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见闻

闲谈间,又往前约三五里地,即便在这京畿平原上,也有种豁然开朗、耳目一新之感。数丈宽的道路两侧是密集的商家店铺,连片的楼栋屋舍向两侧扩张,望不着边,当然,最为瞩目的那座巨大的石牌坊。

四柱三门,冲天柱头,目测至少三丈高,堂而皇之当道矗立,上书三个鎏金大字:陈桥镇。下方中门甚宽,可供四车并行,天子銮驾轻松通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道间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虽不至于把道路堵塞,但那股繁荣兴旺、生生不息的景象却能感染直入人心。

刘文渊当先立马,抬头仰望着这座堪称宏伟的牌楼,眼神中甚至流露出少许恍惚,嘴里感叹道:“从前往返京城,也有数次经过此地,却从未如此耐心细致地打量过此镇。在安东,就是绥化城中,也无如此规模的牌坊吧”

闻言,白永琳立刻进入角色,对刘文渊介绍道:“大王,据臣所知,此楼最早兴建于乾祐七年,当时由于陈桥官民旅客往来频繁,已然成镇,故而建楼,最初还是两柱一门。后因年久,又于开宝十二年推倒重建,就是眼前牌楼。据说,这字还是李翰林路过之时受邀所题”

“李翰林?”见白永琳那一副赞叹的表情,刘文渊倒迷惑了,好奇问道:“这是何人?名气很大?”

白永琳道:“回大王,这李翰林乃是集贤殿学士李建中,乃杨公(凝式)之后又一大家,杨公殿下当有所耳闻吧,早年还当过陛下的书法老师

李翰林书风秀雅丰腴,集采众家之长,融会百妙,为当代楷模,已有当世第一的名声,京中学子争相摹写。

不瞒大王,臣也曾练习过李翰林笔体!”

白永琳对李建中满口赞誉,刘文渊听了,却是嘴角一撇,道:“听起来,也就是一字写得漂亮些的书生,除此之外,也无甚奇异之处嘛!

等进京面圣,我向陛下讨要此人,带回安东去做文书、写公文,就是不知陛下能否同意?”

见刘文渊竟生出这样的念头,白永琳明显呆了下,眼睛都睁大了,心中暗暗嘀咕,这个年轻的安东王,果非常人。

堂堂李翰林,一代书法大家,竟然想着拿去做刀笔吏的工作。倘陛下如其请,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白永琳脑子里浮现这样的念头。

还不待其接话,刘文渊已然爽朗一笑,率先拍马而去,嘴里则吩咐着,声音洪亮:“走,去瞧瞧这名满天下的陈桥驿镇!”

由于赶路的原因,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游逛,见识也只是走马观花般扫了几眼,但即便如此,也是收获颇多。

在陈桥驿丞的引导下,一行人进入官驿歇息,驿馆这边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招待准备。得知安东王进京路过,上上下下都动员起来,甚至给驿馆内食宿的那些官吏们都打好招呼,务必给安东大王留一个好印象。

陈桥由于特殊的经济交通位置,陈桥驿则作为镇上唯一的官驿,接待过的达官贵人不在少数,公卿大臣、封疆大吏都属寻常,可谓见识博大。

但这天家贵胄,却实在不多,如今接待的,可是进京接受册封的安东王,份量着实不轻。皇帝陛下对先秦王一家子的看重与信任,坊间早有传闻,他们这些做引来送往工作的人精,“觉悟”自然是极高的,自觉得要好生伺候着,甭管能否入王驾之眼,至少不能怠慢了贵人。

陈桥驿馆接待这几十人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的,随行护卫们拼桌而坐,迅速地解决饮食休息,马匹也得到细致而耐心的照顾,草料都是最精细的

刘文渊则与白永琳在驿丞亲自侍奉下进入雅间,热腾腾的牛羊肉,香喷喷的酒菜,让人看着便食欲大振。

刘文渊没有急着动筷子,而是与白永琳碰了一杯后,又取过一只碗亲自倒满,推至桌边,冲那满脸殷勤的驿丞示意道:“请!”

眼睁睁地注视着刘文渊的动作,驿丞明显愣了下,方才反应过来,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道:“小的不敢!”

“一碗酒水罢了,有什么敢不敢的,好男儿,痛快些!”刘文渊轻笑道:“不过,吃了这杯酒,得劳烦你回答我几个问题!”

闻言,驿丞若有所思,但反应很快,拱手拜道:“大王但有所问,只要小的知晓,绝无隐瞒!”

说着,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喝得急了,渗出不少,胸前的衣襟都湿润了。

“痛快!”见其状,刘文渊哈哈大笑,往嘴里送了块牛肉,咀嚼一二,不待咽下,便随口问道:“你在此地任职多久了?”

“回大王!”驿丞地回答得也很利落:“家父母是最早迁至镇上的一批人,小的从小在此成长、就学、入吏,至于当驿丞,已有两年,期限将至,即将卸任了”

“才两年,便卸任?”刘文渊不免讶异。

驿丞道:“大王有所不知,在陈桥镇,诸多职位,都是两年一换,莫说这小小驿丞,就是镇长,也是一般!”

“怎会如此频繁?”刘文渊眉头稍蹙。

驿丞:“这是本镇几十年发展下来,形成的规矩!”

“我倒是越发好奇了,可否说说看?”刘文渊看着他。

驿丞犹豫了下,隐隐有些骄傲道:“大王,陈桥自有其特殊,此镇所处地利交通,也非天下绝大多数市镇可比。莫说小人这驿丞,就是一捕吏、巡检,众人都是抢破了头,此前,为此发生过不少激励冲突。后在开宝十年,经时任镇长与众属吏约定,所有职位,以两年为期,轮番担任,方才平息了不少冲突,本镇也得以保持安定”

听其言,刘文渊玩味地看着此人,他可不是好欺瞒了,此人话里,避重就轻,遮掩的地方很多。琢磨了下,冲一边的白永琳道:“犹记得,去年安东大调整之前,治下多的是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县长、镇将!”

白永琳喝了口酒,轻笑道:“安东自不必陈桥,如其所言,这是东出开封第一大镇。民聚而不成县者置镇,朝廷设镇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加强对这些州县之郊聚居地区的管理,镇府除了巡检、救火、捕盗之外,最重要的职责便是税课。

陈桥这里可不凡呐!作为东京周边最大的集市,人烟稠密,商贾聚集,贸易频繁,其间的税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王当知,东京城内有十几万户人口,仅靠城内三市,是远远无法满足东京士民日常生活所需。因此,集市贸易便大量向城外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三大驿镇为中心的集镇。

陈桥镇作为开封东部最大的贸易集镇,周遭县乡村庄所产,大量集中于此,再由商贾贩往东京,多年下来,已然成为输送东京物产的重要中转枢纽”

说着,白永琳瞥了那驿丞一眼,悠悠道:“这样的情况下,陈桥镇每年产生的税收及各种好处有多巨大,是可想而知的,这里的职位有多受欢迎,会引发多激烈争斗,都不值得奇怪!”

“说到底,还是‘利’之一字!”瞥了眼有些尴尬的驿丞,刘文渊问道:“这陈桥镇一年能有多少税收?”

“这恕小的无从得知,只有镇长与税官知晓!”驿丞道。

“陈桥镇上如今有多少人?”

“就小的所知,户两千以上,全镇当有上万人,若加上暂住人口,则还要更多!”

“如此说来,这陈桥镇长过得,恐怕比天下大多数知县都要滋润了”

“不只!”白永琳接话道:“两千户人口聚居,这已经赶到上许多州城人口了,这陈桥镇长,也是从七品级,在县镇建置,级别很高了”

听完,刘文渊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有些怅然地说道:“就这一个陈桥镇,各方面都要胜过绥化了,这可是我安东首府啊!”

闻言,白永琳出言安慰道:“大王不必泄气,如陈桥镇者,全天下又有几座呢?”

话是这般说,全天下,能有陈桥镇这样人口、经济规模的市镇,恐怕还不足二十座。但是,次一等、再次一等的,就有些数不清了。

作为安东国首府的绥化城,放到全天下,还真只是一座普通、偏僻、苦寒的城镇了。这既让人感到挫败,也难免产生一种不甘与委屈

迅速地调整心态,脸上浮现笑容,刘文渊对那驿丞道:“我要享用酒食了,你退下吧,这里不需你伺候!”

“是!小的告退,大王慢用!”虽有些舍不得,但还真不敢逗留多嘴。

待其离去,刘文渊又慢条斯理地品尝了一番菜肴,方才抬头,饶有兴趣地对白永琳道:“琳哥,我发现此前小瞧你了,竟然对这陈桥镇如此了解,这份博学,同龄人中恐怕少有人及!”

“大王谬赞了!”白永琳谦虚地说道:“臣是开封长大的,家中也曾有货殖经营,见识多了,也就了解了。也凑巧是陈桥镇,换作其他,就非臣所知了”

仔细地打量了白永琳两眼,埋头狠狠地咬了口烤羊腿,刘文渊道:“抓紧进食,吃完,即刻动身,前往东京!”

闻言,白永琳不禁讶然:“殿下对这陈桥镇如此感兴趣,臣还以为,大王今日将夜宿于此!”

“不需要了!”刘文渊这么道。

像打仗一般,快速解决酒肉,待到八分饱时,停住碗筷,擦干净嘴便下楼去,召集随从,准备起行。这副雷厉风行的模样,让驿馆上下无所适从,连挽留的话都不敢张寇。而等镇长闻讯中断郊游,匆匆返回时,只得到一个安东王已离开的消息,连背影都望不到,只得在驿馆前捶胸顿足……

而在赶往开封的途中,刘文渊表情一直是严肃的,等到开封城垣遥遥在望时,突然开口,问白永琳道:“若是人口都集中到州县以及市镇了,若是人人都为牟利而奔走贸易,那还剩下多少人能安分守己劳作产出,倘遇天灾人祸,岂不容易爆发饥荒?”

对此,白永琳也不知如何回答了,想了想,方才道:“在土地里劳作刨食的人,应当远比州县城镇人口更多,这贸易走商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至于饥荒,这些年大汉大小灾不断,死难的人不少,却也没听说出现过大饥荒……”

刘文渊再度陷入了沉思,他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东西把握不住……

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487章 “惊喜”第50章 喜讯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24章 人事调整第85章 少壮派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93章 完了第265章 杨无敌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06章 调任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85章 少壮派第51章 诏令西进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376章 对策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3章 不宜扩大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1765章 三郡公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71章 北齐镇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33章 西巡结束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31章 进军令第185章 赵砺案第515章 最后的旅途14第21章 祸从口出第138章 请立太子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365章 枢密军政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5章 襄阳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1676章 惨重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40章 荒唐太子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78章 火油弹第188章 后续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79章 长教训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38章 殿议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231章 主动调整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61章 晋阳来人第75章 恩威齐下第29章 劝谏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1章 西巡第6章 “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