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这里是常山

常山之名,最早见于《战国策》,不过其范围不明。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设恒山郡。

后因避讳汉代文帝名讳,该恒山郡为常山郡,范围随之扩大。在汉武帝元鼎四年,分郡治真定四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随之迁移至元氏,统十八县,隶属于冀州刺史部治下。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37年。

真定国并入常山郡,但常山郡又改名为常山国,其治下又因为周围的中山国、赵国和巨鹿郡之间的辖境而发生变化,所统县城从十八县减少为十三县,其王都依旧设立于元氏县城。

“皇叔,从前方山口出向东北大约八十里,就是真定。

待过滹沱河到下曲阳之后,咱们恐怕就要分道扬镳。皇叔去渤海,需往东走,过安平与河间,就是渤海郡。小人则要回中山向家主复命,到时候要往正北方向走,便无法再照拂皇叔。”

一支商队浩浩荡荡自井陉山走出,沿着官道前行。

这商队的规模极为庞大,共有二百余车仗,护队便达两千余人。

商队里,装满货物,使得商队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在商队最后方,是一支约有六百人规模的骑队。不过整个骑队看上去,俨然分为两部。一部骑队,队列松散,约三百余人。而另一部骑队,人数在两百出头,不过仅马匹就有三百之多。这部骑队。队列整齐,军纪森严。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与另一部骑队,截然是两副面貌。

苏威身形矮胖,170公分的个头,体重却在二百斤上下。

他年纪在三十上下,圆乎乎一张胖脸,总带着一抹笑容,恍若弥勒佛一般。

一双小眼睛,虽然不是很大。却透出精干之色。他骑着马来到一个青年马前,神色恭敬说道。

青年身高九尺,膀阔腰圆。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却有一种莫名威严,使得苏威心惊肉跳。

在这青年面前,他说话非常小心,害怕触怒对方。

因为他非常清楚。眼前这青年虽然衣着看上去非常朴素,也长者一张圆乎乎胖脸,笑起来给人一种憨厚感受。可是在那笑脸背后,确是心狠手辣。这一路上,他更领教过青年血腥手段。在从太原郡通行时,曾有一支马贼来打秋风。却不想只几个回合。三百余马贼被屠杀殆尽。

青年甚至没有出手,只在一旁观战。

而他手下两员大将便杀得马贼尸横遍野,无一人幸免。

青年的目的地,是渤海郡。

而且他这次是秘密前往渤海,苏威有些担心。万一对方想要灭口,说不得自己这些人根本不够对方屠杀。

“仲达。这里便是常山郡?”

青年并没有理睬苏威,头一扭,向身边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华服青年看去。

“是啊,咱们过了上艾,便进入常山辖境。由此向南,就是元氏;向北,则为中山国。

表兄你自从进入常山郡,似乎便有些魂不守舍,莫非这常山郡治下,有什么值得表现牵挂吗?”

青年闻听一笑,“衡若!”

“末将在。”

一个魁梧青年策马上前,来到青年面前。

“想不想回家看看?”

苏威闻听一怔,诧异向那魁梧青年看去。

他知道这青年名叫夏侯兰,是一员大将……可是却没想到,这青年居然是常山本地人氏……

“离家多年,自然有些挂念。

不过咱们仍身处险境,最好不要在这里逗留。他日若有机会,再回家探望也不迟,还是赶路要紧。”

“诶,既然来到常山,怎可过家门而不入?”

雄魁青年笑道:“从太原过来后,大家都很辛苦。

不如在真定休整两日,想来苏管事也不会拒绝……苏管事,你怎么说?”

苏威闻听,连忙道:“但凭皇叔吩咐。”

“既然苏管事没有异议,咱们就在真定休整两天。”

“喏!”

夏侯兰闻听也不再坚持,马上欠身一礼,恭声应命。

这雄魁青年,正是刘闯。

李城田庄,他从司马懿口中弄清楚了自家老子和司马氏之间的那笔糊涂账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该怎么说才好呢?

自家老子……在母亲这件事情上,做得似乎的确是不太地道。

如果按照辈分来算,母亲应该是刘陶的晚辈……老夫少妻,莫说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后世所谓的文明世界,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关键是在于,刘陶和母亲的生父,也就是刘闯的外公称兄道弟,到头来却和母亲走在一起。若晚一百年,在那魏晋时代,或许可称之为魏晋名士风范。但是在东汉末年,这种事情传扬出去,始终不是一件好事,怪不得两家都秘而不宣。

不过,司马懿竟然要来辅佐自己……

刘闯当时听罢,也非常吃惊。

司马懿的才干如何?似乎不必赘言。

一个能耗死曹操,耗死曹丕,耗死刘备,耗死诸葛亮之后,把持朝堂的家伙,又岂是易与之辈?

只是……

诸葛亮、司马懿,同归自己帐下。

刘闯这心里面,难免有一种非常奇妙的违和感。

历史上,这两人可是不死不休的对头关系。可现在,两个人都在自己手下效力,而且和刘闯的关系,也极为奇特。司马懿是刘闯的表弟,两个人是亲戚;而诸葛亮则是刘闯的妻弟,同样是亲戚。也幸亏是诸葛亮早就跟随刘闯,否则司马懿来头。刘闯还真有些不敢接受。

冢虎司马懿,隐忍指数十。

这家伙绝对是一个阴险的家伙。其阴险程度未必就逊色于那毒士贾诩。

不过,卧龙在手,我又怎会惧怕冢虎?

后世常说,帝王之术在于平衡。

那么而今司马懿和诸葛亮,就形成了一个极为奇妙的平衡关系。

两个人都是刘闯的亲戚,但两人之间的见解,确是南辕北辙,可以预料到。他们将来矛盾不小。

如此一来,刘闯倒是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司马懿……

从李城出发后,刘闯一直暗中观察司马懿和诸葛亮。

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这两个人果然是天生的对头,别看年纪都不大,却可有见地,颇具主张。一路上。这两人便争执不休。同时因为两人之间的争执,还使得队伍中出现了两个派系。

杜畿似乎和司马懿走得很近;而庞德吴班,好像更倾向诸葛亮。

至于夏侯兰,则是坚定站在刘闯一边,不偏不倚。

这有趣的现象,也让刘闯颇感兴趣。他非但没有阻止。甚至还乐见其成,为这枯燥的路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建安四年四月,袁绍兵进胶东。

刘闯和袁绍之间的交易,也渐趋明朗。刘闯以北海东莱二郡。从袁绍手中换取辽西为栖身之地,拜辽东太守之职。一时间。天下哗然。许多人都认为,刘闯这次是吃了大亏。北海东莱足足有五十万人口,而且在刘闯四年治理下,可谓风调雨顺,百姓安乐,粮草充足……

可现在,他用两郡之地,只换来一座人口不足十万的辽西。

哪怕他是不得已而为之,依然被许多人称之为愚蠢。

随后,刘闯逃出许都,一日之内闯过五关,也成为市井之中的美谈。

刘闯之名,变得更加响亮。

人言刘闯,必言他智取五关之壮举。

对此,袁绍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心思已经完全投注在北海东莱两郡之地。

袁绍自己也没有想到,北海东莱在刘闯的治理下,竟然会变得如此富庶,心中更是愉悦……

得北海东莱,便等于威胁到曹操侧翼。

袁绍相信,凭这两郡之地,绝对可以让在未来对曹操的战事中,占居上风。

不过,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让袁绍称心。

刘闯从东莱迁走了五万流民,拆毁下密船坞,令他颇为不快。同时,刘闯在撤离的时候,竟然将南山书院一举搬空。郑玄、管宁、邴原、孔融、荀悦等一干在南山书院编撰四书五经的名士,几乎被刘闯请走了大半。而那些留在南山书院的人,大都是不愿离开。可比之郑玄这些人,他们的名声和威望远远不足。这也使得袁绍对刘闯的不满,又随即增加几分。

东莱大迁徙之后,许都又发出制诏。

曹操以天子之名,拜刘闯为辽西太守,护乌丸校尉,大吕亭侯。

除此之外,让袁绍最为恼怒者,莫过于曹操还给刘闯增加了一个职事:假节四郡军事!

这所谓假节四郡军事,又是哪四郡?

便特指辽东四郡,包括了辽东郡、辽西郡、玄菟郡和乐浪郡。

也就是说,刘闯统辖整个辽东四郡兵马,可以对辽东四郡进行征伐……

这个职事的权力,极为惊人。

你袁绍用一郡换人家两郡,未免太过小气,而且欺人太甚。你不是想要拉拢刘闯?好,我就给他一个假节都督四郡军事的职务,看你怎么办。

当然,曹操这样做,也不是有心帮助刘闯。

他其实也是在挑拨袁绍和刘闯之间的关系,最好是刘闯能够牵制一些袁绍的力量。袁曹之间,必有一战。我给你刘闯一个名号,你能站住脚,是你的本事,将来还能为我牵制袁绍兵力。

但若是你站不住脚,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刘闯当然也清楚曹操的想法,不过在他看来,这算不得什么大事。

袁绍而今,正志得意满。怎可能看得上辽西弹丸之地?而且袁绍本来就设置了重重阻碍,相信在袁绍心里。根本不认为刘闯能够闹腾出什么状况。既然如此,你曹操给我的权力越大,对我就好处越多。到时候我占居辽东四郡,也就有了足够借口,就算袁绍也说不得话。

所以,这一路上刘闯并不紧张。

他一面关注时局发展,一边向渤海郡进发。

在此之前,他已经派人前往渤海郡。请荀谌设法接应。到时候,甘宁的海军会在泒水入海口接应刘闯,直抵孤竹城。

不过,在进入常山后,刘闯的注意力,明显有些分散。

因为在这常山郡治下,有一个他心仪已久的人物……几乎所有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此人都极为赞赏。

常山赵子龙,浑身都是胆!

刘闯甚至有些庆幸,他当年读过三国志。

若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说法,赵云这个时候,应该是四处漂流,根本无法找到。

可根据三国志记载。此时的赵云,就在常山老家。

三国演义里说,赵云在随同刘备前往徐州之后,因不愿背弃公孙瓒,故而辞别刘备。返回公孙瓒帐下。可实际上,赵云当时不过是公孙瓒帐下一员小将。根本就不得公孙瓒重视。

他之所以辞别刘备,是因为他的哥哥故去,他要回家照拂。

赵云从小父母双亡,是哥哥把他一手养大,后来又送赵云拜名师习武……在赵云心目中,兄长便如同他的父亲。此后,他一直在老家为兄长守孝,也没有去投奔公孙瓒。如果从这一点而言,赵云对公孙瓒的忠诚几近于无。亦或者说,赵云对公孙瓒早就已经感到了失望。

三国演义说,赵云和刘备是在古城相会。

古城是在何处?

据后世人推测,应该是在汝南和荆州一带,也就是后世的信阳地区。

可是在三国志当中,却是另外一个记载。

建安五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前夕,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所败,与关张失散。

随后,刘备前往邺城,投奔袁绍。赵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前往邺城找到刘备……随后,刘备命赵云返回常山,招募数百壮士,而刘备本人,则在邺城招揽到魏郡名士胡潜胡公兴,并且在胡潜的帮助下,招募壮士数百人,与赵云所部汇合一处,这才算是又组建起班底。

若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那赵云现在,就在常山!

既然如此,刘闯又岂能放过赵云?

虽然说赵云和刘备早有约定,但刘闯相信,赵云之所以忠于刘备,更多是因为他大汉皇叔身份。

也就是说,赵云不仅仅是忠于刘备,更忠于汉室。

而今,刘备已无皇叔之名,大汉皇叔变成了刘闯……

虽然刘闯比之刘备,资历略显不足,但若以名气而论,绝非刘备可以相提并论。

更不要说,刘闯的出身,更好过刘备。刘陶虽然已经故去多年,却给刘闯留下了一份极其丰厚的遗产。

人言刘陶,有谁不敬?

别的且不说,只说他对抗十常侍,被十常侍迫害的家破人亡,便足以让许多义士,对刘闯生出敬重之心。有这么一份丰厚的遗产,足矣抵消刘闯资历不足的缺憾。若这样还不能把赵云招揽过来,刘闯也就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只能说明,刘备和赵云之间,有基情……

天将黑时,商队抵达真定。

苏家的根基虽然是在中山国,但如果没有一些根基,又怎可能做到行商天下?

苏氏在冀州,也算得是一方豪强。其家族更出现过一些官宦,其中尤以前汉中太守苏固最为有名。不过,苏固早在刘焉入益州时,被刘焉帐下大将张修所杀,以至于而今声势不如从前。

可即便如此,苏氏在中山国百年豪强之名,也足以使得苏氏行商天下。

不过,由于商队人数众多,无法在城中留宿。

苏威便带着刘闯等人,在真定城外的一座田庄里休息。这田庄,自然也是苏氏名下产业,良田数千顷,足以安置整个商队。

“衡若,你可知你那师弟,住在何处?”

在安顿下来之后,刘闯立刻把夏侯兰找来询问。

其实,夏侯兰也知道,刘闯之所以在真定逗留,就是为了他那个师弟,赵云赵子龙。

虽然不太清楚刘闯为什么会对赵云这么感兴趣,但夏侯兰心里,还是非常开心。他和赵云的关系一直很好,只可惜后来他急于成名,于是和赵云断了关系,此后一直没有能联络上。

当初刘闯俘虏夏侯兰,劝他归降的时候,曾提到赵云的名字。

夏侯兰还以为,赵云已功成名就。不过后来才知道,刘闯也是从其他人口中知晓赵云的名字。

刘闯没见过赵云,却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兴趣。

如果赵云真的能为刘闯效力,师兄弟二人共同辅佐刘闯,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桩美谈……

“子龙住在真定城南二十里外的赵家村,在当地颇有名气。”

夏侯兰道:“而今天色已晚,公子也不必太过着急。

天亮之后,我就去赵家村,把子龙找来。”

“诶,那怎么成?”刘闯摆了摆手,沉声道:“咱们天一亮,就一起过去拜访,免得被人说我不懂礼数。

嗯,就这么决定。

衡若你也早些休息,天一亮咱们就出发。

令明和元雄留守田庄,仲达孔明跟随你我同去赵家村……”

夏侯兰看得出来,刘闯是真心想要招揽赵云。

于是,他也不再劝说,和刘闯商议完毕之后,便告辞离去。

“兄长,这赵云很厉害吗?”

夏侯兰前脚刚出去,诸葛亮就忍不住开口询问。

司马懿也是一脸好奇之色,“表哥你帐下猛将如云,而表哥你更是当世虎狼之将,何以对这个赵云,如此上心?”

刘闯嘿嘿一笑,“子龙之勇,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若得此人来投,则我飞熊铁骑定能横行天下……反正和你们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你们自然明白。”

PS:第三卷,幽州雪。

子龙即将登场,拜求保底月票!!!!!!!!!!!!

第333章 冀州之战(十三)第336章 孙尚香(二)第230章 壮哉,文长(一)第45章 铁汉柔情(下)第315章 新格局(上)第42章 蹊跷(下)第122章 火烧白门楼第345章 冀州之战第二弹(十)第31章 余孽(中)第359章 千军万马入中原(一)第374章 虎牢(三)第35章 麋缳夜奔(中)第90章 诸县之战(四)第368章 提亲(一)第71章 行路难(一)第112章 虓虎之邀(三)第369章 铜雀深闺锁大乔(二)第344章 冀州之战第二弹(九)第353章 凉州之变(二)第370章 交趾之乱(三)第44章 江表虎臣(下)第192章 射鹿(二)第41章 徐州风云动(上)第376章 虎牢(七)第339章 矫诏(三)第81章 再战吕布第91章 诸县之战(五)第129章 袁氏之邀(上)第233章 虎老雄风在第101章 刺客之大汉皇叔第61章 何不归去第233章 虎老雄风在第223章 孤竹城(一)第389章 入许都(二)第273章 大战再起(二)第36章 杀机四伏之火焚里闾(下)第164章 公美之殇第156章 宿命相逢第45章 铁汉柔情(上)第3章 老罴出囚笼(下)第362章 斩将(七)第372章 枪王登门(二)第331章 冀州之战(九)第60章 神亭岭(四)第318章 邺城(上)第80章 五禽斗龙蛇第176章 凌之战(五)第6章 伊芦(下)第36章 杀机四伏之火焚里闾(上)第259章 联合第54章 借道曲阿第287章 诸葛瑾第236章 诸葛亮拜将第27章 刘勇斗张飞(上)第35章 麋缳夜奔(下)第171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下)第239章 海贼(二)第251章 辽东乱(三)第331章 冀州之战(八)第304章 雁门风云(一)第222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 感谢书友星空的物语飘红!第342章 冀州之战第二弹(三)第51章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节奏?(上)第149章 群英会(二)第272章 黄须儿第231章 壮哉,文长(二)第21章 美人恩(上)第396章 蕲春策(下)第367章 鸡肋(一)第40章 阴差阳错(上)第188章 朝天子(一)第255章 黎大隐和风驰第104章 孔明,你怎么看?第360章 斩将(二)第270章 翻手云,覆手雨第14章 军械(上)第334章 冀州之战(十六)第227章 廉颇未老(一)第248章 暴雪(三)第364章 斩将(十五)第77章 三英战吕布(一)第9章 雏虎初鸣(上)第249章 辽东乱(一)第330章 冀州之战(五)第68章 声名鹊起第185章 无题第375章 虎牢(五)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一)第271章 重返辽西第189章 朝天子(二)第174章 凌之战(三)第372章 枪王登门(三)第233章 虎老雄风在第345章 冀州之战第二弹(十一)第8章 叔父(上)第45章 铁汉柔情(上)第56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334章 冀州之战(十七)第367章 鸡肋(一)第305章 雁门风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