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强势、阴谋

bookmark

“你也说了,河西匪患由来已久,但是,为何不想想,为何屡剿不止,屡杀不绝?”刘皇帝话犹不止,继续道:“不要同我说黄金丝路引人垂涎,也不要说黄沙万里、戈壁密布不易根除,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要强调的是人,我们的官吏、官兵,他们在干什么,是否尽力了?

是不是承平久了,日子过得安逸了,不愿动弹,多生麻烦?倘若他们已然尽力,贼匪还能如此猖獗,那这河西的文武,也就不需要了;倘若是刻意放任,那就更加可恶!”

说着刘皇帝语气中已然带上了些杀气:“我过去听说过,马匪抢劫发财,官兵剿匪同样发财,匪患不绝,征剿不止,其所谓养寇自重,又能牟利,何乐不为?

我不得不怀疑,劫杀黑汗使团的,究竟是不是所谓的马匪!”

见刘皇帝的怀疑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可怕,刘旸的心中都不由忐忑起来,不是因为畏惧,而是顾虑如此状态、如此猜忌的刘皇帝会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决定。

没有顾及刘旸是什么想法,刘皇帝自顾自地继续道:“至于黑汗国,事情没查清楚前,忙着遣使做什么?向他们解释?给他们交代?自爆其短,显示大汉有多安定,显示河西的文武官员有多能干,连个使团都护不住?”

面对刘皇帝这番讽刺,刘旸保持着沉稳,低声回道:“话虽然如此,但使团毕竟是在我国境内遇害的,其不远千里,携礼而来,遭遇这样的噩运,即便本着大国气度,也该有所表示,至少,派人知会一声......”

“小小黑汗,西域边陲小国,不值一提!”刘皇帝明白刘旸的意思,但他心里就是有股怒愤难以发泄,因此,有些不讲道理地说道:

“你怕起什么争端?这事明摆着,黑汗那边要是明理,就不该怪罪大汉。若是黑汗不识时务,以此事冲突,那正好,一举灭了它,全复西域,彻底打通前往西方的商道。

刘旻不是觉得无用武之地吗?我想倘若如此,他会很高兴的......”

魏王刘旻,如今正在安西,开府高昌,坐镇西域。对于整个西北,刘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视的,从来没有放松过,他的认识也很清楚,漠南漠北安东等边地,就是再乱,也难以对中国造成致命的威胁,但西北不一样,那一乱,是可能拖累整个帝国的。

于是,除了早年把赵王刘昉派去西北,后来又把魏王刘旻也安排到安西去了,这两个最熟知兵事的皇子亲王,都放在西北地区,也可见刘皇帝的重视。

刘皇帝这番蛮横的言辞中,充满了一种霸道思想,刘旸也有些无奈,这也是性格使然,他还是偏向于一种温和些的处事方式。

至少就河西之事来说,黑汗国看起来是受害的一方,委屈的一方,大汉这边聊表诚意,以维护两国友好,是最省便有利的事。而照刘皇帝那态度,那行事,难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但是,刘旸又不好再劝了,他也怕刘皇帝再给他一个“软弱”的评价......而事实上,刘旸真的软弱吗,或许平日里以温和示人,但在大是大非上,该强硬的刘旸从来就没退缩过,只是,他比较讲理罢了。

而刘皇帝,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耐心地同人讲道理了,到老了,他的思想认知,他的行事作风,突出一个粗暴、刚愎、骄横、自我。

刘皇帝没有注意到刘旸脸上稍稍露出的复杂表情,反而凝起了眉,他在想,这事不会是刘旻使人干的吧?挑起两国争端,趁机举兵灭了黑汗,建功立业?

不过,这一刹那的念头迅速被刘皇帝掐灭了,自己得多疑到什么程度才会这么想,刘旻是个好孩子,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然而,这个不经意的念头却给刘皇帝打开了一道思路,此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些不寻常,之前有些过于愤怒,冷静地想来,却是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刘皇帝不说话了,殿内一时安静了下来,见他沉思,其他人也不敢打扰。刘旸恭敬地站着,赵普如老僧入定般坐着,王寅武还跪着不敢起身,至于张德钧坐没他的位置,站也站得不太自在......

良久,刘皇帝反应过来殿中的不对劲了,目光转移,直接锁定赵普,沉声道:“赵卿,在想什么?为何不说话?”

从入殿之后,除了行礼之外,赵普这老家伙就没说过一字,发过一声,显然有异样。

名字被点到,赵普向触电一般从入定中惊醒过来,麻利地起身,走到殿中,躬身一礼:“回陛下,老臣也在思量此事。”

“哦?那你说说,都思量出什么来了?以赵卿的见识,怕有些惊人论吧!”刘皇帝道。

“不敢!”赵普态度格外恭顺,平静地说道:“关于此桉的善后处置,老臣以为,陛下所言与太子殿下建议,都有道理,可以稍加综合,一并安排!”

听其言,刘皇帝微皱的眉头显露出不悦的意思,这赵普,居然敢在他与太子之间和起稀泥来了。

不过,刘皇帝并没有作话打断赵普,而是任其继续。赵普则似无察觉地道:“另外,老臣以为,此桉的背后,怕是另有隐情!

一者,犯下劫桉的贼人,究竟是不是马匪,尚无定论,还需详加调查。

这二来,即便是西北马匪干的,那也透着诡异,最重要的,犯下此桉的马匪,其目的是什么?

倘若是为求财,来往的商旅、境内的村庄,都可选择,比起有整整一队官兵护卫的一国使团,显然前者更容易,危险更小。

何况,一旦动手,必然迎来朝廷与河西官府的全力打击,全面报复,马匪虽然悍不畏死,但绝不会自蹈死路!

再是利欲熏心的人,在生死存亡之间,也会仔细衡量!因此,老臣以为,使团被劫杀的背后,另外有阴谋!”

不得不说,赵普的见识永远是这么清晰,直指要害,他这番怀疑,显然说到了刘皇帝心坎里,也不啰嗦了,直接开问:“赵卿所说的阴谋,指的是什么?”

“这个,老臣不好妄加揣测!”赵普犹豫了下,道。

“直说!”刘皇帝语气陡然转厉,声音都突然大了几分,吓了所有人一跳。

赵普沉稳依旧,斟酌了下,继续说来:“从黑汗使团被劫杀来看,目的不难猜测,极有可能,是为了引发两国龃龉,挑拨两国矛盾,毕竟,大汉与黑汗之间并没有太深渊源,关于西域领土问题,也只是搁置。

如今黑汗使团在大汉境内被杀,这是事实,就必然授黑汗国以话柄。这西域小国,固然不值一提,但倘若两国真因此事再起刀兵,那西域必然陷入动乱,西域一乱,河西也必然不稳,河西不稳......”

刘皇帝打断了赵普套娃一般的说辞,直接问:“你所持阴谋论,其策划者,会是谁?”

闻问,赵普犹豫得更加明显了,考虑了下,道:“此为老臣凭空猜测,至于究竟是何人阴谋,老臣就真不好说!”

“不好说也要说!”刘皇帝不管。

沉默了一会人,赵普吐露出一些人:“甘州回鹘余孽、因该制移风易俗而不满的诸胡、那些丢了权力、损了财产的蛮酋乃是那些强徙西北的汉民豪强,以及徙边服刑的罪犯、官吏、刑徒.......”

赵普这话一说,刘皇帝也沉默了,高坐在御桉后,整个人彷佛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带给人的也是阴霾一般的感受。

“都是一群宵小之辈!”良久,刘皇帝冷冷地说了句。

赵普表情大概有许久没有这般严肃了,认真地道:“陛下,倘若这些宵小之徒,有朝一日被人引导,联合起来,那对朝廷来说,可就是大患了!”

这个时候,王寅武忽然出声了,小心翼翼地把王玄真关于刑徒营骚乱的情况、变化与分析禀报了一下,显然,将这些结合起来,那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刘皇帝紧蹙着眉头诉说着他内心的纠结,显然,他有些不愿意去相信,一些被他视若面饼、任意揉捏的货色,能对他的大汉帝国产生什么威胁。

但是,多疑的性子,又让他不得不加以重视,喃喃道:“朕知道,地方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积压了一些矛盾,但已到如此地步了?”

赵普还是个明白人,在某些方向,这个长久把持大汉相权的宰相,要比刘皇帝更了解他的帝国。

“查!一查到底!”刘皇帝也不是反应迟钝的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整个人再度恢复了锐利,目光像刀子一样盯着王寅武:“倘若真有什么叛逆贼子,有一个,给朕揪出来一个!”

“是!”王寅武回答地很干脆,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其他态度。

刘皇帝此刻的怀疑,已经被赵普更进一步了,犹豫之后,就是肯定,双倍肯定,西北已经存在一些反叛大汉的乱臣贼子了。

“你来,可也是为河西之事?”刘皇帝这才问张德钧。

张德钧来时所有的小心思此时也都收起来了,恭敬应道:“回官家!正是,皇城司也收到了消息!”

“你们也一并调查,朝廷、河西、皇城、武德两司,四方齐动,务必给朕查出个水落石出!”刘皇帝吩咐道。

“是!”

深吸一口气,刘皇帝又瞧向刘旸,稍微有那么点“不好意思”,酝酿了下,释然一般吩咐道:“你方才提的那三条建议,与我补充的意思,综合一下,执行善后!”

刘皇帝还是接受了赵普“和稀泥”的建议,太子的见解,还是有道理的,至少比起刘皇帝那唯我独尊、直来直去,要显得聪明些。

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7章 小张探花第23章 皇帝的底气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297章 怪圈第31章 议治湖湘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180章 博弈第28章 下狱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342章 杀肥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1707章第288章 赵普使蜀2第14章 外戚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65章 制举进展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446章 流光园第14章 大论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98章 山道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64章 杨业却敌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58章 正面互怼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95章 掘地求生第311章 旧识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86章 笼络人心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67章 刘煦娶亲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22章 “郑州站”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351章 林邑国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36章 迎奉第380章 开宝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89章 破财赎罪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1694章 盐州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127章 不允第167章弹冠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