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二章 牛车阵

bookmark

当沈溪说完话时,在场人面面相觑。

敬重你是给保国公面子,同时给你钦差这个身份的面子,但你没资格对我等下令。

镇守太监孙易冷笑不已:“说担责,你担得起吗?”

确切地说,沈溪真没底气担责,因为他既不是武将,也不是皇帝派来领兵的文臣,只是单纯来送炮的。

朱晖善解人意,主动替沈溪解围,笑着道:“沈大人远道而来,背负皇命,昨日我等是见识过新炮的厉害,但……出了城,火炮无用武之地,恐怕无法驰援。”

这倒是说出个实情。

佛郎机炮再厉害,只能定点使用,防守效果固然不错,但要说送上战场杀敌,非要等朝廷把改良版的手铳研究出来才好使。

连朱晖都不同意沈溪担责出兵,那些将领对沈溪的攻讦更多了……人毕竟都有从众从权心理。

“报……”

就在众将领纷纷出言对沈溪质疑时,外面传令官冲了进来,带来战场上最新战报:“……中军主力趁着鞑靼人没有实现合围前奋起反击,杀出一条血路,且战且退,如今已退到二十里开外的大营盘……总督大人急令榆林城派兵前往榆溪河,架设浮桥,以便大军渡河!”

一句话,让大厅内所有人惊骇欲绝。

战报中的“总督”,正是暂代三边总督的户部尚书刘大夏。

刘大夏终于突围归来,老帅就是有魄力和决断,可惜如今遇上一点儿麻烦。

榆林卫城北面八里是长城红山段,如今鞑靼人已经将这段城墙攻破,再向北七里就是榆溪河。

榆溪河于明弘治年间主体呈西东走向,大致是后世白庙河和波浪河这一段,如今的圪求河反倒是支流。从北边的草原南下,必须跨过榆溪河。

榆溪河虽然算不上河宽水深,但宽度也有十几丈,最深处约莫有一两丈,无法泅渡。

河上本来架设有浮桥,但被鞑靼人摧毁,如今刘大夏率兵南撤眼看即将退回榆林卫,但大军渡河必须要有船只或者是浮桥。

“这可怎么办才好?”

一堆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最后都看向朱晖,等他做主。

朱晖自己却没什么主见,只能求助手下这一群参将和幕僚,可此时谁也不敢乱说话……提供错了建议,那是要掉脑袋的。

“我来领兵架桥!”

沈溪见这些个将领又在推诿,不由火冒三丈,主动站出来说道。

“沈大人,您莫要逞强,出了榆林卫往北,一路并不平坦,这火炮光靠人力可送不到前线。”

昨天沈溪确实赢得城中守军将士的尊重,不过他们更佩服的却是沈溪送来的佛郎机火炮的威力。

眼下沈溪自告奋勇说要领兵出城,在这些人看来,纯属自不量力。

有一次胜利已是侥幸,还想来第二次?

“给我五百兵马,三十辆牛车,其余的事情不用你们担心!”沈溪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眼下能决定此事的只有延绥巡抚朱晖,三边最大的官是暂代总督职务的刘大夏,其次就是朱晖这个有着公爵尊衔的延绥巡抚。

朱晖迟疑半晌,才道:“只能借调沈大人三百兵马,至于另外二百……就用沈大人带来的本部人马吧。”

真会推责任!

我跟你要五百兵马,你却给我三百,要知道那二百京营官兵昨天是被逼急了才会拼命,今天让他们出城,他们能不退缩?

沈溪自己也清楚,要论战斗力,还是边军更强些。

“大人,您要牛车做什么?”旁边有将领问道。

“运炮,把十门炮架在牛车上,就可以轻松自如地送到前线!”

当沈溪把这主意说出来时,在场一些懂行的武将顿时感觉无比高明……火炮最大的特点是笨重,让马车拉当然也可以,但马车相对颠簸,同时容易受惊,不好驾驭,无法做到在马车上放炮。

但牛车就不一样了,牛的速度虽然慢,但强而有力,而且很稳,把火炮架在牛车上,就好似移动的炮台一样。等需要发射火炮的时候,只要给牛蒙上眼睛,再把它们的耳朵塞上,就可以开炮。

朱晖摆手道:“还等什么,为沈大人点上三百兵士……和三十辆牛车!”

经过一番扯皮和“讨价还价”,沈溪终于获得领兵出城的机会,但五百名官兵对整场战局来说,实在起不到太大作用,况且这五百人有大半还要肩负架设浮桥的任务。

沈溪出了屋子,昂首阔步走出总兵府,玉娘暗暗为他捏了一把冷汗,等四周没人了才有些迟疑地问道:“沈大人,就这么出城,不知是否还有命回来?”

沈溪此时反倒没之前在总兵府那么嚣张跋扈了,笑了笑道:“莫非玉娘怕死?”

玉娘苦笑不已:“奴家的命,或许十几年前就该结束……今日就当舍命陪君子了。”

见玉娘也说出如此豪情万丈的话,沈溪更找不到退缩的理由。

等沈溪见了宋书和张老五等人,把命令传达下去,除了张老五和少数几个人外,别的人都一片哗然。

宋书差点儿就要上前跟沈溪动手:“沈大人,您这是要害我们啊。我们刚刚才死里逃生,您犯得着让我们再去送死?”

沈溪道:“要送死也是大家伙一块儿。更何况我们不是去送死,是去战场获取战功,想想……我们有强大的佛郎机炮,有榆溪河阻隔,我们只要停在河的南岸,对着北岸放炮,就算鞑靼骑兵再强又如何,他们能飞渡榆溪河?”

士兵们听到沈溪这番话,刚才的惧怕和牢骚瞬间没了,开始憧憬沈溪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如果真是这样,那鞑靼人来多少死多少,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军功就好似是天上掉馅饼一样。

沈溪又道:“如今城中边军贪生怕死,把这么大的战功白白让给我们,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是!本钦差向你们保证,只要跟着去,一定都会背着身荣华富贵回来!”

“好!去建功立业!”

张老五举起胳膊,振臂高呼。他跟着沈溪拼命不是一次两次了,对沈溪的崇拜几乎是盲目状态,至于家中老母和妻子,他相信就算自己有什么意外,朝廷也不会不管不顾。

这大概就是无知者无畏了!

有张老五这样的人带头,别的官兵很容易被带动情绪。

昨天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今天只是把佛郎机炮运到河岸架起来轰人,掩护架桥,能有多危险?

之前还有很大的阻力,但在沈溪一番战前动员后,士兵们立即变得配合起来。

连玉娘都不得不承认,沈溪是个不错的演说家,他的话正好挑起这些京营兵心底建功立业的渴望,一如当初在泉州城时那般。

昨天进城的京营人马和兵部培训的炮手,很快汇集起来,差不多二百出头。

很快,牛车拉着佛郎机炮到了榆林城北大门,同时过来的包括之前那名英俊侍卫在内的三百名边军将士。

“这位兄台不是国公爷的亲卫吗?”沈溪打量年轻的侍卫。

年轻侍卫黯然一叹:“其实我跟国公爷并没有多久……此番他到榆林城担任延绥巡抚,在边军中选拔亲卫,见我长得不错还识字,才把我调入卫队。由于我没有照看好沈大人,国公爷将我从把总降为总旗,与沈大人一同出兵。”

沈溪心里有种害了这年轻人的感觉,不过跟着他出去打仗,不一定送死,说不定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呢?

“准备出发!”

沈溪开始整顿兵马,虽然队伍不多,但这五百人至少都听从他的调遣。

沈溪当前最关心的是用于架桥的辎重,还有那十门佛郎机炮的情况,一定要保证火炮在行进途中不出意外。

榆林城的北城门隆隆打开,沈溪左右看了一眼,跟随炮队出城的只有少数骑兵,数量不到一百。

车队刚刚驶离城门,后面已“咣”地一声,榆林城北城门已然关上。

城门楼上,朱晖朝沈溪挥了挥手:“沈大人,本爵恭祝您马到功成!”

旁边公鸭嗓子的镇守太监孙易喊道:“是牛到功成!”

沈溪回头望了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恼怒……这些人说风凉话真是一个顶俩,有本事下来跟我一起去跟鞑靼人拼命啊。

牛车队伍出发时,城头上的边军官兵纷纷举起刀枪和旗帜呐喊起来,因为他们少有见过这种壮观的场面,情不自禁为出征的将士呐喊助威。

“喔,喔!”

呼喊声此起彼伏,连同沈溪这路人马的热情也给点燃,城头和城下都一片振奋。

车队一路向北,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驶出成化十年修筑的长城红山段……等再过一百多年,万历皇帝会在红山上修筑镇北台,其势威武雄壮,后世被誉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

牛车队继续向前,沈溪环视四周,红山下原本与蒙人交易的红山互市已经关闭,只留下一片废墟。北面控制边境贸易的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也尽都荒废,可见战争对边境经贸影响之大。

又向北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远处已经能看到滚滚尘烟,估计刘大夏所部这时正与鞑靼人交手。

眼见周边已经是平坦的草原,哪怕几十辆牛车并行也没有问题,于是沈溪大声下令:“把所有牛车分为十个部分,每三辆连为一体,火炮居中,再将三十辆牛车并排架起来!”

“大人,这是为什么?”宋书不解地问道。

沈溪顾不上解释,这个时候只能用“铁锁连舟”,如此与鞑靼骑兵对阵时便能提供一个宽大的平台供炮手使用。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

“沈大人,牛车连好了,您看!”张老五人实诚,办事牢靠,用铁链和木杠子把牛车固定好。

沈溪从马车上跳下来,踏上居中那辆设了扶手的牛车车架,他突然觉得少了点儿什么,让人把令旗送过来,拿在手中,大喝道:“继续出发!”

骑兵打头阵,后面是盾牌阵,不过盾牌兵只有四五十人,显得较为稀疏,主要是防止牛被弓箭射到。这“铁索连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让牛出问题,一辆车出状况,很可能所有牛车都跟着出问题。

再其后,是长矛步兵,负责跟冲杀上来的鞑靼骑兵进行肉搏,在有盾牌兵掩护的情况下,长矛兵能发挥一定威力。

战阵中间便是三十辆并排在一起的牛车,上面不但架设有火炮,还有配套的炮手、装弹手和炮弹。牛车上同样安排有盾牌兵,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对方箭矢,尤其是火箭。

一旦有火箭射过来,点燃炮弹或者火药,发生爆炸,那会令牛车阵自乱阵脚。

最后是负责殿后的士兵,这些士兵还有个作用,在炮手和装弹手死亡后,上牛车补充位置。

而站在最高处的,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沈溪,他的任务是挥动手上的令旗,调度防守的兵力,以及发出放炮的指令。

***********

ps:第三更到!

希望明天能四更,天子求订阅、、和支持!

第一一八章 成药生意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云第二三〇一章 闺中事第八四五章 大明盐政第二三九四章 探监第四七九章 修复名画(第二更)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七六七章 担忧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贺新盟主)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岂能没钱?第一一八一章 算无遗策第一九九四章 寻人第五八九章 一年两升官(第二更)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动第二一七六章 愿望第二五六八章 转机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六七五章 替代军功第六一八章 再来五炮(第五更)第二一二八章 一场空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区别第二三一二章 失踪也是一种手段第二七〇章 全家备考第四一四章 内阁大学士的推诿(第四更)第二四八八章 热火朝天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办理第一七五〇章 飞上枝头的麻雀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试探第三四六章 没见过世面(第三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腾第二三五七章 谁之错第三八二章 严嵩是个暴脾气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从案子本身入手第一四〇四章 上门催讨第一九四九章 没了踪迹第一七二一章 报复第二五一二章 拆台第六四四章 谄臣(第三更)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监国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试(第六更)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八一四章 见风使舵第一九一七章 乱象第一五四二章 紧急军情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军营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选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第三〇二章 一点愚见第八六九章 红双喜第一六〇〇章 说项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为攻第九四五章 赠婢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进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门第五九四章 偷梁换柱(第四更,谢书友)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七九九章 杀鸡焉用牛刀第二八五章 学艺不精(第四更)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红人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二六二三章 谢幕第三〇四章 家无宁日(第四更)第二一八一章 无语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一〇〇三章 终须一别第二六六四章 尝试第六一四章 谢韵儿进宫(第一更)第四五三章 前后之别(第二更)第二三七章 买田买屋第五六七章 状元还乡(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家里的新成员第二三四九章 抗议第二六八章 拜访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门第三十三章 讲故事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〇八六章 杀夫仇,丢刀恨(第二更)第三章 我要读书第二十一章 南戏戏本第六二〇章 有后(第七更,谢书友)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二六九章 异想天开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一九七章 姨?干娘?或者……第二六三〇章 只为梦想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