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下

原本的箕关守将是卫宁一手提拔上来的,昔日卫宁一手经营河东,自然是尽心尽力,选用人才不分贵贱,量才施用,可正是如此,再卫宁与杨奉的矛盾激化之后,因为重伤在身而变得病态的疑神疑鬼,对于昔日卫宁以及卫凯一手打造的军事内政谋划更是百般多疑。

就算身体不支,杨奉也知道箕关的重要。但毕竟原本箕关的守将是卫宁一手提拔上来的,不管他到底忠诚的是谁,杨奉也断然不肯将这样以块重要的地方,交托给与卫宁有着丝毫联系的人。

而杨奉如今能够信任的,实际上便只有他的本宗,从弘农逃难北上的那群杨氏族人。

取代原本那个箕关守将而把手这个险要关卡的,便是其中的一个杨氏子弟。但,如今的弘农杨氏早不负当初自杨震公起,人才济济的情况,长期处于顶峰的地位,奢华的享受,使得这样一个豪贵泱泱大族几乎没能拿得出多少的后进新秀。

依照卫宁的话来说,便是杨氏一族,除了那个还未成长来的杨修有点才学,其余都是尸位素餐的废人。

却也正是这群人尸,偏偏在这个时候,是杨奉唯一值得信赖的对象,甚至是陈宫,这个自卫宁出走后,肩挑起庞大责任的军师谋士,也渐渐得受到了杨奉的疏远。杨氏的抬头,便象征着其余派系受到压制,比起杨氏子弟来说,陈宫甚至想要求见杨奉也颇为难行。

但毕竟杨氏中人毕竟还有一些老城的家伙,自然是知道现在杨奉的处境并不算好,再分摊了许多安邑的权柄之后,也识相的压制住了族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不会得寸进尺。他们当然明白,现在要靠谁来保住他们杨氏最后的根基。

所以对于陈宫的发号施令,这些杨氏宗老虽然眼馋但却终究还是没有从中作梗。

作为交换,陈宫眼见杨氏子弟霎时分摊了许多本应该是卫宁提拔的草根人才跻身地地位。却也只能默然现在这个事实。

陈宫毕竟还是认为山东诸侯连连战乱,自顾不暇。以他们兵凶战疲的情况下,背信弃义与董卓同时谋夺河东并州,根本就是不可取的。

但谁又知道,兖州某个家伙就是这样一个贪婪无信而又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分量的匪类呢?

再柳氏的引诱下,贪图河内这块沃土的刘岱偏偏就违背了陈宫对于正常人思维的猜测。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岱的出兵,却引来了一条更加凶恶的猛虎。最后落得兖州全境被曹操所得,象征河内权利的印信还未捂热不说,还落得身死殒命。遗臭万年。

昔日卫宁便曾与陈宫谈,山东诸侯真正有雄主之色地,唯有曹操。对卫宁眼光的佩服,陈宫自然也是不敢小觑了曹操这样一个人物。

在收到了河内被曹操谋夺的消息。陈宫不得不烦恼焦虑不已。能够趁机一举三得,不仅夺取了一州之地,还将河内收入囊中,更兼将一切污点留个刘岱这个头大无脑的家伙去背负。陈宫也不得不佩服曹操地果断和谋略。

河内既失,箕关的危险又摆在了前台,即便是傻瓜也自然是不会相信。曹操是真的好心帮助杨奉稳固山东的危险。这条恶狼。才是陈宫愁白发地人物。

可是,箕关的守将,本就是一个毫无本事的杨氏贵胄子弟,能够挡住曹操如今士气如虹而百战练兵地大军攻势?

自卫氏出逃后,陈宫下令游骑快马加鞭将信令遍及各县,在河内被夺地消息传回时,箕关却依旧没有半点回应。这让陈宫更为担忧。可惜大阳兵马还在北上的途中。陈宫也只能无能为力。

而事实上。箕关在数天前,却早已经改换了门庭。

无数百姓向着箕关汹涌而来。作为一镇守将,以箕关这个扼守关东的咽喉来说,关外陷入战场的情况再加上如今杨奉势力内忧外患,对于这些流民本应该据之不理以免骚乱箕关的守备,平添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这毕竟是战时,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变故都不应该平添。

可惜,身为贵族子弟地杨开,本身不过是个碌碌无为地家伙。平日里只知道饮酒作乐,志大而才无,而身体酒色掏空,勉强能舞文弄墨,行军作战却没有半点本事。

不知军,而行军,本身就是一件谬谈。

随着河内流过的大批平民百姓之中,倘若就只是杨开所认为地一群贱民就罢了,可其中却还混杂着自河内举家携口而向河东逃窜的,在杨奉占领河内后依附于杨氏的一些本地贵族。

这个时代,重视的自然是这些士族。而杨氏昔日经营弘农多年,靠得不仅仅是杨氏的名声和地位,同样也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士族的附庸。

杨氏与卫氏的决裂,但卫家这颗老树虽然已经被移开,不过昔日习惯在那茂密的枝叶下乘凉的其余人,依旧还对杨氏不买账。

而河内的许多士族向西迁徙,让杨开认为,杨氏便应该扶持这些人,成为他们的附庸,继而将卫家的余威慢慢从河东这块土地扫荡出去。

不得不说,能够想到这些,杨开也还是有点才干的。另一个时空,西晋灭亡,而东晋入主江南,正是王导献策,让晋元帝司马睿收流亡江南的河北士族于府中,慢慢蚕食江南本土贵族,分拨他们的权利,才为晋元帝统治江南大块土地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北方逃亡向南的士族在朝堂上分拨的权利,甚至比江南士族还要大得多。

可惜,杨开不过终究只是以个世家子弟,从没有习过兵事却不知道,一下子收容那么多的人口,代表着什么?而在不清楚这些流亡来的人,其中有没有人心怀诡谲便打开城门放其入内,本身就是一件极度荒谬的事情。

甚至……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河内既然陷入战火,该地士族举家避祸,为何选择的同样是向西,河东这个同样兵凶战危的地方?

星夜里,杨开志踌满满,在箕关的府邸摆下美酒家宴款待这些士族,本以为将得到万般吹捧的巴结,甚至得到这些人的效忠以及未来杨氏宗老们的赞许。

但,迎接他的,却是一列列手执兵器的甲士,而那数百人马,前一刻还是他设宴等待的士族们的私兵,现在却成了狰狞的敌人。

而率兵兵围郡守府的那个人,一脸黑须,身材不高,但杨开,却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浓烈的气势,那是久经上位,掌握无数人生死培养出来的上位者气息。即便是那嘴角挂起的笑容,也是万般冰凉而带着强烈的嘲讽。

那个人,便是曹操。这样一个人物,在少时便在洛阳崭露头角,杨开自然是见过他的。

到了此时此刻,杨开自然是知道,自己中了曹操的诡计,既然他这个一方诸侯都已经亲自领兵到了郡守府邸,那么城外必定还有一只雄武大军,而箕关坚实的城墙,恐怕也早已经被潜入城中的曹军悄悄打开了。

曹操大手一挥,杨开那微弱的挣扎几乎没有丝毫作用,便被缚做一团。

守将被擒,而大军趁夜偷袭,慌乱中的箕关守军根本组织不了有效的抵挡。数量的差距,军心的动荡,失去了坚实城墙这个优势,箕关中的反抗很快便被曹操麾下三万大军扑灭,一万守军,投降者十有八九。

本身牢不可破的强关,终究只能屈辱的兵不血刃落入他人手中。

几乎在掌握了箕关的同时,曹操当即下令封锁城门,一切消息都严密封锁,使其不得流入河东境地。

而在清洗原本箕关守军军官的同时,一个让曹操欣喜若狂的发现使他几乎按捺不住,仰天大笑起来。

卫家那个暗藏在箕关的都尉,竟然在家中被搜出了卫家家主投来的信帛,而那个派遣出来的探子也在那个都尉家中被一并擒获。

卫家族人的行踪竟然便在曹操的眼前,这让他又如何不雀跃?

掌握了卫家便等于是将河东的一半已经收拢在手,而得到了卫家直系族人,也便算是间接得到了北方某个让他垂涎不已的人才的掣肘。

就算用卫氏族人让卫宁投靠,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三章第98章 吾己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五百零九章第237章 猜忌第31章 大志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116章 董奉他老爹第476章 尔虞?我诈!第143章 立威第269章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二十章第449章 归路,安邑,荆州第17章 壮士第三百一十二章第402章 受害者和上位者第129章 真正的卫父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417章 张合布计第437章 北上第三百零九章第151章 同根血脉第200章 隐忧,抢攻,秘计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23章 一合斩将第451章 三将劝降第87章 鲁阳会战(中)第442章 黑底金边,那必胜的信念第232章 徙洛民,四郡十万握手中第13章 颍川荀彧第110章 早死联盟的第一个会员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八十八章第247章 初策第78章 先锋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95章 鬼神第455章 杀局第415章 暴乱的惨景第36章 兵发长社第30章 招揽第203章 黄忠夺汜水华雄授首,温侯出虎牢董卓亲来(上)第9章 大贤良师……的弟子第26章 战败第二百六十章第五百三十五章第160章 逃亡序章第119章 田先生?第二百八十七章第47章 平贼策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09章 三英战吕布温侯披发败逃,陈宫袭冯翊贾诩初显谋(上)第8章 西凉局与离家第159章 主公!事发了!第422章 战死第54章 破营第三百五十一章第429章 第一个臣服的诸侯第193章 存亡第401章 转移矛盾第278章 下第85章 两军溃败,打破襄城(下)第141章 冶铁锻兵第49章 进军第三百零七章第474章 河东地图的背后第114章 突染恶疾第470章 关中第104章 名马骕骦第196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第476章 尔虞?我诈!第二百五十八章第115章 伤寒病论与暗种机缘第408章 陈登划谋第109章 结束第211章 三英战吕布温侯披发败逃,陈宫袭冯翊贾诩初显谋(下)第69章 议事第158章 剿匪第三百零六章第435章 博谈世界第172章 徐晃迎驾,董卓进京第175章 洛阳地痞第51章 董老大的布局第224章 绝第96章 徐晃战典韦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五章第212章 陈宫有智迟,若有时迟则有智第41章 咳血第三百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