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

“官家,冯相公求见!”没让刘承祐晃悠多久,垂拱殿内侍急急忙忙地前来通禀。

在殿外,吹着冷风,头脑清醒,刘承祐原本想召冯道,君臣二人在冬风中来场“论道”的,不过思及老狐狸岁高,怕他冻坏了身体,也就将生起的趣味给压下了。

快步一回到殿中,一股在热意扑面而来,解开披在身上的裘袍,立刻有侍者接过,拿下去收置好。

“老臣冯道,参见——”望见刘承祐,正自品御茶的冯道,赶忙起身,规规矩矩地行礼。

刘承祐直接抬手打断,示意他:“冯卿免礼。”

别看在殿外吹着北风挺潇洒,回到室内,还是习惯性地往暖炉上靠。炉子内,静静地燃烧着炭火,火烧得还挺旺,加了香料,两手贴近,烤了一会儿,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方才活络了不少。

“天寒地冻的,冯卿还当保重身体!”刘承祐随手同冯道寒暄着。

天子这般关切,冯道老脸上顿时面露感激,很自然地表现一副动容的模样,拜道:“多谢陛下关怀。”

见老狐狸躬着腰候在那儿,挺辛苦的样子,刘承祐当即摆手:“冯卿但坐!”

刘承祐站着,冯道哪儿敢言坐,摇着头,定要恪守人臣之礼。见状,刘承祐只得归御座,冯道这才恭谨地坐下。

“不知陛下召臣,有何吩咐?”冯道问起正事。

“淮阳郡王开府,太后不放心,欲给他选一个王太傅,此事落在朕身上。皇室血脉不丰,朕就这么一个弟弟,虽独立出宫,但年纪尚幼,心性不定,需严师约束管教......”刘承祐也不多废话,直接道明意图。

前不久,经过太后允许,刘承祐正式将皇弟刘承勋放出宫去,封为淮阳郡王,遥领淮南尹。一个封号,都难掩刘承祐蠢动之心。

对于刘承勋,刘承祐表现得十分重视,给淮阳王府中,配齐了上下属官属吏,辅助其读书习武,还自控鹤军中调了一队精卒充当王府卫士。眼下,就差一个总领教习的太傅了。

说句不吉利的话,刘承祐若有个意外,就眼下的情况,能继大统者,非刘承勋莫属。

而在这个问题上,宰相杨邠,又犯了一条大忌,竟然主动请命,愿亲自教习刘承勋。这让刘承祐心中原本稍有所缓的忌刻,再度攀至顶峰,不是针对刘承勋那懵懂小子,就是针对杨邠。

而眼下,冯道闻其言,心里则嘀咕了起来,听天子的意思,貌似是想要他去教刘承勋?老狐狸迅速往利弊方向琢磨......

不过,很快便闻刘承祐说:“冯卿于当世素有元老之名,多晓上下贤能俊达,可有人选荐上?”

闻言,冯道反应过来,是自己想多了,迎着刘承祐的目光,认真地琢磨了一会儿,拱手应道:“集贤殿学士李崧,历仕唐、晋,位至宰辅,向具名望,功才考实,陛下以为如何?”

李崧,刘承祐嘴里咀嚼着这个名字。对于这些前晋遗臣,这么长时间下来,刘承祐也多少有些了解,其中就包括这个李崧。

尤其在此前苏逢吉案,查察其罪之时,便有关于此君与苏逢吉之间的房产矛盾报上来。苏逢吉遭贬后,刘承祐还做主将其两京之房邸,还给李崧。

李崧这个人,要说文才,或许算不得惊人,当世当朝便有许多人都能超过他。不过这个人,履历异常丰富,当过很多官,州镇职吏,三司六部,宫廷翰林,累至宰相,可以说,当官办事的经验十分丰富。

在前晋的时候,可谓其仕途巅峰,即便受举于耶律德光,也颇受厚待。不过,自归附大汉以来,便开始转霉运了,虽然朝廷对类似他这样的旧臣一直是赏个官位,供养着。此前得罪苏逢吉,差点被迫害,此后一直在集贤殿,苏禹珪属下,混日子。

“栾城一战,所救晋臣之中,就有他吧!”刘承祐考虑间随口问道。

“正是。说起来,陛下对李学士还有活命之恩!”冯道含笑道。

“前番契丹主入东京,所获晋臣中,唯有冯卿与李崧,最受荣宠。得与冯卿并列,其才具,朕倒是有些信心的!”刘承祐慢悠悠地说。

听刘承祐这番言语,冯道这边,反倒心头一紧。以他对天子的了解,当不会无的放矢才是。何以提到契丹事,莫非对“降辽之臣”有什么看法?

想到这儿,冯道又小心地转变口风:“李崧之才具,臣也是十分佩服的,世无完人,就是识人眼光,偶为障蔽。”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冯卿所指,莫非石敬瑭?杜重威?”刘承祐说。

“陛下聪颖,老臣叹服!”冯道夸奖道。

石敬瑭出镇河东,杜重威率师抗辽,此二者,都是李崧极力举荐的。虽然可能是出于当年时势国情的缘故,但从结果上看,唐、晋之亡,都与石、杜二人,有莫大的干系。

自动屏蔽其恭维,刘承祐又想到了什么,说:“洛阳查办的李鳷与李屿,是他的兄弟吧!”

西征还师途中,经停洛阳之时,刘承祐处置了一批违法的官员,那二李就在其列,是被当作典型来树立的。

闻其言,冯道终于回过味来了,禀道:“陛下若心怀顾虑,为淮阳郡王,另择良师即可,朝中人才咸集,翰林学士李浣,文才卓著,学问通达......”

李浣,是宰相李涛的弟弟。

“就选李崧吧!”刘承祐却突然抬手,朝左右吩咐着:“让陶谷拟制,以李崧为淮阳王太傅!”

“是!”

解决了一桩事,刘承祐心情又松了些,瞄向冯道,顺势问道:“中书门下,可有新事?”

“正要回禀陛下,大名府上报,临清王已斩成德军副使张鹏!”冯道观察着刘承祐的表情,小心地答道。

果然,闻其言,刘承祐眉头直接深锁起来,以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绪,喃喃自语道:“怎么都是一镇节度副使啊!”

“可曾查明,何故杀之?”刘承祐问:“朕要听实情!”

闪过那么一抹犹豫,冯道还是老实地答道:“张鹏以‘降辽’之事,讥讽临清王!”

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90章 安东国王?第8章 杨苏还京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98章 秋猎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154章 灭门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9章 求援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61章 晋阳来人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86章 赐死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30章 满堂春宴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52章 联姻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779章 四王毕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62章 二代勋贵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159章 乱情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88章 童谣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35章 杨村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第138章 回宫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36章 西面来人第324章 交代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53章 兵制改革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80章 京观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59章 乱情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8章 权谋手段第240章 城塌了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48章 接纳回归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77章 吏职变动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309章 衡酿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80章 进攻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