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

沈溪没什么好方法可以练兵,只能以放宽斥候刺探范围的方式来进行日常训练。

士兵们一天只走五六十里,抽出部分队伍轮流进行训练,在沈溪看来并不过分。

从最初两天的成果看,士兵们并没有表现出大的抵触情绪,只是有些士兵压根儿就没经受过相关训练,出去后难免会出现迷路、摔伤、误中猎人的陷阱受伤和掉进水沟、水潭等状况,甚至还有人员失踪。

王禾把这一情况报给沈溪,沈溪轻叹:“王将军,看来你手下这些人,还得多加训练才是!”

王禾低下头道:“大人,末将刚到江赣不久,尚未对麾下兵士进行系统训练……”

被沈溪问责,王禾情不自禁便推卸责任,他很介意自身在沈溪心目中的印象,如果沈溪对他有了看法,很可能慢慢就形成他没有能力的思维定式,意味着将来没有了晋升的机会。就算此番跟着沈溪打了胜仗,沈溪也会把功劳记在他的老上司苏敬杨身上,从官场规矩来说,沈溪这样做没有太大问题。

可惜王禾对沈溪的了解不够深,对于推诿责任的行为,反倒是沈溪最反感的。不过沈溪没跟王禾一般计较,道:

“之前未加以系统训练,今后就多努力一把,莫非要等兵马到了前线,遇到敌军就仓皇撤兵?就算士兵无所谓,本官可丢不起这脸。本次领兵,本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取胜,谁若坏了本官的好事,谁就要担责!”

王禾厚起脸皮,拍胸口表态:“大人,您只管放心,这些个兔崽子开拔前都表示会奋勇杀敌,为自己和家人博一个前程。谁若临阵退缩,我就把他脑袋砍了!”

沈溪叹道:“王将军,本官不希望纸上谈兵。你可见过真正的战场?若将士在阵前遇挫,如何能保持军阵严整?若有士兵阵亡,如何保证他的同伴不心生畏惧?你光用屠刀发出威胁,在战场上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死在敌人手里和你手里结果一样。”

“既然如此,你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在行军途中训练好士兵,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军事素养,加强他们对敌时的信心和勇气!”

王禾一听这话便明白了,沈溪有些轻视他和他麾下的官兵,当下羞臊得面红耳赤,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大人,兵马都派出去了,您的安危如何保障?”

沈溪道:“本来就说好是轮流训练,平日中军只需要留下五百人,就可以保证本官的安全。在这大明腹地,你以为真有匪寇有胆量向大批官兵悍然发起进攻?”

王禾一阵赧然,向沈溪郑重地行了个军礼,然后便找手下商议去了,看看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部队的战斗力提升起来。

……

……

六月二十九,沈溪一行抵达醴陵。

这是沈溪抵达湖广后进驻的的第一个县城。经连日行军,士兵人困马乏,毕竟盛夏时节在江南内陆地区行军,就跟在蒸笼里一般,士兵们一路上都很辛苦,再加上沈溪坚持练兵,让三军将士叫苦不迭,早就没了之前对沈溪决策的支持。

王禾代表将士前来请愿:“大人,您看是否暂时休息一两日再出发?以近日军报来看,湖广西部和南部的战事已进入相持期,叛军已失去锐气,湖广行都指挥使司的兵马,已将叛军压制在武冈州左近。”

“只要叛军出不了石羊关,大人甚至不需亲自领兵到一线就能平息叛乱!”

沈溪笑了笑,问道:“王将军,你能告诉本官,石羊关在何处?防御如何?是哪位将领负责镇守?”

王禾一时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对于湖广西部和南部的地形地貌,还有湖广方面具体的用兵情况,他极为陌生,许多都是谋士看过战报再对照地图向他讲解,但了解也不透彻。现在面对沈溪接二连三的问题,王禾根本回答不出来。

沈溪道:“既然不知,那叛军几时出石羊关,你能预测么?连叛军如今动向,你我都不清楚,若叛军即刻出现在长沙府,你我或许今夜就要应战,你可有想过这问题?”

王禾虽然羞愧,但心有不甘,毕竟他是一省都指挥使,跟着沈溪出征已是大材小用,还被问得哑口无言,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沈溪道:“这样吧,派快马前往长沙府城,接应一下湖广兵马和粮草辎重,顺带把本官行踪告诉他们,本官准备从古建宁县址南下,直接前往衡州府,让苏将军带兵在最短时间内跟上本官。”

“本官不会在衡州府城衡阳等候,等到宝庆府城邵阳,再行筹划!”

王禾点了点头,随后问道:“大人,既然我打军已进入湖广境内,是否调动地方兵马协同作战?”

沈溪摇头:“本官平叛,主要依靠江赣和湖广两大都司衙门提调的四千兵马,至于地方守备部队,还是就地利用战区的卫所和巡检司兵马为好。如今靖州和宝庆府的叛军已成气候,周边的永州府、衡州府、长沙府、辰州府等已成惊弓之鸟,守军龟缩城里不出,指望他们随同出征,实在是强人所难。”

王禾琢磨一下,大致明白了,沈溪是铁了心让他和苏敬杨较量一下。

现在似乎只有一个人能得到沈溪的赏识,跟着沈溪加官进爵。

至少王禾这么理解。

……

……

沈溪率军在醴陵城西住了一夜,然后继续率军西进,在古建宁县城,也就是后世的株洲市郊外折而南下。

王禾手底下两个参将,一人叫何辙,另一人叫章承烈,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副千户,在这之前一直碌碌无为,临时被拔擢起来担任总督标下参将,他们自己心里没底气,只会事事听命而为。

因沈溪和王禾的官职高过何辙和章承烈太多,这二人只是帮沈溪和王禾做一点打杂的事情,平时被王禾呼来喝去。

沈溪也没怎么提点二人,当前无战事,军中最大的事情便是行军,其次才是训练,只需按部就班执行命令。

这一路都算安稳,沈溪随便说两句便会被下面的将士当作金科玉律,奉为经典。主要是沈溪以前的战绩太过显赫,军中最讲究这个,没成绩就没话语权,顶着高官的名号下面也会虚以委蛇。

沈溪有着辉煌的战绩打底,就算放个屁,下面的人也觉得是香的,因为大明将士眼巴巴望着那点儿军功犒赏,因为除了这个他们没有任何升迁和获取丰厚俸禄的机会。

世袭的军户虽然看起来是铁饭碗,但因这世道黑暗,底层将士会被层层盘剥,小军官和士兵想有个好日子过非常困难。

沈溪把王禾叫来,提点几句,大概的意思是如今已是隆夏,酷暑难耐,为避免士兵中暑,凌晨比往常早一个时辰便起来,大约寅时便打着火把上路,巳时烈日当空扎营,下午等申时过了才上路,到戌时三刻扎营,如此一来每天可保证五到六个时辰行军。

正午的时候,那些参加轮训的将士,负责勘测官道周围的地形地貌,同时向本地民众打探叛军动向,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八九六章 左拥右抱第六十一章 家里的新成员第二六〇七章 体面第六三六章 都是来通知我一声的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态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八三二章 不蚀本的买卖(第三章)第二〇九三章 疯狂与理智第一六六三章 历史轨迹第三〇六章 特别的相亲(第六更)第二三五五章 处处透着邪乎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一五七九章 狼狈为奸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宁第二二一四章 让你过河第二三八五章 来过年第二九五章 火速驰援第二一八〇章 出战第四六四章 代师赠画(第五更,谢书友)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三二五章 厚礼相赠(第五更)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举(第四更)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十九章 底蕴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测第二一一一章 当官很容易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会典》第一六四四章 来信第四一七章 涉险过关(第七更)第一九一二章 终于出手了第三八五章 太学入学(第三更)第四四八章 内病外治(第一更)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一六五五章 应对之策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离苦(第七更)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见的副使(第二更)第六三八章 替阁老审奏本(第一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阉了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五五一章 转进第一五七九章 狼狈为奸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〇二六章 偷听(第二更)第一一九一章 寒风中的火炉第二五二〇章 误会加深第二六三〇章 只为梦想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三九〇章 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第二五一七章 谈判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楼第二四八章 夫妻礼数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简出第九三〇章 不请自来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见佳人第九六二章 将军明鉴第六九九章 潜移默化(第一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四一二章 南宫第一(第二更)第二二二九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一二二三章 急个甚?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八六〇章 是时候出手了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弥坚第二六四章 私会败露第九八二章 最后的钉子(第二更)第五〇八章 外交纠纷(第二更)第六七六章 实实在在的赏赐第一二七四章 找借口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认(第三更)第一一八二章 天经地义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九三五章 刑场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一六九八章 会面第五八四章 北还(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六九八章 不能说(第三更)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门第一七六二章 损招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静第一四三二章 收获战果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总督?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仪式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监国(中)第六七五章 替代军功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变化?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内侄第二一七七章 坚持,稳住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阵第九五三章 难得糊涂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七二章 负心人(求订阅和月票)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谋划(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