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

腊月二十,洛阳也正处于一年最严寒的时候,冷到空气都几乎凝固。民间尚有烟火气,而皇城大内,琼楼玉宇虽被飞雪装扮漂亮洁净,给人的寒意却能直透人心。

垂拱殿内,老迈的皇帝正与年轻的孙儿待在一块,随意地坐在火炉边,摆弄着一张拼图。陪伴刘皇帝的,乃是太子次子刘文济,刘文涣自打安西出差回京之后,得到了比过去更多的重视,也忙着进学深造,进宫的机会自然也少了,于是这部分时间暂时被刘文济给填补了。

地上摆着的,这是一套由少府新制作的图板,内容是安西、吐蕃、南洋等地区国家与势力,随着大汉势力影响的深入扩张,做出的地图也更加清晰细化。

就拿吐蕃地区来说,过去在舆图上的标注,除了那一大片笼统的地域之外,就只有逻些、匹播、汉蕃交界及茶马通道上的少量城市、堡垒、据点,如今,就比较全面了。

吐蕃大会在今年七月初,便顺利召开,并完美落幕,晋王刘晞代表刘皇帝亲往逻些主持大会,与吐蕃诸王、诸教、诸部贵族、头领达成共识,获得认可,“驻吐蕃大臣”正式成立,刘晞代表朝廷入驻逻些城。

当然,这些只是官方的通报,事实上,在朝廷军政机构入驻逻些城之事上,刘皇帝还是有些想当然了。从目前结果来看,达成了目的,但过程并没有那么和谐顺利,并且紧随其后,激烈的反抗发生了。

吐蕃的反汉势力,在此次大会之后便死灰复燃了,或者说,只是一些吐蕃部族势力,进行了对汉态度及立场的转变。过去不反抗,甚至严厉镇压屠杀那些反抗大汉的部族,是为了巩固统治、扩充实力,为了能从大汉那里获取好处。

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崩溃后,虽然是四分五裂,部族势力林立,但总得来说是分为四大王系,而此番登高一呼,亮明反汉大旗的,便是阿里王系的布让王与亚泽王系的亚泽王。

一直以来,大汉对吐蕃的政策,都是恩威并施,剿抚并用,但从近十年来看,已转变为以抚为主,经济开路。茶马贸易,也是朝廷对吐蕃施加影响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了,既然加强川黔云蕃之间的联系,产生的利益也惠及相关群体。

然而,对吐蕃诸势力来说,茶马贸易的利益却不是均分的,其中大部分是逻些王与雅隆王为代表的吐蕃中东南部部族所获取。这两大王系,一个是吐蕃统一之后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一个是传统的农牧生产宝地,先天条件要优越许多,而大汉的商队在贸易对象选择上自然也据此产生倾向。

如阿里、亚泽地区,位置偏远不说,产出还贫瘠,自然得不到汉商的钟爱,即便茶马贸易还是在多年之后辐射到当地,在交易的过程中还要受到东部王系、部族的压榨,“保护费”总是得交的。

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利益悬殊的进一步拉大,东西部吐蕃对大汉的态度也越发针锋相对,其内部的分化也越来越厉害。

而朝廷的招抚政策,又不肯下大力气,给阿里、亚泽二地的吐蕃势力恩惠。刘皇帝统治下的大汉,堪称历代中央王朝最小气的,一点都没有天朝上国的大方与豪爽,给点好处,就得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或许在刘皇帝看来,没让吐蕃诸族年年上供,岁岁不停,就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享受不到多少好处,对于西南部的吐蕃势力而言,对大汉朝廷自然不会有什么亲近之意了。

所谓朝廷背盟毁约,驻军逻些,只是个引子罢了,真正的原因,还是利益问题。而举旗反汉,或许也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因此,刘晞在入驻逻些城,建立驻吐蕃大臣机构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扑灭来自吐蕃各方势力的反弹,倒也不用担心在吐蕃日子枯燥了......

不只是布让、亚泽二王,还得安抚好逻些、雅隆二王,毕竟,他们也未必乐意刘晞的进驻,尤其是逻些王,这可是他的地盘,他受的影响也最大。甚至于,吐蕃大乱的消息,是与刘晞搜集上报的吐蕃国情资料一块上报朝廷的。

吐蕃发生了自附汉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叛乱,朝廷这边的反响却有些奇怪,建言献策的不少,但在刘皇帝看来,那一条条“忠言”中,却暗含对他的讥讽,甚至于很多人就是在看笑话。

那些人,仿佛在说,陛下您一意孤行,要设驻吐蕃大臣,结果闹出这么大的乱子,连带西南都部稳了,叛乱一起,西南数十州府百姓也没安宁日子可过了,还陷晋王殿下于危险之中。

吐蕃乱了,可威胁到西南腹地安危,南洋是不是可以不打了,安西那边支援应当酌情减免,分封推进可以暂缓了,勋贵子弟们不必急于出海了吧......

当刘皇帝抱有如此心态时,反应自然也是过激的,直接传诏,对于那些举旗反汉之吐蕃乱贼,不论何人,一律严厉镇压,斩尽杀绝。

整个西南,包括山南、剑南、云南在内,边州悉数戒严,边军严格备战,随时准备西进支援平叛。当然,鉴于吐蕃特殊的地理人情状况,大动兵是不可能的,后勤根本支撑不住。

想要解决吐蕃叛乱问题,最好还是从高原内部着手解决,这也是刘晞给的建议,他意图通过召集向汉之部族,打击叛乱,同时对叛军进行分化打击。毕竟,高原上可不都是反汉者,同样有一大堆附汉的“带路党”。

考虑到刘晞手中只有那“三千”卫队,力量薄弱,还是从剑南边州,调集了一万军队西进。并且,刘皇帝还专门给时任剑南道都指挥使的上官正去了一道密令,倘吐蕃事不济,务必保证晋王安全归来。

显然,十一皇子刘晓的死,还是带给刘皇帝了不少思考,至少开始实际考虑那些身处艰苦乃至艰险地区的子孙的处境,关心他们的安危。

不过,对刘晞的情况,刘皇帝还勉强稳得住,也相信以刘晞的聪明,纵然搞不定叛乱,脱身还是没问题的。退一万步,即便事沮,再恶劣一些,身陷其中,那些吐蕃势力应当也不敢害了刘晞。

拼着吐蕃的图,刘皇帝的心思自然也的放在那边,在他的三儿子身上。然而,当收到太子刘旸与宰相赵普联袂拜见的汇报时,人还未入殿,刘皇帝的心便揪了一下,而眼瞧着二人面沉如水的模样,他的心情就更往下坠了。

“不会又有什么坏消息吧!”看二人那严肃的样子,刘皇帝强作笑意,澹澹道。

这可真是噩耗!刘旸忍不住与赵普对视了一眼,二人的目光在空气中快速交流着。事实上,在来垂拱殿之前,二人便已就刘煦薨逝的情况商量了一番,关键是怎么向刘皇帝汇报的问题。

只是不敢,这可是大汉秦王、刘皇帝的长子啊,刘晓与之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影响更是天差地别。但是,更不敢不报......

商量了一阵,还是决定一起来觐见,谁也不落下,有刘晓之事的教训,刘旸是不敢再但对汇报刘煦的事了。而此时,面对老皇帝的问话,还是老赵普,句着老腰,几乎一字一顿地说道:“禀陛下,安东上哀表,秦王殿下,薨了......”

说完,就站在那边,与刘旸一道装死。

垂拱殿内的气氛彻底凝固了,刘皇帝听得真真的,噩耗之来,迅疾而突然,不像雷霆霹雳,平澹却直击人心,在刘皇帝那颗布满伤痕的钢铁之心上,再撕开一道口子,血淋淋的。

没问真假,也没问原因,刘皇帝只是在短暂的恍忽后,泪泛晶莹,颤着手,指着刘旸,道:“如此,你可安心了吧......”

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194章 减税难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00章 梁山泺第17章 鼓噪第32章 郭氏之虑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98章 山道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16章 态度迥异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30章 收获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5章 东归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127章 不允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95章 效果已显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48章 耿崇美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86章 须发花白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170章 御宴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98章 山道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85章 善后争议完结感言第363章 安西缓封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81章 两日而克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第16章 异见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4章 西南事务第68章 撤了第1674章 爆发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30章 湖湘之治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5章 荆南来使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章 中原易主第167章 请辞第40章 郭党俊杰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216章 初夏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37章 南口大战6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1796章 刘皇帝的支持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第22章 “郑州站”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