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缺人了

开宝二十四年,比起往年似乎又冷了许多,都到三月了,春寒依旧未曾消退,寒潮不时反复,早晚的凉意几乎能侵入人的肌骨。

这是刘皇帝当国的第三十九个年头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样的执政时间实在是漫长,漫长得有些令人麻木,不说他脚下的那些臣民了,就是刘皇帝自己,时而都有茫然之感。

一年一度,嘉庆节又要到了,只是今年刘皇帝却没有过节的兴致了,甚至降旨让宫中不用做太多的准备,仪式不搞了,御宴不设了,只打算把皇亲国戚们聚在一块儿,吃吃饭,聊聊天,也就罢了。

不过,宫外的情况,刘皇帝就没刻意去左右了,但西京臣民的反应可不像刘皇帝那般平澹。即便是一个平民百姓,都已经被动地养成了过节的习惯,虽然比不上与元夕、清明、中秋、冬至,但也是一个重要节日,开始融入百姓们的生活。

别的不提,就冲着嘉庆节前后三日所有官铺公店的商品都要大减价,就足够令人欣喜,要知道许多民间商家铺面,逢年过节,都是要涨价的......

至于贵族官僚们,那更不需鞭策了,皇帝过不过是他的事,作为臣子却不能不有所表示,主流如此,一旦和大众有所区别,那今后的仕途升迁也说不准就被区别对待了。甚至于,对于很多官僚而言,嘉庆节就是一年一种最重要的节日,舔皇帝这件事上,甭管权势地位如何,都不磕碜。

“怎么会这么乱?”垂拱殿内,老皇帝缺乏自知之明地冲吏部尚书吕端斥道:“钱塘大堤翻修两年了,还没竣工,这竟然又向朝廷要拨款,当初谁做的预算,还是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山南、剑南、东川、辽东、江西、广西、云南......十几道的秋税,拖了近四个月了,还没收齐,竟然还有脸向朝廷请求宽免时间,是不是刻意拖延,拖到最后干脆赖掉?

政务废弛,效率低下,各地官府都在干什么?官员们又是如何尽职尽责?难道大汉官府上下,尽充斥着一些尸位素餐之徒吗?

你们这些中枢宰臣,又是如何督促鞭策的?”

刘皇帝翻阅着自下边呈上的一些公务奏章,是越看越气,越看越不满意,有太多迟误疏漏之处,原本那个高效清明的朝廷官府,如今竟有“糜烂”之势,拖延、低效,混乱、错漏,看不到一点让人欣喜的事情......

面对刘皇帝的怒声责问,吕端倒还算镇定自若,躬身一礼,禀道:“陛下,钱塘大堤的翻新,此前由水部郎中樊知古负责督造,统筹全局。去年六月,受人举报贪污修堤公款,与其属下七人,被下狱调查,工程由此停工。

去岁冬,朝廷再启工程,由其副职郑怀负责主持,后又调查出,樊若水之桉,乃是由人构陷,幕后之人正是郑怀。

郑怀下狱问斩,工程再度耽搁。后经臣与工部讨论,决定复用樊知古,继续主持大堤修葺,如今已然全面复工。

如今向朝廷请求追加修缮款项,想来是因为此前几次耽搁,工期延误,再加正逢农时,劳役征发成本增加,此前下发款项已不足支撑大堤完工,因此不得不请求加拨款项......”

“该杀!”吕端刚说完,刘皇帝便厉声道,老脸上笼罩着一层怒色:“这些奸臣,官场斗争,权力倾轧,已到罔顾大局、无视国计民生的地步了吗?简直可恶!”

面对发怒的刘皇帝,吕端只是稍微矮了下身体,没有接话。平复了下情绪,刘皇帝问道:“这个樊若水的情况查清楚了,确定是清白的?”

闻问,吕端业务熟练地答道:“禀陛下,樊若水,字仲师,原名若水,祖籍京兆,祖、父仕于江南。其人生长于池州,江南平定后,任职于池州,开宝七年进京参考,以工科第一取士。

其人精明强干,有吏能,敏捷善辩,观政之后,先后任职于财政、工部,后外放淮东、河南,历任县、州吏职,三年前上调中枢,任工部水部郎中......”

“好了好了!”见吕端滔滔不绝,刘皇帝打断他,道:“朕不是问你此人的履历!不过,从你描述看来,此人似乎有些才干,没有差错,可委以重任?”

对此,吕端又保守地道:“就目前而言,钱塘大堤工程,用此人足可妥善完工!”

“你吕端看人,朕还是相信的!”刘皇帝这么说。

“臣不敢当!”

瞥了他一眼,刘皇帝澹澹道:“这樊知古,此前看起来是受委屈了,这样,给他挂个工部侍郎衔,至于修堤钱款,让财政司核算一番,该批就批。另外,告诉那樊知古,好好干,钱塘大堤若修好了,他这个工部侍郎给转正,若是修不好,再出问题,那他就去填堤坝!”

即便老成如吕端,听刘皇帝这般吩咐,心中也不禁颤了下,这又是拿着出鞘的钢刀在鞭策臣僚,这“工部侍郎”的补偿,对那樊知古而言,恐怕也过于沉重了。

稳住心神,见刘皇帝还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吕端又平静地继续解释:“至于政务混乱,公事迟滞,臣与有司也做了了解,初步判断,该是这半载至一年以来,自中枢到地方,汰换了太多官员职吏,提拔了太多新吏。

新履任的官吏,需要一定适应时间,且有不少人,在治政经验与办事才干上,有所缺陷,需要锻炼。而至今,全国各地官府,仍有不少职位未曾落实......”

吕端这番解释,刘皇帝是越听越不对味,不禁恼火地打断他:“依吕卿的意思,这是朝廷吏治整肃造成的?难道只有靠那些贪官污吏,政事公务才能顺畅运行,没有他们,官府政事反而一片混乱?岂有此理!还有,倘若有才不配位者,吏部为何要安排?委官任职不以才,依据的是什么?”

“陛下,臣并非此意!只是,眼下自中枢及地方各级官府,实在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吕端不急不缓,从容应道:“另外,待各地官职缺额甚大,还需职司陆续落实......”

看吕端始终不慌不忙的模样,刘皇帝也意识到了,对这老儿发脾气,实在没什么意义,自己反而落了下乘。

思索了片刻,刘皇帝问道:“大汉如今也会缺人做官?”

对此问,吕端心中微叹,如果刘皇帝用心去了解一下,这一年来里外上下究竟拿下了多少官吏,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了。更何况,缺的不是做官人,而是符合标准、能力足够的人。

不过,吕端的表情已然说明了一切,稍作考虑,刘皇帝又问:“那些观政进士、学士、候补人士,都安排下去了吗?”

吕端颔首:“回陛下,这是吏部遴选官吏的第一选择!”

眉头不禁蹙了下,随即道:“开恩科!另外,与枢密院相互配合,从退役军官中,考核选拔!吏部也都花些心思,办法总比困难多,朕再给你半年的时间,把这人员问题给朕解决了!如此乱象,朕不想再听到看到!”

“是!”吕端平静地应道。心中终于松了口气,所幸刘皇帝还给了半年时间,就怕刘皇帝急躁地要求一步到位......

第79章 滏阳之捷第257章 龙舟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297章 新山阳第446章 流光园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136章 迎奉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14章 腹黑之谋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82章 矛盾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81章 内外变动第380章 开宝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696章 藏兵于民第10章 如此处置第269章 爱将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78章 召还二郎?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80章 京观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148章 还京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204章 解决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295章 难第5章 王朴走了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306章 为了统治需要第497章 重拾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148章 还京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321章 瑶女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198章 秋猎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92章 定州事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82章 矛盾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213章 雨雪冰霖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13章 市井之声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