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七章 定论

乾清宫中,朝议在继续。

李东阳此刻心里一片黑暗,他知道到这个地步有些事已难以转圜,除非现在刘健马上到来,以刘健在朝中的威望,才能将皇帝的嘴给堵上。

果然,有了刘大夏建言,朱祐樘立即打蛇随棍上,首肯道:“……确实如此,按九边用兵惯例,三军主帅以兵部尚书领兵,最为稳妥。沈卿家于宣府和京师用兵时,表现卓绝,让鞑靼人闻风丧胆,具备三军统帅之能,朕委以兵部尚书职平息地方叛乱,于国于民是好事,诸位以为如何?”

张懋看了李东阳一眼,这次内阁次辅大人低着头一语不发,让张懋有些不太适应,愣了好一会儿才出列请示:

“陛下,以沈溪为六省兵马提调,加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衔并无不妥,但若战事结束,当以何职安排?若继续留在地方……似有大材小用之嫌……”

谢迁听到这话,心里乐开花,心想,张老公爷什么时候这么向着沈溪小儿了?这战事还没开始呢,就想着给沈溪小儿论功行赏,莫非回头要把人调回京城委以重任?

张懋的话直指问题核心,李东阳和王华等人立即侧耳倾听,想看看弘治皇帝是什么态度。如果属意沈溪立功后将其调回京城,无论如何都要反对。

朱祐樘道:“这倒也是……毕竟现如今沈卿家是临危受命,并非以兵马统调长期监管地方,待平息地方叛乱后,官复原职较为适宜!”

或许弘治皇帝意识到一再提拔沈溪,会让文官集团离心离德,下一步可能就会收到一大堆请辞奏本,不如妥协一下,战后让沈溪官复原职继续当他的两省总督,如此便可缓和朝堂的气氛。

大不了到那时给沈溪添加一两个省,反正几年前他就当过东南三省沿海总督,现在当个三省、四省内陆总督也没什么大不了,不会影响文官集团的利益。

有了朱祐樘这句话,没人再愿意站出来说什么,谢迁觉得沈溪的“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属于白捡来的,跟皇帝斤斤计较不但会招来恼恨,连刘健和李东阳等人也会觉得他得寸进尺,心生怨懑。

到现在谢迁什么话都没说就为沈溪争取到这么大的权限,觉得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李东阳和王华,听到战后沈溪会重新担任湖广、江赣两省总督,不由微微松了口气,相互看了一眼,缄口不言。

在这种情况下,当皇帝再问意见时,所有大臣皆称“附议”,事情就此通过。

……

……

只是短短一个朝会,沈溪便从右都御史,江西、湖广两省总督,一跃而成为以左都御史兼领六省军务,至于沈溪的官品却没变,仍旧是正二品,但却挂兵部尚书衔,风头一时无两。

李东阳心头窝着一股火,无从发泄。

他一直在等刘健到来,可刘健就是不见人,在他看来,必定是司礼监在通知刘健的问题上出现偏差,要嘛是故意押后时间前往通报,要嘛干脆就没去人,让他在朝堂上孤掌难鸣,导致在任用沈溪的问题上,只能听从皇帝的意思。

最重要的事情已经解决,朱祐樘困顿不堪,没等到刘健到来,朱祐樘已到必须要休息的地步。

“朕该说的都说过了,至于西北军务,等明日朝会时再谈!先行如此吧!”朱祐樘用手扶着头,脸色惨白,额头有汗珠渗出,显得极为痛苦。他连连挥手,示意大家退下,他好休息。

众人都很识相,赶忙行礼问安,皇帝在朱厚照和萧敬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来,往殿后去了,等皇帝一走,乾清宫内马上响起一片聒噪声。

沈溪一跃而成为六省兵马提调,挂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衔,等于说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六省军权皆归于他一人之手,虽然这只是属于临时任命的官职,但也变相证明,沈溪的权力在南方已是一手遮天。

这场战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很可能需要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只要平叛没有结束,沈溪就能一直保有如此大的权力,一向把沈溪排挤在外的文官集团,只能干瞪眼,无法将沈溪拉下马。

因临时换帅非明智之举,但凡沈溪在阵前没有犯大过错,朝廷都不会这么做。

皇帝前脚刚走,众大臣便纷纷跟谢迁搭讪,说一些“恭喜”的话。

马文升笑着对谢迁道:“于乔,沈溪手头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真是皇恩浩荡!你要提点他一下,莫让他走上歧途!”

这番话看似恭喜谢迁,但更多地却是警戒……现在能提点沈溪的唯有你谢于乔,这既是你的荣耀,也是你必须承担的巨大责任。

面对众大臣的恭贺,谢迁连连拱手,没有应话……沈溪是在得罪刘健和李东阳为首的文官集团的情况下,获得眼前的地位,闹不好要跟刘健和李东阳彻底交恶。

在谢迁看来,沈溪在地方做得太过出色也未必是好事,他作为阁臣,自然觉得能入阁作辅政大臣最好,而非远离朝廷中枢治理一方,甚至他觉得沈溪将来回京担任兵部尚书也不过如此。

始终为人跑腿,而不是朝政的决策者!

谢迁本想跟李东阳解释一下,但此时李东阳心中有气,直接带着王华离开,以至于旁人根本没机会上前搭话。

在场都不是初出茅庐的大臣,自然明白李东阳为何着恼,由始至终首辅刘健都没有出现,李东阳必然觉得是司礼监在搞鬼,这会儿当然眼巴巴赶去刘府,找刘健商议对策。

刘大夏跟谢迁关系最为紧密,出乾清宫时,刘大夏故意跟谢迁一同从东华门、东安门这条路出宫,想在半道上跟谢迁谈论一下沈溪的事情。

之前谢迁对刘大夏始终有些芥蒂,觉得刘大夏侵占了沈溪的功劳,又未对留沈溪在京任职尽力。现在刘大夏努力推了沈溪一把,让沈溪从两省总督变成六省兵马提调,挂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衔,作为礼尚往来,谢迁除了冰释前嫌外,还要好好感谢一下刘大夏。

刘大夏见旁人各奔东西,故意拖着谢迁压后些,轻声道:“于乔,你之前南下,可有见过你孙女婿?”

谢迁一听立即变脸:“我南下乃是奉皇命公干,见他作甚?”

到如今谢迁也不肯把自己孤身南下的缘由说明,但满朝上下都知道他是去找太子了,但没有证据,只能任由谢迁睁眼说瞎话。

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疯第一九七七章 即将到来的午朝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态第四五六章 皇帝赐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〇〇九章 不后悔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二二八二章 堵门第一四二五章 将计就计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九七章 姨?干娘?或者……第一〇九九章 谢迁的妥协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挥同知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八八七章 因爱生恨第八六一章 矛盾结合体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二二〇章 听说打了胜仗第八〇六章 老爷回府了(第四更)第二六〇七章 体面第一五三五章 强势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协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四八五章 劳有所偿第八五〇章 造访众香国第五八四章 北还(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七七二章 阴阳调和理论第三十三章 讲故事第一一二七章 及时雨(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五四〇章 奏谏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无奈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一四九〇章 强行留人第三一五章 无毒不当家(求月票)第二〇四九章 伤情不明第二十五章 报仇了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二二九四章 翻脸不认人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四九二章 外债第一六七八章 贿赂第二三七一章 不党而党第一六六八章 当首辅了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势力第九八六章 一战功成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说情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一一一四章 谢恒奴省亲(第二更)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联络第二五八三章 为害一方第一五三五章 强势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一八七一章 年轻人火力旺第二二七一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一八四七章 提亲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礼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无战事(第一更)第一七三〇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一二五二章 决战在即第一五三一章 内宅相安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后一步第四八一章 谢府赏画(第四更)第一七五七章 小聪明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三十一章 一见投缘第二三四六章 久违第一六五四章 知难而退第二一九九章 绝情绝义第一七六三章 内患外求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门的帮手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乌猪山第一一四五章 最后的防线第二〇四九章 伤情不明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变凤凰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八七五章 转变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画脚第一二〇四章 活见鬼第二五八四章 甘当台阶第一〇〇一章 风尘之殇第八七八章 万事俱备只欠战船第八十九章 生意难保第一四〇六章 白捡第六章 争夺第二十三章 满城硝烟杨家将第一〇八六章 杀夫仇,丢刀恨(第二更)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画脚第二一七六章 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