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

对于李廷珪的决议,赵崇韬与韩保贞二者考虑过后,不约而同地答应了,其意既决,他们也不拂之。共御汉军,虽接连失败,但李廷珪尽力忠诚,还是值得信任的。散议之后,赵、韩而二人即率亲兵,退往南郑,整顿兵备,缮城修橹。

李廷珪这边旋即下令,闭塞绝关,全城戒严,亲自安排布防,筹备了一支督战营与预备营,将所有可用之丁壮尽数集中起来,深筑沟垒,搬运军械,打磨戍城之檑木滚石。

又以汉军器械之利,尤其是霹雳车、火油弹,长了教训,又于城垣上下准备了大量沙土、河水,以备之。又将城内老弱,尽数驱逐向东,完全一副对抗到底的样子。

但汉军的到来,比李廷珪想象的还要再快。

从兴州至西县的山道间,一支汉军,正沿着山路,向东行进。人马并不算多,只一营五百步骑,前后各百骑,中为步卒,备有三十余辆驮车,速度不慢。这是汉军的先锋军队,领军的乃是慕容承泰。

此番进取汉中的行军路线早已定下,别无通道可取,西县就是进军南郑的最大阻碍,不得不破除。早早地便探查得西县的动向,拿下兴州后,向训自领大军于顺政城休整,而遣一军先发,用为前锋,开道通路,试探敌情。

慕容承泰是主动请命领军,跟在向训身边历练了这么久,此番又经历前后大战,有了些带兵的经验,是故,略作考虑后,向训还是同意了,给他这个独自领军的机会。

即便如此,向训还是叮嘱了一番,进军勿急,小心埋伏,试探为主,勿擅攻城。即便头顶着诸多叮嘱与约束,于慕容承泰而言,仍旧兴奋不已。

进入冬季以后,汉军的军队,也都换发冬装,尤其是西南诸军,更是最先到位。内衬袄子,外裹披袄,头裹墨巾,脚踩麻鞋,一应军服,保证御寒。

策马在前,带着麾下,顺着川陇驿道,从容而进,保持着戒备,随时可投入战斗。被派为先遣的将士,自然都是西南军中的精锐,跋涉数十里,也未见多少疲色。

慕容承泰行军布置,也是有板有眼的,候骑撒得很远,足十里外。所幸,蜀军的精力都在西县的城防上,并没有设阻、埋伏,连道路栈道都没有什么破坏。

一路顺畅,除了零星一些向东的难民,再无阻碍,倒让人一路小心翼翼的慕容承泰大感无趣,嘴里嘟囔着:“原以为进军会有些困难,么没曾想这般顺利,我若是蜀军,怎么也得将驿道破坏......”

“蜀军败亡如丧家之犬,亡命尚且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身边的营校,语气轻松地对慕容承泰道:“如此也好,先锋进军本是苦差事,若能让我们轻松赶到西县,岂不美哉?”

驿道曲折,蜿蜒向东,四目尽是高岭险壁,山风寒峭,慕容承泰不由搓了搓手,笑道:“天气渐冷,我倒希望,蜀军能够主动出来迎战阻我,届时也好让我等松松筋骨,暖暖身子!”

“蜀军恐无其胆啊!”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如今,汉军的官兵们,多多少少,都带有了些骄气,将士多鄙视蜀军,这是连胜之下,带来的影响,不可避免。都知道不能轻敌,但情绪上来的时候,又岂顾得了那许多,尤其对于中下级军官而言。

一直到出山,靠近沮水,方才得报,前方异样。

沮水渡口,浮梁已然被焚毁,空气中弥漫着油脂燃烧的气味,明晃晃的火光,映衬地天色都黯淡许多。

傍晚时分,汉军的军旗,飘扬于沮水西岸。渡头边,仍旧滞留有数百难民,各个望着燃烧的浮梁,悲泣不已。

轻骑赶至,见着这副场面,慕容承泰不免意外,问探骑:“此间什么状况?”

“回将军,这些都是在兴州南逃的难民,蜀军于此设卡盘查,见我军前哨,泼油纵火,焚毁浮梁而去,弃这些蜀民于西岸!”探骑将察问得来的情况向慕容承泰叙述一番。

“蜀军显然已成惊弓之鸟,所谓望风披靡,见我军旗,不战而退!”

看了看沮水形势,冬季时水流量本不大,自浅山与丘陵间流出,山不高而沟深,地不平而坡缓,慕容承泰说道:“看来蜀军也是知晓,此水难挡我军,故而弃守,收缩回西城。”

“将这些难民,都给我集中起来,带着他们伐木立寨,今夜就于西岸宿营!”扫过那些在汉骑驱赶下,惊惧畏缩的难民,慕容承泰冷冷地吩咐着:“传令后营,加快进军速度!”

“将军,这些难民,以老弱居多,只怕也出不了多少力!”麾下摇头道,一脸看不上的样子。

“能出一分,是一分!”慕容承泰冷冷道:“这些贱民,何苦呢,当我大汉的顺民,委屈他们了吗?不识时务,背井离乡逃难,遭此厄运,还不是为蜀军所抛弃,自讨苦吃!”

汉军的组织执行力,在当代已然很高了,安营扎寨,更有其军制。在军官的带领下,上下齐动,很快一座简易的营垒拔地而起,防御算不得坚固,但布置极有条理,足可遮风避寒。

安排好口令、营防、巡逻,又查看了一番军器、粮食、战马,暮色已然彻底降临。即便素来精力旺盛的慕容承泰,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也不免疲惫。虽只担一营数百士卒,却有负千钧重任一般,对于行军、驻营,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入夜之后,冬风更显寒凉,裹挟着水汽,侵人肌骨。营内,已然生起了不少篝火以取暖,饭造得晚了些,空气中弥漫的饭香,就显得格外诱人了。

慕容承泰尽量做到与士卒同食,不过在啃了两块饼后,就以巡营为名,拿出个水袋,饮了几口,里边装得是酒......

“将军,那些难民,多无口粮,嗷嗷待哺。都帅有令,进军不得害民,是否......”麾下军官找到慕容承泰,请示道。

为了保证宿营的安全,那数百难民,都被监视在营外三里处。只能生几堆火,找些草木,瑟缩挨饿忍寒,十分凄惨。

“都帅说得是不得扰民,可没让我们救济他们!现在在打仗,军粮从后方运到前线有多难你们又不是不知,将士们的口粮,怎能分给他们!”慕容承泰说道,一脸严酷的样子,然而迟疑慎思几许,终是摆手道:“罢了,左右人也不多,做点稀粥运去,给他们填充一下肚子吧。告诉他们,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是!”

带着一小队的士卒出营,在渡口前查看,慕容承泰的黑脸几乎融入夜色之中,原本的浮梁已经彻底作古,只剩下些残木,仍能嗅到些烟气。

望着对岸,暮色之中,隐约能够看到有人影闪动,应该是用以侦查监视的蜀卒。西县城的轮廓也朦胧可见,隔得甚远,有些凄冷的感受。

“不知此时西城中的守军,是否惶恐不安?”慕容承泰嘀咕了句。

深吸了一口气,慕容承泰朝被他招呼来的哨探军官吩咐道:“明日一早,派人绕道凫水渡河,查探西城敌情与周边地形。另外,沿上下游搜索,看能否找些船只!”

“是!”

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207章 还京第126章 问罪第55章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第33章 西巡结束第6章 告一段落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5章 渐不自知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33章 延禧驿第236章 母、妻、子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213章 雨雪冰霖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26章 潘美守城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229章 血战锦州278章 军务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48章 接纳回归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371章 杀,不杀?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70章 卫公辞世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395章 大商人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397章 指点第216章 初夏第75章 恩威齐下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44章 个中弊端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33章 两广运动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338章 争执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57章 提亲第66章 兄弟之国第70章 大礼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297章 怪圈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03章 送菜来了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