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

皇城司衙门,自然在皇城之内,位置处在东南,靠近宫城,与一干朝廷中枢衙署相邻。同内敛低调的武德司相比,皇城司显然要张扬一些,门庭装饰得很漂亮,颜色明丽,引人瞩目。

作为皇城使,张德钧在皇帝面前是卑微的奴仆,但在皇城司一干僚属前,却是掌握他们前途命运乃至生杀大权的主宰。并且,因为是宦官,反而更让人畏惧,这也算是一种身份加持了。能够甘愿为阉宦如牛马爪牙一般驱使的人,也确实不是有多少清高气节的人。

后堂内,陈设华贵,甚至透着些奢侈,精美的地毯完整地将地面覆盖,薰炉袅袅生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淡宜人的香气,用的香料显然是名贵货色。

张德钧正坐在书案后边,埋头认真地翻阅着手下人呈上的大量密报,不厌其烦,十分有耐心,就期待着能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消息,一些能让刘皇帝感兴趣的消息。

皇城司最为人所忌惮与抨击的,就是这些秘密爪牙,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的刺探能力,着严重侵犯了京城官民的隐私,让朝廷的大臣们头上,始终笼罩着一层阴云,他们甚至难以知道,自己暴露了多少人后的面目。

比起武德司,皇城司最大的区别,或许并不是宦官当权,而是刺探、监视,收集情报的过程中,太没有底线。

而这一点,李崇矩主持的武德司,能量、资源、权力都要更大些,但始终守规矩,少有逾越之举。

相较之下,皇城司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做事的目的性极强,手段几无约束,张德钧是刘皇帝的家奴,也看准了一点,那就是如果能让满朝勋贵、大臣在皇帝面前无所遁形,没有一分隐私,那么刘皇帝也是乐于见到的。

而正因为了解刘皇帝这样的心理,张德钧在行事上,才会显得那般骄狂,乃至肆无忌惮。身份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张德均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压力,也不怕得罪人,心中始终明白一点,只要在刘皇帝这边圣眷不衰,他就能保证自己的权力与富贵。

何况,刘皇帝设立皇城司,由他执掌,其目的不正在于此吗?

“呵呵......”似乎是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张德钧忍不住轻笑了两声,笑声并不大,只是隐隐带有几分阴险。

“父亲!”人影闪动,明显带有敬畏的呼唤响起,将张德钧的注意力拉回。

来人是一名中年人,三十岁左右,面狭长,肤色白皙,下颔留有几绺短须,看起来比较有气质的一个人。身着一套带有皇城司标记的官袍,正六品配饰,这已算是朝廷的中层官吏了。要知道,哪怕是张德钧这个皇城使,品秩也只定在正四品。

其人名叫王守忠,乃是皇城司排次最前的亲事官,张德钧的得力下属,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是张德钧的义子。

越没有什么,越渴望什么,大概是这个缘故,这些年,张德钧终是没能忍住,收了四个义子,改名换姓,用以传家。

四名义子,各叫王守忠、王守义、张尽仁、张尽节,在取名上,张德均也是用了心的,至二王二张,只因为张德钧本姓王,只是因为被张姓宦官收养而一直姓张,在其养父去世之前,是不会改复本姓的

而这四名义子,全部被安排在皇城司衙下,担任亲事、探事官员,都成为了张德均的重要羽翼臂助,平日里也十分倚重。

至于这王守忠,则是年纪最大的一个,并且,只比张德钧小十岁,对于这样一对父子,京中多有耻笑者。

对于这四人背祖忘宗的行为,更予以无情抨击,当然,在那些嘲笑背后,未必没有艳羡者。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入张德钧眼,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认个爹,荣华富贵、权力官途便唾手可得,这样的机遇同样是难得的。真正从中获取好处的人,就更不会在意些许流言纷扰了。

“何事?”面对自己的义子,张德钧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亲和,以令人敬畏的威严面目示之。

王守忠躬下身,禀道:“四弟尽节来报,他已自河西还京,没能寻到二位殿下,让武德司的人建了功,他心中有愧,特向您告罪!”

闻言,张德钧笑了笑,摆摆手:“答复他,不妨事!两位殿下安全便好,想来他也尽力了,我派他前往,本就只作尝试,得之固喜,失之也无妨!比起武德司,我们在京外,也确实难以施展!让你安心回京吧!”

“是!”王守忠应道:“另外,尽节逗留河西,发觉了一些情况,关于此番寻到二位殿下的武德司河西都知王寅武!”

“怎么,看到人家立了大功,眼红了?”张德钧淡淡道。

王守忠嘴角翘起了一些微的弧度,正色禀道:“四弟言,这王寅武同河西军政往从甚密,尤其是前河西都知卢多逊,更引为知己,关系亲密,交结频繁!”

听其言,张德钧明显来了些兴趣,看着王守忠,听他继续说下去。注意到张德钧的反应,王守忠也紧跟着道来:“四弟以为,这私结大臣,可是犯忌的事情。这王寅武同河西军政关系如此亲密,其中难免牵扯,是否深入调查,或许能够发现一些意外收获......”

闻之,张德钧认真地思考了一阵,不由摇摇头:“人家刚立了大功,我们便去找麻烦,这即便上报到官家那里,也是难以得到支持的,甚至会被联想到皇城、武德二司之争,觉得我们是故意打击。

尽节所报此类,还不够,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至于卢多逊,官家可是很看中此人了,圣眷正隆,暂时也不便得罪!”

“父亲英明!那便先放下此事?”王守忠请示道。

“暂时放下!”张德钧肯定道。

“那狗肉馆之事,可曾处置了?”张德钧突然问道。

闻问,王守忠答道:“已然调查过了,此馆的狗肉来源,主要从一名狗商手中购得,那狗商姓周,只是京城一泼皮无赖罢了。”

“那此人的狗,是从何而来?”张德钧当即问道。

“似乎是从乡间贩得!”王守忠并没有注意到张德钧逐渐阴沉的脸色。

“那后续你是如何处置的?”

王守忠一愣,道:“只是一间狗肉馆之事,并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情况,因而我将人撤回了......”

“这就是你办的事!”张德钧猛然站了起来,狠狠地瞪着他:“官家交待的事情,也容得你如此敷衍懈怠!”

见状,王守忠吓了一大跳,倏地跪倒在地,有点慌张地请罪:“儿有错,请父亲责罚!”

“我告诉你,不要以为只是一点狗肉事,便觉得微不足道,不以为意!”张德钧冷冷地盯着他:“若是官家哪天问起,你让我如何回复,拿你这套说辞?还是诳言欺瞒官家?”

额头已然生汗,王守忠用力地磕了下头,赶忙保证道:“儿立刻加派人手,将情况调查得清清楚楚!”

盯着了他一会儿,张德钧终于收回目光,摆了下手:“起来吧!”

“谢父亲!”王守忠起身,深舒一口气。

“自去领十杖!”张德钧又淡淡道。

“是!”王守忠没人丝毫迟疑。

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1章 请教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89章 威压王帅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66章 陷河阳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70章 御宴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31章 泰来楼第9章 公府密议第89章 威压王帅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1771章 襄阳王第1695章 袁家庄第21章 西巡第48章 接纳回归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398章 虞美人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40章 定论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72章 磁州贼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1768章 崩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02章 绝境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139章 韩常案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89章 谈话第380章 饶乐国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126章 问罪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387章 就国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45章 移镇之议第73章 道府之争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95章 辽帝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21章 西巡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347章 谈话第31章 进军令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286章 进兵方略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773章 质问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6章 军中俊才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48章 耿崇美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52章 六谷土豪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16章 新勋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