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河内董卓

并州以南,与西河相毗邻的河东郡内。

今天是腊月三十,一个充满喜气的节日。

河东郡的郡守府里,早已是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绸。

“小少主,你慢点跑。”十几名婢子口中急切的呼喊着。

跑在前边的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清澈活泼,穿着赤锦色新衣裳,呼啦啦的跑着,根本不管身后那帮笨手笨脚的仆从婢女。

小女孩一口气从里三层外三层的宅院里跑至府门外边,门口仆卫见到小女孩出来,立马弯腰躬身。

印入绚烂眼眸中的,是空空荡荡的霜冷街道,期待雀跃的眼神渐渐灰淡下来。

小女孩似乎很是失落,坐在朱漆门槛上埋着头,仅露出头顶像圆圆耳朵一样的双髻,任婢女们如何劝说,也不肯起身回去。

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气恼着:“大骗子,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少顷,清冷的街道上传来缓缓而又闷沉的马蹄声响。

三百劲装甲士开道,一辆豪气十足的马车停在了郡府门口。

车帘掀开,走出个身形如熊的戎装男人。

小女孩抬起头,灵逸的眸子里闪过一抹亮丽的欢喜,但她很快又将脑袋埋了下去。

“哎呀呀,我的小祖宗,这大冷天你怎么坐在门槛上,可别冻伤了身子。”雄魁男人嘴里碎碎的念着,快步走到府门。

小女孩气哼一声,并不搭理眼前这个多少人做梦都想攀附巴结的权势人物。

男人姓董,单名一个卓字。

他少年时成长于凉州,好任游侠。曾于田间耕地时,拾到一把刀,刀上面没有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斸(zhu)玉如泥。

到了青年,董卓已是臂力过人,常年身配两套弓箭,随时可以左右开弓,混迹于各个地界,挥斥方遒,无所畏惧。

那时的他是一个“义”字当头的热血青年,人生信条就俩字:仗义。

他经常跑到羌人辖区内混个脸熟,凭借着堪比出老司机的口才,赢得了众多豪强大佬的好感。

桓帝末年,任职羽林郎的董卓跟随“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共同讨伐叛乱的羌人。战场上,董卓勇悍彪武,表现十分亮眼,在众多将领中迅速脱颖而出。

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董卓连连升迁,平步青云,官至河东太守,朝廷为此还专门赏赐了他九千匹细绢。

面对朝廷丰厚的赏赐,董卓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了一句:“为者则己,有者则士。”

立功的虽然是自己,但赏赐则全部属于将士们。

这番表白过后,三军将士一帮糙老爷们儿感动得无以复加,恨不得立刻为了他浴血疆场。

董卓的运势很好,也很不好。

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最喜欢的儿子,殁了。

自此之后,董卓性情大变,躁戾嗜杀,好在儿子还留下个满月的孙女。

也就是坐在门槛上的小姑娘,董白。

可以说乃至整个河东,就只有小姑娘一人,不惧董卓。

小姑娘独自生着闷气,董卓掰开孙女的小手,讨好的说着:“是谁欺负咱们家的小灵犀了,跟阿翁说,阿翁帮你出气。”

仆从婢女们‘扑通扑通’的跪倒一地,颤慄着身子,惶恐至极。

“就是阿翁你,明明说好了前天回来,结果我等啊等啊,一直都等不到。”小姑娘鼓起腮帮子,气鼓鼓的说着。

董卓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目光里满是疼爱:“好好好,是阿翁错了,阿翁错了。”

他抱起董白,任由她揪着自己茂密的络腮胡。

“阿翁,你快叫他们起来啊,跪在地上会着凉的。”小姑娘声音甜润,特别善意的提醒起似乎忘记了这件事的阿翁。

没有董卓发话,那些跪在地上的仆从哪敢起身。

董卓瞥了眼这帮家仆,让自己孙女坐在门槛受凉,就已经是他们罪过,哪能轻饶。

奈何小姑娘都发话了,董卓也只好作罢。

他抱着董白跨过门槛,挥了挥手。

一众仆从婢女,如蒙大赦。

早在半年之前,董白曾患了场冷热病,因仆人搞混汤药,加剧了病情。致使董卓大怒,将四十余名相关之人,尽皆处死。

走进府中,堂内候着个蓝袍布履的中年儒士,相貌清瘦,下颌处有两寸长的短须。

“见过主公。”

他本是董卓女婿,却从未叫过一声岳丈。

董卓朝他点了点头,“你我不必拘礼,坐吧。”

他将小姑娘抱坐在自己腿上,同李儒间的密谈,董卓是从来都不避讳她的。

“羌人那边怎么样了?”董卓逗着小孙女,看似随和的问了一句。

不过董白却不太喜欢这个姨夫,他总是给阿翁出许多坏主意,而且就算笑起来,也十分阴寒,令人后背生凉。

李儒成竹在胸,如实回道:“羌人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只待主公令下,他们随时都可以动手。”

前不久,朝廷派来使臣,诏令让董卓担任并州刺史。

董卓找来女婿一商量,以李儒的智谋眼光,不难看出这其中猫腻。

董卓在河东的权势日益庞重,基本上已无人能够辖制,这已经威胁到了许多世家大族的利益。

因此,自然有人想将董卓调离河东,让他远赴并州,当个有名无权的州刺史。

董卓在李儒的建议下,称病不出,又上奏朝廷,说身患重疾,不能下地行走。

朝廷差人来探望之后,那人收了董卓重礼,回去自然是“如实以报”。

遂免去了董卓行程,州刺史也才落到丁原头上。

那些将董卓视为眼中钉的人,一计未成,肯定还会有后招。

董卓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主,既然你不让我在这里安心的当个土皇帝,那我也必须给你们添点麻烦,让你们遭遭罪才行。

“让将士们先过个好年,一切等过完年后,再说吧。”

董卓宠溺的抚揉起孙女乌黑的秀发,河东郡守的位置虽然不错,但待得太久,难免想再往上挪挪。

说来可笑。

他董仲颖今天四十有三,权赫一方,奉承讨好他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说上心里话的,却是一个不肯叫自己岳丈的女婿,和一个未满八岁的女孩。

第一七二章 陷阵之志第七五六章 天王老子也不行!我说的!第四零六章 给我搜第六一零章 改道陈留第四六七章 虎牢之战第七四七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五六零章 唯有情字最伤人第六七七章 非杀不可第三七九章 重逢一故人第一六零章 一人,即是一军第四三二章 策嘉第一四零章 无愧于心第四九八章 朝堂激辩第四六零章 该我登场表演了第六二六章 战书第五五二章 戏志才的终身大事第一二零章 活着的,死去的第一三五章 来客第五七六章 进驻洛阳第七十一章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第八七零章 消息第二十四章 颍川戏志才第四三四章 吕布的命门第四十二章 吕布和他的骑卒们(下)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辈,何足惧哉第二五九章 记住我的名字第一八三章 凯旋第七五零章 猜中头奖第六二六章 战书第五九六章 委屈的小铃铛第一零一章 即将登场的陷阵营第二三三 逍遥我自走我道第五五七章 一位故人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烟第一八四章 愿他日相见,不必再起刀兵第四六一章 河北双雄第二六四章 狠揍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吕布第三五五章 责罚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吕布第二十一章 你奈我何第二四七章 医圣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辈,何足惧哉第二零一章 未来的大佬们第四八零章 救驾第五八三章 是攻是守第一二七章 吕将军,我跟你第一零二章 愿为一农夫,春耕秋收第一四七章 与虎谋皮第五八六章 将吕布砍作肉泥!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吕布第三三九章 将军与宦官第六五一章 突袭第八五六章 积水为海,共抗吕布第四九二章 跳梁小丑第六二八章 百骑闯营第四九六章 温侯麾下,比马超强者有几何第二五四章 英雄最怕迟暮第五一五章 真的是他!第五五八章 皆大欢喜第一七二章 陷阵之志第七九四章 落幕第七三七章 追击第四十八章 一个人(中)第三零五章 所谋者,天下耳第三三八章 羽林中郎将第三一七章 汉家礼仪,先礼后兵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四一八章 返程第五十五章 庙堂之高,沙场之远第七十一章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第三七四章 昔年共死,今朝再重逢第二三一章 鞭笞第八六四章 张雷公第八十四章 真相第六五三章 奔袭袁术第六六零章 岳父看女婿第一零四章 旧相识第一八七章 出任长史第一八五张 五原郡守第三四四章 冲突第七七四章 想当皇帝吗第四三五章 太学第二零九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六九一章 终究是宿命的相遇第一零九章 中计第二七五章 西凉姜家第七二九章 联姻第六一零章 改道陈留第四三五章 太学第五八四章 万兽之王第五七二章 笑吕布眼盲,戏策短智第四八一章 臣提议,迁都长安第一零二章 愿为一农夫,春耕秋收第七四四章 请先生帮我第七八四章 将军保重第七九三章 既生曹,何生布第八六九章 内讧第六八六章 蝗虫味,嘎嘣脆第七零七章 弱肉强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