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写得不错!

拟好对调查结果的报告,准备好辅助的各项材料,包括武济川、徐士廉以及一干监考、阅卷僚属签字画押的证词,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刘旸方才怀着并不轻松的心情,前往崇政殿面圣。

天色已晚,暮色降临,习习轻风吹散了已然在京城弥漫的丝丝炎意,去吹不去刘旸心头那么沉凝。

他仍在琢磨着,虽然事情查清了,没有任何阻碍与波折地理顺了,结果也是有利的,但他心头始终萦绕着一抹阴影。

哪怕能够证明李昉的清白,朝廷取士的公正,但已经造成的影响,却不是能够轻易消除的。甚至于调查得越快,反而会给人一种匆忙感,加深人性最本能的质疑。

搅入这场风波,沾上这层麻烦,不论事实如何,李昉已然深受影响,名誉受损,今后在短时间内恐怕也难摆脱,将长就是经受旁人的质疑与非议。

这也是刘旸在查清事实后,心情依旧沉重的原因,有的时候,事实如何,真相如何,当真不重要,甚至没有多少意义,有太多人,只愿意去相信他们期望的真相。

当然,真正让刘旸感到不痛快的,还在于此事前后所笼罩的一层若有若无的迷雾,还得属那从一开始就浮现在脑海中的怀疑,背后竟是谁在推动。

在了解到徐士廉的情况后,刘旸有过这样的考虑,这场风波,只是意外与巧合,并没有人从中作梗。

然而,在拟写报告之时,转念一想,或许,恰恰是徐士廉这样的性情,才方便利用,容易挑拨,露出马脚的可能还小。从这个思路展开,那么一切仍旧说得通。

虽然对事情的思量有所偏向,也很想探究个一清二楚,但是,刘旸也有数,此事该到此为止,至少明面上该是这样。拖得越久,对李昉,对科举,对朝廷,恶劣的影响只会越发扩散。

崇政殿内,明亮的灯火与归于质朴的装饰,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气氛。自泰山归来后,刘皇帝便下谕,将身边那些带有奢华浮丽之风的装饰全部撤了。

并且,明诏地方道州,今后除盐、茶、糖、酒、瓷器等日常御用之物外,禁止搜罗上贡,并着少府拟定了一份贡品清单,划定了一个范围与标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刘皇帝或许仍旧没有找到让他激情再现的目标与追求,但是,在生活作风上还是尝试着向过去靠拢,找回过去坚持多年却在近十年逐渐被遗忘的东西。

并且,算是真正做到了,就连平日里多用来挠痒痒的玉如意,也换成了木制的,虽然也不是普通木材。

如今刘皇帝身上,除了袍服还是丝绸,也就拇指上带的玉韘与腰间配的玉饰,显得贵重些。

刘旸到时,刘皇帝方用完膳食,正慢悠哉地听着小周唱曲,慢条斯理地品着美酒。这是河东转运使张自贡献的御酿,据说是开国时期酿造封存的一批汾酒,到刘皇帝封禅方才被意外取出,作为贡贺。

不管巧不巧,就冲这份寓意,刘皇帝还是没有多说什么。甚至,张自这个名字,又再度进入他的视野,有些模湖的印象也变得清晰。

作为当年的探花,还与刘皇帝在民间有过一场偶遇,张自的仕途,走得还是比较顺畅的。当过一段时间刘皇帝的秘书,乾右北伐之后,外放云中县,在宋琪的领导下重建云中,也沾了宋琪的光,在云中任上颇有政绩。

后宋琪调任中枢拜相,张自也从云中令知云州,后调任太原府,一直到如今的河东转运使。大汉的转运使设置,并不是遵循一道一设的原则,比如剑南转运使,设立之初,职权范围就在川蜀三道,如今,更是把整个西南五道都囊括其中。

河东转运使也类似,负责河东、山阳两道,管理着京城与漠南之间最主要的一条经济交流通道。

如今的大汉的职权设置中,转运使的权威是越来越重了,这代表着朝廷对地方财权的影响控制,也是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之一。

而于张自而言,不到四十岁的道司大吏,十分不凡,进步上升的空间很大。而到了这个地位,张自钻营的本能也开始积极发作了,当然,他没有轻易向朝中掌权靠拢,毕竟是刘皇帝身边出去的人,孝敬取悦刘皇帝才是最主要的。

毕竟,道司级别大臣的调动升迁,朝中权贵(主要指赵普)虽然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最终都得通过刘皇帝。

小周并不如她姐姐那般有才情,多才多艺,但是,周宗培养出的女儿,基本素质都是拔高的,而小周的优势,一在年轻,二则是更会取悦刘皇帝。

经过通报,刘旸入内,饶于殿梁间的靡靡之音停止了,面对太子,小周盈盈一礼,得到刘皇帝首肯后,优雅退避。

刘旸多看了小周一眼,心中暗叹,如今后宫中,最受宠的,大概就是这周宜妃了。从近来陪王伴驾的频率,就可窥一二了。

刘皇帝还是一脸云澹风轻的,这两日轰动朝野的“登闻桉”似乎一点都没有影响他的闲情逸致。

刘旸收敛心神,拱手道:“关于陆士廉登闻举告之事,儿汇同臣僚,经过细致调查,已然得出结论!”

“坐!”刘皇帝轻声道,接过刘旸呈上的一叠奏章文书,也不看,让喦脱给他斟酒,道:“陪我喝两口!”

这指的真就是两口,酒香四溢,闻着都能醉人,何况入口了,刘皇帝也只敢用舌头舔舐,杯中那一二两,还有一大半了。

“这酒酿造封存之时,你还没出生了,你娘都还没嫁给我!尝一尝,这与大汉同年同岁的汾酒,于我而言,也算家乡的味道了!”刘皇帝两眼中满是追忆之色。

“是!”刘皇帝相邀,刘旸自不敢拒绝,恭敬道。小小地抿了一口,烈火歌喉,差点咳出来,为免失仪,强行忍住,脸憋得通红。

“别憋着,那多辛苦,憋坏了身体就更不值了!”见其状,刘皇帝微笑着表示关心。

刘旸这才咳了出来,连咳几声,喷了一嘴的沫子,脸上的红润非但没减轻,反而更加浓郁,汗都渗出来了,还是接过用丝帕擦了擦,方才缓过劲儿来。

“儿失仪了!这近三十年陈酿,太厉害了!”刘旸尴尬道。

“是你喝得太急了!”刘皇帝摇了摇头。

注意力终究不在酒上,拿起刘旸的奏报翻阅,刘皇帝随口问道:“调查结果如何,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迅速稳定心神,刘旸都站起了身,以一个小心谨慎的姿态,郑重道:“今科考试过程,皆依条制,并无违规乱制,取士公道,李公并无舞弊!”

“哦?”刘皇帝似乎很意外:“倘若是这样,那徐士廉何以如此激切?”

刘旸:“据臣等观察,徐士廉自负才干,恃才傲物,文章不为阅卷官所取,心中不平,恰武济川与李公的同乡关系,招其攻讦!”

瞥了刘旸一眼,刘皇帝悠悠道:“我原以为调查出结果,会费些时日,没曾想这么快,很是高效啊!”

闻此言,刘旸表情变得格外严肃,躬身说:“儿初时也认为此事错综复杂,然而,事实确实简单明了!”

刘皇帝不作话,又埋头阅览那些奏章。

“二次阅卷,得出的取士结果,有所异同,这属于正常情况!”刘旸则简单地解释了下二审的结果:“二经两批臣僚审阅,徐士廉都不在录取进士之列,由此可见,他所谓的不公与舞弊,并不存在,只是过于失意激愤罢了!”

刘皇帝终于点点头,抬眼:“不过,朕也接见了这徐士廉,从其表现来看,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落到纸面上,就如此不堪,难入阅卷官之眼?”

刘旸:“儿也亲自对徐士廉做个询问,其确实颇有辩能,也不乏见识。只是,为人过于狂傲,进士科诸项试题,他作答也没有什么疏漏,只是在策论上,行文偏激,论述狭隘,为阅卷官所弃!相反,为其所质疑的武济川,其文章见识,则中肯踏实,没有奇论怪谈!”

“呵!”刘皇帝笑了笑:“徐士廉的策论,可在其中,朕倒要看看!”

“在!”刘旸上前,帮助刘皇帝从那叠奏报中,挑出那份已经被翻阅皱了的策论试卷。

“写得还是不错的嘛!”初读之时,刘皇帝的评价,也如刘旸一般。

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04章 楚州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397章 指点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32章 做媒第15章 小人行径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432章 人事大权第122章 燕王请战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30章 收获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8章 杨苏还京第4章 西南事务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27章 皇城司第339章 那一脚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93章 班师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751章 结束了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3章 考校第82章 瓦桥关第298章 对党项策278章 军务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53章 兵临删丹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章 分食第45章 移镇之议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33章 豪强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36章 赵都帅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1章 高丽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