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老郭威

“陛下!”过府致哀之后,刘皇帝本来是不欲久留,想要回宫的,然而一声苍老的呼唤,让他止步了。

“岳丈年迈,何需亲来?”叫住刘皇帝的,正是邢国公、国丈, 郭威。

郭威如今的年纪,已是奔着七十去了,须发之间夹杂的白色更多了,但就刘皇帝所知,身子骨素来硬朗,能骑马,能食肉,老而弥坚, 儿孙满堂,归养近二十年,日子很是滋润,很是逍遥。

不过此时,郭威却是被皇十二子刘晗搀扶着的,老脸也显得有几分枯瘦,有些弱不禁风的样子。听刘皇帝这么说,郭威双目之中尽是动容,哀叹道:“毕竟父子之情,人既辞世,我岂能不来,陛下临幸,臣代柴家,感谢陛下关怀!”

“见外的话就不要说了!”刘皇帝看着郭威,认真地道:“英公既是大汉的功勋柱石,也是朕的好友亲家,就这层关系, 不论如何,朕都要亲来!”

柴荣当年复姓, 以示郭柴分离,政治意义浓厚,但事实上,两姓之间,仍旧是藕断丝连的,甚至在三代之内,也有联姻的行为,两家的关系,还是很紧密。

尤其对于那些郭柴子弟而言,分两家,那可就多出一大份可继承的爵位、财产以及政治资源,这可是双倍的快乐。

早年,因为郭威对于柴荣的信任与亲近,他其他几名儿子,可是有所不忿的,后来柴荣复其姓,他们之间的关系, 反倒缓和了。

说到底, 还是利益使然。而郭柴分家,对他们而言, 是利是弊,也是难以一言道尽了,只是看从什么角度观之罢了。

对于这些情况,刘皇帝是心知肚明的,没有表达什么不满或不好的意见。毕竟,人家迫于自己的压力,连家都拆了,诚意如此,刘皇帝又还能如何苛求,总不能强行让两家反目吧。

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过去的经历与行为,那些猜忌啊,警惕啊,如今看来,却显得有些莫名,甚至有些幼稚可笑。当然,在当下政治环境下,以如今的心态与目光去看当年的事,也是不合理的。

二十年前,对于郭威,刘皇帝始终存在着一种几乎刻骨民心的猜忌,哪怕面上再是宽和尊重,心中时刻戒备着的。那个时期的刘皇帝,也确实缺乏安全感。

哪怕当初,在刘皇帝的作为下,郭威也没有获得过高的威望与权力,但是,时势发展,曾经有那么两三年,郭威在大汉朝廷中,是当之无愧的人臣第一等。

再加上柴荣这个饱受刘皇帝信重的养子,郭柴一体,那就是个庞大的军政势力集团。哪怕到如今,也不能小觑二者的影响。

开宝九年都要结束了,看看当今朝廷中,有多少贵族、将帅,是从郭柴帐下走出来的吧。那些已逝的,资望不够的就不说了,张永德、李重进、曹彬、潘美、马仁瑀、刘光义......随便列出一串名字,都是在当下大汉军政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这些人,在当年,都属于郭威帐下的马仔。

就这还是在有更多人才,是在刘皇帝整军过程中,陆续提拔了起来,否则,按照历史的进程,大汉大部分杰出的军政人才,都会被郭威给收入帐下。

正史上,就是这么写的,而其中大部分人,都为北宋一统天下而效力,甚至到宋太宗时代,都还在发光发热。

因此,即便如今自觉当年的猜忌看起来有些可笑,但刘皇帝也绝不会去鄙视当初的自己,甚至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后悔,只会在追忆旧时光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感慨,发出少许唏嘘罢了。

当然,面对此时已经老态龙钟的郭威,刘皇帝的态度自然要多亲切有多亲切,要多温和有多温和。毕竟,此时的郭威,对他已经无害了。

“爹爹,天冷风寒,不要在室外久留了,切勿着凉,荣哥的后事,自有人操持!”郭宁妃上前扶着郭威,冲儿子道:“刘晗,扶祖父入内!”

“是!”刘晗自然不敢不听母亲的话,再加上刘皇帝还在边上看着了。

由于郭威的缘故,刘皇帝也不急着回宫了,一同到公府后院,聊聊天。到如今,刘皇帝对郭威,已全然没有什么猜忌之心,相反,多了一份明显的尊重,一言一行,尽显温和,让郭威这个老人,很是感动与欣慰。

当年郭威请退之时,可是卧病在床,积重难起,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然而过了这么多年,仍旧坚挺地活着,享受美好时光,看起来也不得感叹郭威的智慧。

“岳丈今年,六十又八了吧!”暖室之内,品尝了一番英国公府的茶,刘皇帝看着已然恢复了些气色的郭威道。

“承蒙陛下挂念,还记得臣这老朽的岁数!”郭威闻言,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不知觉间,老臣已近古稀之年了!”

刘皇帝点了点头,说道:“邢州离京,千里之隔,往来不便,岳丈年事已高,也不需遭受这等折腾。今后,就留在京城吧,也让子孙们就近尽孝!”

“陛下如此关怀,老臣拜谢!”听闻此言,郭威老脸上不免感动,赶忙起身应道。

进入开宝年后,郭威都是在京师与邢州之间往来居住,早些年,身边还有个郭仪陪伴,后来郭仪长成出仕,待在邢州之时,就有些像個空巢老人了。

刘皇帝此番,让郭威长留京城养老,对他而言,自然是份贴心的关怀了。或许,柴荣既死,也是原因之一,只不过不是主要因素罢了。

“不必如此!”刘皇帝笑容温和,摆摆手,道:“得空之时,岳丈也可进宫,陪朕喝酒畅聊,朕在宫中,也时感寂寞!”

“陛下若不嫌臣老迈,那老臣便厚颜叨扰了!”郭威说道。

“刘晗!”点了点头,刘皇帝又瞧向十二子,语气严肃了些:“邢公也是你祖父,今后也该在膝下尽尽孝。你虽然出宫开府了,但学习不能放下,邢公就是你最好的学习榜样,你郭仪舅舅,就是他老人家亲自培养出来的!”

“是!”面对刘皇帝话,刘晗哪里敢有异议,恭顺称是,很是乖巧。

再度看着郭威,刘皇帝稍作沉吟,说道:“岳丈,有一事,此时说或许有些不适当,不过趁此机会,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听闻此言,郭威略感意外,但迎着刘皇帝目光,还是拱手说:“陛下请讲!”

“英公既薨,其膝下诸子,当以何人承继爵位为宜?”刘皇帝道。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柴荣留下的财产可是十分丰厚的,膝下有七子,若是按照正常情况,自然以嫡长子柴宗谊承继最为合适。

但是,本该属定论的事情,刘皇帝却专门拎出来说,是否意味着刘皇帝有什么想法?郭威虽然老,但这心思还是十分敏锐的,立刻就想到了柴宗训那夫妻俩,柴宗训终究是驸马,莫非刘皇帝考虑在此。

认真的思索,让郭威老脸显得有些凝沉,刘皇帝也没有打扰他的思考。思吟几许,郭威看了刘皇帝一眼,终是说道:“臣以为,长幼有序,嫡庶有别!”

话虽然简单,但郭威的态度,已然明了。闻之,刘皇帝嘴角蠕动了一下,更像一种抽搐,很快露出了点笑容,道:“岳丈说得不错!宗谊出仕也约有十年了,历练得不错,可继乃父之业!”

“陛下英明!”听刘皇帝这么说,郭威莫名地松了口气。

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117章 泼冷水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34章 苦难第17章 鼓噪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14章 还京第77章 吓人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50章 喜讯第152章 失意政客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2050章 最后的旅途21第160章 平定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251章 寿国公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这才是感言第265章 杨无敌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50章 喜讯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385 礼宾馆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131章 鸣沙匪第4章 中原易主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6章 “座谈会”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52章 听政3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7章 贵戚解权第132章 做媒第65章 君臣相宜第64章 边事不宁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47章 德胜渡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无题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76章 处置决议第44章 个中弊端第21章 黄袍加身第22章 称帝第399章 还债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50章 打他一仗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185章 赐宴第19章 武夫第6章 “座谈会”第6章 遗奏十条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306章 为了统治需要第93章 完了第32章 郭氏之虑第98章 温柔乡第241章 “戏言”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27章 出兵争论第95章 掘地求生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387章 就国第36章 尽伏东北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348章 文武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