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

在仁宗朝,包拯是享誉朝野、扬名四海的名臣、老臣、廉正之臣,甚至有“大汉第一肃臣”之称。包括他的政治对手们,也从不否认其能干与节操。

包拯的去世,使朝野内外无数有识之士扼腕叹息的同时,关于他的死因,还引发了大量猜测。有说他累死的,有说他病死的,还有说他是被气死的,以及被奸党害死的.

而“被害论”流传最广,引发的讨论最多,调动的情绪也最高。至于事实如何,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在于这种传言最符合士民百姓对权贵、对官场的预期与想象。

而这,也能反映出一些正统二十一年前后,大汉帝国的政治形势,是怎样一种状态:紧张乃至浑浊。

从帝国内外廷的格局来分析,传言中所指的“奸党”,大抵指两派人,相党与阉党。这里的相党,单指尚书令王士廪一党,阉党则以内侍后省蔡诀为首的当代阉宦集团。

先说阉党,宦官集团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毕竟他们是作为皇权最可靠的附庸。在大汉帝国,宦官的能量,也从来不容忽视,仅看建国一百多年来,内廷之中出了多少“大宦官”就知道了。

当然,一直以来,宦官的影响力,主要限制于内廷,作为皇权最忠实的爪牙而存在。这其中,固然有帝国政治体制的约束,也跟过去几代帝王“成材率”比较高有关,使得宦官势力在壮大过程中,呈现一种利大于弊的结果。

但进入正统朝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宦官势力持续壮大,并且按捺不住爪牙,由内廷向外廷扩散。出现这种问题,根子还是在皇帝身上。

正统皇帝刘维箴,或许短于智慧,怠于政事,但对于自己的权力地位,看得还是十分重的,也尽力在维护。除了提拔王士廪等亲信之臣外,最重要的依靠,便是团聚在他身边的那些宦官了。

而帝国的宦官机制架构,可是由世祖皇帝构建了,经过百年的发展,权责职能已经相当成熟完善,内侍前后省+皇城司,基本能否覆盖整个宫廷。

也正是靠着一干忠心的奴仆走狗,刘维箴安居龙床的同时,方能对朝廷局势有个相对清楚、及时的了解。

在正统前十年,是帝国臣权最强的一段时间,那时宫廷还很平静,宦官爪牙也还算安分。然从范仲淹罢相之后,刘维箴的帝位也到了无人可动摇的时候,宦官也开始露出锋芒了。

简单地讲,就是宦官有些不甘于继续待在“传统领域”了,开始把手往外廷伸,开始干政了,明目张胆的那种。

而这,显然是不为当政权贵所容忍的,要知道,在世祖皇帝时期,都不断有朝臣敢于诤言,何况在他刘维箴。

于是,在正统十四年,时任尚书令的曹伦来了个大的,带领群臣,一起向皇帝施压,请罢阉党,杜绝宦官干政,以正朝廷风气。

虽然当了十几年皇帝,刘维箴哪里经历过这等阵势,他软弱的本质由此暴露,应对失措。最终迫于众情,选择了妥协,将石全彬、陈巍等几名权宦给黜落,风波由此平息。

然而,皇帝毕竟是皇帝,不是那么好得罪的。曹伦借此,获得了巨大声望,但很快,就被王士廪给取代,毕竟影响了刘维箴对皇后的感情(虽然那时候刘维箴对曹皇后只剩下相敬如宾了)。毕竟都是曹家人,甚至可能影响到太子刘修远。

同时,在罢了石、陈之后,刘维箴又迅速提拔新人,蔡诀就是这个时候上位的。蔡诀,别看是个宦官,但此人绝非凡人,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出身也不普通,他的养父乃是世宗朝时皇城使蔡敬。

也正是在蔡诀的建议下,包拯才得以成功拜相,官拜都察使。须知,作为朝廷的第一大清流,包拯事实上一直是被当权者所排斥的,就是因为这个人“不畏权贵”。

包拯这个人,品性、作风如何,从他当年担任洛阳府尹如何,就能可窥一斑了,朝中掌权者也都清楚,把这么个人,抬进政事堂,绝对是自找麻烦。

因而,宁与封疆,也不可使其高居相堂,当年范仲淹曾尝试过,但最后还是因阻力太大,而外放东南转运使之职。

在这样的背景下,蔡诀向皇帝建议,把包拯从岭南巡抚使的位置上的调入中枢,拜相,还是都察使这样一个位置,对帝国权贵来说,是怎样一种约束与震慑。

事实上也是如此,包拯担任都察使以来,朝廷风气是有所扭转的,即便,包拯的努力,只是一种“唐吉坷德式”的冲锋与坚守。

当然,包拯并不领蔡诀的举荐之恩,他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同时,他也始终坚持禁止宦官干政,约束特务爪牙。在任以来,除了打击贪渎官僚、不法勋贵,对宦官集团仍旧重点“照顾”。

也就使京中传播着一种流言,说蔡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然,“包都察抗争权阉”的戏码,仅仅存在于民间的传奇故事之中。

事实上,包拯与蔡诀之间,从没有直接冲突,蔡诀上位后,并没有纵容宦官,相反对那些“宦子宦孙”,多有约束规制。包拯攻讦打击的宦官,也仅是就事论事。

只不过,权宦的名声,实在不太好听罢了。

再说相党,王士廪作为从龙之臣,也堪称刘维箴力压皇叔、成功承继大统的第一功臣,刘维箴在登基之后,予以了极其丰厚的回报。

从少府,到吏部尚书,哪怕是曹伦秉政时的财政使,无不是朝廷一方大佬,权力巨擘,并且,他始终被视为“帝党第一臣”,皇帝的良师益友。

曹伦之后,当王士廪向尚书令之位发起冲击时,也得到了刘维箴的支持。正统皇帝虽然是个垂拱天子,但他若真下定决心支持某一方,那哪一方获得优势也是无比巨大的。

因此,王士廪最终如愿,将曾公亮、富弼、庞籍几名主要竞争对手力压身后,顺利上位,成为权掌中枢、宰执天下的帝国第一臣。

王士廪才干绝对是有的,谋略见识,放眼内外,都是佼佼者,政治能力强悍,治事经验丰富,善于揣摩人心,对帝国体制之运转也有极深的认识,再兼深得皇帝信重,这样一个人掌握大权,对朝局而言,至少不会是什么太坏的事。

而过去的五六年,也证明了这一点,或许帝国自上而下,滋生着诸多问题,但整体而言,还算稳定,在赈灾、济民、固边、平乱、剿贼事宜上,更有突出表现,对关键事务,王士廪从不含糊。

只不过,同范仲淹那样的贤相不同,王士廪并没有太多家国情怀,在他身上,也基本上看不出什么“理想性”,这只是一个出身宦官、精于权谋的官僚,一个务实派,一个平衡家。

王士廪执政期间的很多决策考量,往往基于自身利益以及皇帝好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为国为民。

比如赈灾济民,他调粮派饷,并不迟疑,但最终对救灾官吏的考核评功,不是因为救了多少人命,而是看哪里的动乱最少,谁治下盗贼、流民最少,他看重的,是官员的“维稳”手段与能力。

而这种理念,显然与“民重于社稷、重于君”的思想相悖的,虽然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但王士廪在执政过程中,表现得过于赤裸。

因此,在王士廪执政的这些年,他的名声并不是太好,当然这份“名声”主要指那些士林、清流。但根本不影响大局,作为当权者,他根本不需要纡尊降贵去迎合那些清谈之辈,而士林、官僚之中,也最不缺附庸羽翼者。

在帝国统治阶级,尤其是那些真正的掌权派眼中,王士廪这个尚书令,干得实则还不错。大汉帝国这艘巨舰,在岁月的侵蚀下,已渐渐显出陈旧斑纹,但在他的掌控下,还算平稳地向前航行着。

包括包拯在内,也是一般,即便打心里,反对王士廪的理念,鄙视其德行,但本着一个“相忍为国”,也还能忍受,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为国尽忠,为民尽责,同样也匡补王士廪的不足(比如对权贵、贪腐、浪费的打击)。

真正让包拯对王士廪不满,并引发直接对抗的原因,还在于王士廪的恋权专政,不肯引退。到正统二十一年,王士廪担任尚书令,已经整整五年了。

按照从世宗时期起,就彻底形成的关于尚书令任期的政治原则,王士廪该退位让贤了。然而,已经逾期半年多了,王士廪竟一点卸任的迹象都没有,相反,他加紧在朝廷内外揽收权力、安插人手、培植党羽。

这样的行为,目的可谓昭然若揭,并且一定会引起公愤。而在众多口诛笔伐中,包拯是态度最为坚定与激烈的,他深深地明白,王士廪恋权占位之举,如果成功了,对帝国政局稳定的破坏与伤害。

于是,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包拯做了许多工作,包括且不限于私下劝说、上表陈情以及堵皇帝的门,希望刘维箴能够干预朝局,拨乱反正,朝廷回归正轨。

包拯自然失败了,皇帝的态度很暧昧,对王士廪尚没有一个结论,但对包拯也没有太多的好感。而经包拯的处处作对设阻,王士廪对他是深恨不已,也秘使党羽,与其为难,甚至认为包拯也有心染指首相之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矛盾,也越发尖锐。但是,包拯虽掌管都察院,又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与尚书令直接诶对抗,也是力有不足。

当王士廪调动政治资源,全力打压包拯时,他的地位也是摇摇欲坠。包拯固然是清廉自律,忠于职守,从他个人身上,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他的下属、家人、同学,可就不一样了。

在“王包之争”日趋激烈之时,包拯却突然撤火了,并很快死了,自然难免带给旁人诸多猜测。即便,包拯真的只是突发急症,不治而亡。

把包拯之死与“相党”扯上干系,自是为了引发士民百姓的同情,“迫害论”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背后显然少不了一些权贵的推动,而其中隐含的政治目标、针对对象,不言而喻。

而包拯死后,针对对他盖棺定论的问题,朝廷内部也爆发了一场大争论,王士廪那一派自是要竭力打压,这种作为,更加引起公愤。

于是,大量臣子上表,为包拯说话,力护其清名、高名。比如大学士欧阳修,哀惋之余,亲自著了一份祭文,盛赞其品性、操守与功绩。

在群臣的争取之下,包拯方得一个“文肃”的谥号,当然,这其中,也跟王士廪的松手有关,或许他联想到了自己的身后之事.

但也从包拯开始,大汉帝国爆发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党争,激烈程度,堪称开国之最,就围绕着王士廪恋恋不舍的尚书令之位。

第28章 封疆大吏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98章 山道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235章 南口大战4浅谈两点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108章 井陉第64章 边事不宁第37章 新政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127章 不允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241章 “戏言”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60章 “暴毙”第264章 孺魏王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9章 连夜南进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0章 “宽刑简政”第313章 日常第7章 恩赏问题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96章 言官第344章 打个赌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46章 黄羊平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16章 态度迥异第385 礼宾馆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252章 面圣第180章 过邺都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46章 流光园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457章 粉饰一二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73章 日常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50章 听政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99章 北使南归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28章 下狱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5章 荆南来使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4章 大论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341章 向钱看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章 取士不公第134章 东路军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43章 事毕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47章 陶谷自荐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97章 隰州第91章 今日开宝第32章 潞州震动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