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

“乾祐北伐,大汉收取燕山,置地山阳,使契丹不敢南顾长城;此番开宝北伐,自东以西,连奏凯歌,山阳一战,辽军再度仓皇北遁逃,自今以后,胡人不敢再南下阴山牧马了!

阴山以南,长城内外,将彻底化为我大汉疆土,诸族部民亦将成为大汉从属,彻底归化,为陛下臣民,山阳之名方副其实!”张雍情绪略显激昂,言语之中不乏对刘皇帝的褒美与崇敬。

如今的大汉帝国,论占地之广,人口之多,虽还比不上巅峰大唐,但比之初唐,是显然要盖过的,刘皇帝过去所推崇的贞观之治,也早就不是目标了,近些年来,更是少有提及。

汉唐雄风,已然重振,坐拥江山万里,而论及对属地的掌控能力,毫不避讳地讲,也胜过大唐,至于军力之强,更是全方位地盖过前代。

作为这一系列辉煌成绩的缔造者,刘皇帝也担得其任何赞誉,臣下的崇敬与吹捧,也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心头得意,但或许是为了显示他这个皇帝独具的格局与器量,刘皇帝表现得有些淡然,意态之间流露出的,反而是惆怅,仿佛对建立这样一个大帝国付出的代价感到后悔,冷静地指出:“二十余载南征北战,虽有所建树,但朕却越发如履薄冰了,你们也常劝朕,国之大,好战必亡!

如今,打下如此辽阔的疆域,丰功伟绩,古今罕见,但朕,却愈觉高处不胜寒啊!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这般庞大的帝国,如何守护,如何治理,如何发展,这才是接下来对朕、对大汉官员将士的考验!”

“陛下所言,发人深省,实为济世之言,满朝文武,都当用心研习体会,遵圣训而为政啊!”李业开启吹捧模式。

不过,李业舔得仍旧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刘皇帝仍然只是微微一笑。当然,若刘皇帝能够心口如一,如其嘴上所说那般,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对于大汉帝国而言,自然是好事。

但这,确实很难,嘴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又岂只是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情,人都是有些懈怠之心的,连刘皇帝自己都说不准什么时候自己的惰性会彻底爆发。

“陛下,臣以为,待班师还朝,可以筹备封禅事宜了!”李业眉开眼笑的,恭敬向刘皇帝道:“陛下乃圣人降世,天命雄主,功德至尊,今大业已成,该当聚天下生民之愿,登泰山之巅,设坛祭天,碑刻述功,以彰威德......”

李业这话一出,顿时引得身边的几名臣僚附和。当然,这也切中了刘皇帝的心思,挠到了他心里痒痒处。

几年前,就有官民请奏封禅事,群情汹涌,被刘皇帝几经犹豫诏止,以金瓯有缺,河山未能尽复,天下未能康定。但刘皇帝,确实很心动。

进入开宝时代,刘皇帝给自己定下了两大目标,其一灭辽,经过此番开宝北伐,已经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其二,打造开宝盛世,经过七八年的经营沉淀,同样初具其象。盛世也分种类,有汉武帝军功之强,有唐玄宗天宝之盛,而刘皇帝想要成就的,是文武并举。

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盖棺定论,最好的总结,无过于封禅大典礼了。因此,当李业等人再度提起,刘皇帝有有些心痒了。

不过,脑中念头起伏断续,表面上,刘皇帝还是很克制的,轻声道:“北伐至此,军民疲敝,将士需要休整,百姓需要安定,眼下大汉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大费周章地举行封禅。此事不急,朕有的是时间......”

话虽如此,但谁都能听出,刘皇帝意动了,至少没有像过去那般明确拒绝,时间而已。李业则动了心思,回京之后,得找一干志同道合的学士鸿儒,对封禅再上上心了。

具体启动需要时间,但对于典礼的流程、礼仪等细节问题,可以早做研究准备了。最好,能够谋得封禅礼仪大臣的位置,这可是数百年才能一次的大典,弥足珍贵,皇帝固然是主角,但天子光辉笼罩之下,谁青史留名更加响亮,却是需要多努力的......

刘皇帝再是目光如炬,却也难以完全看透人心,哪里想得到,他这个舅舅,心思已经飘得那么远。

“传诏,犒赏三军!另外,召集有功将士,朕要亲自宴请他们,以酬功劳!”回到御营,刘皇帝直接吩咐着。

“是!”李业受命去操持庆功宴了。

“官家,九原侯自云中北来,请求觐见!”还没好好感受御帐内的暖和,喦脱便来禀报。

对此,刘皇帝付以极大的喜悦与热情,当即吩咐召见。见到满面风霜的老将,刘皇帝一脸和善的笑容,纡尊降贵,亲自扶起他,紧握其手,感慨道:“老将军不必多礼!不辞劳苦,奉命危急,如老将军者,是为国之柱石啊!”

甫一见面,便是得到刘皇帝一通的褒奖,李万超荣幸之余,也连忙谦辞:“陛下过誉了!臣北上云中,未发一矢,未斩一敌,实不敢居功。大破辽军,还是将士们忘死而战、搏命拼杀的结果,臣只不过一冬烘老朽,守城老卒,无功可表......”

“老将军谦虚了!”刘皇帝哈哈一笑,拉着其入座,道:“若无老将军统帅运筹,岂有反击战略,若无老将军沉心守城,田康大军,岂能没有后顾之忧追杀辽军!你的功劳,毋庸置疑,也无需谦辞!”

听刘皇帝这么说,李万超心头自然热切,看着笑容满面的刘皇帝,拱手郑重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以此衰朽之躯,别无功业之心,更不求封赏,能为大汉略尽绵薄之力,足慰余生!”

见他这副认真的模样,刘皇帝似乎也颇有感触,动情地道:“老将军肺腑之言,朕深受感动啊!”

终于放开拉着李万超的手,刘皇帝温和道:“老将军来得正巧,朕方下令,犒赏全军,宴请有功将校,想来,若无老将在席,岂能完美?”

闻之,李万超也笑应道:“老臣腹内正空,看来,是赶上一顿盛筵了!”

“盛筵谈不上,条件简陋,只能酒肉管饱!”刘皇帝完全没架子地说道:“待班师还朝,老将军当与朕还京,到了京城,大殿之上,美食珍馐,应有尽有!”

“那臣提前谢过陛下了!”

“陛下,听说田重进重伤?”君臣二人寒暄一阵,李万超主动问道。

“放心,已然救治过来了,正在营中休养!”

“这是个将才啊,此番破辽之功,一在田重进冒死追击,二在康保裔拼死阻截,这二者,皆不易啊!”李万超感慨着,同时替田重进请功:“反击策略,也来自于田重进!”

看得出来,李万超很欣赏此人,刘皇帝笑了笑:“朕都知道!”

想了想,道:“老将军若不觉辛苦,我们这便前去探望一下我们的功勋大将?”

李万超既为田重进进言,刘皇帝就干脆再多卖其一些面子,对此,李万超自然乐意之至。

当夜,刘皇帝于白水泺汉营,大犒将士,三军皆喜,入夜方休。

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22章 “郑州站”第96章 言官第81章 两日而克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5章 荆南来使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187章 琐屑第45章 治安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175章 军略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9章 凤翔战况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85 礼宾馆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15章 荆南来使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5章 荆南来使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56章 是非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27章 郭威病了第395章 大商人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145章 策勋御宴第309章 衡酿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27章 父子座谈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34章 东路军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89章 谈话世宗篇51 皇太孙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62章 奸宦昏主第333章 养子、南征在即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173章 日常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2章 “郑州站”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461章 癫狂?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8章 赏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37章 覆灭在即第93章 完了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