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

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

“长民远道而来,舟车劳顿,甚是辛苦,就不必拘礼了!”崇政殿内,刘皇帝语气温和地对行礼的高丽国王王伷道。

御前的王伷,正毕恭毕敬,三拜九叩地行着大礼,那郑重虔诚的姿态,在刘皇帝看来,可比一些大臣要诚心得多。

当然,或许是平日里见得多了,难免生出腻味,难免多心,倒是这偶尔来朝的外国君主,能让刘皇帝多些新鲜感。

王伷是在开宝十三年被徐熙奉迎回高丽即位的,至今也有八年了,八年中,这已是王伷第三次亲自来朝了,其人对刘皇帝、对大汉的忠敬之心,就是朝廷的大臣们,都十分认可,觉得这位高丽国王不错。

八年的国王生涯下来,当年的荒唐太子多少成熟了些,当然,或许是在刘皇帝面前,不得不有所收敛,表现出来,就与刘皇帝所听所闻的印象有些差距了。

而面对大汉“慈父”那和蔼的态度,王伷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起身,落座,圆滚滚的面庞上带着笑意,显得憨厚极了。

王伷向刘皇帝笑道:“陛下,臣这一路西来,又坐船,又乘车,确实疲惫不堪。然而,一进东京城,便身心放松,疲乏尽去,倍感亲切,直觉回到家乡一般!”

“哈哈.”王伷这话显然动听极了,不论是否言从其心,这种态度实在让人感到舒适,刘皇帝笑吟吟地道:“长民此言,也让朕倍感亲切啊!”

“难得来一次东京,就多住一段时间,朕已经命人给礼宾官打招呼了,定要好生招待你,做到宾至如归,也让你看看这几年东京的变化!”刘皇帝满脸愉悦,他也确实有些日子没有这么开怀了。

“陛下如此深情厚谊,臣感激不已!”王伷一副荣幸的模样,赶忙起身谢道。

刘皇帝摆摆手,轻松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可是大汉的老朋友了!”

“谢陛下!”

王伷再拜,道:“陛下,高丽国小民贫,物产瘠薄,臣此番来朝,特携有美女二十名,金银各千金,人参百株,另有一头四丈长的鲸鱼,以此薄礼,略表心意,觐献陛下,还望陛下见纳!”

听其言,刘皇帝笑了笑:“长民诚意之至,朕就笑纳了,前不久,南洋来人,给朕进献了一些香料、紫木、珊瑚、玛瑙,朕让人备一些,伱回国时带上!”

“陛下所赐,臣不敢辞!臣,拜谢陛下!”王伷大喜,长拜道。

说着,声音都哽咽起来,两眼竟然噙着泪花。见此景,刘皇帝不免意外,王伷礼节之至,哪怕有表演的成分,也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但这感动得涕泗横流,就有些过分了。

刘皇帝朝他招招手,道:“何至于此?你哭什么?”

王伷抬眼,望着刘皇帝,泪眼朦胧的,道:“经年未见,陛下待臣,仍是这般推心置腹,臣实在感激不已。然,臣见陛下又生几缕白发,臣这心里,不知为何,感到难受陛下,您一定要保重御体啊!”

听王伷说出这么一番话,刘皇帝愣了愣神,而后明白过来,洒然一笑,冲他道:“朕也是人,不是神,也有老的一日。你这番忠心孝敬,朕十分感动,起来吧!”

“是!”王伷这才起身。

看着王伷,刘皇帝道:“朕听说,这些年,高丽政治清明,朝局稳定,民困舒缓,看来,你这个国王做得不错,今后,还要再接再厉!”

面对刘皇帝的夸奖,王伷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谦虚地道:“还仰赖陛下恩泽,大汉指教,方小有所得!”

“徐熙是个人才,你用他为相,是用对人了!”刘皇帝轻笑道。

王伷当即附和道:“陛下慧眼识人,然若无大汉扶持,仅有徐熙之劳,高丽也难得如今之安!”

从始至终,王伷都秉持一点,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跪舔大汉,孝敬刘皇帝,完全一副刘皇帝脑残粉的模样。

对这样忠诚孝顺的藩属君主,刘皇帝还能苛责吗?甚至于,生出了一些悔意,觉得过去对高丽的政策做法,有些太过分了。连刘皇帝都能生出这样的心理,可见王伷的表现,有多么地感人.

大抵是这个原因,刘皇帝多给了王伷一些时间,同他寒暄交谈,甚至嘘寒问暖,甚至留他一起用膳。

因此,等王伷离开崇政殿,出宫之时,脸上连敛不住笑容,脚步都有些飘,皇帝陛下的态度,让他十分受用,就是他那强势了几十年的老子王昭,都没在刘皇帝面前得到过如此待遇,这一点,足以他自豪。而有了刘皇帝的背书,他的地位自然更稳,没人能动摇。

宫门前,高丽礼部侍郎王珍见到酒足饭饱后慢悠悠走出来的王伷,顾不得腿软腰酸,赶忙迎了上去。

王珍乃是高丽宗室,此番陪驾而来,见他疲惫不堪的模样,王伷意外地看着他:“你一直等候在此?”

王珍此时自然不敢叫苦,笑应道:“应该的!”

“辛苦了!”王伷拍拍他肩膀,以示勉励。

见他语气轻松,笑容满面,王珍问道:“看来与皇帝陛下会面很顺利?”

王伷笑了,颇有些自得:“陛下心情很好,态度也和蔼,相谈甚欢。我们的请求,陛下也答应了,礼部今后可以多派些人,前来大汉求学习政。听说这几年,那些日本矮子,往来大汉频繁,派了很多遣汉使,他们与大汉的关系怎能比我们更亲近,这方面,礼部要加强!”

“是!”王珍赶忙应道。

“还有一事!”王伷想到了什么,又指示道:“你传书回国,让徐熙继续安排人手,出海捕鱼,陛下对那些大鲸很感兴趣,可以多捕捞一些,既可以进贡,还可以售卖给汉人。”

“臣明白!”王珍答应着。

王伷的兴致很不错,对王珍恭顺则更满意,又问:“礼物都准备好了吗?”

“都已备好!”王珍赶忙道。

“那就好!叫上王妃与太子,一起去拜见岳翁!”王伷当先走着。

王伷嘴里所指的岳翁,乃是徐王刘诚赟,四年前,王伷的王妃去世,特地来朝,向刘皇帝求取公主。

只不过,刘皇帝膝下公主,要么已许人,要么年纪不合适,当然,更重要的是刘皇帝自己舍不得。

但是,王伷一片诚心,又不好拂其意,于是只有从宗室之女中选了,徐王刘诚赟之五女刘荽年纪正合适,被封为贞明公主,被王伷欢天喜地地迎了回去。

汉丽两国的关系,由此更加亲近了一层,贞明公主还给王伷生了下一个儿子王诵,并且直接被王伷立为太子,确立为王位继承人。

此番来朝,见刘皇帝是首要之事,这第二件事,自然要去徐王府拜见老岳父了,在这方面,王伷自然不会失礼。

王伷大步朝宫外车驾而去,王珍则蹑着脚步跟随,默默地打量着王伷的背影,眼神中也闪过少许异样。

对于这个国王,王珍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说他聪明吧,但观其所作所为,实在不像个有为之主,喜好女色,贪图享受,几乎不问政事。

然要说他愚蠢,从他对大汉与汉天子倾心逢迎来看,又是极为聪明之举,至少,他的王位,已经无人可以动摇,甚至可以说,他的地位,比他那个积极有为的爹都要稳固。

王伷继位的这八年间,日子逍遥而舒心,政事悉委于徐熙等一干大臣,而他自己,则奉行垂拱而治。

徐熙等人就光宗时期的苛政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了一大波被迫害的冤狱,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改善了过去的恐怖政治氛围,作为新的国王,这份功劳与恩情自然要挂在王伷身上。

同时,在徐熙的筹划下,又开始在国内推行田柴科制,根据级别授予百官与将士土地、山林,分公田与百姓耕种,一举收获人心,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政治、土地矛盾。

如此,在王伷在位的这些年,高丽国出现了罕见的政通人和的景象,哪怕只是些表象。

因此,随着在位时间的增长,王伷的王位,自然逐渐稳固。政事委于徐熙,王伷自然能尽情地享受,不受俗事所扰。

除了对大汉恭敬逢迎之外,他还把心思放在国都的建设上,在开封的那段日子,对他影响很大,回国之后,也一直念念不忘。

而经过八年的努力投入,朝鲜的开京,在高丽国内,也已经有“小东京”之称了。

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1676章 惨重第8章 杨苏还京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114章 大朝会第395章 大商人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48章 接纳回归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45章 治安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98章 转折点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63章 武德奏事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39章 濮州案(2)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350章 隐退陈情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6章 军中俊才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152章 听政3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26章 问罪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71章 兵临寿春第47章 诱其北上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134章 回府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121章 道士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200章 天子的态度第457章 郑州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90章 老将可用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81章 厮杀汉第153章 削藩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370章 刘鋹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42章 岭南在望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31章 功成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204章 解决第136章 迎奉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5章 堂议第61章 赵二为官第194章 杨邠案(2)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34章 亡国之族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5章 靖江军第150章 听政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73章 解决第134章 回府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