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听政湖湘

崇政殿前,五名宦官在首领的带领下匆匆而走,一个脚步急快,因天气炎热之故,个个脸色燥红,汗流浃背。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个方盒,看起来很吃力,份量不轻,透过木盒的缝隙,隐隐能够看到外渗的寒气......

直至殿前,望着冷着脸站在那里的张德钧,领头的内侍赶忙上去,低头躬身,恭敬道:“内官!”

张德钧一副不假辞色的面孔,扫了眼那些冰盒,冷冷地看着带头太监:“何故迟慢?崇政殿的冰块你们也敢拖延?官家素来忌热,你们不知道吗?”

“内官,小的,小的......”领头的太监名叫喦脱,被张德钧这般质问,有些慌了神,支支吾吾地想要解释。

“你不用解释了!我看你这供奉,是不想干了!”但张德钧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仍旧斥道。

目光凌厉,张德钧又问:“冰帕准备了吗?”

“都在盒中!”喦脱赶忙道。

紧皱的眉头终于有所舒缓,张德钧一挥手:“还愣着做什么,将冰盒交接了!”

“是!是!”

招呼着手下太监,毕恭毕敬地将冰盒交与崇政殿的内侍、宫娥,以备检验使用。然而,望着耍了一通威风后,只留了个背影的张德钧,喦脱心中默默嘀咕着:“张狂什么,伺候官家了不起?早晚让你犯在我手里......”

殿内,还是老一批人,如今的大汉领导班子,如不出意外,足可稳定到一统天下。所议者,仍旧是荆湖之事。

而今已入五月,南面的汇报,已然抵达,南征大军大获全盛,周行逢阵亡,长沙献降,岭北诸州,尽为朝廷所有。

然而就如此前所预料的那般,真正的忙碌,还在战后。早知湖南地广人稀,民情复杂,取之易,治之难,待深入了解其中的情况后,则更令人头疼了。

因为屡乱不止,统治秩序崩坏,各类籍册损毁严重,诸多信息不全。但从长沙的初步汇报来看,整个岭北州县的人口,即便算上一定的隐户,也绝计不超过9万户。

而这些人,分散在湖湘广大之地,其中,八成的人都饿着肚子,半数的人处于待救济状态。汉军接受诸州县,都是粮食开道,军队维稳。

当然,对于如今的大汉朝廷而言,救济区区几万户的难民、饥民,根本不在话下,前面几年,哪一次大灾,不是牵扯到几十乃至上百万民。

但问题就在,湖南新下,远在千里,朝廷在当地还没有那个组织力,当然,军队的高效在其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更直接的问题,还在于太过分散了。

到目前为止,入湘的汉军,已经呈零散状态,分布在湖南诸州县,或一军,或一营,有的县城甚至只有一队。

坏消息在于,各地几乎都需要赈济,而因为道路交通的缘故,粮食转运很辛苦,还有安全问题。好处在于,依托各州县设立的赈济点,湖南的大部分的饥民都被集中起来了,一目了然,在今后的管理中,会方便许多。

在新的衙署机构及统治秩序构建之前,湖南上下,仍处于军管状态,比起周行逢统治之时,还要彻底。但这样的统治状态,也是容易出现问题,历来所谓的“军政府”,都是权宜之计,是不健全的。

随着冰块的入置,殿中的炎热顿时散去不少,刘承祐接过冰帕,擦了擦脸,爽快了几分,眼神示意了下:“给诸卿也备些!”

“是!”

谢恩的同时,李涛仍旧向刘承祐汇报的着湖南的情况:“昝居润已至长沙,首要之事,仍为构建布政使司,填充司吏,改制行法,救济饥民,使湖南复安。荆襄的粮食,也在陆续南调。”

对于荆湖布政使的人选,经过考量之后,刘承祐最终还是同意了宰相李涛的建议,以谏议大夫昝居润迁调。

“职吏人手,可曾充足?”刘承祐问。

“已经自京中及山南州县,抽调了三十余名官员,南下赴湘!”李涛道:“不过,为速定州县,还需征辟一批当地士人,原湖南军府的职吏,也当录用一批人。吏部已遣专使南下,进行考核任用!”

点了点头,刘承祐说道:“朕总感人才不足用,有意于今秋,再开制举,诸卿以为如何?”

听此议,几名宰臣互视了眼,由范质出声,劝解道:“陛下,开国以来,朝廷已多次举办常、制举,几乎一岁一举。臣以为,如此太过频繁,从地方到中枢,组织异常繁重,并且近几年来,朝廷所取之士,不论文章还是才干,都益发逊次。臣以为,若因湖南之治,而开制举,大可不必!”

注意着刘承祐的表情,见他并没有因驳斥而有所异样,范质继续说:“臣以为,湖湘地域虽广,但人口稀少,只需裁并州县,集中治理即可!”

“范卿所言甚是!”稍微思量了下,刘承祐颔首。

事实上,他提出开制举,态度就有所迟疑,毕竟,取士太频繁,也不是好事。经过多年的选拔,大汉境内的精英人才,却是被薅得有些狠了,强行为之,只恐素质堪忧,选上些歪瓜裂枣。再者,若是考虑的降臣、降将的任用,人才缺口也就没那么大了。

“裁并州县之事,是条不错的建议,当发文长沙,让昝居润详细调查,尽快上呈东京一份条陈,报中枢核准!”刘承祐走到再度新制的舆图前,盯着湖南那一大片地盘看:“另外,要对新下之民,重新编户,划分土地、果林、耕具。”

“陛下,这是不是缓一缓?”李涛似乎有所异议。

瞥了他一眼,刘承祐直接道:“如今数万大军,分驻区区湖南,就是为了给朝廷的政策保驾护航。不趁着这个机会,一举解决,还要拖什么?”

被天子的眼神吓了跳,李涛赶忙改口称是。刘承祐也知道李涛在顾忌什么,凡是涉及到土地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

拿屯田改制来举例,这才刚开始施行,在边光范的处置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内外、朝野有不少人,都将手伸过去了。不论是权贵,还是庶民,对于土地的情结,当真是深入骨髓的。为此,在刘承祐的意志下,在屯田改制上,又加了几道“补丁”。

至于李涛呢,他是怕刀子太狠,直扎当地宗族豪强的利益,容易引起反弹。

但是,就一湖南目前的状况,刘承祐又岂惧之?如今的湖湘,就是一栋被捣毁的大楼,任由他重新构造,从上至下,不管有什么牛鬼蛇神跳出,都将被无情扫灭。

“荆湖按察司的人选,可曾拟定好?”刘承祐转变话题。

“湖南宣慰使石文德可任之!”李涛说。

李涛这个人选,显然很中刘承祐之意了,此公乃“十八学士”之一,在湖南士人之中颇有名望,最重要的,能够提前四五年就主动投靠大汉,并且这些年坚持不懈地立足澧州向湖湘宣扬他大汉皇帝的恩泽与威严。这样的忠良,该给人以足够的回报。

“还有个问题,西部五州的苗、瑶等蛮人,如何治之?”刘承祐神情肃重了些。

“陛下,湖南之蛮,与戎狄少异,彼辈多心慕王化,对于中原,对朝廷多有顺服之心。臣等以为,湖南新下,以稳为先,对诸蛮,暂以羁縻之政,待军政稳固之后,再从容教化,移风易俗!”李涛这样建议。

在刘承祐这边,当然是想一步到位的,毕竟相较于西南,湖南的蛮人,汉化程度确实挺高的。湘西五州,有许多官员,还都是蛮王们任命的,治理多效汉制。

考虑了会儿,刘承祐问:“那苻彦通什么情况,不愿来朝吗?”

“辰州传来消息,借故推脱,只怕那蛮酋,还是心存疑虑!”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倒是可以理解。看来,朕还得设法,打消其疑虑!”

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248章 西撤!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58章 回师第39章 濮州案(2)第85章 少壮派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416章 面试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74章 万岁呼声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104章 在真定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章 乾祐灭佛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0章 老将出马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9章 写得不错!第185章 赵砺案第101章 大整军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59章 挫折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350章 韶州大捷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199章 出宫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58章 善后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348章 老皇帝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1752章 放手第345章 剥削者第66章 请辞?不许!第18章 权谋手段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445章 捐资捐款,天灾不断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33章 真正目的第329章 游市第1714章 百姓苦第74章 万岁呼声第51章 郭氏父子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