸上满是为难之色:“回阁老,人……人……”

谢迁怒从心起,喝问:“人怎么了?莫不是给你们杀了?”

隋仲赶紧解释:“阁老切莫误会,信使……只是被太子请上城楼,这会儿太子正在问话!”

“太子?”

谢迁怎么都没想到朱厚照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来“捣乱”,他想了想,问道,“此事还有旁人知晓吗?”

隋仲摇头:“未曾报与他人……”

谢迁一摆手:“行了,老夫知道该如何处置,你且先安排城防事宜,西直门此时正有北寇兵马夜袭,若兵部有调兵文书到来,你直接抽调兵马过去助战,不用再跟太子和我商议!”

说完,谢迁不等隋仲应答,径直往城头而去。

上了城头,谢迁停下喘息好一会儿,这才继续攀援,等进入城门楼三层,只见大厅里灯火通明,朱厚照一身宽袍,正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

谢迁愤懑地想:“太子已经十三岁了,为何一点儿正形都没有?跟同样年岁便中状元的沈溪小儿一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下,怪不得沈溪小儿能成为朝廷的擎天玉柱,连遭遇土木堡这般困境依然大难不死,以后他还怕什么?”

“太子殿下!”谢迁上前行礼。

朱厚照兴奋地说:“谢先生,您回来了?我这儿刚得到个好消息,原来沈先生……咳咳,沈卿家没死,他现在不但从土木堡顺利突围,还杀退鞑靼亦不剌部兵马,现在已带兵进驻居庸关,正准备回京师勤王呢!”

谢迁有想一头撞死的冲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知沈溪小儿的意图,这般折腾一番,尚不及太子问询一番来得实在,我这不是自找麻烦?”

心里因为确定沈溪“活着”而开怀不已,但谢迁嘴上却犹自带着几分质疑:“太子殿下,战场上瞬息万变,一家之言不可尽信,谁知此人是否为狄夷细作!”

朱厚照本来兴致盎然,听到此话有些扫兴:“谢先生尽说丧气话,此人对土木堡内的情况知之甚详,还把时间地点都说得一清二楚,怎会是鞑子细作?”

“喂,你不用怕,跟谢先生说说你知道的事情,说的好本宫重重有赏,提拔你做将军,以后跟着沈卿家建功立业!”

于大通原本跪在地上怕得要死,听到朱厚照的允诺,胆气顿生,站起来讲述他知道的情况。

“……沈大人领兵往宣府,那时小人只是普通士卒,沈大人一路上被几位将军刁难,未到宣府已下发三次犒赏鼓舞士气,结果刚到鸡鸣驿便突然撤兵,小人也不知怎么回事,兵马糊里糊涂就进驻土木堡,随后鞑子杀来,我们很快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络……”

于大通脑子灵活,嘴巴也不笨,说话有条理懂得捡重点,所说内容尽管不尽不详,但却把沈溪在土木堡经历的大小事情基本交待清楚了。

这头刚说完跟火绫的一战,朱厚照已然握紧拳头,兴奋地说:“打的好,打的好,仗就该这么打,倾巢出动,把火炮藏在军阵中,等鞑子杀来时,突然把火炮亮出来,让鞑子知道咱大明步兵方阵的厉害。接下来怎样,你接着说……”

于大通开始讲解之后第二场战事,正是用“马雷”跟鞑靼人交战,逼迫鞑靼人撤出土木堡周边五里,而后掌握时机,抓紧时间构筑战壕,最终形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坚守一个多月。

不但朱厚照听得热血沸腾,连谢迁都有些失神,因为于大通讲述的每一场战事以及取得的战果,在谢迁看来都是一个奇迹。

谢迁心想:“沈溪小儿的成功并非偶然,他能把铭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土木堡,用自己的方式改造,能抵御鞑靼数万雄兵连续攻打,最终成功带兵回居庸关,这场战事一定能载入史册。”

朱厚照听了于大通的讲述,追问:“快说,还有呢?沈先生跟亦不剌部的那场战事你还没说呢!”

于大通瞠目结舌,结结巴巴道:“小……小人那时奉命前出调查居庸关南面的敌情,对于交战时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

“等全军进驻居庸关后,沈大人马上给小人派遣差事,往京城送信,至于居庸关北口那场仗怎么打的,小人不是很清楚,但却知道沈先生有一位很厉害的师弟,领兵冲杀在前,所向披靡,军中上下无人不服!”

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妇第一八八六章 参观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二六一二章 灾区见闻第二三九九章 夜访第三九〇章 武举人(第三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读书第一一六二章 自荐枕席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见客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六四九章 夜路难行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难移第二六七章 上门来请第九九三章 文韬武略第二九三章 官贼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动口也动手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二二章 顺利解决第九三七章 陆路行军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五十三章 死而复活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协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试探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二四七八章 出尔反尔第四八八章 生日礼物(第一更)第二四七章 勾心斗角(第十一更)第二〇九一章 巴结权贵第八二六章 请托上门第一五三一章 内宅相安第一三二一章 变着法送礼第一七二二章 归途难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约见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一八五四章 毒鸡汤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议第一四八九章 马九为帅第二六九章 异想天开第二一七三章 没那么简单第一六一九章 分忧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七二章 阴阳调和理论第一一四二章 内外交困第八六五章 网开一面(第二更)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观(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十一章 哥哥还是弟弟第九五八章 还是被找到了第七四一章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赚钱时第二三五五章 处处透着邪乎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与偏见第一二二九章 城门之战第三五三一章 海战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认错第一一八章 成药生意第一六四〇章 让他回不了京城第一九一五章 仓促变招第二二八八章 遇贼第三七七章 阴晴不定女儿心(第三更)第二〇五九章 倾向决定立场第一三〇八章 湖广总督第九五三章 难得糊涂第一九九六章 炉火夜话第二六〇四章 顺道抓个乱党第一七八八章 铲除异己?第一五九一章 初体验第二三三八章 烦恼第三六一章 带女眷上京(上)第一三四章夜半相会无人时第一四四〇章 叛乱扩大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第二八六章 拜见大儒(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团圆饭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七三〇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六九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一二五八章 城门失火第一七七六章 分忧第二六〇〇章 乱象丛生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规矩(第二更)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对手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请命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题(第三更)第一一七三章 潜移默化第一七三五章 杀回京城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二五一章 你领兵,我善后第一五九八章 代沟第一一六三章 诱敌深入第二二二二章 横竖都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