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饶乐国

饶乐王,自然是十四皇子刘昕了,辖地包括将燕山北道北部与安东西北一部地区,乌古(呼伦贝尔)、兴国(齐齐哈尔)为其主要城镇,西接漠北契丹,北抵大兴安岭,东则与安东缘纳河(嫩江)分治。

显然,这又是一颗刘皇帝楔入漠北、控制北方草原的钉子,刘皇帝在与刘昕的单独谈话中,交待地也很清楚,饶乐国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压制漠北契丹以及诸部室韦。

自从清除了以二韩为首的汉臣势力后,漠北契丹内部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凝聚力也大大增强。耶律隆绪得到了刘皇帝的敕封,两国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缓和,再加开边互市,贸易往来,这些年漠北契丹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在西面,强势地挡住了崛起的乃蛮联盟东侵,甚至形成了反推之势,有将乃蛮人赶回金山,收复辽原西北路地区的势头。在东面,不只击退了兴安岭诸部室韦的侵袭,还通过不断的战争,征服了一些室韦部落,获得了不少的人口与牲畜。

多年下来,契丹在不断强化草原政权属性、回归原始的同时,其漠北霸主的地位也重新得到树立。而契丹人日子好过了,刘皇帝心里就未必那么乐意了,他习惯性地要找点事。

于是,饶乐国应时顺势出现了,在结果宣布之时,刘昕是比较意外的,而安东王刘煦,心情就不太爽了。刘皇帝把燕山北道进行切割,分封给刘昕,他没什么意见,但同时还从安东身上割肉,这就不是他所能接受的了。

刘皇帝从安东身上划拉下来的地盘,主要在纳河平原,那是安东治下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纳河流域虽是当年北伐之时被汉军攻取的,但后续巩固、开发、治安,都是刘煦到任之后一点一滴发展起来了。

用了足足十五年的时间,给当地换了波血,契丹、室韦人的影响也基本被清楚干净,迁入汉民,开垦耕地,研究培育耐寒稻种,到如今才薄有成效,纳河周边也有成为安东粮仓的气象。

在即将迎来收获的时候,刘皇帝动刀子,割肉济穷。从兄弟关系出发,展现一下作为大哥的但当,支援弟弟,似乎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如果仅仅是一个乌古地区的话,对新生的饶乐国而言,就太寒酸了,毕竟那里靠近漠北契丹与兴安岭地区室韦,一直不安定,此前也不是燕山北道的重点治理地区,只有少量的戍卒与零星的官吏,维持着一个脆弱到仅剩名义的统治。

但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兄弟感情,就显得毫无价值了。何况,刘煦与刘昕之间,又哪里有什么亲近关系?二人的年纪,都已经形成代差了。

而一想到自己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成果,自己为安东打下了另外一个重要基础,就要与别人分享,刘煦这心头的不满可想而知。

这些年,迁徙到安东的汉民,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在松嫩平原上的,而纳河平原也是一个主要的接受地,当地的汉民足有十万以上。

兴国也是刘煦辛苦建立起来的,当初在辽国手里时,也只不过是一个小聚落,连道土墙都没有,更别提各项配套设施了。

如今,兴国城已经是安东治下排名前三的城市了,常驻人口都有三千多,那一砖一瓦都倾注着刘煦的心血,除了经济人口,地理上还处在黑水上游,划归饶乐国,岂不意味着连黑水流域的利益都要与之分享?

老头子若觉得乌古及周边地区拿不出手,何不大方点,就是把临潢府给刘昕他都没意见,偏偏要朝他的安东下嘴。这么多年,苦心孤诣,熬白了头发,累垮了身体,方才攒下来这点家底,他刘煦何其不易……

不过,即便满怀愤满与不甘,让刘煦直接反对,他也是不敢的,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和刘皇帝讨价还价的。而关于饶乐国的封建,朝中还有一股力量在推动,那便是太子及其拥护者们。

不管刘皇帝封建饶乐国的初衷是什么,但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削弱安东实力的机会,也是制衡安东的机会。有些忌惮与偏见是与生俱来的,又或许是“雄才难制”这个词太过经典,太子身边的那些人对刘煦始终满怀戒心,从未消退过。

过去时间担心刘煦争储夺嫡,皇长子的身份在哪里都是有市场点,后来刘煦意外地被“贬”到安东,才稍稍让人安心。不过随着刘煦在安东的经营,声望逐渐提高,实力不断增强,也越发得到刘皇帝的褒奖与认可,一些人又不放心了,毕竟一个有基本盘的皇长子,哪怕不在京中,威胁依旧是不小的。

此番,分封定论,可以再放下心了,因为这基本彻底断了刘煦的念想与可能,但十几年的猜忌与芥蒂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放下的,打压也成为了习惯性的动作,尤其还是在遵从刘皇帝意志的情况下,就更有了操作的空间。

于是,饶乐国的建立,除了刘皇帝这个大家长的强力支持,还有太子刘旸集团的暗中推动,当两股力量往一处使时,这世间也就没有多少做不成的事了。

与刘煦不一样,刘旸与刘昕的关系可一直不错,平日里对母亲失了宠的刘昕也颇为照顾,可以长兄如父来形容,而刘昕对刘旸也一向尊敬有加。如此,东面临海,西有饶乐,南有辽东,即便将来安东胆敢图谋不轨,也难以掀起什么大浪,这便是太子忠臣们周至的绸缪。

设置安东、饶乐这样的封国,刘皇帝的初衷本是为了巩固边陲,压制当地的渔猎民族,同时通过放权收缩的手段减轻中央朝廷的负担。然而,从一开始,他所设想的路线就已经开始发生偏移了……

而刘煦显然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压力,以他的性情,自然不会去向刘皇帝诉苦抱怨什么的,而是选择默默接受。唯一的要求便是,划分给饶乐国土地上生活的安东治下之民,希望可以迁走,不过这一点被刘皇帝直接拒绝,人都让你迁走了,那刘昕拿着空城荒地有什么用。

不过,刘皇帝对刘煦终究是不薄的,补偿了一百万贯钱,以及五万人口,钱好说,人除了从内地人口溢出道州的移民指标种协调之外,便是直接从刑徒营中抽调,如此,方才起了些安抚作用。

然而,对刘煦而言,这次的分封结果,显然是不那么理想的,若说实在利益,反不如安东都督府的体系。当然,作为一个封国王,其享受的权力也是不一样的,今后基本可以摆脱来自朝廷的绝大部分限制,哪怕只是名义上……

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106章 敲打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39章 濮州案(2)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1790章 忧劳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204章 解决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0章 满堂春宴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81章 厮杀汉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64章 边事不宁第71章 六合堤上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81章 厮杀汉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57章 提亲第1章 何谓开宝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1771章 襄阳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6章 尽伏东北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89章 谈话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88章 赵普使蜀2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303章 赵普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