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非常之事

入夜渐深,公堂之上,明显明显深沉不少,闪动的灯火恍人眼,气氛已然压抑地够重。

随着刘信一句有气无力但仍带有一丝嚣张的“我认了”,郭威终于深出了口气,偏头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枢相,已过戌初。”

堂间,站了一天班的衙役们,显然也是筋疲力尽,腿都不敢动,一动就颤。衙前,仍有大量的长社士民苦守在那儿,暮色朦胧下,视线虽然不清楚,但郭威也能感受到那干人的义愤填膺、满腔怒火。

刘信所犯之罪,撇开那些笼统的说辞,掰开来,一条一条地剖析验证,简直是罄竹难书,完全不敢想象,刘信到任许州不满一年,他本人及其党属便干了那么多恶事。

当然,更让人感到愤慨的,是刘信面对诘问之时的那股子傲慢与嚣张,毫不否认,更有甚者洋洋自得,那副肆无忌惮的模样,更加遭人恨。

“堂审问答,可曾记录完备?”郭威又问。

在旁记录的一名御史扭了下发酸的手,赶紧拿起册子,回道:“尽数记录在册,请枢相审阅。”

郭威接过来,稍微翻了翻,厚实的册页,还有稍有些压手的赶紧,往下一递:“让他签字画押!”

刘信虽不识得多少字,但自个儿名字还是会写的,同样的,还是干脆签下名字,按下手印。

郭威在上见着,也不客气了,直接吩咐着:“将罪臣刘信收押下狱,严加看守,容后处置,今日堂审完毕!”

“慢!”堂下,刘信将笔撂下,拇指在衣服上随意地蹭了蹭,大喝一声。

“怎么,你还有何话要说?”

“没什么,只是有些好奇!”刘信的嘴边,竟然带着点讥讽的笑容,遥指衙前的围观的士民:“外边的那些贱民,恐怕有不少人对我恨之入骨,都期盼着我的结果。如今,这字也签了,押也画了,郭枢相,为何不当堂宣判呐!”

郭威回答也干脆:“蔡国公莫急,待上禀陛下,会有诏制的!”

“哈哈哈!郭威,你装模作样,审了我这么久,怎么样,还是拿我没办法,你做不了主,还是去向官家请示吧!”

站起身,居高临下看着刘信,郭威摇着头:“刘信呐,你之骄横跋扈,郭某这一生,也是平生少见!你不用急,我这便向陛下复命!”

“押下去!”

郭威扭身欲去,但观衙外人头攒动,鼓噪声起,显然等了这么久,就这样结束,他们不满。

想了想,直接对赵砺吩咐着:“赵御史,此番是你举告的刘信,你去,劝抚衙外所有百姓,让他们暂归己家。告诉他们,我这便去请旨!”

“是!”

......

“你疯了吗?郭威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你不要命了?”州衙大牢中,隔着槛栏,慕容瞪着刘信,怒斥道。

刘信显然待不惯这监房,情绪有些焦躁,不过闻慕容彦超之言,冷笑一声,直接道来:“我早看出来了,这分明是他刘二郎想要办我。我干得那些事,我自己清楚,与其否认,还不如痛快承认。我倒要看看,他刘二郎到底容不容得下我这个皇叔,他是不是要拿自家人开刀,来显示他的公正英明!哼哼......”

慕容彦超气急:“你是找死!让你摆正态度,像官家服软认错,你非不听!原本还有所回旋的余地,你这般,不是逼着他杀你?”

见其状,刘信这才朝左右斜了两眼,压低声音道:“我早已向太原的二哥去信了,他会上书保我的!”

闻言,慕容彦超差点气乐了,斥骂道:“远水,岂能解近渴?官家若起了杀心,二哥远在晋阳,他能拦得住?”

额头紧锁在一起,刘信微抽了口气,貌似自己考虑简单了?凝神琢磨着:“我是皇叔,都已经认罪,他就算起杀心,也不会那么急吧?你们再劝劝,嫂嫂那边,也不会容许他戕害皇叔吧!”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你安分地待在在牢里吧!”慕容彦超拂袖而去。

夜间,刘承祐没有着急看郭威呈上的堂审汇报,还是御批了两份东京发来的奏书,方才拿起,审阅起来。

“朕知他贪暴,却不知其狼戾不仁至此,罪行累累,简直耸人听闻!”一目十行浏览了几页,刘承祐合上罪书,长叹一声。

“都到这个地步了,还这般骄纵,不知悔改,冥顽不灵!”刘承祐的语气,还算平稳:“他就认准了,朕拿他没办法,当朕不敢担这杀叔恶名?”

郭威就那么恭候在下边,杨邠等随侍大臣也在,刘承祐这般当着群臣面,说出如此露骨之话,显然意有所指。不过,都沉默着,没接这茬。

直到,刘承祐将注意力放在郭威身上:“郭卿,你既推此案,刘信也认罪,以你之见,当如何判罚处置啊?”

闻言,郭威似乎早有准备,拱手道:“回陛下,臣一介武夫,粗识些文墨,然于律法一道,实无精研,不好言判!”

看郭威那低眉顺眼的模样,刘承祐仿佛见到了冯道的影子,扭头看向其他几名宰臣:“你们怎么看?”

“陛下或可遣轮精于律法者,依法而判!”这是苏禹珪的回答,说了跟没说差不多,往外推就是。

李涛则更光棍:“刘信乃国之重臣,一方节度,又是皇室近亲,寻常臣子,岂敢行判事。请陛下,圣断!”

窦贞固嘛,刘承祐没问他,他就闭着嘴,不发话,低调地很。

见这些个宰辅,一个个推搪其事,不敢进言,刘承祐倒也不以为罪,大概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这非常之决定,只有刘承祐这个非常之人能做。

御前沉闷了一会儿,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杨邠直刺刺地道:“陛下既命郭枢相以国法审之,即便以国法判之,何难之有?”

看向杨邠,这家伙,说话常常不中听,但大多时候,还是有些道理的。

“都退下吧!容朕想想!”刘承祐露出一副劳累的模样,怏怏道。

“是!”

当夜侍寝的,是高贵妃,心里装着事,做起深入的交流运动来,漫不经心,又格外使劲儿,即便以高氏的体格,也被折腾得够呛,但最终趴下的,还是刘承祐。

“官家,心怀忧思?”侧靠在刘承祐身上,见他消耗过大,喘得不行的模样,高氏轻柔地在他心口抚弄着。

抓住抚得他心痒的手,刘承祐感受着怀中美人身子带给他的舒软感觉,幽然一叹:“我欲行非常之事,奈何心存疑忌啊!”

闻言,下意识地张嘴,不过又埋下头,贴在刘承祐胸口,将涌到喉头的话堵了回去。

她当然清楚,刘承祐是在考虑刘信之事,但是,还是不要贸然发表看法得好。

刘承祐倒有些意外,偏头看着枕边的贵妃,满面春韵间,带着聪颖与乖巧。似乎明白了什么,聪明的女人啊,总是让他感觉舒心。

“你觉得,朕当如何行事?”刘承祐直接问。

在刘承祐的目光下,仍泛着浪波的眼眸眨了眨,高贵妃给了个讨巧的回答:“走正道,行正事!”

刘承祐追问:“何为正道,何为正事?”

“官家心中所选,便是正道,便为正事!”

刘承祐淡淡地笑了,很快掩去心思,一翻身,男上女下,他决定再走一条狭道。

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374章 善待第20章 屯务废改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36章 母、妻、子第15章 小人行径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177章 小贤王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82章 瓦桥关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115章 瀛州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487章 “惊喜”第58章 回师第86章 戍卒之心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236章 母、妻、子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50章 打他一仗第93章 升迁第106章 敲打第67章 刘煦娶亲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90章 老将可用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349章 边情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356章 磨砺与考验第148章 教诲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131章 鸣沙匪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755章 良平岛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22章 称帝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99章 出宫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9章 独眠孤馆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2052章 回京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2章 “郑州站”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138章 回宫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87章 兄弟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395章 大商人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92章 万岁殿宴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381章 功臣阁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13章 相敬如宾半岛史话·桓王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127章 不允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26章 名将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