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三章 风光

二月初,钱粮准备基本就绪,沈溪的差事愈发轻松,不需要到衙门点卯坐班,也不需要跟以前一样站着给熊孩子讲课,日上三竿到官驿那边走一圈,如果有来往的公文就看看,没有的话就直接回家,一天差事就算完成。

让沈溪付出精力和汗水的,却是在他摆弄的那些番薯苗。

岭南的农历二月,气温急速回升,但玉米生长期内要求温暖多雨,沈溪手头的玉米种子不多,不敢胡乱播种,倒是番薯成活率高且对气温环境没有太过苛刻的要求,沈溪在春节后的这段时间,便忙着番薯的栽培。

沈溪选择三月初六出兵,也是考虑到开春后把番薯和玉米都种上,出征获得军功的同时,等归来时玉米和番薯差不多便成熟了,一年栽种两茬,弘治十七年就可以在东南三省大规模推广。

在培育新作物的同时,沈溪开始组建自己的情报机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沈溪如今手头不缺钱粮,尤其是在陆珩到任广州后,钱粮调度都不需要他费心。

沈溪现在要的是一套严密的情报机构,不但能调查闽、粤等地的匪寇情况,还能根据他的需要,准确地掌握府、县各级衙门的施政得失,百姓的拥护情况以及物价的涨跌趋势等等。

既然要把东南三省经营为自己的“后花园”,仅仅获得管辖权不够,连皇帝都知道派巡察御史到各省各道巡听风闻,又有镇守太监充当耳目,他没理由偏听偏信地方官的奏报,做一个闭目塞听的长官。

组建情报机构,不能从明面上来,当初玉娘在汀州府调查情报的方式就很好。

沈溪组建情报机构基本与以前一样,采用商业体系,开办商铺或者经营酒肆茶楼,靠三山五岳的人来为自己收集消息,宋小城负责闽省的情报,惠娘和李衿负责粤省,至于桂省那边商业暂时涉及不到,可以慢慢发展。

这些情报最初会显得混杂,没有条理和针对性,不过沈溪相信,只要有专人加以梳理分析,每天汇总并从中归纳要点,以后他足不出门就知道三省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套体系会随着商业的铺开而扩大,情报人员熟能生巧,慢慢就不需要他多操心。

“……相公,娘不肯回去,反倒想把爹和家里的一些叔伯接过来,帮相公做事,说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妾身不敢拿主意,只好来跟您说了。”

谢韵儿每天操心家事,主要是担心周氏闹出乱子不好收拾,婆婆那边一有风吹草动,她回头就告诉沈溪。

婆婆再泼辣,有疼惜体谅自己的丈夫就好。

沈溪年前就想把周氏送回宁化县,可那时毕竟快新年了,正是阖家欢聚的日子,把老娘送走不合适,他也就忍住了。

结果到了二月初,周氏还赖在广州府,明知道道丈夫在老家不肯过来,她居然不管不顾,其实已经算是不遵妇道。

谢韵儿口中的“叔伯”,并非沈家明字辈的人,而是永字辈,属于谢韵儿的“小叔子”和“大伯哥”,丈夫的同辈兄弟。

沈溪之前有过规划,让沈家人帮他做事,但沈家同辈中,只有沈永卓和沈元是读书人,其他人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来广州也派不上大用场,让沈溪觉得难以安排。

但二房的五郎沈永祺,他倒是可以调过来,除此之外他想到一个人,就是汀州府的小表弟杨文招。

叫沈永祺来是为了兑现对沈明有的承诺,而杨文招全因小时候的交情。当初的傻表弟杨文招如今已经十六岁,杨文招不是读书的材料,帮家里打理生意笨手笨脚,听周氏说他经常被父母喝斥,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沈溪现在已经开衙,需要“自己人”帮忙。

“我这就写信回汀州,具体事情交给我来安排。”沈溪道,“不过把娘送回宁化,刻不容缓。”

谢韵儿有些为难:“此事恐怕要相公亲自跟娘说。”

沈溪没有犹豫,当即前往周氏住的东厢房,刚把自己的意思挑明,周氏立马就要动手打人了:

“你个小兔崽子,现在当了官,娘都不要了是吗?说给你弟弟找先生,现在都没找来,还要把我们娘仨送回汀州府,你就没想过我们回去要过什么苦日子……”

沈溪道:“娘,没让您回去过苦日子,儿准备给您一千两银子用度。小弟和小妹就留在广州府,让韵儿带着他们。回头孩儿就给他们找先生。”

“你就会说回头回头,本来说年后就找来,人在哪儿?”周氏生气地问道。

沈溪当初设想的是,既然夏宽不肯做他的幕僚,就让夏宽来教沈运和沈亦儿读书认字,虽说大材小用,可他毕竟找到一个继续接济夏宽的理由。

可夏宽始终走不开,需要留在家中照顾老娘,事情就此耽搁下来了,沈溪让谢韵儿平日在家教沈运和沈亦儿认字,当是启蒙,回头先生来了不至于从头学起。既是认字,谁教不一样?

周氏气呼呼的,突然好像记起什么来,问道:“臭小子,你刚才说……给老娘多少银子?”

沈溪正色道:“一千两。”

周氏掐着指头一算,眼睛顿时瞪了起来,问道:“你一年的俸禄不到二百两,哪里来的一千两银子?”

沈溪道:“银子何处来的,娘不用操心,孩儿这不是让宋六哥他们在福州打理生意么?只要娘肯回去,一千两会跟娘一起送到宁化县,娘是自己用也好,或者留作打理沈家也罢,孩儿不干涉。”

周氏骂道:“当娘没见过银子是吗?一千两……真有一千两,我留在广州府作甚?那没良心的在家里被他兄嫂欺负,指不定吃了多少苦呢……”

一气之下来投奔儿子,现在儿子给了她银子,她就想回去风光一把。

沈溪道:“娘,您若是回去的话,帮孩儿带一封信,孩儿想把五哥和文招表弟叫出来做事,虽然孩儿的衙门不大,但总算有些差事,若娘有中意之人,回去后可跟家里人说。”

“当真?”

周氏之前死活不肯回宁化县,但此时她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家去显摆了。

周氏最大的凭仗,是儿子中了状元当了官,让她风光无比。但一时间的风光后,她发现并没有得到别人太多的尊重和巴结,全因儿子年岁小,没自己的衙门,也就没实权,别人指望不上。

这次回乡,她本来想招摇一下,但儿子做的督抚到底是多大的官,她没什么概念,等她亲自来一趟广州,总算明白了,东南三省数她儿子官最大,就连宁化知县也归儿子管,现在若是带着儿子的授权,回去把亲族的人都调来跟儿子做事,别人都要仰她的鼻息,她就可以彻底扬眉吐气。

沈溪点头道:“娘只管回去说便是。”

周氏喜不自胜,搓着手半晌都在嘀咕,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旁边谢韵儿则目光迷离地望着沈溪,心想还是自家相公有本事,连这么难对付的婆婆,也能收拾得这么服服帖帖。

周氏突然有些为难,带着商量的口吻,支吾道:“憨娃儿……你还有两个舅舅,其实你小时候见过,本来你外祖父、外祖母都已经病逝好些年,两家没啥联系了……你看看能否让你两个舅舅家的人,找一两个机灵点儿的,过来帮你做事?”

周氏很少提及娘家人,也是当初她跟沈明钧有点类似于“自由恋爱”,加上周氏父母早亡,长兄为父,她的兄长想把她送去大户人家做小妾,结果她就跟沈明钧“私奔”,她的两个兄长上门闹事差点让沈家吃官司,从那之后周氏对娘家一直有怨言。

现在情况不同了,儿子有本事,到底是姓周的,要让自己的侄子跟着风光一下,算是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爹娘和周家列祖列宗。

爹啊娘啊,你们生个闺女一点不比生儿子差,你们看看,你们闺女能让周家光宗耀祖!

沈溪笑道:“一切都照娘的意思,恰好衙门里缺一些人手。”

“好,好。”

周氏高兴得直抹眼泪,“亏老娘没白疼你,你个臭小子,当官这么几年总算老娘看到福荫,老娘此番回去见了你那两个舅舅看怎么骂他们,当初还说我嫁错郞……嫁是嫁错了,奈何能生好儿子啊。那没良心的不知道有没有想我……”

刀子嘴,豆腐心,说的就是周氏这样的女人,恨娘家人恨了半辈子,对丈夫和儿子也是数落谩骂半辈子,可她心中始终割舍不下这份感情,说到底是她没文化没见识,不懂得如何表达情感。

周氏道:“憨娃儿,快帮娘收拾收拾,娘要回宁化……你说的一千两银子,可不能食言,去见你姑姑时我还想在汀州给你孙姨立个衣冠冢,可惜没把她的坟迁回来……憨娃儿,你可要善待小丫,那是你孙姨最后的希望。”

沈溪本来挺高兴的,但听到老娘提起惠娘,心情就不怎么好了。

惠娘活着的事情,他铁定不能跟家里人说,让世人都以为惠娘死了,对他和惠娘来说才是解脱。

再则,如今惠娘有了他的亲骨肉,已经从陆家妇变成沈家妇,他宁可让惠娘跟以前的陆门孙氏彻底断绝关系。

“娘,您想怎样便怎样,孩儿这就让人给您准备银子,不知娘几时出发?”沈溪问道。

“你小子回头就要出征,娘放心不下,早点儿走算了。憨娃儿,家里的事没我照应,你能应付得过来吗?”

周氏一副自己很重要的模样,却不知她在这个家只会添乱。

谢韵儿笑道:“娘放心好了,这个家不是还有儿媳在吗?黛儿和君儿,也会帮妾身打理家事,照顾好相公,让相公无后顾之忧。”

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场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宫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九一二章 升官发财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四三八章 两位尚书赏识(第四更)第一四五五章 丧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三五五章 翻脸如翻书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泼妇第一六六六章 强硬第五十章 为钦差演示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当男人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四〇八章 恶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线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九六〇章 扬帆第一五八〇章 查无实证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订阅和月票)第一〇二八章 学问自在心中(第四更)第四三六章 阳明找我谈心学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一九四三章 长见识的谢迁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碍纳妾(求推荐票)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势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军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四四〇章 叛乱扩大第一九八〇章 习惯性放鸽子第一七四三章 联手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离?第二四四一章 功与过第一四四〇章 叛乱扩大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异第一〇八五章 战争财(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〇二章 雕版连环画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进第二四一五章 国富民强第一二九二章 战争之王的落寞第一八二八章 先来的战报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并非薄情人第七二五章 蜡枪头第七五六章 拨乱反正(第三更)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一〇九章 赎人的条件(第三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阉了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夺第二〇二三章 无从抵赖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圣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战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三一八章 远行福州(第五更)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节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一八二八章 先来的战报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九〇九章 时间差第二一〇八章 密请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灾,小病是福第一〇〇一章 风尘之殇第一九三〇章 临别馈赠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萝莉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后?第二三六一章 买卖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二一五〇章 别有用心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二四〇三章 人来疯第二二九五章 救驾第一一〇四章 克复榆林卫(第三更)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五四二章 当钦差?(第二更)第一七〇〇章 协作第二六四九章 上门拿人第五三七章 江栎唯的气愤(第二更)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