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劳民伤财

泰山在天下群山中的名气,历来是很大的,作为齐鲁大地的擎天一柱,也因为自古以来这座实际称不上高峻的名山身上被赋予的特殊意义。

即便是五岳之首,岱宗名胜,也沉寂多年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 虽然不乏游人墨客登高望远,但那只是过客。

在泰山周边,是居住着一些村落的,依靠着山林,也守护着。不过,山里山外,分布比较零散,就是官府收税,有的地方都需要跑个上百里, 传达政令。

一直到开宝十年,在知州张齐贤到任之后,迫于身上肩负的特殊使命,目光首先便投向了泰山地区。

亲自走了一圈,察其弊端,即书文表奏,请示在泰山之阳,新设一个行政区,将周遭几十個村落都囊括其中,级别不算高,只是一镇,名为岱岳镇, 并直属兖州府。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大汉的“城镇化”趋势是大跨步向前,在过往节度军镇的基础上,于州县治下设立了无数市镇, 这大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

这些镇级官府, 不只体现在行政区划上,更突出的还是蕴含的经济属性。当然,新成立不久的岱岳镇,其身上的政治意义显然要更浓厚些,或者说,就是张齐贤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而展开的举措。

在过去的一年中,除了近半年的抗灾救民以及灾后重建事宜之外,自知州张齐贤以下,整个兖州府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泰山地区的治理上。

当然,行政上的整顿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最最要的,还是兖州政府对泰山进行了一次“美容”。

在开宝十年的秋冬季,在河南、河北受灾州县忙着善后安民重建事宜时,与之比邻的兖州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忙着开山修路,垒土筑坛,总之,大兴土木。

三四个月的时间内, 兖州府征调了七千余民劳力,进行工程建设。对于兖州府来说,这样规模的民力征发,已经是大动干戈了,甚至可以肯定地说,耽误了正常的民生建设,乃至农事。

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仅从经济民生价值的角度上去看待,政治优先前提下,一切都得让步,而在这帝制社会下,皇权则更大于天。

泰山那久未经营的古旧狭窄的山道进行大规模的扩宽,整齐地铺上石阶,开辟出一条直通岱顶的通天之途来。

在山顶,建立一座登封坛,宽九丈、高五尺,四面设陛。同时,打造了一作高九尺、宽五尺的石碑,当然,宣传中是天然发掘的一块原石,其作用便是记叙刘皇帝那一系列的丰功伟绩。

在山下,背靠汶水,正面泰山,居中之地,建立了一座封祀坛,以五色土砌就;在与泰山隔汶水相望的梁父山,同样开通山道,于山顶兴建一座降禅坛。

同时,从岱岳镇到泰山、梁父的道路,也经过修整,道路的质量标准,也达到直道的要求,甚至超过之。清一色的白石板,平整笔直,而自建成之后,就沿途设有巡路使,不许任何人车牲畜践踏。

这几处关键建筑,也几乎涵盖了天子具体的封禅流程,可以毫不避讳地说,这几乎是个大杂烩,不论从工程建设准备,还是从后续具体制定的典礼流程,都大规模地借鉴前人,能从中找到太多历代帝王在封禅上的举措,很多东西都是照抄。

但是,突出一个宏达,一个全面,其中主要贯彻的,则宰相赵普以及他领导的封禅筹备礼仪使团的意志。用赵普的话来说,就是刘皇帝的功业已经远盖以往所有的帝王,那么在封禅典礼上,也全方位地覆盖。

虽然刘皇帝正式下诏封禅,是在开宝十一年的崇元殿大朝会上,但具体的工作,早就从各方面落实展开了。

不论是开宝十年冬全国各地祥瑞涌现,还是东京上万百姓到皇城下请命封禅,还是全国各地官员联合上表陈情。

原本就是一件政治意义重大的典礼,经过这么一番造势,更给其增添了一份神圣性,也导致负责其事上上下下的官僚以巨大的压力。

在兖州,张齐贤更是表现出一种求全责备,也事必躬亲,哪怕是御道上一棵树的位置都要仔细比对。

最初还打算专门修通一条岱岳镇通往州城的新路,不过,在衡量规模以及修筑成本后,放弃了。

毕竟,超过一百二十里的道路,即便忽略汶水阻隔的问题,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仅靠兖州府就能够实现的,还是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

总得来说,兖州府在封禅准备的事宜上,是尽了全力的,没有任何保留,府库仓廪为之一空。简单得总结一下,也只有劳民伤财了。

当然,这背后自然不可能仅仅依靠兖州府之力,那也不现实,除非不顾一切地压榨民力,这毕竟与大汉的治国理念相悖。

关键在于,以赵普为首的朝廷,对兖州府这边的工作很是支持,尤其体现在钱粮及各种建筑资源的支持上。

过去的一年,财政司不论是在廷议还是在刘皇帝面前,都不只一次大吐苦水,抱怨财政拮据。但在兖州府展开的这些工程上,一次性便调拨了上百万贯钱,没有任何折扣。

钱,毕竟得花在刀刃上,显然,对于财政司的宰臣而言,封禅就是刀刃上的大事,政治正确的事情,容不得一点质疑与怠慢。

因此,同样是劳民伤财,至少在兖州府内进行的诸多工程中,倒也没有造成民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与寻常时期的劳役、兵役负担不同,这一次是劳有所得,口粮、被服、工具都由官府提供,被征召的劳役们只需要提供他们最有价值的劳力,并且每个人都能根据劳动成果获得钱粮、役期上的奖赏。

按照朝廷的指示、兖州府的解读,那就是封禅大典是陛下与朝廷的大事,在这其中,体现的是皇帝的功业、朝廷强大、国家的富足,不能以压榨百姓以达目的,相反,要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顺天应民,恩泽于民。

上百万贯的款项及各项资源挥洒下去,对于兖州当地的官民而言,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份福音。

而在过去的开宝十年冬季中,兖州府也明显成为了中原州治中最具活力的一地,显然,由于封禅的影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哪怕只是一时的。

在过往大汉展开的诸多工程中,哪怕是河工直道、两京重建这样的重点工程,都难说是一片风清,否则后面也不会爆发出那么多的贪腐弊案。

但在兖州府内进行的各项工程,则可以用清澈透明来形容,除了张齐贤近乎变态的监督落实之外,也在于事情的严肃性。

这种政治任务,办好了是功绩,办不好就是罪过,哪怕是些客观因素,都难赎罪,而若因人为因素出了岔子,那就要人命了。

一直到开宝十一年二月十五,在会和了自洛阳东来的皇后、太子、宗室、公卿及百官之后,御驾正式自开封出发,东向兖州,目的泰山,进行封禅。

同样一件事,在开宝十年,就不合时宜,到了开宝十一年,就是人心所向,万众推戴。

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84章 示警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347章 割韭菜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45章 移镇之议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99章 北使南归第416章 面试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106章 倒赵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62章 难得迟疑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8章 天子金令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180章 过邺都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126章 问罪第398章 虞美人第176章 雍王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1章 祸从口出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11章 大典日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1777章 东平王的谢幕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283章 降将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59章 不知死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55章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第17章 附议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146章 骄将第384章 反响第1811章 归来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58章 回师第97章 扩*整顿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18章 蒲阴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751章 结束了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1756章 海丰号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98章 封禅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