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

昌国公张峦过世很早,但因朱祐樘六宫独宠张皇后一人,张氏外戚张鹤龄和张延龄又受到皇帝宠信,张家在朝中地位如日中天,即便满朝都知道张氏兄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就是没人能把两兄弟扳倒,就连刘健、李东阳这样的名臣对张氏兄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之前金夫人一直住在皇宫,跟王太后住得很近,皇帝把老丈母娘接进宫中长住的也只有朱祐樘能做到,历朝历代因为后宫嫔妃、太妃多,皇帝从来没有把丈母娘接进皇宫里住的,只有朱祐樘这里,六宫唯独一个张皇后,把妻子寡母接到宫中来,别人只会说朱祐樘孝敬,而不会有其他非议。

因为朱祐樘从来都生性谨慎,那些想抹黑的人都找不到这位仁孝皇帝的污点。

金夫人过世,从道理上来说,算不上大事,但皇帝非要慎重对待,朝廷上下也不会说什么。

谁都知道皇帝的生母纪氏过世得早,皇帝对自己的丈母娘尽孝,那是为天下人称颂的事情。

如今金夫人逝世,皇帝正在病中,犹自不忘表达自己的悲恸之情,要以国丧之礼待之,朝廷自然要慎重对待。

消息传到湖广,地方上毋须做太多事,只需训诫一下百姓,别在最近这段时间操办喜庆之事便可。

即便有什么喜事也往后拖拖,或者是一切从简办理。

马中锡过来只是通知一声,具体事项,布政使司衙门自然会妥当处理。

沈溪看了马车一眼,不知朱厚照是否有听见,他耐着性子跟马中锡寒暄两句,然后将其送走。

由始至终,马中锡都没问沈溪送的客人是谁。

人刚走,朱厚照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紧张地拉着沈溪的袖子问道:“先生,刚才那位马藩台是说,我外祖母过世了,是吗?”

沈溪打量一下周围的人,确定没人听到这话后,微微点头。

朱厚照泫然欲泣,但他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眼眶内雾蒙蒙的,看得出来熊孩子跟金夫人的关系很不错。

朱厚照面带悲恸之色:“也许先生说的对,我不该在武昌府多停留,必须要回京城去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都还年轻,来日总有机会跟先生见面,那时先生一定要多教给我些本事!”

一瞬间,熊孩子好似成长不少,让沈溪颇感意外。

送朱厚照上了马车,沈溪又跟以车马帮弟兄为主的送行队伍仔细交待一番,这才送由前后四辆马车组成的车队上路。

沈溪没有亲自送车队出城的打算,他自信手下人能看住朱厚照,不令其再次私逃。至于朱厚照这会儿是否诚心实意,已无关紧要,反正沈溪前后派了三拨人马护送朱厚照北上,有直接护送的,还有两拨是暗地里跟踪和监视。

沈溪派杨文招与朱厚照同乘以车,一路服侍照顾,此番自己这小表弟要辛苦一下了,既算是对他的一次历练,如果他能巴结好朱厚照,未来未尝不是一桩造化。

至于沈永祺,因为性格相对懦弱一些,遇事瞻前顾后,沈溪将其留在身边,平日多多提点,力求早日开窍,能独当一面。

马九不在湖广,不然沈溪肯定会让马九具体负责此事。

沈溪身边这么多人中,最信任的就是马九,甚至连宋小城,沈溪都未必推心置腹,毕竟马九一直以谨言慎行、任劳任怨立身,事情交给他基本能办得妥妥当当。至于云柳和熙儿,虽然办事能力也很强,但沈溪却不敢让她二人陪同朱厚照北上,防止厂卫那边获得风声。

……

……

金夫人毕竟已年迈,此时过世不会让沈溪觉得有多意外。

沈溪现在更关心的是朱祐樘是否会按照既定的历史发展,于弘治十八年过世,毕竟他穿越形成的蝴蝶效应,已造成不小的影响,朝中很多事已经跟历史有一定偏差。

如果朱祐樘一直拖着半条命不死,对朱厚照来说或许是好事,对沈溪来说,却未必如此了。对朱厚照而言,他可以等几年登基,那时性格可能趋于完善和稳定,不会宠信阉党打压文官集团。

当然,也不一定会如此,沈溪之前听了朱厚照的心底话,熊孩子对文官集团反感的种子早已种下,即便他不宠信刘瑾,或许也会宠信谷大用、张永,甚至是张苑等人来对抗文官集团。

这是总的历史趋势,大方向改不了。

沈溪心想:“历史上刘瑾之所以能将盘踞朝中多年的刘健、谢迁等人给打压下去,不是文官集团有多窝囊,而是正德皇帝在背后鼎力支持,同时也与文官集团恰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当口有关。”

“刘健、李东阳、谢迁铁三角执掌朝政多年,未曾变过,朱祐樘未给儿子准备新的阁臣人选,再加上文官集团自负任性,说甩手就甩手,即便有李东阳留在朝中,但奈何孤掌难鸣,这才令刘瑾钻了空子!”

沈溪很希望一切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最好朱祐樘能在弘治十八年病故,那时他正好可以在封疆大吏的位子上,坐山观虎斗,等朝廷内斗完了,他再争取调回京城,那时无论是进内阁,还是履职六部,都比他在湖广时更有前途。

那时他要掌握的,将会是朝廷的权柄,这是一种类似于最高权力的存在。如今沈溪在地方即便有一些成绩,类似于小打小闹,并不足以影响华夏文明进程。

对沈溪来说,朱厚照是否留在武昌府,对他影响不大,他平日做什么,在朱厚照来去前后仍旧没有变化,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不断地健全工业园区配置,力争早日把科技树的基础给打牢。

但有件事,沈溪必须要在朱厚照走了后便进行处置,那就是湖广西部和南部愈演愈烈的地方少数民族叛乱。

因为这几年有天下粮仓地位的湖广频频遭灾,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处于边远高山丘陵地区的地方少数民族部落的日子不好过,各村寨饿死的人不在少数。在这种暗流汹涌的情况下,地方土司衙门应对不力,州、府衙门也是自顾自,封闭县城不管城外百姓死活,导致民怨沸腾。

随着叛乱频繁发生,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武装有合流的迹象,即便湖广行都指挥使司已派出兵马前去平叛,但效果非常差。

地方少数民族对地形地貌非常熟悉,利用春夏之交山雨连绵道路难行的特点,叛军跟官军打起了游击,在连续出击八方袭扰的情况下,官军首尾难顾,在付出上百人伤亡的代价后,最后不得不躲进城池中,等候沈溪这个两省总督进一步的指示。

第二〇〇三章 决战朝堂第五八〇章 提堂审案(第五更,谢书友)第一二七四章 找借口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九五〇章 危机四伏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动第二六五二章 小题大做第一七七五章 两方应对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乐第一一六四章 血战(上)第一二六五章 有样学样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变第五一五章 年少壮志未酬(第三更)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三四九章 有力无脑(第六更)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七二章 负心人(求订阅和月票)第一四四七章 定论第六五八章 血战(下)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六十三章 扩大经营第四十章 天花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〇五八章 避战(第三更)第一九四二章 胆大包天第一一九〇章 一将功成第七〇〇章 你计划,我拆台第一〇一七章 不给官,给差事(第三更)第一八八八章 针锋相对第二七五章 坏胚子第一九一〇章 写份奏疏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一六二章 自荐枕席第一五六六章 ****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七五〇章 贡院出题(第一更)第七八一章 摊派和转嫁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壮志”第一七九一章 谢铎来访第二二六八章 庆典变狩猎第二一〇三章 谁对谁错第二二九五章 救驾第五二六章 寓教于乐(第一更)第七七四章 杨廷和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五六三章 顺应潮流第三二二章 同届考生(求赞)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九一章 孤独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九〇〇章 是战是和第一〇四章 姐妹齐心,其利断金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四六八章 困难第二五八一章 权臣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计较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对手第二七〇章 全家备考第一四五一章 过问与否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五四八章 并不般配(第五更,送书友)第八一九章 临时公堂(第四更)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监国(上)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三九九章 相思梦中人(第九更)第二九四章 危急关头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十五章 报仇了第一七二六章 殴斗第四一〇章 营救(第八更,送所有书友)第四十四章 女神医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一八章 真才实学(第五更)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恶第二三〇〇章 圣心难测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诱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聪明人(第二更)第一五五七章 治丧第一九九六章 炉火夜话第一一五九章 料敌机先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