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郭嘉与徐庶的故事

郭嘉出身颍川郡望族之一的郭家,不过,他这一支只是庶出,不是嫡传。

郭姓是颍川郡最著名的十三望族之一。新唐书的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颍川。五是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分,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郭嘉家的位置很偏僻,要不是有荀彧给他指点过,还真的不容易找到。

在三月初五这一天,曾炩敲开了郭嘉的院门。

开门的是两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

较为年长的一个年约二十二三岁的样子,长相斯文秀气的他身高不过一米七五,身体消瘦却不显文弱,他如牛奶般白皙的脸庞并不像有的人那样有粗大的毛孔,用“面如冠玉”这个词语来形容倒是恰如其分。但是掩盖在衣服下面的肌肉却充满了力感,浑身绷的宛若一支离弦的箭一般蓄势待发。

见过的人都知道,用英俊两个字来形容似乎有些不恰当,这并不是说他长得有问题,而是在他身上,有一些用“英俊”这个词所无法表达出的一些东西,可以这样说,凡是认识他的人,首先注意他的,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身上那种说不出来的东西。

他跟后世那些让小女生尖叫的所谓“阳光男孩”不同,宽广的额头,挺直的鼻子,略带紫色的面孔仿若刀削,再加上经常抿得紧紧的嘴唇,这些东西,让他这张脸多出了几分冷酷坚决的味道,与“阳光”这个词搭不上多少边。让他的脸看起来有点柔和的东西是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大大的,弯长而秀气,如蒙着雾气的两潭深水,这双眼睛,就算放到女孩子身上也会让人觉得漂亮而有神韵,而放到了这个青年的身上,则因为这双眼睛,使他的面孔看起来有些天真与朦胧起来。

他脸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就是他那两道略显弯长飞扬的眉毛,眉毛不浓,不清,不散,不乱,象是一对在云中翱翔的翅膀,所有的这些都组合在了这个青年的脸上,不是帅比番安,却也独一无二,乍看只觉清秀,甚至是略显文气,再看则觉得清明爽朗,山高云淡,细看则摄人心魄,令人不敢逼视。

曾炩很是疑惑,这样的一个青年,在汉末三国的时候,绝对不应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可是,他却没有办法将其和任何一个有印象的汉末人物联系起来。

另一个年纪要小一些,大约二十岁的样子。他身穿一袭浅米色长衫,身材适中,给人一种玉树临风、优雅斯文,又浪漫洒脱的感觉。丰神清秀的五官,一双漆黑似墨的剑眉,澄澈有如深潭般幽邃的黑眸,直挺的鼻梁,丰润性感的嘴唇闪着自然红润的光泽,面颊丰腴,肌肤白皙,端正的轮廓隐含儒者特有的温文尔雅,秀雅中又透着三分的邪气。

曾炩看了看眼前的两个年青人,感觉他们和他印象中的郭嘉都有一些差距。

曾炩问道:“请问郭嘉郭奉孝在家吗?”

两个年青人看了看曾炩,较为年轻的人问道:“请问阁下找郭嘉有什么事?”

曾炩算是看出一些眉目了,这个较年轻的一个应该就是郭嘉了。他笑呵呵的说道:“鄙人受田丰田元皓和荀彧荀文若的指点,前来拜访他。”

年青人一听,脸上浮现出笑意,说道:“原来阁下与在下两位好友认识,在下就是郭嘉。”说完,郭嘉就将曾炩请进了庭院。

分宾主坐下来之后,郭嘉问道:“还未请教阁下贵姓呢!”

曾炩笑道:“免贵姓曾,名炩,草字凌风。”

郭嘉一惊,连忙起身道:“原来是骠骑将军驾临寒舍,真的是蓬荜生辉啊!”

曾炩笑道:“先生客气了。”

曾炩看了看郭嘉身边的年青人,向郭嘉询问道:“还未请教这位公子如何称呼呢!”

郭嘉对曾炩介绍道:“这位是郭某挚友徐庶徐元直。”

曾炩一愣,这个英伟青年就是徐庶?还是郭嘉的挚友?曾炩可是清楚的,郭嘉称呼荀彧和田丰都只是好友,而对徐庶,这个称呼却是加深不少,一般来说,能够称为挚友的,那关系必定是好得不到了的那种了。

之后,通过交谈,曾炩总算是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徐庶和郭嘉是从小的邻居兼玩伴。在徐庶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东汉灵帝中平末年(188年),郭嘉因与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迫害,差一点就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徐庶出面帮忙。徐庶接受郭嘉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郭嘉托人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他营救出狱。

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审时度势,又见东汉王朝日趋腐朽,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造福于天下苍生。自此以后,徐庶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

之前徐庶不喜欢读书,所以基础很差。现在他一心向学,郭嘉这个学习天才自然是尽力帮助。这一是报答徐庶对他的恩情,二是二人的友情深厚至极。

这一次,两人聚集在一起,是商量后面该怎么走的问题。徐庶是举家南迁荆州,而郭嘉则是想北上冀州。二人又不想分开,所以这事情就一直拖着了。

曾炩不由得暗自庆幸,要是自己来的晚了,这二人就都要和自己失之交臂了。

对于郭嘉和徐庶之间的这一层关系,曾炩是一点不知道的,因为历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曾炩只是知道徐庶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因为帮一个朋友报仇而被官府抓,但是却是不知道这个朋友就是郭嘉。

曾炩这时候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历史上的郭嘉要不是在公元207年去世的话,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抓去后,肯定不会是历史上记载的那种表现。而肯定会和郭嘉一起,尽心竭力的帮助曹操。

毋庸讳言,徐庶也是汉末三国的一流的谋士。要是在得到徐庶和郭嘉之后,再加上其他的荀攸、荀彧、程昱和刘烨等一流谋士,刘备即使有诸葛亮和庞统二人的帮忙,也不一定是曹操的对手。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事实是郭嘉在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之前就已经病逝。这样一来,徐庶因为对刘备的好感,不可能真正的为曹操效力。这才有了后世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

从这个典故,我们就可以看出,徐庶是一个多么重义之人。要是郭嘉仍然健在,凭借二人那样铁的关系,徐庶自然会是全力帮助曹操了。

三人相坐而谈,从上古说到今世,再由今世畅想未来,又从天文说到地理,所有的一切,几人都谈到了。

郭嘉和徐庶二人,无疑是绝对的博学之人,自然是所谈的都是深奥的东西。而曾炩这个变态更是拥有三世近两百年的记忆,还有数千年的知识,再加上他三世都是惊采绝艳之人,更不是郭嘉和徐庶这两个缺少了这些知识的人所能及得上的。

也许,说到出谋划策,曾炩不是二人的对手。曾炩很是清楚,这是他相对二人来说的短板,他自然是刻意的避过了这方面的话题,所以他们现在谈论的东西,都是涉及到知识面宽广的问题。在这方面,曾炩占据了先天的优势,所有,曾炩是将两个惊才绝艳之人忽悠的不知天南海北。两人对曾炩的学识,那是真正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107章 纷乱的局面(一)第102章 感动天地第19章 尉犁灵儿第135章 西凉军溃败第39章 灵帝驾崩第97章 重商第56章 谋划北疆第27章 卞雪的梦第24章 蔡琰倾心第91章 筹建银行(二)第191章 彪悍的伏寿第17章 资本家联盟第60章 平定益州第12章 目标洛阳第59章 攻克白水城第75章 酣战(七)第31章 冬日的暧昧第47章 高句丽第10章 庆功宴第88章 美女樊语蝶第131章 疯狂第140章 司马王凌战颍川第7章 商业联盟第83章 酣战(十五)第42章 长安风起第119章 战场博弈第68章 战云起(四)第20章 拜见蔡邕第85章 新官念第6章 战船第81章 攻占轩辕关第41章 危难中的女人第159章 困兽第95章 温馨第96章 刘萧的秘密第187章 围杀第106章 劫夺孙尚香第177章 攻坚战第66章 战云起(二)第50章 血战大王山(三)第53章 花好月圆(三)第27章 攻进无终城第16章 公孙瓒归顺第26章 大夏一统第39章 灵帝驾崩第99章 工业的动力第1章 降世第200章 吃了唐嫣第21章 平原之战(三)第204章 徐庶的劝说第42章 鹯阴之战(二)第67章 战云起(三)第12章 尉犁第120章 羌人败退第7章 练习枪法第201章 糜贞的风情第102章 战车启动第88章 帝国双院第171章 被打断的齐人之福第117章 接战第82章 酣战(十四)第24章 血战沣水(三)第61章 家乡第93章 撤离洛阳第72章 孙坚攻虎牢关第111章 怒第44章 烽烟再起第24章 血战巨鹿(二)第103章 张仲景第110章 迁都之争(四)第40章 西域终定第4章 曾炩的决断第114章 西凉战云第19章 围攻下曲阳第26章 撤退第26章 撤退第59章 定鲜卑第157章 南阳困局第154章 攻克谯县第48章 士族问题(一)第105章 悲催的曹昂和愤怒的曹操第194章 崔琰求援第3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电学实验第82章 刘萧的顾虑第101章 决策第28章 今文古文经学之争(一)第7章 康居女统领第36章 夜战(二)第19章 斗智第32章 围城第64章 讨董旗举第12章 司隶危机(三)第61章 家乡第18章 围困下曲阳第9章 刘备出现第5章 张牛角的决定第20章 拜见蔡邕第25章 美人行刺第47章 矛盾第8章 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