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

自古民不与官斗,又所谓官官相卫。

可惜沈明文不懂这道理,他以为分家是沈家内部的事情,却不知沈家五房已是官家中人,不再跟他讲什么道理。

有个笑话叫“堂下何人,缘何状告本官”,所以就算沈家五房不占理,但几乎所有大明衙门能把这个案子办成有利于周氏和沈明钧夫妇的铁案。

更何况,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沈明文两口子胡搅蛮缠。

事情突然闹上官府,很快又尘埃落定!

宁化县令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压根儿就不提沈家分家的事情,单问沈家外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县衙直接扣押沈家两处宅子的房契地契,转卖还债,沈明文夫妇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回去的路上,大房夫妇二人忽然意识到,由始至终他们都被人牵着鼻子走,被人给耍了……现在沈家连房子没能保住,至于分家也没什么好分的,本来两口子还想把两处宅子都占下,等回头卖一处出去,又或者隔成一个个小院子租赁,就此衣食无忧呢。

好事想得太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知道两处宅子是沈家用来抵债的,而权势熏天的五房又从京城回来了,谁人敢买?

到头来只能用宅子抵债,那时两处宅子便落到周氏手上,周氏所花银子,不过是帮沈家还外债以及李氏出殡,花销绝对远少于两处宅子的实际价格,周氏名正言顺便将宅子收回手中。

在这件事上就算颇费周章,多花点儿银子,周氏也心甘情愿。

现在不是花银子,又或者花多少银子的问题,她就是为自己这二十年来所受委屈出一口恶气,周氏要证明自己可以把沈家控制在手中,等别人再提及宁化沈家时,不再提什么老太太李氏和长房的沈明文,直接便说她周氏教导儿子考中状元。

沈明文这哑巴亏从一开始就吃定了,只是在谢韵儿点醒之前,周氏没意识到自己有多大能量。

这事就算最后闹到福建布政使司衙门,也没人会支持沈明文。

官场上就算不是熟识的官员,也不会在涉及官眷问题上,让官员吃亏,礼尚往来那是必须的。

官员们想的是,今天帮沈溪个忙,将来有什么事情求上门,沈溪必然也会施加援手,这便是官场上的规矩。

再者这件事,由于有谢韵儿出谋划策,周氏所做所为都合乎情理,从借银子到最后把宅子抵押出去还债,可说一切尽在掌握,就算闹到皇帝那里,也挑不出毛病。

沈明文是沈家的长子,可以按照他的规矩分家,但如今沈家只剩下空壳子,想怎么分都行,周氏不打算从其他几房那边再讨要什么东西。

就连桃花村的老宅,周氏也不稀罕,她一辈子最大的梦魇就是桃花村生活那些年,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她不想回忆那段受罪生涯。

在周氏看来,最好沈明文夫妇搬回村子,继续过遭罪的苦日子,那才皆大欢喜。

……

……

沈家分家的事情,沈溪由始至终一无所知,但他已经有所预计。

沈家上下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以前有个老太太李氏镇着,一切还好。现在李氏一走,沈家必然群魔乱舞,在他看来,自己的老娘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甚至因为有周氏,沈家的局势会更乱,甚至不想分家也得分家。

沈溪此时正出兵桂林府,一路沿洛清江、太和江北上,抵达永福县城后,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广西省治临桂城已然在望。

永福县城之前就已顺利光复,以至于沈溪到来时,城中老早就准备迎候事宜,在沈溪率兵进驻县城后,具体问了一下临桂那边的情况,得知桂林府周边叛军这半月内已经减少许多。

永福县令林澈向沈溪讲述了这两月来桂林府的情况,沈溪让苏敬杨、王禾、风昭原等人旁听。

林澈将情况说明后,沈溪打量苏敬杨跟王禾,问道:“几位将军,你们对于进兵桂林府城之事,有何意见?”

苏敬杨道:“大人,既然叛军闻听您到来,已陆续撤兵,三军为何不就此在周边扫荡一番,将叛军彻底铲除,何必眼巴巴赶去临桂?”

王禾也道:“是啊大人,此时再前往临桂城,似乎没什么必要!”

风昭原有些疑惑,两位都指挥使大人怎么了,平时都在抢功,现在快到桂林府城了,似乎又不着急了,一个个都要让出功劳。

沈溪对麾下将领的心态一清二楚,王禾跟苏敬杨不想进兵临桂,是担心一旦进城,战事打成防守战,建功立业的机会立马降低,还不如请沈溪算准叛军所在位置,来个“釜底抽薪”,将之彻底铲除,如此功劳有了,官兵士气也起来了,可以速战速决早日回治所,不用在外忍受风餐露宿之苦。

沈溪道:“一切按照计划执行,临桂城越早抵达,越能向朝廷表明我们平叛的决心和勇气。至于叛军怎么打,要根据实际情况筹谋,你们回去传令三军,明早开拔,向临桂城进发!”

林澈好奇地问道:“沈尚书,您在本县只停留一晚?”

沈溪点头:“半道不宜停留太久,只有抵达临桂城下本官才能安心,这是朝廷交待的差事,本官不过是奉命而为!”

……

……

沈溪一切都公事公办,先到临桂城,再思考怎么破叛军。

现在很多事已不是沈溪能决定,自他出现在桂北大地,叛军已从全面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守。

叛军见好就收,其主力自动放弃了临桂城以南的城池,陆续撤向桂林府北面的山林。

沈溪若带兵扫灭各少数民族村寨,等一个个山头打下来指不定到猴年马月了。

而且沈溪不想攻打这些位于深山中的村寨,攻下来意义不大,这里的村民原本就未完全服王化,朝廷一向“以夷制夷”治理地方事务,沈溪把村寨攻陷,又不搞种族屠杀,居民如何安置会成大问题。

沈溪决定先按照朝廷的吩咐行事,抵达临桂城下再说。

至于叛军会不会撤离后突然聚集发起突袭,那是后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沈溪不会先设下框架限制自己手脚。

之前沈溪精心设计几个诱敌深入的计策,现在一概不能用,朝廷让他节调西南六省兵马,那他就直接进兵临桂,只要临桂城池不失,他的差事就算出色完成,朝廷无法追究责任,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晚,沈溪又习惯性地熬夜看公文。

少了惠娘和李衿陪伴,他感觉无比的落寞,以他这样一个不容于时代的人来说,最怕孤单,但很多时候他又必须承受孤单,所以尽量找一些事情做,让忙碌来麻痹自己。

沈溪一直熬到深夜才把公文看完,就在他准备回寝帐歇息时,云柳和熙儿带着情报回来,这次她们随军负责军中所有情报事宜,进出沈溪的营帐属于平常事。

侍卫通报后,云柳二女进帐,并列于帅案前,说话的事情基本由云柳完成,熙儿说话办事能力尚有不足。

“……沈大人,叛军基本已是强弩之末,在您出兵柳州府后,叛军一哄而散,即便那些心存侥幸想看看风向的异族武装也都龟缩在桂林府城北面的义宁、灵川、兴安等县城,随时可能撤走,大人兵锋所指,叛军节节败退……”

根据云柳和熙儿调查,叛军已不想跟官军缠斗,因为他们发现无利可图。

普通的县城倒是能攻打下来,也仅限于劫掠,地方百姓会被他们哄抢,但所得有限。再大一些的如柳州府、宝庆府等府城,他们基本就难以染指了,更别说是临桂这样的省治,就算因官军不作为,他们可以做到兵马围城,也始终无法攻取,因为他们缺少攻城器械。

沈溪道:“桂林府城那边,可有联络上?城里情况如何?”

云柳恭谨地道:“临桂城里虽然缺少粮食,但大抵还能坚持几个月,叛军在减轻对桂林府城的围困后,许多物资已经能通过水路运送进城,大人不必为此担心。至于城中联络之人,属下已经找到,这些人会将城内情况源源不断送出,只是……尚需一日左右……”

沈溪微微点头:“你们辛苦了,回去后早些歇息,明日还有事情做!”

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二四八三章 反对和支持第一〇七九章 进兵,撤兵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一九七九章 对手相见分外眼红第六四二章 启程在即第二四一七章 没门儿!第一八〇七章 小团体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认(第三更)第二一八一章 无语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二一九四章 联名第一七三五章 杀回京城第一八三三章 战报第二五八七章 闻风而动第二三四〇章 还来得及第三十八章 衙门有人好办事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时代第三五九章 入太学读书(第六更)第一八六四章 举荐第五四八章 并不般配(第五更,送书友)第一七四〇章 主动权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谁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见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坏我好事第三二五章 厚礼相赠(第五更)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浑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九六三章 谁是奸臣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四五九章 行踪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诱惑(第五更)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九二三章 书献的不是时候(第四更)第三九四章 诗画了得(四更贺盟主磊洋)第九七三章 托孤第一二〇九章 谁来主持?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国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三九六章 文举人VS武举人(第六更)第四八五章 劳有所偿第四三二章 侯府请柬(第三更)第二五一八章 无果而终第二六〇〇章 乱象丛生第五〇五章 再访谢府(第五更)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规战役(第三更)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〇七八章 激将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适第七五〇章 贡院出题(第一更)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谢书友)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二一二九章 各怀鬼胎第一二三章 最后幸福夜第二二六八章 庆典变狩猎第二二六九章 马蹄急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报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一七三章 没那么简单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〇四七章 来一回野的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亲家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坏事第二五四二章 一团糟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见佳人第三〇四章 家无宁日(第四更)第一三六章我是她的男人第一二七七章 讨公道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五二章 病中见真情(求订阅和月票)第一六七章 讲理不成反被揍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五七八章 谁的地头(第三更,贺盟主)第四九六章 预留乎?(第九更)第七五五章 开弥封之前最后一道关口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战第六九二章 大明国史第一一〇四章 克复榆林卫(第三更)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一一六章 来自府城的求助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适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四一五章 西进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