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

“立刻将这封捷报,通报全军、全城,协报咸安荣韩诸州!再附件一封,派人火速追上萧思温,让他将捷报,代呈天子!”

“追不上?如果追到上京,追到皇宫殿帐,那就直接呈禀陛下!”

耶律斜轸难得的有些失态,好不容易将心中的波澜起伏给平息下来,说道:“看到了吗?我们还远没未到日暮穷途!黄龙府平定了,其余叛乱就同样可以!

有黄龙府,我们就还有后撤的余地,还有继续与汉军周旋的机会。东京道还是我们的福地,汉军每进一步,就多一份负担,我们每退一步,就积攒一分胜算,拖下去,拖到冬季,严寒厉风、冰天雪地,就是汉军最大的敌人,是我们最大的帮手。

纵其百万之众,也难敌天地之伟力,只要汉军还敢继续北上,那么他们必将像四百多年前隋军东征一般,覆灭于此,汉军的尸身将成为我大辽土地最上佳的养料......”

耶律斜轸说着,手忍不住地挥舞了起来,意态更显神采飞扬,可惜,此时接受他演讲的,只有萧挞凛与报信的下属以及几名侍卫。

类似的话,耶律斜轸此前已经反复说过无数次,但时局的发展,却同他描述中的天差地别。他们在后退,舍弃,在失败,但汉军,却仍旧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带来的那种压力仍旧令人窒息。

其他人的想法不为人知,但就耶律斜轸自己,扪心自问,说的这些话,有几分可信?

但是,不论如何,耶律休哥在黄龙府的胜利,都是个利好的消息,过去的经历的已经是最糟糕的了,或许接下来仍旧会面临更恶劣的形势,至少对目前来说是个小消息,值得宣扬,提振一下辽军将士的信心,缓和一些紧张的矛盾......

“再通令嘉奖!遣使告诉逊宁,他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计划,我都答应支持他!告诉他,我在通州布防抵御汉军,为他争取时间,后方戡乱平叛之事,我全权托付与他,临机决策,任其自专!”耶律斜轸继续吩咐着。

虽然有些诧异于耶律斜轸对耶律休哥这几乎毫无保留的信任,但是僚属还是快速地记录下来,应命称是。

耶律休哥纵使年轻,且因此前的失败受到了大量指责,但真正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个皇族中的军事俊杰。就算不论过去的表现,就此番耶律斜轸派出平叛的几支军队中,就耶律休哥取得了战果。

耶律休哥的战报中,还有提到,在收复黄龙府下诸城后,将继续对参与叛乱的女真诸部穷追猛打。首要目标,放在肃清境内女真上,尤其是黄龙府女真,以逼降收服为主,不臣则死。

肃清第二混同江以南之后,再行北进,平灭完颜部,将他们竖起的松漠都督旗帜拦腰斩断,打击周遭部族的野望。

对达卢古部,仍以招抚为主,如果顺利,一拉一打,可将两大部的威胁彻底解决,并诱降其余小部落,如此,松辽平原上为患的女真、室韦诸部可彻底平定。

在此基础上,向北进讨突吕不室韦为主的室韦叛军,同时将其余渤海旧地的平叛军队与坚守官兵联络组织起来,彻底平定东北大叛乱......

耶律休哥的计划,在取得了黄龙府战役胜利后,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但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实现的时间,短则三两月,长则一年半载,而时间,同样是他们缺乏的......

耶律斜轸当然也看得出来这一点,因此他才会说出,他在通州御敌,而让耶律休哥在后平叛的话来。

虽然,不论耶律休哥的平叛计划,还是耶律斜轸的御敌计划,实现的可能都显得不那么高,但就像即将溺死的人,只要还能多喘一口气,就要多扑腾挣扎几下。

而作为辽国在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主官,耶律斜轸对局势的了解与判断,当然也是很深刻的。因此,少有热血兴头过去之后,压力与无力便再度从四面八方逼迫而来。

说到底,如果没有外力的支持,辽军在东北最终结局,还是注定无望的,仅凭东京道残存的军事实力,是根本无法维系目前日渐恶化的局势。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该表态支持的更不能含糊。

而能够破局的外力,何来?

夜幕降临,秋寒益凉,室内的灯火都多了几分寒冽,耶律斜轸站在稍显粗糙的地图面前,看着上边的汉辽双方形势地图,沉默严肃的面孔之下,大脑疯狂转动,思考挽救危亡之策。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勉强构建了一条以通远城为核心,辅以柳河城的通州防线,二城都在夹河之内,互为犄角。

至于南面的归化、咸平二城,过于突出,不利防守,且没有足够的兵力再铺开,只要汉军大规模北上,那边直接放弃,焚城堕邑。

不过,此前的布置,是做好了与城池共存亡准备,完全不留后路的做法。通远、柳河二城,虽夹河,南北两条水脉限制了汉军的兵力布置的空间,同时断绝了后撤的可能,一旦被围,如果没有意外,那就真的只有同城池共存亡的结果了。

但是,如今形势又有了变化,黄龙府的叛乱平定了,那也意味着还有继续后撤的防御的可能。再望北撤,那又是三百里,三百里原始的交通,辅以必定恶劣的天气,那带给汉军的压力,可想而知。

想到这些,那么在通州这边的防御策略,似乎又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整了,可以留下足够撤退的余地,一定不能被围困。

但是,黄龙府那边,还未彻底平定下来,并且平定下来需要多少时间也未定。而他又需要拖住汉军,给耶律休哥争取足够的时间,两难的问题来,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或许,只能期待,汉军能够再休整更久,听说他们在辽东进行郑军安民,意图安抚辽东,他派人怂恿、蛊惑、组织的骚乱、匪乱都快被平息了,难以再掀起多大的波澜。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不论怎么算,汉军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是不可能再拖延下去的,还有一个暮秋可以利用。

同时,即便汉军北上来攻,他也见机顺利地摆脱,撤到黄龙府,那仍旧有一个问题。汉军若是在攻取通州后,再求稳,不再北上,而是干脆就地继续休整巩固,拖过此冬呢?

如果是那样,所谓的诱敌深入,就又成笑话,汉军绝对做得出来,凭借其雄厚的国力,也能支撑下来。而对己方来说,这个冬季,想要熬过却很困难。

而想要取得对汉军的胜利,那冰天雪地需要利用上,还需要汉军深入,战线拉长,还需要有足够的实力,还需要后方能够平定,还需要......

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既需要客观因素的帮忙,也需要汉军犯错配合,哪里那么容易。而想得越多,耶律斜轸就越觉头疼烦躁,就像行走一条四通八达的迷宫里边,但每一条都是死路。

“大王,我们在南边的细作传来一则消息!”侍卫军官快步入内,禀道。

“有什么新消息?”

“南朝似乎同高丽国起了冲突,汉军正在朝辽东南抽调兵马,高丽数万大军,已渡过鸭绿江,兵临来远城!”军官禀道。

“哦!”闻报,耶律斜轸眼神中顿时闪现出一道异彩:“消息属实?”

“应当属实!”侍卫军官道:“据报,高丽军陈兵鸭绿江,已经很长时间了,有挺进辽东的意图!”

“高丽!呵呵!”耶律斜轸哂笑两声:“蛇鼠两端之辈!行动不趁早,这个时候,竟然还敢得罪汉朝,与其撕破脸皮开战?”

“若是这般,汉丽交战,汉军南北两面开战,倒也稍济我之困!”思吟几许,耶律斜轸又喃喃道:“不过,还是不够......”

“大王,咸平来报,银州的马仁瑀大军北上了......”没有多久,又来一道军报。

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345章 剥削者第1681章 陆海之争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31章 功成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16章 军中俊才第37章 新政第35章 室韦覆灭第1750章 《桃兰赋》第87章 兄弟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22章 称帝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35章 东归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这才是感言第31章 送行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270章 立场第15章 马楚内乱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380章 饶乐国第43章 东京声色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139章 韩常案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480章 “新对策”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69章 祸事了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章 何谓开宝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96章 杨邠案(4)第407章 麻烦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81章 内外变动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446章 流光园第456章 遗泽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483章 南巡第46章 粮与钱第33章 两广运动第287章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79章 滏阳之捷第7章 贵戚解权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474章 立场第51章 诏令西进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370章 刘鋹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141章 祭关公第117章 机会第22章 称帝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1689章 高规格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36章 奉宸营第61章 淑妃病危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