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

刘旻年方而立,作为一个统帅而言,年纪并不算大,但行军作战的经验,却是丰富无比,毕竟出道的第一战便是参与到开宝北伐,亲身经历艰苦卓绝而又荡气回肠的漠北远征。

十五年的军旅生涯,早就练就了冷静的头脑与坚定的意志,面对困境,始终保持着镇定,如一座山岳,岿然不动,率领汉军积极应付黑汗人。

即便最危急的时刻,眉头都没有褶一下,远征汉军的士气虽有所滑落,但统帅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也都追随着刘旻坚持着。当然,底层的士卒是盲目从众,也不得不相信魏王能带领他们闯过困境,但高层的将校们,却清楚刘旻坚持的底气所在。

战前,刘旻与杨延昭等将帅已经做了充足准备,考虑到天山难越,道路复杂,自南而北进攻,困难太大,即便能一路打到黑汗国都,损失也是难以预料的。

因此刘旻做了两手打算,他这一路主力,声势浩大,一路上打得也轰轰烈烈,但却是吸引黑汗人注意力,虽是主攻,却也承担着佯动的作用。

而除了刘旻这一路军队,另有一支精骑秘密行动,选择走北路,绕过天山主脉阻隔,通过轮台、张堡,突袭黑汗国。

在安西以北,是大片的荒原沙漠,虽然同样有天山之阻,但比起南麓,却又要通畅得多。此前未选择此路,一是不熟悉,二则是没有启动灭国计划,三则是这种基本只能用一次的计策需求一击致命。

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战略,迂回绕袭的战法并不少见,但像这样绕行近两千里,深入敌境,就是纯粹的军事冒险了。

而刘旻敢想,也敢做,甚至一度打算亲自带领偏师走北路。不过,被杨延昭、康保裔等将帅劝阻了,用杨延昭的话说,他是大军统帅,不能弃大军而走,何况,正面进攻,跋山涉水、破关拔寨,同样危险,甚至面临更大的艰难,需要刘旻统率以安军心。

当然,事实上就是不愿意刘旻过于冒险,当年老四、老六这两兄弟失陷漠北之时,造成的影响,作为亲身经历者,杨延昭可是清楚得很。

至于北路偏师,自然由杨延昭这个副帅统领,在绕后奔袭这件事上,杨延昭还是很有天分的,也很有经验。

最终,杨延昭自安西军中,挑选了六千精骑,约定好时间,稍晚由高昌城出,经轮台转向,一路向西。沿着漫无边际的大漠,顺着天山北缘,奔袭上千里,长驱直入而向黑汗东部边关阿力麻里。

阿力麻里位于伊丽河下游,在河谷西北部,属于咽喉要道,也是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或许是过去大汉从未表露过对此地的野心,也没有任何北上的意向,因此,对于杨延昭军的到来,守军毫无戒备。

即便是经过长途行军的疲惫之师,不加休整,只一个冲锋,便闯关成功,轻松地拿下阿力麻里这个黑汗国东门锁钥。

其后,经过短暂的休整,恢复精力体力,补充饮水,搜罗粮草,杨延昭又迅速提兵西进,目标直指黑汗东部大邑乙寄乌骨,同样没有多少悬念,乙寄乌骨守军虽然不乏顽强抵抗者,但迫于兵力不足,且在汉军兵临城下后城内发生了一起内乱,不到半月即宣告城破。

黑汗国内的主要精力放在南边的汉军主力上,最精锐的军力也是如此,在东北部地区的实力自然孱弱,杨延昭军人数依旧不多,但都是汉军精锐,战力不俗,也不是当地的黑汗守军所能抵挡的。

与南面刘旻大军一路啃硬骨头,直面黑汗主力不同,杨延昭这一路军,虽然千里迢迢,行路辛苦,也遭遇过一些意外与风险,但总体而言,还是十分顺利的。

毕竟,面临的对手不同。但是,远涉大漠,深入敌境,本身就意味着死亡与危险,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决心。

同时,在北路,杨延昭也做到了以战养战的目标,与想象中的沙碛荒漠,不毛之地不同,沿途有不少城镇牧场,虽比不得大汉的富饶,但物产是不缺的。

而生存在黑汗东北部的,大多是一些臣服的突骑施游牧部落,他们接受黑汗的统治,纳贡从征。早年之时,随着黑汗国的扩张,也是获得了不少好处,打仗总有缴获。

但是,在东进的过程中,黑汗的中央朝廷固然损失惨重,更为惨淡的则是这些北方的部族。族人不停地被征召,填补东征需要,消耗在与契丹、大汉的战争中,别说赏赐了,能完整地回来都是奢望。

越到后期,情况就越严重,事实上,在最近几年,黑汗对于这些仆属部族,已经是压榨性暴力统治,诸部早有不满,甚至发生过几次叛乱,只是因为实力不足,被镇压下去了。

但黑汗对东北部地区的统治,早已是摇摇欲坠,那些被黑汗残酷统治的部族心中早已充斥着怒火,汉军的到来,则将之彻底释放出来了。乙寄乌骨城的失陷,就是有这么一批人,积极反正,杀人夺城,然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北路军进展的顺利,完全出乎了杨延昭的预料,不过,他自然是乐得如此。战情如火,为了策应刘旻大军,也为了分担其压力,在乙寄乌骨城略作停留,便带领新征召的几千突骑施部卒,马不停蹄地继续向西南进发。

事实上,乙寄乌骨城陷落后,黑汗国都八刺杀衮便已经暴露在汉军的兵锋之下了,两地只相隔四百余里,中间只隔着一道伊丽河可为屏障,堪称一马平川。

而无数战例证明,要想守住河防,需要有充足的准备与足够的实力,而这两样,都不是时下的黑汗国具备的。

因此,漫长的伊丽河,也没能挡住北路军,为其轻松突破,兵锋直抵碎叶河畔的八刺杀衮。一路上的招降纳叛,兵叩敌都之时,杨延昭军人数不减反增,已达一万三千余人,因精锐齐出,南下御敌,八刺杀衮的守军,只有不到两千。

依靠着山河形胜,八刺杀衮还是给汉军进攻造成了一些麻烦,但空虚的敌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抵抗都是无力的,最终也没能逃过陷落的结局。

由于消息的滞后,在南线,黑汗主力正与刘旻大军缠斗。当得知北路也有汉军,并且在向八刺杀衮挺进之时,黑汗大汗阿里木萨整个人都懵了,不得不从歼灭汉军的美梦中醒来。

迫于后方紧迫的形势,不得不放弃战果,匆匆西撤。黑汗人的反应,自然引起了汉军的注意,为免中了敌人的诡计,刘旻初时也没有急于追击,但是,经过几次试探性的追击战,最终断定情况。

有了判断之后,刘旻就不客气,开始发力,全力追击,两方之间,攻守再度异势。只是这一回,黑汗人要更加狼狈,结果也更加惨淡。

在汉军的纠缠下,黑汗大军坚持了半个多月,待撤至距离八刺杀衮百里的集勒小城之时,国都失陷的消息终于传来了,黑汗人终于支撑不住了,陷入崩溃。

一场摧枯拉朽的战斗后,黑汗主力大部被歼,大汗阿里木萨也亡于阵中。

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71章 北齐镇第31章 边公在任第79章 滏阳之捷第429章 向南!第118章 棉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93章 噩耗连连第98章 追捕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159章 乱情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388章 考制利弊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357章 国灭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52章 联姻第429章 向南!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1790章 忧劳第341章 向钱看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52章 巫宦之国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12章 如此安慰第30章 满堂春宴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10章 坦白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113章 军改伊始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65章 杨无敌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51章 寿国公第16章 态度迥异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66章 陷河阳第192章 刘铢案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95章 大洗牌第71章 叛军势蹙第17章 武德司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3章 接见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54章 病虎獠牙第342章 杀肥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118章 棉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84章 灭佛伊始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