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

bookmark

帝后私谈间,场内又爆发出了一阵如潮的欢呼声,比拼已经进行到第四轮,神箭手们各展其长,此时引起欢呼的,是名年轻军官,五十步外,快马疾驰,两箭齐发,双双中的,直插靶心。这样的本事,已能称得上神乎其技。

连刘皇帝都在这热烈的氛围中,多投以关注的目光,指着那名军官,对朝喦脱吩咐道:“去问问,此为何人?”

“是!”喦脱受命,没有丝毫耽搁,趋步下台,前去调查。

见状,符后轻笑道:“官家又见猎心喜,起爱才之心了?”

刘皇帝很自然地答道:“我素来如此!任何时候,最重要的都是人才,我自然希望,天下能有层出不穷的人才,共襄大汉盛世,共享升平时代!”

“官家的胸襟器量,一如既往,博大宽广啊!”符后也说起些恭维话。当然,半真半假,刘皇帝历来的风格,为私或许不乏狭隘处,但于公从来顾全大局,器量十足。

“你我夫妻,就不需这般恭维客套!”刘皇帝这么说道,大概是,习惯了符后的端庄严正,人家说点讨好话,刘皇帝反而不适应了。

很快,喦脱返回,快步至御前,立定倾身,恭敬禀道:“官家,这名小将名叫陈嘉,应州金城人氏,隶属龙栖军左厢第一军,军职百将,曾参与北伐,作战勇猛,力战有功,后抽调入京,补龙栖军额,以骑射闻名,此番行狩,由殿前司选拔,献艺御前......”

喦脱查问得还是比较详尽的,听其汇报,刘皇帝嘴角扬起了少许笑意,道:“是龙栖军中之人啊!”

龙栖军毕竟是刘皇帝起家的部队,凭借着这层关系,就等于在本军将士身上加持了一道特殊的荣光,这么多年,二十多年下来,在三衙禁军中始终独占鳌头,力压全军,既有“亲军”之名,也号称天下第一强军。

喦脱自然明白刘皇帝对龙栖军的亲近与好感,注意到他嘴角的笑容,当即开捧:“幸得官家恩德照拂,龙栖军方得人才辈出啊!”

听其言,刘皇帝嘴角扯了下,作为三衙禁兵第一军,所享受的资源是最为丰厚的,内外将士欣然向往,精兵强将都往里调,自然人才辈出了。

看刘皇帝对自己的恭维没有太大反应,喦脱也不在意,毕竟他也不是每次献媚都能取悦刘皇帝,得到积极的反馈。

“官家是否有意召见?”见刘皇帝饶有兴趣的样子,喦脱又主动请示道。

却迎来刘皇帝的拒绝:“不用,照常进行!”

如今的刘皇帝,已不像过去那般,不遗余力地施加影响,收买军心,一个小小的百将,纵然骑射技术再是精湛,也难轻易入刘皇帝眼,当下大汉军队,已然稳定,更是人才济济,也不需像当年那般,费尽心机地寻觅收服人才。

当然,真正令刘皇帝有所触动的,是这又是一名从底层发迹的军官,没有什么背景与后台。这些年,大汉军中的后起之秀,毫无疑问,以军二代、军三代为主,闯出些名声的,不是功臣之子,就是名将之后。

这是难以避免的,功臣勋贵们出生入死,建功立业,除了权势富贵,荫庇子孙也是重要追求,而军二代、三代们崛起,逐渐继承先辈们的荣光,沿循他们的足迹,在军中发展奋进,也符合天理人情。

而这些人,有父祖辈们给予的丰富资源可以利用,有良好的基础,兼具有别常人的高素养,自然更容易升迁出头。而这些年,老臣老将逐渐凋零,抑或走向幕后,固然还有一批宿将仍就站在台前,但勋贵将臣之后,也是逐渐崛起,替代老人,担任重要职位,成为军队中坚。

这是无法阻遏的大势,并且,在开宝北伐之中,已然有所体现。老帅老将们仍旧发挥余热,甚至主持大局,但后进晚辈们同样表现不差。在开春之后,枢密院对军队的整顿之中,也确实有一批中青代将领,得到提升,担任更重要的军职,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勋贵二代。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皇帝自然是洞若观火,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持乐见其成的态度的。军功贵族阶层,是刘皇帝用以拱卫皇权以及巩固统治阶级而扶持并妥协的产物,在保证其不会反噬的前提下,并不会去刻意打压。

在这一点上,刘皇帝也算有自信,并且够安心。过去的二十多年,许多政策的施行与制度的确立,都是出于一个平衡考虑,也围绕着这一点核心思想进行。

但是,刘皇帝准许一个阶层的存在与壮大,却不允许其膨胀,于是,便开始对军功贵族内部,进行平衡,这一点并不难做到,毕竟贵族内部本就是派系林立,军队之中,也各据山头,调兵的权力始终掌握在朝廷手中,治兵之权,也同样受到朝廷的节制与影响。

与此同时,便是对庶族官僚进行扶持,在近几年中,尤其明显,赵普任相乃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举措。

在此基础上,对于寒门庶族将士的提拔,同样也在进行中。比如,去年刘皇帝亲自接见从漠北返回大汉的几名官兵,亲自给他们赏赐提拔,又将一个原本不名一文的底层士卒白羊,越级提拔为宿卫军官,也有扶持这些军功贵族集团之外将士的意思在里边,同时也激励天下所有寒门将士奋发上进之心。

作为皇帝,刘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难免政治上的权衡考虑,这些也几乎成为他的本能了。

骑射比拼,最终的胜利者,没有多少意外,胜利者就是那名唤作陈嘉的小将,不只有吸人眼球的惊艳之举,更因为几轮下来的积分总计最高,以此冠绝群英,一举夺魁。

骑射较艺成绩出来,各给赏赐,陈嘉得到了一整套的宝马、精甲及武器,其余人员,纵然稍次,也算丰盛,除了物质奖励之外,也有各军内部的记功,至加官升职,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对于入选御前比赛的军官们而言,这本身就是一次镀金的经历。

大概一个多时辰后,张雍来报,射猎考察,已然结束,皇子及参与的贵族子弟们陆续猎获归来。

“谁猎获最多?”刘皇帝略带好奇地问张雍。

张雍干练地答道:“回陛下,经统计,宿卫营将郭世隆猎获最多,有5只山鸡、2只兔,3头鹿、4条狸,另有一头豹,总计大小15样猎物!”

“将门虎子啊,郭家子,不负其祖风采啊!”刘皇帝笑了笑,当即道:“赏!”

郭世隆,乃是上党公郭从义之孙。

皇子们也参与了狩猎,当然,最能善武功的刘昉、刘旻兄弟都不在,自然没有太出彩的,倘若真有谁又意外出色的表现,刘皇帝反而会怀疑了。

不过,此时的刘皇帝,更关心的,反而是十三皇子刘晔的表现,适才那小子,在他面前的表现还是有作用的,至少勾起了他的兴趣。

“刘晔呢?”

щшш•тtkan•c○

“十三皇子也已回营!”

“宣!”

很快,刘晔受召前来觐见,这几乎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皇帝特殊对待,臣僚宾客们自然也大感兴趣。

刘晔呢,还是此前的装扮,不过一脸疲惫,身上也多了些泥垢,显得有些狼狈,不过,表情倒显得有些严肃。

不过,手里拎着一只灰兔,皮毛染血,略带遗憾地说道:“儿无能,只猎得一兔!”

刘皇帝这回是真惊奇了,看了看那死兔,再注意到刘晔平静的小脸,一点都没有杀生的紧张与不适,心中暗叹。

“这猎兔,未必比射虎更容易,同样考验射艺!”刘皇帝轻笑着感慨道:“小十三,看来是我小瞧你了!说吧,要什么赏赐?”

闻言,刘晔小脸上终于露出了点笑容,眼神中明显有些激动,那是一种得到刘皇帝认可的情绪,微微摇头,兴奋地道:“儿不要赏赐,只请爹爹,收下此兔!”

“好!”刘皇帝没有丝毫犹豫,应道:“你这番心意,我收下了!”

朝刘晔招招手,让他上前,轻抚着他后脑勺,刘皇帝大概是第一次这般温和亲切地对他:“今日,你只猎一兔献与爹,爹等你长大,届时便可替爹猎敌了!”

“是!”刘晔认真地颔首,小脸上满是郑重。

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370章 刘鋹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187章 琐屑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9章 医政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59章 病榻陈情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69章 爱将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85章 安心第51章 以镒称铢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357章 国灭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47章 陶谷自荐第4章 中原易主第151章 凋零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765章 三郡公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49章 南国风起第90章 关右节度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92章 两京并重第297章 心虚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17章 机会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2章 对峙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285章 家务事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6章 “座谈会”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93章 升迁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407章 麻烦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89章 威压王帅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29章 劝谏第1803章 运动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412章 二王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4章 外戚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08 状元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1773章 质问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459章 挫折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22章 阉宦之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