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评价

乾清宫,寝殿。

对于萧敬的辩驳,张皇后早有思想准备,冷笑一声,道:“萧公公,事情并非你所说的那般吧?”

“太子巡查九门防务,刚开始还好,但到后来竟慢待至无人护送,需孤身前往,全在于刘少傅认为太子胡闹;太子要征调兵马守护城垣,刘少傅拒不遵从,认为太子行事乖张,甚至当着朝臣之面加以喝斥!”

“太子身陷鞑靼攻城兵马围困,刘少傅非但不派兵增援,还抽调兵马往别处……萧敬,萧公公,你敢说,这些都是因为太子说要带兵出城所致?”

张皇后问得声色俱厉,到最后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说出来的,她的每一个问题,都让萧敬身体剧烈颤抖一下。

张皇后指出的前两项,的确曾发生过的,但太子身陷重围不救援这项并不属实,萧敬正要分辩,猛然想起问他话的人是皇后,一国之母,他作为皇室家奴,根本就没有资格质疑皇后的言语。

萧敬心中异常苦涩:“怎么办?皇后分明是要冤枉人啊!可我该怎么跟陛下说呢?我说是不敬,不说也是不敬,这下可要苦了我了!”

在张皇后厉声追问下,萧敬半个字都吐不出来,朱祐樘刚刚放缓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起来,喝问:“萧敬,可有此事?”

听到皇帝连萧公公都不愿意说,萧敬知道皇帝真的生气了,只能支支吾吾道:“回……回陛下,老奴……老奴不知啊!”

在不能反驳张皇后的情况下,萧敬只能说“不知”了,这是他明哲保身之道。

张皇后得意地盯了萧敬一眼,转向朱佑樘:“皇上,您说,国难当头,国主染恙,皇儿以储君之身担任监国,实为无奈之举,谁知刘少傅刚愎自用,不但擅作决定,险些令京城失守,更是对皇儿多加奚落,分明是目无君上!”

“咳咳!”

朱祐樘原本病情大有好转,但在听到张皇后的质问之后,气息又开始紊乱了,再次猛烈咳嗽起来。

张皇后花容失色,赶紧伸出手去轻拍丈夫的后背,帮他理顺气息。

半晌之后,朱祐樘的状况稍微好转,面向累得娇喘吁吁的张皇后,道:“但是……刘少傅,始终是太子的先生哪!”

到了这个时候,朱祐樘还想为刘健说好话,但其实是他为刘健找理由开脱,刘健可是太子少傅,肩负有规劝太子言行举止的职责,如此一来刘健所做所为也就合情合理了。

张皇后本来见丈夫受不得刺激,不想再提及此事,但见朱佑樘依然在不遗余力地为刘健说话,顿时来了气,把头侧向一边,委屈地说道:“皇上,您既然这样说,那臣妾便无话可说了。”

“皇儿身为储君,始终要有威信,如此以后方可独当一面,但皇儿在此战中,为国效劳,几度浴血,甚至险些命送疆场,功劳何其之大?但落到那些奸邪之人手上,却是寸功未得,反倒落个胡闹和行事乖张的骂名,以至于朝中上下,谁人都认为皇儿喜欢胡闹,即便将来登基也只是昏君。呜呜……”

说到这里,张皇后已经掩面而泣,“但皇儿主张出兵,乃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效仿的乃是前朝名臣于谦于尚书的做法,这可是历史上证明过的成功范例,连张老公爷都进言需派出兵马到城外驻扎,与京城互成犄角,方可确保京师无虞。”

“张老公爷戎马一生,难道不懂兵法韬略?但某些人就是不听,关起门来死守,结果就是处处遇险,还得皇儿带人到处扑火。若陛下不信,可召集文臣武将前来问策,困守之战如何言胜?”

“如今是沈溪沈卿家带兵回京城,终于解了京师的危难,但这也无形中证实了皇儿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刘少傅等人却将功劳揽于自身,朝廷上下如今称颂之人,无不是内阁与六部诸公,可曾说过皇上和皇儿一句好?”

“如果连功臣都可以无视,这世道还有何公平道义可言?皇上,如果您觉得皇儿不能成事,何必安排他做监国,成为朝廷上下的笑话?呜呜呜呜呜……”

朱祐樘见妻子哭得伤心欲绝,他也跟着难过,嘴中忙不迭地安慰:“月儿,不必伤心,相信刘少傅绝无轻慢太子之心!”

情急之下,朱祐樘将妻子的闺名脱口而出。

张皇后入宫来,除了朱祐樘知道她的闺名外,旁人一无所知,原来张皇后本名张月。

传说张皇后母亲张金氏,在怀张皇后时曾做了个梦,梦见天上的月亮进入自己腹中,在张皇后很小的时候,张皇后的父亲张峦就曾对人说及此事,因此,给张皇后的闺名,便带了个月字。

谁知这位“怀月”出生的张月,果真就成为大明朝的皇后,而且还是历史上唯一集荣宠于一身的皇后,能在宫闱中享受到一夫一妻的待遇。

张皇后难过,不但是为丈夫羸弱的身体难过,也是为自己诞下女儿后被丈夫冷落而难过,同时还有为朱厚照得不到大臣认可将来无法驾驭群臣难过,泪水如同决堤一般,很快便将衣襟浸湿。

萧敬跪在一旁,悄悄抬起头打望,这一幕落入眼底,一时间心惊胆寒,此时他已感觉大祸临头。

一直到张皇后情绪好转些,朱祐樘才拥着妻子,正色道:“皇后,你不必难过,朕这就到正殿去传召内阁三位辅臣前来,你且听他们怎么说,便可知他三人是否有忠君之心!”

……

……

文渊阁。

这天谢迁的心情很不错,孙女婿回来了,还立下大功,他又有机会把孙女婿培养成为内阁大学士,接自己的班,可谓是后继有人。

而且沈溪能文能武,不管是行政还是军略都有章法,如今留在京城,自己如果遇到难以决断之事就可以请沈溪出谋划策,再也不用担心写不出让皇帝不满意的票拟了。

想到得意处,谢迁连票拟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就在谢迁乐呵呵做事时,司礼监那边来人传话,说是皇帝请内阁大学士前往乾清宫见驾。

在谢迁看来,这种传召再平常不过了,只是例行的问话,或是皇帝有什么为难之事,需要他们帮忙参详……内阁从本质上讲,就是皇帝的秘书,帮忙参详事情的。

李东阳当日并不在宫中轮值,文渊阁只有谢迁和刘健,在奉诏之后,二人便前往乾清宫。这一路上,刘健没跟谢迁说什么话,主要是二人对沈溪的功勋认定有差异,刘健不想跟谢迁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

等到了乾清宫门前,并未见到平时出来迎接的萧敬,谢迁心里没有太过在意。

恰在此时,一名太监出来传召,道:“两位大人,皇上在里面恭候二位多时了!”

“有劳!”

刘健作为内阁首辅,做事从来都是一马当先,主要是因为从弘治朝开始,内阁首辅的位置便被皇帝一再推高,刘健隐隐有一朝宰相的意思,尤其是在如今的司礼监太监萧敬为人懦弱,从来不跟他争执。

只要司礼监这一环搞定,在皇帝很少批阅奏本的情况下,内阁首辅的地位,就跟丞相别无二致,因为无论他票拟什么,司礼监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朱批。

谢迁跟随在刘健身后,进入乾清宫,一眼便看到朱祐樘端坐在案桌后的龙椅上。

二人见礼,俱都不言,分列两边等候皇帝发问。

朱祐樘看了看谢迁和刘健,勉强一笑,问道:“两位卿家,朕听闻,太子在本次战事中,表现有得有失,朕曾将他托付与二位卿家,不知二位爱卿对太子监国来所作所为,有何评价?”

谢迁一怔,心想:“陛下为何突然问及太子之事?太子在本次对狄夷作战中,除了行事急躁外,表现尚可,照理说陛下早就应该知悉,不需要问我等才是!”

刘健性格直爽,见皇帝发问,未曾多想,直接作出他的解答:“回陛下,臣以为,自太子监国以来,言辞行事多有乖戾之事,未曾尽到职责!”

朱祐樘听完如此直接了当的回答,气得剧烈咳嗽起来,心想:“刘少傅,你这是怎么了?朕找你来,是让你说两句好听的,堵上皇后的嘴,结果你上来就这么不给太子面子,这分明也是在打朕的脸啊!”

萧敬眼看皇帝生气,赶紧上前去轻抚皇帝的后背,正要给刘健使眼色,他猛然想到自己也是“共犯”,属于戴罪之身,如果再做出什么违背皇家意愿的事情,那今后基本就别想安安稳稳颐养天年了。

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六六四章 最后的对策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四三〇章 邵阳巷战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疯第一七六四章 实权在手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败第二六一〇章 舆论中心第一三八〇章 怀疑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开战第二〇〇〇章 迟来的午朝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一〇八〇章 来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较劲儿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一一六三章 诱敌深入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四〇五章 算计第一三二章转变营销思路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二〇二九章 选美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与质疑第二二七三章 见功臣第六一二章 赐食(第四更,送书友)第一四二五章 将计就计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门(求月票)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尽(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新鲜出炉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一五六章 态度第七八五章 谢沈两家的婚事第二四六〇章 赶鸭子上架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辩第二〇二四章 自导自演第三二一章 家教问题(求月票)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礼数第七十八章 开张见喜第九十四章 刊印说本第九七六章 收买拉拢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规矩第四五八章 王琼告状(第七更,献书友)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一五八章 国贼第一〇九五章 大胜之后第八十九章 生意难保第一三七〇章 相见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气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会(中)第二五八七章 闻风而动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一一七一章 一团乱麻第二四九五章 滚滚财源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〇二九章 议战(第五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六六三章 历史轨迹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读物第八十七章 画中美人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会(中)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后(第四更)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斗角第二一七〇章 对策第一七二五章 奇耻大辱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请命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一四八二章 无奈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二三九〇章 悬而不决第一四六四章 宫丧第六十二章 新铺子的选择第二六七九章 时局不留人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请命第一四五一章 过问与否第五一三章 家丑(第一更,求订阅)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试第一三九〇章 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第三二二章 同届考生(求赞)第三三〇章 连环计(下)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败露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对垒第一六〇〇章 说项第二一〇〇章 偏狭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