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淮南情况

幽州那边,确实有些变化,燕王赵匡赞那边,想来也确是多了些想法,事物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况于人。

原因也并不复杂,一者赵匡赞承袭父位,坐镇幽州多年,大权在握,为异姓王之最,也会考虑将来。二者,也是朝廷近两年来的变化,让其心生疑忌了,虽未明确喊出削藩的口号,但收权的举动,却实实在在地进行着。

由此引发的是,燕王府那边,近年来不断提升实力,加强控制,尤其是所属燕军的掌握。燕军中,似悍将赵思绾者,越发得到赵匡赞信任与看重。

但是,局限于幽、涿三州,边境安稳又没两年,赵匡赞虽则努力,成果终究有限。背靠大汉,还是得依靠越发强盛的中枢朝廷。

而朝堂之上,李涛等臣僚的顾虑,刘承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可以听而不纳,在刘承祐看来,眼下远未至考虑幽州与燕王的时候。赵匡赞何以屡次上表,请这要那,一方面是真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试探朝廷的态度。

重心不在北方的时候,刘承祐力求一个稳定,自然不欲搞事,破坏既有的平衡。观其在西北边事上的态度就可知,连延州事都能容忍,而况于幽州重地。

再者,不管暗地有多少龃龉、疑忌,这些年来,赵匡赞与燕军,对大汉朝廷而言,还是颇有功勋的,这点不可否认。

于刘承祐而言,赵匡赞有些想法,有些猜疑,是很正常的,是可以调合的。他不想看到的是,因为一些不合时宜的猜忌,让燕军与朝廷彻底离心背德。

要知道,北边还有契丹。这两年中,大汉在不断发展进步,文治武功,远迈三代,但是契丹同样在休养生息。

传闻说契丹皇帝耶律璟荒于政事,畋猎饮酒无度,但是有耶律屋质、耶律挞烈等臣辅助,实力也在恢复壮大中。最重要的是,契丹皇室、贵族们势力的加强,使得耶律阮当政期间所积压的内部矛盾,得到了缓解。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逼得赵匡赞偏向契丹,那绝对得不偿失了。早些年,以血债累累,刘承祐不作担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仇恨也将逐渐淡化,算不得什么,尤其在近两年来,汉辽两方从上到下,保持克制,加强经济往来的情况下。

是故,察觉到朝中有针对燕军的非议不满,刘承祐即以最果断坚定的态度,做出处置。身为大汉宰相,李涛算是合格的,纵使不能立刻猜透皇帝的顾虑与心思,刘承祐也相信他,能够充分执行他的命令。

“淮南那边那边,什么情况?”刘承祐辄而问道。

提及此,李涛老脸上凝容稍展,轻笑道:“进入九月以来,旱情已然大大缓解!窦贞固、王朴,皆是朝廷干城,治灾抚民,处置有方,使得上下皆安,淮民归心。

只是,此番旱情恰在初秋,淮南田亩,多颗粒无收,百姓给养艰难。自淮南大战之后,地方破坏严重,休养不足两年,如欲复当年之盛,又要押后一两年了。”

“淮东富庶,水脉发达,交通便利,以两载积累,朝廷稍作调配,可安度。淮西则不然,还需要朝廷这边,再协调赈济,不过淮西之灾情,较于淮东,要轻一些......”

“这些情况,卿皆已明晰于心胸,可酌情处置!”刘承祐看起来很满意,对李涛说。

略作考虑,刘承祐又道:“各地大水,淮南旱情虽解,对水患却不能疏于防范!”

“陛下英明!”李涛禀道:“两道官府,皆有作为。王朴征调民壮,于治内,疏通河道沟渠,修复湮废渠塘,大辟旷土,以备屯田。另,王朴奏,欲于楚州境内,重修白水塘。”

“王朴不愧为朝廷栋梁啊,他动作倒也不慢,这是欲借机大干一场啊!”刘承祐感慨道:“楚州,白水塘?”

见刘承祐有些疑惑,李涛向他解释道:“白水塘北接山阳,西临盱眙界,最早为曹魏所筑,随大业年间枯涸,武周证圣年间修复,开置屯田。根据王朴所奏,是欲从盱眙北淮水之侧的洪泽浦,行拓建工程。”

“洪泽湖?”刘承祐嘀咕了句,有所恍然。

“《元和郡县志》有载,洪泽本名破釜涧,炀帝幸江都,经此浦宿,时亢旱,至是降雨,流泛,因改破釜为洪泽。若命名为洪泽湖,却也恰当!”

李涛见状,接话道:“按照王朴所呈计划,扩建后的洪泽,可纵百里,横二十余里,为江北一大泽,用以蓄洪、灌溉、养殖、船运,临淮州县百姓,皆可从中惠利,而少水旱之忧!”

听李涛这一番描述,刘承祐显然是动心了,稍加考虑,即道:“答复王朴,诏允之!告诉他,让他放开手干,此利国利民之举,朝廷没有不支持的道理。值此灾情,民力有余,正可危中求机,谋建千年之泽,百世之利!”

“陛下英明,高瞻远睹!”李涛当即恭维一句。

“另外,如此大工,所费之民物力,量也难少,若有困难,朝廷或可支援!”刘承祐说。

“王朴奏上言,以淮东之力,足可成就。只是,向朝廷输送税赋,当有所蠲免!”

“受灾州府,都有减税免赋之恩诏,诏允!”刘承祐直接回应道,想了想,又说:“东京这边,可发些开建器械、工具,算是支持的一份心意!”

“是!”李涛应道,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异样,皇帝对王朴的信重,朝野内外,也算少见了。

察问完此事,刘承祐稍微活动了下筋骨,主要到政殿之中严肃紧张的气氛,不由对李涛叹道:“入秋以来,旱情、水患,接踵而至,急报纷至沓来。这却是在考验我大汉君臣啊!太平时日,难见朝廷之恩泽,大难来袭,正当上下管吏发挥才能之时。向使臣工,不加懈怠,尽力任事,用心为民,民心自聚,国家自安啊!”

皇帝讲出这番话,听起来就蛮有道理的,李涛当即盛赞。作为宰相,面对一个强势的皇帝,还得放聪明些,尤其李涛自觉,自己的相位,还不算稳当......

“陛下,天灾连连,为何不出郊祭祀天地神祈,以求庇佑?钦天监那边,已然选定日期,做好祭礼准备!”见皇帝心情有所缓解,李涛趁机进言道。

闻之,刘承祐下意识地瞥了眼李涛,见其一副认真的表情,刘承祐随口说:“天若保佑大汉,何以降此危难?祭天若有用,何需朕与诸卿劳心于此,又何需官府倾力治理?”

刘承祐的反应,并没有让李涛感到意外。一直以来,大汉这位皇帝,都有些不遵天地,不敬鬼神,继位以来,除了祭祀事宜,多有废怠。皇帝自己无所觉,却让他们这干臣子,心生忧虑。

此番水旱灾害,早有臣子进言,让刘承祐设祭天地,以祈度灾。但是,被刘承祐忽略了,相比于祭祀祈祷,他更愿意将时间与精力花在理事救灾上面。

李涛说道:“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安臣僚之心,孚万民之望,还请陛下慎之!”

反应过来,刘承祐玩味地看着李涛:“若郊祭之后,灾情不加缓解,反而更加深重,那当如何?岂不是证明朕失德,见弃于天地?”

“这......”李涛不由讷言。

见其状,刘承祐笑了,摆摆手,又道:“国家祭祀,自有其道理,朕岂会不知。传诏吧,让礼部、与钦天监准备一番,择日出郊设祭,为大汉子民祈福!”

“是!陛下英明!”闻言,李涛大松一口气,赶忙应道。

要说刘承祐心里没有一丝敬畏之心,那倒也不尽然。不过更重要的是,官员、百姓信,深植于血液、骨髓里的文化,他没必要刻意去特立独行。

再加上,根据各地的汇报,此番灾情,最艰难的情况,已然度过,去祭祀一番,再加宣传,效果当更好。

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1676章 惨重第132章 进宫第34章 亡国之族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380章 饶乐国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118章 棉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完结感言第243章 不自知第80章 春夜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82章 不手软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30章 陈桥第321章 瑶女第1676章 惨重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06章 倒赵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52章 幽燕变故第69章 祸事了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70章 卫公辞世第62章 紧锣密鼓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86章 发落南臣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世宗篇51 皇太孙世宗篇51 皇太孙第77章 安阳之殇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37章 新政第132章 进宫第329章 游市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53章 遁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50章 下定决心第336章 橐相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15章 荆南来使第35章 瑶华春第107章 殿试第395章 大商人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187章 琐屑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85章 安心第141章 祭关公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45章 移镇之议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396章 天花板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125章 邢州事第313章 晋王第168章 金陵主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