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鸟(第六更)

紫禁城,御花园内,正是九月赏菊之时。

弘治皇帝朱祐樘召英国公张懋,三位阁老刘健、李东阳、谢迁,六部尚书以及在京的王公贵族二十余人,在御花园设下菊花宴,张皇后和太子俱都出席。

可惜在这次宴席上,出了点不大不小的事,朱祐樘考校太子学问,让太子背一首咏菊的诗词,太子不但背不出,还从袖子里飞出一只鸟雀来,险些惊了圣驾。这让菊花宴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与宴大臣都不敢吱声。

“荒唐!荒唐!荒唐!”

朱祐樘盛怒之下,连说三声“荒唐”,本来他是想让太子在众大臣面前露露脸,特地吩咐日讲官,提前让太子背诵几首菊花诗应景,结果面子没争到,反倒丢了脸,让朝臣知道太子玩物丧志,居然逗鸟上了瘾,连参加宫廷宴席还带着鸟雀前来。

作为勋贵之首,英国公张懋行礼:“陛下息怒,太子少不更事,应善加劝导,并非有心惊扰圣驾。”

张懋的话,引来张皇后、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伯张延龄的反感,若非张懋是三朝元老执掌京营与五军都督府多年,张皇后当场就会驳斥张懋,什么叫“太子少不更事”,我儿子可是天纵英才,将来天子的不二人选,难道你有另立储君的打算不成?

朱祐樘其实早些日子便得知儿子最近在摆弄鸟雀,下令将东宫所养鸟雀皆都放生,以便让朱厚照用心读书,未料太子背后有一票拥趸,放走一批,太子私藏了些,又着人从外面搜罗,今天还把鸟雀拿到御花园来,在众大臣面前丢人现眼。

朱祐樘怒不可遏:“他要到几岁才能更事,朕如他年岁时,尚且知学进取,为天下谋,莫不是要等朕百年归老后,他尚且如这般不思进取?”

朱祐樘性格温和,朝堂上少有动怒,很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生这么大的气,怒火中烧之下,朱祐樘剧烈咳嗽起来。他身子本就不好,最忌就是动肝火,旁边张皇后赶紧扶着丈夫,替他抚后背平顺气息。

“皇上息怒。”张皇后先说一句。

“陛下息怒。”文武大臣赶紧行礼进劝。

朱祐樘稍微平复气息,仍旧一脸愠色:“去查,是何人送到东宫的雀鸟,将人拿了问罪,决不姑息!”

旁边张延龄一听慌了。

给太子送鸟雀这件事,根本就是他的主意,也是太子有天见到他,说想抓些鸟雀来玩,张延龄一听小外甥有所求,又是如此简单之事,马上叫人给太子送来一批鸟雀,尽皆颜色鲜艳,叫声婉转。

太子本来是跟沈溪赌气射鸟,一见如此好玩的鸟雀,登时将射鸟的事抛诸脑后,专心玩鸟。

这可比拿木剑“斩妖除魔”有趣多了!

此时谢迁突然出列,行礼道:“陛下,老臣知道些内情……”

所有人都看着谢迁,心里想的是,你谢老儿出来添什么乱,知道你能说会道,不过眼下皇帝正在盛怒中,你就算知道“内情”,难道就不能等皇帝消消气以后再说?

朱祐樘不能算严父,他的溺爱是造就朱厚照自小沉迷逸乐的主要原因,今日他发火并非本身性格使然,朝臣出来进言,还是谢迁这样的内阁大学士,他的怒气稍微平顺了些。

朱祐樘道:“谢爱卿,你且说来,有何内情,莫不是有什么人为了邀宠,给太子进献雀鸟?”

谢迁看了眼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因为他很清楚献鸟的人正是国舅张氏兄弟,可他并未打算当众指责他们,熟悉谢迁的人都知道,他能言善辩,而且出了名的圆滑,跟弘治初的“刘棉花”刘吉在性格上多有相似,不过谢迁的官声好上太多了。

谢迁道:“臣之前偶然翻阅太子起居,觉太子尝以问曰左右,树上有三鸟,射一只复余几何,对曰二者、无者皆有之。然有中允一人,尝对或有增无减,谓之鸟死而殡,吊唁者甚多,所余多寡决于亲眷之数……”

听到这么荒诞不经的回答,在场的大臣不自觉脸上露出微笑,天下间敢用这么不正经的方式教导太子,这是何其荒唐之事?

连弘治皇帝听到这儿,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张皇后直接出言打断谢迁的话:“何人敢如此戏弄我皇儿?”

谢迁回道:“回皇后,是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修撰沈溪。”

听到这名字,朱祐樘脸上本带着几分气愤,突然变成愕然,继而摇头哑然失笑。

换做别人这么跟太子说话,那是荒唐不经,你一个学问人就拿这种不切实际的话来蒙骗太子?

可若是沈溪,却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在弘治皇帝眼中,沈溪只是个少年,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沈溪与太子就如同两个稚子,互相说话用不着太过正经刻板。

朱祐樘道:“那后来如何?”

不但皇帝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连在场的文臣武将也想知道。其实沈溪的回答,听来不正经,但却显得聪明慧黠,让人觉得这小子有点小聪明。

谢迁继续说道:“回陛下,太子曰,鸟非人,鸟死岂有殡者之理?”

张鹤龄抢白道:“好,太子问的甚好,说明太子年少,对于人情世故还是颇为知悉。”

连朱祐樘也点头,儿子一口就把耍小聪明的沈溪给揭破,这让他很有面子,到底沈溪可是大明朝的状元郎啊。

谢迁再道:“沈中允再言,人非鸟,岂知鸟并无殡者之理?尝曰,三鸟死其一,或有失明、失聪之鸟雀,不知周遭所以然,不飞也为常态,不若以三鸟试之,射一鸟而余几许,一目可观之。”

谢迁说到这儿,在场所有人都释然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其实沈溪说那些话的目的,不是为了戏弄太子,也不是为了彰显他有多聪明,而是告诉太子一个道理,要想知道三只鸟射死一只后还剩下几只,应该实践出真章。

从道理上来说,这是变相教育太子要多实践。

连刚才对沈溪恨得牙痒痒的张皇后,闻言脸色也随之好转,问傻愣愣站在旁边的朱厚照道:“皇儿,你摆弄鸟雀,可是想印证沈中允所说,看看三只鸟射一只后还余几只?”

朱厚照有点儿小聪明,刚才让老爹在众朝臣面前出糗而大发雷霆,回头可能是要被禁足,现在老娘分明是在帮他开脱。当即支支吾吾道:“是啊,母后,我想印证一下……沈溪的话是不是对的,才让舅舅给我找来鸟雀,可我……不懂拉弓射箭,如何都射不中。”

一句话,就把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给卖了。

两兄弟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刚才弘治皇帝要追究谁献鸟雀,他们没马上跪地承认,现在是太子亲自把他们交待出来,到底是认罪还是不认罪呢?

张鹤龄恨恨地看了弟弟一眼,好似在说,你献鸟之前怎不跟我商议?他兄弟二人从来都是同气连枝,现在即便仅仅只是张延龄给太子送鸟,他也逃不出干系。

张鹤龄下跪道:“陛下,臣有失察之罪。”

倒是刚才出言的张懋笑道:“太子不但年少聪慧,且有求真之本愿,将来或为文治武功兼备之明君,寿宁侯何错之有?”

一句话,让在场大臣皆都点头,连朱祐樘脸色也大为转好。朱祐樘点头道:“此事,朕不会苛责于人,寿宁侯起身便是。”

左都御史闵圭进言:“陛下,詹事府右中允沈溪以戏言进太子,未尽人臣导善之责,请陛下对此人降罪。”

朱祐樘略微沉吟,未置可否,倒是旁边的刘大夏进奏:“闵少保此言恐有所偏颇,沈溪之言,无一不是在规劝太子,为翰林官之本责,况沈溪并非身兼讲官,日常之责不过记录太子言行,臣以为以此规劝之法虽有不当,但不至有罪。若以此降罪,谁人能善加劝导太子?”

马文升听到刘大夏的话,心里明白,刘大夏一边为沈溪开脱,一边给皇帝说明一个问题,沈溪还不是讲官。

弘治皇帝把新科状元沈溪调去詹事府,算得上用心良苦,沈溪在年岁上与太子相当,能起到教导太子的目的,同时让太子有个年岁相当的良师益友。

朱佑樘自己当过太子,知道在皇宫里没有知交的困苦,那些个先生一个个都是老学究,年岁做其祖父有余,如何能成为朋友?

如今沈溪用了很不正规的方法教导太子,说了一串什么鸟出殡有亲友吊丧的话,听起来荒诞不羁,但这就是孩子之间说话的模式,其结果是令太子求真而找鸟雀加以试验,可说是起了“不错”的效果。

沈溪的职责,其实已经完成。

当然这种“不错”,仅仅建立在为皇帝挽回面子的基础上,太子是否真心拿这件事当作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另当别论。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如今两种观点都对皇帝说了,剩下就看皇帝怎么抉择了。

朱祐樘看了皇后一眼:“皇后,你觉得此事,朕当如何处置?”

张皇后脸上带着笑容,因为她知道丈夫息怒了,而且这件事让皇家很有面子,她觉得应该让丈夫更有面子:“臣妾一介妇孺,不敢妄议朝事。”

“嗯。”

朱祐樘点了点头,道,“詹事府右中允沈溪,规劝太子,方法不当,但无过错,望以后善加劝导太子,从明日开始,兼讲官之责便是。”

************

ps:第六更到!

本章同样是为新盟主“wingofgod”大大加更!

另外,今天咱们的书在大爆特爆的情况下,风云榜居然连退三位,从第十六垮到第十九了,天子鸡毛信求支持!

如果今天能冲进前十五,天子承诺会爆发十三章!兄弟姐妹们加油!

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〇六四章 强势的女人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对垒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赃不成案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岂能没钱?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拟第七五七章 鹿鸣宴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树第一六九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一四〇章女人缘第一九一八章 该信谁?第九九九章 奉调第一七四二章 势成第一五四一章 蹊跷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当初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二一四六章 送礼第一七五章 来投奔的大伯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关心你第一二〇四章 活见鬼第八五八章 招招连环(第三更)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新铺子的选择第二四〇五章 算计第一八〇章 难测江湖事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阵第一六一〇章 自寻出路第一六八一章 初来贵地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五九〇章 谢铎刊书(第三更)第一二五二章 决战在即第五一六章 让功(第四更)第七〇〇章 你计划,我拆台第四六四章 代师赠画(第五更,谢书友)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区别第六一四章 谢韵儿进宫(第一更)第九三五章 刑场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第一三四章夜半相会无人时第一四七〇章 未来权宦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四七四章 一层层窗户纸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八九三章 人人觊觎的功劳簿第七〇六章 培养心机(第四更)第一八二一章 小辫子第二六〇一章 跟谁一条心第八十三章 一层窗户纸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一一二二章 暂时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四三七章 评理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九三〇章 不请自来第二四二章 扫榻以待(第六更)第七十一章 上元灯节第六七〇章 压功第四一三章 藏头露尾的会元(第三更)第一二〇九章 谁来主持?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二二六五章 权臣第二三二〇章 纠结第一八七四章 伤害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十三章 团聚(求收藏)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五二六章 寓教于乐(第一更)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职?(第五更)第一八二九章 迟迟不到的捷报第一〇二〇章 老怀安慰第六四九章 夜路难行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疯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九十章 未雨绸缪第二二二五章 总攻第六〇二章 守节(第一更)第一七五五章 并无隔夜仇第六二二章 谁是正使?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进行时第二六四六章 收场第四一二章 南宫第一(第二更)第六四八章 算谋(第四更)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数(第一更)第二二七九章 提请第一九一七章 乱象第七六五章 我已经死了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六一二章 赐食(第四更,送书友)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五〇三章 国舅第二一七六章 愿望第四六四章 代师赠画(第五更,谢书友)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九一〇章 写份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