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三章 奉诏

乾清宫门口,萧敬早在外候着了。

见到沈溪和谢迁,萧敬主动上前行礼,临进宫前交待了一句:“谢阁老,沈中丞,陛下睡醒没多久,精神不是很好,有什么事等明日再详谈……今日单说沈大人前往湖广赴任之事!”

沈溪听了暗自嘀咕,既然如此叫我来做什么?

直接找个人去我府上传旨不就行了?如此大费周章,既耽误皇帝休息,还让我没法留在家中陪娇妻生孩子,平添挂念。

沈溪和谢迁进到乾清宫内,未发现其他朝臣,沈溪这才知道原来皇帝传召的只有他一人,谢迁最多算是代为传话的。

在沈溪想来,多半是因为谢迁当日在内阁轮值,但随即又一想,或许也有皇帝想跟他和谢迁交待事情有关。

朱佑樘清楚沈溪跟谢迁的关系,知道如何予以灵活运用。

在乾清宫正殿没见到人,沈溪知道朱佑樘多半在寝殿接见。

等到了寝殿门前,萧敬先入内,沈溪和谢迁在外恭候片刻,萧敬很快出来,将二人传召入内。

沈溪三拜九叩后恭敬地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偷窥了一眼,只见皇帝半死不活躺在龙榻上,脸色如何瞧不太清楚,但能听到其喉咙发出的紊乱呼吸以及咕咕异响。

沈溪望闻一番,暗自做出判断,通过皇帝身上透露出的浊气,基本可以断定,朱佑樘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不由暗自嘀咕起来:“皇帝不会熬不过最后这一年多时间吧?”

历史上的朱祐樘于弘治十八年病逝,根据史书记载,朱佑樘在病逝之前身体还算不错,没听说有大的病痛。

但如今尚未到弘治十七年!

这个时空,因为沈溪的到来,皇帝这两年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沈溪料想是因为自己出现产生的蝴蝶效应所致,当然也有可能是史书故意美化弘治皇帝,在记载上多有不实。

但是,无论弘治皇帝能熬多久,对沈溪来说区别都不大,因为他没打算在弘治朝干出什么名堂来。

沈溪以前甚至推算过,如果按照历史正常发展,他要真正掌握权柄,很可能要等现在的太子朱厚照都挂了,换嘉靖皇帝登基,那时候他的资历怎么都够了,入阁担任首辅没有谁会说什么。

谢迁和沈溪行过礼,朱祐樘一摆手:“两位卿家免礼,萧公公,你先退下吧!”

萧敬一怔,他从未想到皇帝要单独召对沈溪和谢迁,连侍候的人都不留一个。萧敬身为司礼监太监,常年陪在朱佑樘身旁,从未见过皇帝以这种方式召见大臣,以前无论如何,他都会留下伺候,现在皇帝不让他旁听,这中间难道有什么隐情?

萧敬没敢继续多想,恭敬行礼后退下。

皇帝咳嗽一声,目光落在沈溪身上,道:“沈卿家,朕对不起你!”

沈溪怎么都没料到,皇帝一上来就给自己道歉,当即诚惶诚恐地跪下,连声说:“臣不敢,臣不敢!”

谢迁跟着跪下行礼,朱祐樘又是一叹:“此番与鞑靼之战,沈卿家处处料敌先机,多次上书朝廷,陈述鞑靼用兵之道,朝野上下未曾听信,以至于宣府失守后方如梦初醒,若非沈卿家回师勤王力挽狂澜,怕是京师也为鞑靼所占,大明基业也会随之毁于一旦!”

这番话倒是不错,但沈溪却觉得怎么都不应该出自皇帝之口。朱祐樘说这些,是在单独召对他和谢迁的时候才说出来,并未在朝会上肯定他的功劳,在沈溪看来颇费思量,过后哪怕翻脸不承认,也没人可作证。

弘治皇帝分明是在安抚自己,先恭维一番,而后给个苦差事,沈溪大概猜到朱祐樘接下来会用什么套路。

打感情牌!

沈溪尚未开口,谢迁倒先替沈溪表态了:“陛下,这些都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

朱祐樘抬了抬手,道:“谢先生,朕知道你苦心栽培沈卿家,期冀他将来能入内阁,继承你的衣钵……”

皇帝说话直白到让人差点儿下不来台,谢迁心里那点小九九,完全被朱祐樘点中了。谢迁脸上烧呼呼的,正在琢磨皇帝会怎么看待他时,朱祐樘又道,“但沈卿家终归太过年轻,朕原本想定沈卿家此战中的首功,但深思熟虑后又认为沈卿家将来建功立业的机会还有很多,便定下次功……”

沈溪心想:“皇帝纯粹是在找借口!”

再明显不过的事情,弘治帝治国更偏向于文治,基本是按照文官的逻辑行事,凡事讲规矩论资历,虽然偶尔也会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大臣,却不敢放手重用。

就好像现在,朱祐樘跟文官集团站在了同一立场,决定打压沈溪的首功而选次功。

当然,即便是次功,沈溪也觉得是皇帝给面子,抬举他了。

朱祐樘道:“朕原本想留沈卿家在朝,任户部侍郎,但因沈卿家并未有六部任职的经历,只能暂调南京户部王侍郎入朝,此番朕想调沈卿家前往湖广,任地方督抚,镇一方之地,安一方黎民!”

朱祐樘话说得好听,但其实就是惺惺做态,入得沈溪耳中,就好似:“爱卿就算有功劳又怎样,朕让你去哪儿你就要去哪儿!”

谢迁侧头打量沈溪,生怕自己这孙女婿当着皇帝的面不识相,说出什么推辞的话来,毕竟他也知道安排沈溪去湖广任职,怎么都不是朝廷对大功臣应有的“奖励”方式,倒好像是发配。

沈溪根本不会跟朱祐樘争什么,他只是担心自己的家眷又要受旅途奔波之苦,不过有一点相对较好,湖广督抚的治所比两广近许多,路上一个月左右便能抵达。

但眼下谢恒奴分娩,短时间内别想出发了。

沈溪没什么意见,更不想废话,他宁可这会儿皇帝别烦他,让他早点儿回去守在谢恒奴的屋门外等候好消息,当即恭恭敬敬行礼:“臣领旨!”

朱祐樘听到沈溪的话,明显松了口气,显然之前一直担心沈溪会有怨言,甚至提出推辞不干的上奏。

如果沈溪拒不奉诏,皇帝还真拿他没什么好办法,对沈溪这样的有功之臣,只能用“哄”的方法,而不能强迫。

朱祐樘道:“沈卿家,关于此行,朕还有些话要交待于你,关于湖广之地的安稳,朕全然交托于你,且……江赣之地的军政大权,也一并交由你负责。你可能担当?”

原本谢迁对于皇帝将沈溪发配到湖广还有些不乐意,但听到这话,眼前一亮,老脸上涌现出一抹笑容。

若沈溪只担任湖广督抚,地位在各督抚中相对一般,最多是确保湖广之地的平安,跟地方民族叛乱势力斗上一斗,比之去东南沿海三省更为轻省,但问题是沈溪的权限却比不上以前那个“东南三省督抚”。

可现在,皇帝把江赣之地的军政大权也一并交由沈溪,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沈溪成为两省督抚,前面不加什么沿海、沿江字眼,沈溪就是湖广、江赣两省的最高军事长官,甚至连地方政务也一并在沈溪管束范围之列。

如此,沈溪可以说能在江西、湖广两省为所欲为,只手遮天。

************

ps:第一更送上,天子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另外,20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间,本书将在qq阅读客户端和起点读书客户端限时免费7天时间,一点小福利,也算回报一下这么多年来众多书迷对天子的主持,喜欢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载客户端看起来~

第三四一章 论资排辈(第六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势而为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画脚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订单第二一九三章 胜负颠倒第一八〇章 难测江湖事第一〇六八章 平静的宫闱第四九六章 预留乎?(第九更)第二二二二章 横竖都倒霉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宝贝第一〇八八章 绝地反击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十一章 哥哥还是弟弟第一〇五八章 避战(第三更)第二五六章 当头一棒(第四更)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举第二三六八章 伟大的女人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系(求月票)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礼数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七〇七章 预产期(第一更)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四八八章 生日礼物(第一更)第九一四章 请个先生不容易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问题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体现方式第一三八二章 给你个任务第一六六四章 最后的对策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径第二十一章 南戏戏本第八二〇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更)第二二六六章 你来当第二二四六章 选择你的丈夫第一五九八章 代沟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嘱托(第一更)第一三九二章 无君无父第一三八二章 推广,先从太子做起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〇五章 比比谁年轻第二三六七章 升迁第二三一七章 体谅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节第一八〇二章 给脸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一八五六章 意见第九五五章 远行计划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一九六三章 谁是奸臣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赃不成案第二六六六章 总会掉链子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四五一章 断粮道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寻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灾,小病是福第二一〇五章 银子是谈出来的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时代第九一五章 选拔考试第九八四章 围山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八四六章 谈合作第二三三〇章 竞争与合作第一五八五章 定夺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礼遇第三〇二章 一点愚见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三七九章 接头(第五更)第二三四九章 抗议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九一三章 风光第七二六章 绑一送一第一六六五章 犹豫第二一七五章 战情难测第一二一八章 没有火炮?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举第一二六五章 有样学样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八三五章 大势渐去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热第二〇七〇章 大问题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三一九章 新阁臣人选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与失望第二一七八章 原则第二四八章 夫妻礼数第二〇七六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么简单(第三更)第七八四章 阉党之祸第四〇四章 捉奸(第二更)第二四四一章 功与过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