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交趾收复

“臣参见陛下!”

万岁殿中,慕容彦超父子二人一同觐见。对这父子二人回朝,刘皇帝显得十分高兴,第一时间便召至殿中问话,态度也是分外亲近。

“免礼!平身!”

“谢陛下!”

让二者入座,自有内侍奉上热汤,因为天气严寒的缘故,这段时间,大臣拜见,刘皇帝这边用来招待的都是驱寒保暖的汤品。

看了看慕容彦超,目光又投到慕容承泰身上:“皇叔虽时有外出公干,但也是久在朝阙,朕能经常见到,倒是承泰你,朕有好些年没有见到了!”

慕容承泰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在地方,多有一股昂然意气,然而到了刘承祐面前,却也收敛地很,就同其他和皇室沾亲带故的同辈人一般,对于刘皇帝,一样敬畏乃至惧怕。

感受到刘皇帝关怀的语气,慕容承泰说道:“多谢陛下惦念!臣饱受皇恩,多蒙陛下提拔,低乃有今日,万分感激!”

“果然,是在外边历练出来了!”刘皇帝对慕容彦超道:“承泰已为汉家大将,可以托付重任了,皇叔可心慰?”

慕容彦超嘴角带着笑容应道:“陛下过誉了。还需继续磨炼,多为朝廷办事,尽忠陛下!”

御案上摆着一个瓷盘,盛着一些用花纸包裹的糖果,刘皇帝朝喦脱示意了下,而后道:“这是宫中食官制出的糖果,朕的孙儿出世了,在京的文武公卿都分了些,你们也尝尝!”

“谢陛下!”

父子二人同食,脸上都陪着笑容,刘皇帝问味道如何,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甜!

慕容彦超说道:“前者听闻皇孙出世,臣在京外,只来得及上一道贺表,此番回京,该把礼物补上了!”

慕容彦超家里可是豪富,理财有道,公卿之中就少有比他还要富的。看他一脸大方的样子,刘承祐心情虽然好,嘴里却道:“不过一孺子罢了,还能牵动天下吗?皇叔有这份心意就好!”

说着又看向慕容承泰:“听说你回京途中病了?”

“多谢陛下关心!臣久在广南,此番回京,连日赶路,偶染风寒罢了!”慕容承泰禀道。

“那也得多注意,这样,待觐见结束后,你到太医院找人看看!”刘皇帝一副重视的样子。

“谢陛下!”这应该是慕容承泰第一次享受皇帝如此关怀,能够做的,也只是不停地感恩道谢。

“枢密院去过了吧!”

“是!”

“潘美能让你回朝奏报,安南战事,应当进展顺利吧!你是从前线归来的,进展如何,同朕讲讲!”刘承祐说道。

“是!”抬眼,只见刘皇帝已恢复了严肃,那平静的面孔让他心紧,仿佛方才的温言细语只是错觉一般。

心中暗叹一句天威难测,慕容承泰赶忙收敛心神,拱手奏报道:“潘都帅请得进兵诏令,回到广南,便立刻调度兵马,移师广西,一面筹措辎需,一面封锁关卡道路隔阻消息,同时加强对安南地区的探查。

入冬以前,安南内乱正激烈,中秋之后,割据中部的丁部领,率领上万部族联军北上,讨伐内耗严重的北部吴氏旧臣,意图扩张,统一安南中北部。

丁部领是个狡猾的人物,吴昌文死后,吴氏政权灭亡,他一面招兵买马,大造声势,同时又按兵不动,于诸割据势力间调拨联合,坐观其斗。

倘若没有朝廷插手,那么北部的诸势力,定会为其扫除。不过,他再是精明,却想不到大汉已然决定派兵。

我军自谅州南下,一路搭桥铺路,直逼龙编城。及军至,安南北部战事,已然告一段落,丁部领大胜,进占交趾城,并广派使者,招降纳叛。

不过,随着我大军过境,同样传檄静海军下旧州郡,降者如云......”

“那丁部领想必也挣扎了一番吧!”显然,南征的顺利进兵,并未足让刘皇帝欣喜,只是淡淡地问。

“正是!”慕容承泰说道:“丁部领确实为当地一枭雄,我大军突然压境,其虽然震恐,却也未丧失斗志。

不知我军虚实,不敢贸然迎击,于是在交趾加固城防,同时将周边人畜谷粮都集中到一起,并遣使邀请那些被他击败的割据土豪,意图联合抗击大汉。

我军因连日行军,需要休整,因而暂驻于龙编。潘都帅唯一所虑的,就是丁部领不战而逃,所幸其人舍不得北进的战果。

在其备战其间,潘都果断令田钦祚率三千军潜渡南下,绕袭朱鸢城,截其退路,而后兵进交趾城。

及全军休整完毕,兵临城下,丁部领不敢坐看我军渡江围城,亲自领军,拒于江岸。我军以平堑军为先锋,乘舟筏强渡朱鸢江,战于江右。

渡江之战,前后历时两个时辰有余,斩丁氏贼军三千余级,我军死伤不过千余。丁部领率残部,退守交趾城,我军趁胜围城。

经一败阵后,丁部领再不敢贸然出城接战,选择死守城池,以我军人众,意图耗损粮秣,期以自退。

以交趾坚固,潘都帅为贸然发起攻城,垒固围城沟墙,打造攻城器械,同时劝降,又分师取交趾东西诸城,掊敛其人丁、钱粮以补军用。

围城半月,在其士气低落,我军筹备得当之后,三面攻城。丁部领在交趾,终究立足未稳,难以长久坚持,于第二日,城破,交趾收复。

只是丁部领脚快,于阙口逃离,追击未果,让其走脱。料其必然逃回大黄华闾洞老巢,潘都帅又以田钦祚领军南下进剿灭。”

“这么说来,交趾算是收复了!”听慕容承泰叙说,刘承祐忽然问道。

慕容承泰:“臣北还时,交趾北部的州县,已悉数收取,田钦祚也追至丁部领巢穴,再破其部众,并兵进爱州。

不过丁部领死而不僵,仍率余部向南逃窜据说其父子曾在南部的州县为将吏,有些威望,故而投奔,有东山再起之意。

交趾一战后,安南中北部诸割据势力已然被清扫一空,余者堪为患者不过南部三四‘使君’。本着除恶务尽的想法,待中北部局势暂宁后,自当继续南进清剿,使安南故地尽复,重归大汉统治!”

“干得不错!”终于,刘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

“潘都帅言,朝廷可以派遣官吏南驻,归化治理!”慕容承泰继续道。

“这是自然!”刘承祐颔首,不过又微微一叹:“不过,地处天南,只怕这人选,不好派啊。岭南已是遥远,交趾则更为偏狭......”

嘴里这么说着,刘皇帝手上却动作干练,拿出一张纸落笔书写,用印后唤来一名通事吩咐着:“将此文发传政事堂!”

“是!”

“还是先让宰相们头疼一阵子吧!”刘皇帝轻笑道。

说着,又看向慕容彦超:“皇叔此番回京,是何事务!”

闻问,慕容彦超顿时来了精神,取出一张不小的图纸,在内侍的帮助下,于刘皇帝面前缓缓展开,嘴里则向刘皇帝介绍着:“这是臣召集建筑能才,耗时两年,绘制的西京宫殿、城池、道路布局图纸,特进献陛下御览。”

目光落在展开图纸上,这是一座全新的洛阳城池设计图,哪怕看不太懂,但从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气势与面貌,刘皇帝就知道,若是建成,绝对不下于如今的开封城。

慕容皇叔,仿佛听懂了刘皇帝的心声一般。

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17章 机会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25章 冬至宴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8章 下狱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53章 有诗云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94章 杨邠案(2)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368章 荣宠第1720章 静默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47章 德胜渡第58章 回师半岛史话·奇葩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8章 诏议国策第15章 小人行径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39章 长沙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141章 祭关公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311章 李沆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344章 刘规改革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37章 覆灭在即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51章 诏令西进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707章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浇筑王权第269章 爱将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45章 策勋御宴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27章 父子座谈第1772章 处置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52章 巫宦之国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8章 封疆大吏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103章 郭王会第82章 瓦桥关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41章 刘信遭贬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96章 言官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92章 金陵冬寒第59章 病榻陈情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14章 武夫军阀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47章 诱其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