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如此对手

收到消息时,南粤援军已经到达韶州以南的英州境内,然而其最终抵至韶州的日期,比潘美预料的还要晚,一直到十月初八,方才慢慢吞吞地出现在曲江城南。粤军一路迟缓,日行不过五十里,并非出于小心谨慎的心理,而在于军心不附,再加上被拜为北面招讨使的许彦真的“不慌不忙”。

据说,许彦真此番领军出征,不像是北上御敌的,更像是一场游行,一场示威,一路上是耀武扬威,既索要贿赂,也让地方官民进献方物。并纵容其子,四处抄掠,说是为供应大军抵御汉军,实则大部分财物都进了他们父子官囊。同时,大肆宣扬,他率大军北上,定能击破汉军,打入湖南。有的时候,很多人的脑回路都是不一般的,再荒唐、再愚蠢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并且非常人所能度之。

另外,此人既不骑马,也不乘车,而是命人打造了一床大轿,由三十六名壮士抬行,派头十足,一路招摇,数万粤军将士竟成一阉宦的背景陪衬。

一系列的因素,不只影响了其进军速度,也预示着这支军队最终的结局。其一路所过,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都不觉得,这样的军队,能够打胜仗,会是如狼似虎的汉军的对手。事实上,皇帝派宦官为帅,还不算出奇,毕竟有先例,但如果是当初但吴怀恩那样的也就罢了,粤主之用人,可见一斑。如此君主,如此国度,岂能不亡,不亡才是没有天理。

而在曲江,潘美得到援军的确切情况与状态后,他都一度反思,面对这样的敌手,他那般小心谨慎,劳神谋算,是不是高看敌军了。

在许彦真领军姗姗来迟之时,潘美也稍微更改了作战计划,为了给许彦真长长信心,助涨其骄气,还派了一直军队,大摇大摆地进攻曲江城,也是一次试探性进攻。事实证明,当只靠刺史陆光图与将军植廷晓守备之时,韶州的守军是能够展示出一定防御能力,尤其是抵抗意志。

强攻,以汉军强悍的将士,与坚利的武器,是能够打破的,就是一个伤亡问题。曲江夹两水而建,地形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汉军兵力的展开,这也是潘美顾虑的原因,当然,也是他放眼全局,想要打一场完胜的仗。得知粤主以许彦真为主将北上救援后,就已经筹谋好破敌之法了。

给足了许彦真面子,在其军靠近曲江之后,就把佯攻的军队撤下来,鸣金还营。然后,许彦真得到的情况是,他大军一到,汉军因为忌惮,主动放弃进攻。

是以,等援军至,刺史陆光图与一众守城将士开城迎接,面对的是许彦真趾高气扬的嘴脸。一场入城仪式之中,陆光图与植廷晓这一文一武站在一块儿,看着许彦真的排场,二者脸色都十分难看,对视一眼,陆光图是忧虑,植廷晓是愤忿。

在南汉的官僚中,陆光图算是难得的忠臣、良臣了,对于巫宦也素来不瞒,刘鋹继位之后,荒淫残暴,朝政混乱,既见不得那些荒唐,也未免波及自身,主动远离番禺,到韶州来当刺史。因为他有贤名,得人心,到任之后,也是治良政,宽百姓,练士卒,加强防御,抵抗北军,一直以来,很有成效。

至于植廷晓,也是南汉军中剩下少有的将才,颇有庸略。但是,相比于陆光图,对于这个南粤,对于刘鋹,他心里是十分不满,早有辞官回乡之心,若不是陆光图劝解,他早就解职,于江湖坐看南粤的败亡了。

因此,韶州之所以能阻汉军,除了潘美没动真格之外,也在于有这二者,陆光图能安人,植廷晓能驭兵,韶州军民能够听其号令,为其效命,与汉军周旋。

相较于陆光图的忧虑,植廷晓的态度可谓鲜明,走向官衙的途中,声音低沉却格外愤怒:“兴王府用此阉宦为帅,韶州岂能得守?岭南可还有救?嗯?陆公,再坚持下去,你我终将被汉军俘虏!”

若是往常,对植廷晓此等言论,陆光图或许会出言宽慰安抚,但如今,神色几度变换,终究化作一缕叹息,陆光图那儒和地面目间流露出一丝疲态,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是而已。国若不得保,非我等不尽力!”

韶州官衙内,许彦真正身在座,其他军政官员则分两列候在下边。论摆架子,在场或许没人能比得上他,环视一圈,许彦真道:“本帅奉王命,率大军北御汉军,还劳诸位,全力辅助。韶州以南,就是我大粤千里江山,必不能让汉军跨过,我等双肩都当如负千钧万担,拱卫社稷,保卫黎民!本帅与诸位共勉!”

话,许彦真还是很会说的,然而,对士气的提振,显然不大。他这一路的表现,岂能瞒得了人,说这套冠冕堂皇的话,也没人会当真。

而见得到了的回应不大,许彦真有些不乐意,目光扫了扫,落在陆光图身上:“陆使君,城防如何啊?汉军情况如何啊?”

“这两日,汉军尝试攻城,都被击退了,招讨使领军来,已经鸣金还营!”陆光图平静地应道。

嘴里轻哼了一声,许彦真道:“听闻汉军只有三万,得知我援军到来,焉敢再攻?否则,我大军发起突袭,汉军也不能挡!”

“招讨使似乎把汉军看得太简单了!”见其张扬,植廷晓忍不住反驳了一句。

“植将军倒是高看汉军,因而一直畏敌如虎,龟缩城中,任汉军凌辱?”许彦真瞥了植廷晓一眼。

闻之,植廷晓面上怒色有些挂不住了,正欲争辩,被陆光图轻轻拉住了,这才作罢。许彦真则道:“本帅此来,可不只是防御韶州,还当设法,击破汉军,解决北患。多派人手,探查汉军动向,待抓住战机,当果断出击......”

接下来,几乎是许彦真的一言堂,容不得别人插嘴,等他过完刘嘴瘾,方才散议。许招讨使呢,则因为一路累了,要好生休息休息。

“朗伯,小人终不可得罪啊!若触怒了他,向朝廷进谗,妨碍的也是御汉大事,还当以大局为重啊!”退下之后,陆光图对闷闷不乐的植廷晓道。

“陆公说得是,我又何必同一阉人计较!”朝着陆光图一礼,植廷晓应道:“唉,我去查看一遍城防!”

“辛苦了!”

面上如此,植廷晓心情却十分复杂,陆公是个众正之士,愿意为那昏君、为这乱国殉葬,他植廷晓可不愿意。陆光图因为不怎么通军事,没察觉危险,植廷晓却听出了许彦真话里的意思,主动出击与汉军野战?那不是找死?

翌日一大早,许彦真收到了紧急军报,汉军拔营而起,向北撤退了。得知此消息,许彦真顿时一喜,觉得是汉军得知城中兵众,畏他军威,不敢再临城下寨。于是召集众人,当即宣布,要率军追击。

这一个提议,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韶州的守军觉得,敌情不明,出城追敌是冒险的举动,收益不大,但风险不小,这是忠言,但被许彦真批为畏敌。

随他北上将领,以援军初至,将士疲惫,尚未休息恢复,不当出击。许彦真觉得,此前每日行军不足五十里,何谈辛苦,拿疲惫来说事,是怯战。

在讨论间,斥候再度传来了最新的消息,汉军北撤二十里后就停下了,就地驻扎,正在安营扎寨。得知此消息,许彦真大喜过望,直言这是战机,可趁汉军扎营之际,发起突袭。其后,不顾劝阻,决议进军。

而在许彦真决定出击之后,南粤军中,有一人松了口气,随行的内常侍陈延寿,他可是身负“使命”的。许彦真主动出击,也有他在背后影响推动。

自从当年出使开封返回,陈延寿就成为大汉的密谍,后来因为大太监林延遇的推荐,手中权势渐盛,一度让他有不搭理朝廷的心思。

不过,在刘鋹继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巫宦之国,巫逐渐变成了樊胡子,宦则是龚澄枢,陈延寿也逐渐失势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不得不老实地效忠朝廷,通报谍情。

当然,在南粤的宦官集团中,也是有斗争的,比如龚澄枢与许彦真之间,就有争权夺利的斗争,因此,许彦真被派来领军,也是各有考量的。龚澄枢觉得,许彦真若败了,那就可以借此好生炮制他。许彦真则存着打败汉军,而后携胜利之威还朝,把持权力......

听起来很荒诞可笑的事情,但总是存在。

而陈延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关键时候,促进南粤军犯错,这也是潘美自信的地方。在潘美南镇的那些年中,刘承祐特意让张德钧,把潘美、陈延寿二人联络上,方便交流。

而在许彦真催促着军队出城,进击汉军之时,消息则早早地传至潘美处。整个过程中,陆光图忧虑不已,植廷晓缄默不语。

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60章 “暴毙”第308章 吃好喝好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1775章 调整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37章 新政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127章 冬至宴3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17章 武德司第76章 太子还京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460章 刘皇帝最大的问题第197章 决断!第14章 武夫军阀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65章 选择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66章 陷河阳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54章 继续忽悠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44章 个中弊端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372章 封王第75章 西北边报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80章 京观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45章 治安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60章 家事、国事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4章 外戚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10章 坦白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89章 威压王帅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34章 崇元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