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一章 你领兵,我善后

沈溪跟谢迁,在中军大帐中商谈了两个多时辰,一直到四更鼓响起,谢迁才起身准备离开。

谢迁临行前,对沈溪一番叮嘱,希望沈溪切勿逞能。

谢迁道:“鞑靼撤兵便可,穷寇莫追,你切不可因此而折损太多兵马,更不能以身犯险!切记切记!”

沈溪再次拱手相谢,然后送谢迁出了中军大帐。

王陵之和林恒等人,一直都在帐外等候。

得知朝廷派内阁大学士前来跟沈溪接洽,就算是王陵之这样不怎么喜欢用脑子的猛将,也知道自己立下的功劳不小,想知道朝廷会如何颁赏……他倒不求金银珠宝,荣华富贵,只想升官能统领更多兵马,征战沙场。

沈溪为谢迁引介王陵之。

谢迁打量身高体壮的王陵之,哑然失笑:“昨日西直门外,便是你领兵数次冲击鞑靼中军,每次皆有斩获?”

在谢迁看来,既然沈溪这个师兄言谈举止得体,有很高的修养,那作为沈溪的“师弟”,王陵之也应该满怀锦绣,出口成章,未料王陵之呆滞片刻才点头:“哦,是我!”

一句话,便让谢迁皱眉。

谢迁看了沈溪一眼,沈溪显然未准备就王陵之的憨直解释什么,继续引介林恒,但并未特意说明这就是自己大舅子,谢迁只当是军中一般将领,未多过问,便颔首算是招呼过,然后便往营外走去。

沈溪向并肩而行的林恒面授机宜:“劳烦林将军带人护送谢阁老车驾回京,另本官会修书一封,送往兵部……”

“不必了!”

谢迁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一摆手,示意沈溪不用多费劲儿,“你的事情,全包在老夫身上,你只管打好这场仗,将鞑靼兵马驱逐出京师地界,平安归来,便可!”

按照规矩,沈溪带兵回京,必须要给兵部写述职报告,请兵部下达行军作战安排。

但如今,谢迁却打了包票,意思是沈溪不用理会兵部那边,由他一力承担,这样沈溪便可毫无顾忌地指挥作战,不用听从朝廷指手画脚。

沈溪知道,谢迁为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在朝中为他撑腰,解决战争之外的麻烦。

沈溪拱手相谢,亲自送谢迁到了营门口,原本沈溪请谢迁乘坐马车,但谢迁却老夫聊发少年狂,非要骑马,沈溪拧不过,只能让人为谢迁准备温驯的马匹。

等谢迁在林恒等数百骑兵护送下离开营地,沈溪抬起头望向东南面的京城西直门,驻足半天都未离去。

“大人,时候不早,该回去休息了!”

云柳不知何时出现在沈溪身后。

沈溪打量云柳一眼,没有说什么,他知道云柳出现在中军大帐中侍奉茶水乃有意为之。以谢迁的经验,自然能辨明雌雄,从而知道她和熙儿的存在,这让沈溪感觉云柳心机深厚。

原本沈溪准备纳云柳和熙儿进府,但有了这件事,反而迟疑了……他可不想让居心叵测而且背景复杂的女人进自己家宅,让后院不得安宁。

“嗯。”

沈溪应了一声,转身往中军大帐而去。

就算此时脑子里乱成一团麻,也必须抓紧时间休息,因为沈溪知道,再过几个时辰,一场大战或许就将拉开帷幕,他要保持头脑清醒,如此才能对种种突发状况作出应对,不会出昏招。

……

……

十一月九日。

清晨阳光升起,京城西直门外寒风瑟瑟,在枯黄和白色相间的土地上,一个防卫严密的营地拔地而起,从西直门城头看下去,营地防御严密,虽然没有四面城墙保护,但因地制宜,背靠南长河,外加两道深三米宽三米的堑壕,防守上基本没有缺漏。

如今沈溪麾下兵马比起土木堡时可齐整多了,几个炮兵阵地正对着特意留下来的两个出入通道,若鞑子想从通道打开缺口,沈溪只需要在关键位置部署几百火铳兵,基本是鞑子来多少死多少,营地的牢固程度可比普通城塞强多了。

鞑靼人一宿都没敢来袭扰,因为沈溪这路兵马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令鞑靼人绝望的战斗力。

“太子殿下!”

“谢阁老!”

“张老公爷。”

一大清早,太子朱厚照便带领谢迁和张懋登上西直门城头,说是视察军务,但其实熊孩子是专门来看沈溪昨夜用兵的情况,当他发现城外没有交战的痕迹,勤王兵马只是修筑起一个坚不可摧的营地,朱厚照倍感失望,抱怨道:“沈先生也是,既然带兵回来了,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跟鞑子全部歼灭了事呢?可惜我不能领兵出去跟他会合……张老公爷,能否给我准备几十骑?”

张懋皱眉问道:“太子想做什么?”

朱厚照想的自然是带着几十骑出城找沈溪,他才不管什么危险,只想跟沈溪并肩作战,既然不能从城内调兵出去,那自己就孤身去沈溪军营,让沈溪调拨兵马给他。

少年心性的朱厚照,脑子里充斥的都是如何逞英雄,至于国家社稷,对他来说太过遥远。

谢迁打量太子一眼,他很清楚熊孩子心里惦记什么,即便以前不知道,现在他也把熊孩子的心思给琢磨透了,当即严词拒绝:“如今北寇兵马窥伺一旁,城门绝不能轻易开启,太子莫想领兵出城之事!”

朱厚照不满地抗议:“就连想想都不行么?谢先生,你好霸道啊……如果鞑子撤兵了呢?”

谢迁冷笑着回道:“撤兵再说撤兵之事!”

朱厚照嘟起嘴显得愤愤不平,但他心底并不是那么恼怒,因为沈溪作为他的化身,出征边关取得一系列大胜,如今沈溪就在京城外,他把自己带入沈溪的视角,真真切切地感受领兵作战的美妙滋味。

熊孩子心想:“我早晚是大明皇帝,以后肯定会御驾亲征剿灭蒙元余孽,那时候就让沈先生给我当兵马大元帅,我们师徒配合无间,把那些鞑子杀得望风而逃,封狼居胥,指日可待!”

……

……

城外勤王军大营,沈溪正在召开战前动员会。

中军大帐内,将领基本到齐。

这些人中间,最风光的要数王陵之,虽然他兵法韬略一窍不通,但骁勇却让在场将领人人敬畏,如此势不可挡的杀神,在战场上几乎算是呼风唤雨,鞑子从士兵到将领大多自诩勇不可当,但在王陵之手下却很难走出两招,对敌人士气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沈大人,这天气严寒,老留在城外也不是个事儿。既然我们的勤王任务已顺利完成,此时不进京城更待何时?”

张永昨天回到帐篷,受冻一夜,想到京城就在眼皮子底下,却无法回去高床软枕,越想越气不过,于是趁着军事会议发难,准备挟民意逼迫沈溪准允大家进城。

沈溪环视一眼,问道:“诸位以为呢?”

沈溪不忙着直接喝斥张永,而是询问其他人的意思,他想用在场人的嘴,让张永知难而退。

胡嵩跃主动出列表态:“沈大人,那还用说么?鞑子就在眼前,若我们退回京城,战功指不定是谁的,即便我们想打仗打胜仗,也不一能再待在您麾下。既然如此,还不如留在城外,听从您的调遣,保管让鞑子知道我大明疆土进来容易出去难!”

“对,对!”

大帐中的将领,换作从前,满心畏战,没当逃兵就是好的。

可现在跟着沈溪,别说畏战了,就连驻步不前他们都觉得自己亏大本,看着别人发起冲锋,眼睁睁把功劳让出去,这种傻事没人愿意干。

第三〇九章 女大当嫁(求赞)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二〇九四章 体制内第一三一六章 提携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二六五章 有样学样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总督”(第三更)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七七二章 阴阳调和理论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三八二章 势力之争第一八五一章 顶层改革第二三六〇章 赐婚第六五〇章 前脚进城(第二更)第一九〇章 县试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七三五章 杀回京城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适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〇六〇章 五体投地(第二更)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二二四六章 选择你的丈夫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二〇八一章 进谏是门学问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无心第二五一一章 割舍第一五九一章 初体验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六〇七章 构想第二三四八章 出将入相第一六九八章 会面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更)第六一一章 皇宫考核(下)第二一六三章 牵挂第一三四章夜半相会无人时第六一〇章 皇宫考核(上)第二五六六章 奇袭第二〇一九章 刺杀第一三七章实验室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简政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二一五章 还有一个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六二八章 专门坑人(第三更,谢书友)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觉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六八九章 为人师表(第二更)第一四五八章 生杀大权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亲家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二五四章 袭扰与应对第三五九章 入太学读书(第六更)第一六〇七章 构想第二三六八章 伟大的女人第二一二四章 敢谏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二一七章 我与士子共存亡第六十八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将军的本事第二三一七章 体谅第六九九章 潜移默化(第一更)第七〇七章 预产期(第一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七三四章 权谋是一门学问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门(求月票)第六五一章 急与不急(第三更)第一〇九四章 主帅第三九六章 文举人VS武举人(第六更)第一七一一章 让沈溪回朝第一三八二章 推广,先从太子做起第二五七三章 红颜难觅第二七五章 坏胚子第二一七五章 战情难测第五十章 为钦差演示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评价第二二九六章 谁爱去谁去第二五一二章 拆台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态第一六八六章 送别礼第三七七章 阴晴不定女儿心(第三更)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对垒第二九三章 官贼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九十九章 会疼人的小姐姐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二四二二章 找个替代者第二五七三章 红颜难觅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礼时第三六八章 不胜酒力第一二四四章 旷世奇才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规战役(第三更)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注定(第六更)第三九八章 谢姨嫁人了(第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