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辽地风云(下)

社会发展到了大明这个时代,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升斗小民,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赌局之中(汉明大黄袍476章)。升斗小民用一世的命运,来赌万岁爷是个正常人,父母官是个厚道人,胥吏是个实在人,可怜往往开出牌来,却是“蹩十”。

官做的越大,赌得越简单纯粹,惊心动魄,赢的就是锦衣玉带,输了就是血胤断绝。这赌局没有庄家,所谓的皇帝,也不过是副牌而已。杨帆当初说得便很简单,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己建言献策无论有多么动听可信,都是屁话,因为他不是出牌人,充其量就是个没有资本,只能在赌桌上叫嚣着压大压小的穷光蛋罢了。

这不过杨帆是个幸运的穷光蛋,而如今,这副牌终于到了他的手里,该怎么打由他说了算。从实际的成果看,朱慈烺朱启还是底下的百姓,都是乐得其成的。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活着,快乐的活着。

活着,要吃饭。快乐的活着,还得有些钱。杨帆解决了最关键的两个问题,自然是万军拥护。当他登上雄关的城楼,孙传庭才拱手叹服道:“在下一年不如杨国公您一刻之功,实在是自叹不如,惭愧惭愧。”

祖大寿自然生出不少感慨,三年前,这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柱国大臣了。自己这三品武官见到了都要弯腰拜见。孙传庭在,自然是没有他说话的份了。

“哪里哪里,杨某人哪里敢承这样的功劳?都是您做的铺垫在先,在下不过锦上添花罢了。”杨帆笑了笑。从山海关望下去,近处兵马营寨,远望山脉长城连绵。过不了多久,便是金秋会盟的时刻,然而杨帆还在等最后的两个关键。一个来自青海,一个来自渤海。

孙传庭道:“精兵简政,这一点。还是杨国公书信中建议的,在下不过取您建议罢了,说起来还是您的功劳。”

事情一码归一码,孙传庭的功劳。杨帆自然抢不走,但是读书人多少都是你谦让我,我谦让你,这些表面功夫,杨帆也懒得去计较争论。他问了些辽东的战况。大凌河城、辽南,明军和建奴还是时常有小规模的交战,只不过今日你俘虏几个兵,明日我牵你几头马,真正大规模的交战还未有发生。

然而孙传庭说道最可恨的,还是辽南那些投靠伪朝的汉人。他和孔有德、耿精忠几人交手也有数次了,汉人打汉人,打得他心里憋屈。杨帆只能安慰他人各有志,各为其主罢了。交谈一番之后,下边守丞、卫所的将官不时上来报告情况。杨帆便让孙传庭先行离去,不用理会自己。

至于吴襄,杨帆一看便是个草包,只会溜须拍马,恭贺杨帆,听了几句,杨帆便让他一同下去了。且不说当初的交恶,就是后来,杨帆听说了他在辽地的作为,便不想搭理他。完全属于有功捞功,有过则避的庸夫行为,这次来,杨帆也迟早要将这厮给打落下马。

至于祖大寿。杨帆倒是有另一番打算。说起明末,好事者将那些最后投降满清的汉臣归为汉奸、走狗,似乎大明亡了,除了殉国一表忠烈以外,其余还在朝为官的汉人,都是汉奸走狗。

杨帆学历史出身。自然不是那种低端到人云亦云的愚蠢想法。在他眼里,这些“本来”要投降的文官武将,分两种。这一种,就是不管何人做皇帝,撅着屁股,只要有官做,有钱拿,那管他娘谁做官的。这类人,大抵便是被朱由检带下黄泉的文臣了。

另外一类,便是战降之人。洪承畴、祖大寿这些文将武将,要说他们是汉奸,委实有些站不住脚跟。照那些刁钻泼妇的意思,满清入关之后,就不该有汉人为官。

杨帆推荐用人之时,也没有将吴三桂、吴襄、洪承畴以及祖大寿这几个人抹去,没有这个必要。当然吴襄不行,这个总兵还是得换掉的,至于吴三桂,敲打敲打,让他戍守住山海关,也不是不可以。杨帆自然是不信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完全就是为了什么陈圆圆,那是金某人自己凭借厌恶喜好捏造的罢了。

试想一个可以连亲生老爹都可以狠下心断绝的枭雄,引清兵入关若是为了一个女子,大可不必这么做,真正的意图,估计都是驱狼吞虎,想要在这乱世之中谋求根基。只是估计他千算万算,可能没有算到李自成这么不中用,被清兵打得乱花流水,只得在云南一带周旋,妄图反清。这并不是什么洗地一说,乱世出枭雄,永远的利益罢了。成王败寇,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

杨帆想了这么多,眼睛也是被这黄沙长风吹得有些干涩,眯缝着。

“听哨兵来报,司马台有人袭击国公爷?”祖大寿打破沉寂,问道。

“和我还这么客气?”杨帆回过神一笑,道:“没什么,几只烦人的苍蝇罢了。怎么样,这几年混得怎么样?”

祖大寿咧嘴一笑,见到杨帆没什么架子,便道:“哪有杨子你过得那么跌宕起伏。带兵呗。”他低头,在石头上蹭去鞋子边上的黄泥,“孙老隐退以后,吴襄负责着锦州一代的卫所,我就守着凌河城那边的两个卫所。也就这一年,小孙督师来了,这军队的编制、部署换了,才退到山海关这边来的。”

“那凌河城和十三驿呢?”杨帆看了看这城墙,似乎都用水泥修葺过了。

“吴襄他儿子守着呢。”他压低声音,道:“都是自家人,我也不怕你笑话,吴襄这儿子,本事比他爹大得多了。孙督师提拔他至总兵之后,便戍守在凌河城。辽南的孔有德贼性不改,隔个几天就派兵喜欢偷鸡摸狗的来一下,好几次都吃了大亏。”

杨帆点了点头,道:“那就好。山海关到凌河城这一带战线冗长,只要守住了,建奴要攻打,也要废不少的气力。”

广宁这一带,北边是长城山河,所以只要顶住了头,就不怕尾巴出问题。怕就怕一城丢了,然后势如破竹。好在这几年凌河城没有什么变故,这也是杨帆当年修城时候留下的手笔。(。)

第109章 开业打击第431章 磋商(上)第373章 狙杀,威慑第136章 倭第127章 天桥下的施粥第258章 芊芊往事第370章 会面第324章 悍兵第306章 九江书巷(上)第235章 老人们第323章 暗杀第296章 花招为谁耍第280章 埋下一颗种第470章 迷人眼第185章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第259章 秋寒雨第224章 官场闲语第164章 羽织来犯(上)第373章 狙杀,威慑第187章 生意人与失意人第289章 神交之谈第292章 苛捐杂税(下)第1章 杨帆第261章 访董府(上)第385章 搏命第4章 震惊朝野的造势第204章 围城(下)第460章 准备第355章 送佛西第489章 一棋定江山(1)第395章 梁上君子第330章 天高皇帝远第79章 再起波澜第120章 良人归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药方第334章 军至第504章 还辽终功成第455章 一国之柱第258章 芊芊往事第444章 春祭第81章 四老来袭第343章 失踪第516章 黄袍之战(中)第285章 一大波学生正在靠近第254章 赛诗会(上)第482章 义从赴西平(上)第86章 品酒第75章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上)第22章 建高炉第446章 变故第404章 冬青第330章 天高皇帝远第14章 千里姻缘一纸牵第232章 三枪拍案第448章 坐两人第120章 良人归第282章 请老农第1章 杨帆第380章 传国玉玺第130章 雪夜沁园春(上)第21章 速度第73章 三杆枪,震朝纲(上)第403章 刀不修第199章 非真武不足当第512章 帝师第393章 夜魇第506章 人未还第445章 炸了第234章 守墓人第456章 功过是非第247章 秋晚山满枫第425章 花烛夜(上)第515章 黄袍之战(上)第440章 多余的解释第190章 修得个通天大道!第331章 人少畜生多第11章 吃国本第346章 岳灵甫第98章 总有人在混江湖第45章 鸟铳的猫腻第123章 顾家的挑衅第509章 衣锦思还乡第427章 共商国是(上)第517章 黄袍之战(下)第223章 静与动第62章 无视,入城第68章 捡漏啊,捡漏第390章 四十岁江山第354章 突然之间第260章 听听这冷雨第61章 莫欺少年穷第19章 杨帆的野望第487章 口舌交锋第242章 仗义多为屠狗辈第201章 烫手的令牌第87章 英雄胜春雷第359章 一人故第81章 四老来袭第142章 暗棋第277章 赌债赌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