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两地双皇

暮鼓声有些沉闷,来宗道老学士站在皇极殿门前,眼睛注视着西边那烧红的晚霞。老学士整了整头上的稀发,戴上那dǐng文人士子最敬重的大学士官帽,内阁首辅,位极人臣。

“老学士,圣上正在用膳,您请回吧。”宦官劝道。

“老朽可以等。”来宗道挺直了腰板。

已经来了三回的传旨太监摇头离去,独留来宗道一人站在皇极殿面前。“真是老了。”来宗道挺直的腰板松了下来,体力早已不如当年。想当年,站在朝会之上,那腰板……就算实在几个月前,那腰杆子,还是挺直挺直的。那时候底气足,这会儿,来宗道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不过,这次,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圣上,来宗道老学士已经在门外候了一个时辰了。”

皇极殿内这个时候本因无人,而此时朱由检却不符常理地坐在这里。“让他进来吧。”朱由检拿起一边的茶盏,一边晃荡着,没有喝的意思。

稍时,殿门再次被推开,“老臣,来宗道,叩见圣上。”

“赐座。”若是上朝,自然没有赐座这一说,但是现在则没什么太多关系。朱由检没有看老学士,殿内华灯初掌,这种在皇极殿还是第一次。若是平时,这会儿就算圣上批阅奏折,也是在乾清宫的。

“什么事这么着急?还记得来老学士几天前的常朝上还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今日怎么有些拘束起来了。”看着来宗道坐立不安的样子,朱由检哂笑道。

“老臣,老臣……老臣得知圣上下旨,革职礼部侍郎钱谦益,特来请圣上收回成命。”刚坐下的来宗道又站起来,躬身道。

“请吧。”

“老臣,不知。”

“用你那些经义来说服朕啊,最好来个直唾其面。朕还记得,当年朕一次缺朝,来学士可是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将朕比作周幽王,隋炀帝,恨不得撞死在这皇极殿上以表忠义。”

老学士颤巍巍地跪下来,“老臣……圣上,老臣担忧外乱未平,此时若是朝纲不稳,怕大明江山……”

“来宗道,你貌似没有打动朕啊。”朱由检直呼其名,根本不顾颜面。

“圣上,钱谦益学富五车,微臣认为是接替内阁首辅的绝佳人选。”来宗道白首扣地,等着朱由检的回应。

“回去吧,再晚赶不上那戏场子了。你最喜欢的,那个梨花小旦。”朱由检的笑容堆得像一朵菊花,“等到明日,老学士还是太子太傅,还是那个名儒。只是这首辅……”

跪在地上的来宗道老学士颤抖着,没有应话。他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钱谦益是东林党人,所以他要保,不是为了自己的清誉,而是为了身后之人。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在为官了。

“老学士,退下吧。”朱由检看着跪地上的来宗道,说道:“朕,不是不知道。朕曾经说过,图利的人,朕可以给他,图名的人,朕可以许他,但是,朕不能容忍的就是朝堂之上只有同一个声音。那样,会让朕以为,那个声音是想盖过朕的声音!”

皇极殿内很安静,静得让来宗道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回去吧。”朱由检终于抿了一口茶。

“老臣,告退。”来宗道缓缓站起来,退到皇极殿外,叹息道:“开始洗牌了。”他摘下纱帽,将汗渍沾湿的稀发整理了一下。

他看着那闪亮的紫微星,摇头叹道:“受之(钱谦益)没错,错在我,错在我……”

“来首辅。”

“温大人。”

两人的寒暄只是一句,便擦肩而过。

“温大人。”来宗道停下了脚步,晚风轻拂过他稀疏的头发,“弹劾钱谦益的那份奏折是你呈上的吧。”

“来学士批阅了吧。”温体仁笑道,“不知道来学士有什么意见?”

“老朽岁数大了,公务繁忙,那份奏折还压在那边。不过身为内阁学士,这份弹劾的奏折,温大人大可直呈圣上,而且钱谦益乃我东林党人,温大人将奏折交给老夫,这一招是何意?”

温体仁踏上台阶的脚步又收了回来,凑在来宗道的耳边,低语道:“首辅,您懂的。”

“哼哼。”来宗道笑了,略微diǎn了diǎn头,缓缓离去。

温体仁望着那道背影,喃喃道:“怪就要怪你们东林党人心太狠了。一个钱谦益,换东林群臣,这个买卖,周延儒赚个盆体钵满,来学士做得值,圣上也不赔。最赔本赚吆喝的,恐怕就是在下了。”

……

千里之外,八月牛羊肥。盛京城觥筹交错。来自蒙古的军队驻扎在此,接受皇太极的宴请。

“来自蒙古的弟兄们!”已经独揽大权的皇太极起身道,“我们,即将要踏上西进的征途。没有人可以阻挡住我们的步伐!我们的铁骑,将横扫整个关外!然后顺势南下!”

“唔!”

“唔!”

盛京俨然已集聚龙气,皇太极举杯喊道:“让我们干了这杯酒!”

“干了这杯酒!”

“干!”

蒙古将领生性粗狂,皇太极也不故作姿态,与那些可汗搭肩笑谈,一派兄弟之情。他的眼,总是那么凌厉。即使喝了酒,也是那么的锋芒毕露,让人看了都会感觉到一丝寒意。

一处桌席上,冷冷清清,唯独两人在对饮。

“二哥,阿敏的那股人马,被八弟吃了。我们可要当心了。”三贝勒莽古尔泰淡淡道。

“五弟,你觉得我们还抗得过八弟吗?如今满人、蒙古人,都心向八弟,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只需要全心全意地辅佐就行了。相信八弟不会拔刀相向的。”大贝勒代善看着那被人围在中央的皇太极,“他像父亲,却多了一丝细腻。”

代善回过神,拿起酒杯站了起来,道:“走,去给我们的天聪汗敬酒!”语气之中,没有一丝嘲讽和反语,倒像是真心地去祝贺。

莽古尔泰杯盏顿在桌上,挥挥手,烦道:“不去,要去你去。”他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这种四大贝勒,俱南面坐的时代,已经变了。渐渐转变成了那个男子一枝独秀的政治舞台。尔泰将头转向西面,冷哼道:“凌河城,也该是我立威的时候了。”语罢,将桌前的酒一饮而尽。

第41章 半城烟沙半城血第70章 怒冲冠第341章 声东击西第183章 吾乃钦差第387章 江湖鱼龙烩第254章 赛诗会(上)第355章 送佛西第117章 小巷风波第254章 赛诗会(上)第92章 谁敢与吾辈煮酒第203章 围城(上)第69章 买椟还珠,要发财?第480章 旧地换新颜第368章 谈笑风生第289章 神交之谈第301章 晚风起第269章 事情缘由第139章 人心第312章 负海担山第339章 将战第101章 审死官第243章 股第506章 人未还第261章 访董府(上)第288章 牛人课堂(下)第492章 过河卒第261章 访董府(上)第465章 就按江湖办第35章 坚持住!第500章 破城(上)第341章 声东击西第394章 吃瘪第66章 花样作死(下)第261章 访董府(上)第126章 嗟食与尊严第91章 吹出一片天第13章 神坛上的人第430章 一口棺,两座山第362章 归家(上)第132章 雪夜沁园春(下)第514章 借黄袍第226章 长谈196章 青灯语偷柿食第235章 老人们第491章 飞天相第309章 后天境?第159章 分田第358章 一颗星辰第185章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第516章 黄袍之战(中)第345章 江中谈第170章 会晤第62章 无视,入城第144章 两条路第367章 利弊第485章 唇枪舌剑第18章 商议第337章 将起第248章 下江南第497章 收复辽南第448章 坐两人第282章 请老农第103章 燕中对,粮人归第255章 赛诗会(中)第452章 大清洗第299章 文比(上)第228章 找人(中)第437章 国考二试第353章 放不下第268章 就地还钱第351章 上山问青羊第494章 洛阳大顺第403章 刀不修第32章 事将起第343章 失踪第13章 神坛上的人第225章 归第437章 国考二试第169章 挟持第489章 一棋定江山(1)第44章 大扫荡第373章 狙杀,威慑第202章 引雷第6章 算学幻方第394章 吃瘪第34章 围城第109章 开业打击第35章 坚持住!第79章 再起波澜第428章 共商国是(中)第301章 晚风起第124章 应对第337章 征夫跪第168章 部落大战第464章 调查第59章 麻烦,开个房!第324章 悍兵第350章 风雨弑第362章 归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