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收获

对刘承祐的干脆与果断,冯道也惊讶了,这少年天子,如此好劝?抬眼但见刘承祐那平静的表情,眼睛都不怎么眨,冯道也是有些恍然,想来皇帝心中是早有计议。

果然,刘承祐淡淡然地说道:“这两日,朕于洛宫,对西京之舆情沸腾,也有所耳闻,早有停罢之意。”

“此番,正可从冯相之请。”刘承祐很给面子地对冯道说。

“陛下英明!”冯道又弯了弯老腰。

君臣间的气氛,始终挺和谐了,刘承祐缓着步子,徘徊了一阵,抬指幽幽地说道:“史卿勇于任事,朕前番委以史卿全权,以整西京不良之风。然其性过刚,急于刑杀,处事或有失当之处。任命之时,未及深思熟虑,却是朕的过错。”

听刘承祐之言,冯道老眼眯了下,皇帝的话总归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别看这数日史弘肇领军于西京逞凶使威,但对其行事作风与手段,恐怕天子心里也是不满呐。

心理活动丰富着,冯道脸上却看不出什么,嘴里接着话:“陛下言重了!”

刘承祐自个儿想了想,抬指道:“西京的臣僚们,这几日受惊了。冯卿德高望重,人情熟络,就替朕好好抚慰一番吧。告诉诸文武职掌吏员,西京乱不了,让他们安心。”

“遵命!”冯道应命。

告退之后,信步朝宫外走去,冯道微佝着身体,脸上满是认真思索的表情,一直到出皇城,上车驾,方才叹了口老气:“这个皇帝,不好伺候啊......”

“西巡的目的,不会就是如此吧。”冯道忍不住嘀咕,不过想了想,又暗拊:“倘如此,那天子的城府,就更让人心惊了!”

东京的风波,表面看来,是史弘肇借王命,盲目扩大,肆意打击,倾掠财产。但是以冯道的老辣,综合这些时日的情况与同刘承祐的交流,已经完全明白过来,整场风波背后真正在操纵的,还是这个近来安处深宫的少年天子。

天子设立的武德司,虽有亲从之名,实则行密探暗谍之事。对宫外的情况,只怕是洞若观火,而坐观其变。

假查贪惩恶之名,行打击豪右、占田夺民、树立权威之实。顺带着,导致史、苏而臣对上了,趁机拿下苏逢吉这个戾臣,还使史弘肇那武夫彻底自绝于朝堂。而今,又在人心最为动荡的时候,下诏罢其事,抚慰人心。

这一箭数雕的手段,虽然仍显稚嫩,但是,以皇帝的身份来做,把控全局,效果绝对不会差。

想通了这些,哪怕是冯道,也是忍不住心生感慨。当然,对这大汉天下的信心,似乎也更足了。皇帝会使用手段,在这么个世道局势,可不是什么坏事。

并且,感慨的同时,也不由得开始思索,在今后的日子,如何与这个锐意进取的天子相处,如何把握君臣之道。凡有为之君,都不是好伺候的。老狐狸几乎已经预料到了,如今的大汉朝堂,迟早要经过一轮清洗,苏逢吉下狱就是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

在接下来的朝堂变局中,他要考虑好,当如何保全自身。有一个基本原则,屁股往天子那边做。

“相公,回府吗?”赶车的仆人自辕架上问道。

回过神,冯道操着苍劲的声音,吩咐着:“去西京留守府,他的病,也该好了!”

在西京起动荡之后,留守李从敏,便告病在家了。

西京的这场风波,在刘承祐的干涉下,终究是结束了。不过在结束前,还是有个小插曲。史弘肇似乎有点嗨过头,查抄上瘾了,对刘承祐的命令竟然阳奉阴违,还是刘承祐下令夺了他的差遣,勒兵还营,方才告终。

刘承祐随后下了一道“安官诏”与“安民诏”,主要是为了消化成果。经过后续的统计,这一次整治,西京管境之内,共释民两万余人,增加在籍人口近两成,这也是刘承祐最在意,降下严令,着各地方官府妥善安排。

至于其他如钱粮、布帛、土地之类,数量虽然不少,但于如今的朝廷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倒不是特别为刘承祐所在意。苏逢吉在其间,贡献份额可不小。

而经此打击,西京的这股歪风邪气,是被压制住了,至少短时间内,上下官吏都晓得要收敛了。

以刘承祐诏意故,官员、贵族们暂且安心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但是对于此事,不少人都有所“反思”,心中的怨气很重。

基本上,都指向史弘肇了。纵观此事,史弘肇真的是一个十分合格的背锅人选。手段粗暴狠辣也就罢了,吃相还十分难看,他可是,真吃饱了,财色威名俱收。

当然,不乏聪明人,能够察觉到背后那只黑手。但是,皇帝是好直接埋怨的吗,尤其是这么个皇帝。

经此事后,西京上下,对刘承祐这个天子,只怕也是不敢再有所小觑。

三月十七日,刘承祐降诏。天下诸道州,禁止买卖人口。有流民逸户,但至官府登籍造册,不计已往身份、罪过,录白身,悉给土地,发放粮种,租借耕具......

刘承祐这道诏令有点狠,除了继续勾引那些逃遁山林的民匪、民盗之外,也在诱惑那些逃户,以及依附豪贵的隐户,为人谋作,哪有替自己耕种产出有积极性。背里隐含的意思便是,只要你投奔官府,便受官府保护,还得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重建家园......

当然,以如今大汉的情况,执行起来,总归是有难度的。但是,不妨碍刘承祐先将诏令发下,能起到一点效果是一点,能有一点收获,是一点。

且待他日。

三月二十日,刘承祐携后、妃,率西京群僚及奉诏前来洛阳觐见的关右诸节度,于洛阳近郊祭天,为大汉江山以及天下百姓祈福。

这场作秀之后,刘承祐此次西巡也就接近尾声了。

不过还朝之前,对关中、河中之地,还有一些重要的安排与调整。

在到洛阳之后,刘承祐便传诏,让陕、华、同、晋、绛、河中、河阳节度前来谒见。

结果,河中李守贞、同州薛怀让,并辞不来。对此二者的反应,刘承祐并不意外。

第4章 西南事务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1693章 安西王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2197章 仁宗篇14 从港区到华亭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306章 为了统治需要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36章 尽伏东北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36章 迎奉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36章 尽伏东北第89章 谈话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43章 事毕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100章 梁山泺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1章 乾祐灭佛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76章 拷问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216章 马政第404章 冬夜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45章 了结第1750章 《桃兰赋》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23章 幽燕事了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364章 过韩府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344章 打个赌第328章 默认第18章 诏议国策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484章 不对劲!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87章 亦有其忧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5章 王朴走了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36章 虒亭第413章 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