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

原历史中的“五代十国”之中,要说存在感最低的,除去已亡之闽国与前蜀,便要属割据岭南的南汉了。对此历史稍有涉猎者,都知道,这是一个“奇葩”的国度,给人印象最深者,便是“太监王朝”。

当然,就目前而言,南汉主刘晟当朝,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宦官乱政。但是,还没有到那种丧心病狂的地步。正史中,要等刘晟驾崩,其子刘鋹继位后,南汉才正式朝着“奇葩”进化。

到那个时候,才是为不少人所熟知的,在南汉,想要当官,必先行阉割。理由也荒愚可笑,就是群臣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王室。

当然,另一方面,与宦官之祸相对应的,便是巫政之弊,从刘晟开始,便是亲信巫女,由彼等干政,决国事。

刘承祐是有些印象的,只是有些模糊,不过如今经过赵普一番讲解,又逐渐清晰了,并且有了些更深的了解。

“如你所言,伪朝弊政若此,不足虑也,山岭瘴气也不足以为其屏障,早晚必取之!”意态之间尽显自信霸气,刘承祐对赵普吩咐着:“传来使吧!朕倒要听听,其来意如何?”

“是!”

没有一会儿,南汉使臣陈延寿在内侍的引导下进入崇政殿,扫着威严大殿,御案高凌,只瞟到点案后的明黄身影,下意识地便拜倒:“小的陈延寿,参见陛下!”

这哪有一国使臣的风范,狼狈之表现,近乎家奴。刘承祐在案上,正吃着饼,喝着粥,花样丰富的清粥尚冒着热气。

抬眼打量着陈延寿,一身华服,穿金戴玉,珠光宝气,胡子修得很好看,满身得体,但其表现与之相比,却是反差极大,在刘承祐看来,与汉宫之中的那些内宦、太监们并没有多少区别。

“使臣何来啊?”没有让其起身,刘承祐仍旧慢条斯理地啃着饼,随口问道。

陈延寿似乎有些紧张,脱口应道:“小的自番禺而来。”

对其回答,只能用“实诚”来形容了,刘承祐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此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天子——”

话刚说出口,便被侍立在旁的赵普给喝断:“大胆!大汉天子在此,你家国主焉敢僭称,难道不知此乃十恶灭族之罪吗?殿前卫士何在,将此獠锁拿出殿......”

刘承祐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儿,并没有表态,任由赵普发挥,对其逾越不以为意。

而被赵普这番喝骂,陈延寿愣了下,随即面有惧色,反应过来,连忙朝刘承祐磕了下头,道:“小的有罪!还请陛下饶恕啊!”

挥了下手,撤去入内的卫士,刘承祐看着陈延寿的目光也有些冷淡:“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汉雄立于中原,朕居以御天下。这些年来,朕东征西讨,南唐、西蜀争相臣服,他刘晟还敢僭居帝位,欲对抗大汉吗?”

“这......”陈延寿听汉帝这般说,心里有些委屈,他只是个内侍使臣,与他无干啊。

见其狼狈表现,刘承祐又淡淡道:“说吧,刘晟遣你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国主派小的来,一为庆贺陛下文治武功,收取荆南、湖南;二为桂阳山口的冲突解释,请求陛下谅解;三为修贡通好,欲与陛下永结同好,约为兄弟之国......”这一回,陈延寿却是回答地熟练了几分,明显是背过的。

只是,经刘承祐君臣那般震慑之后,仍旧照本宣科,可见其愚,抑或是过于紧张了。

“呵,呵呵......”刘承祐不禁笑了,笑声飘荡在殿中,击打在陈延寿心头,令其发慌。

“赵卿,你听清了吗?那刘晟竟然还想与朕称兄道弟呢!”

回过头,刘承祐目露寒光,冷冷直视陈延寿:“朕问你,大汉立国已九载,这么多年,为何到如今,才遣你北上修贡?”

“国主早有修好之心,只是山高路远,道途难行,再兼前与湖南交恶,受阻于周逆,因此而有所怠慢。所幸陛下英明神武,一举收取荆湖,消除逆乱,使岭南与中原相通,国主渴盼数载,终可遣使来朝,以表衷心!”陈延寿应道,大概是慢慢地适应了皇帝的气场与殿中的气氛,回答得倒也从容了许多。

注意着此人脸上明显的谄媚之色,刘承祐心里谈不上厌恶,也并无什么情绪,实则他脸上的波动都是作秀成分多些。

“这么说来,倒是朕误会刘晟了,没能体谅他的难处?”刘承祐悠悠道。

“陛下言重了!我家国主岂敢?”陈延寿拜道:“只是久未来朝,心存忐忑,如能得陛下谅解,那是敝国上下的荣幸。小的能替国主,拜谒陛下,耳闻圣音,亦是小的几世修得的福分!”

这阉宦,倒也蛮回说话的,在南汉,就是这般整日谄幸刘晟的?

“罢了!”听其言,刘承祐摆了摆手。

“谢陛下!”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先别忙着谢!”刘承祐打断他,逐渐收起了所有情绪,盯着陈延寿,认真地说:“你的来意,朕听的很清楚!刘晟道贺之意,朕心领了,桂阳山的冲突,朕也不计较。”

“至于两国同好修贡,朕也同意,但是!”刘承祐的话里明显有个停顿:“有两个前提,其一,改国号,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其二,去帝号,岭南世为国家臣属,这是不容更改的。至于称臣岁贡之细节,朕自会遣人修订,届时你带回去!”

“听明白了吗?”刘承祐声调一扬,让陈延寿身体不由一震。

“小的明白了!”赶忙应道。

“明白了就好,回去敬告刘晟,要修好,就要拿出诚意来!”刘承祐淡漠道。

“是!”

说完,刘承祐厉色隐去,表情又变得温和起来,看着陈延寿,语气中竟带着点笑意:“跪了这么久,腿也酸了吧,平身吧!”

闻言,陈延寿这才反应过来,入殿之后,自己一直是下跪问对,实有失一国使节的风度。不过,突然面对汉帝那温和的语气,一时间也有些受宠若惊:“多谢陛下!”

“你自番禺到京,冒暑远来,一路辛苦了,这几日,可在东京好好休息,看看开封风物!”刘承祐又说。

“是!”

待陈延寿退去,刘承祐却是不禁大摇其头:“有此等人为使,可知刘晟用人、治政之弊了!”

“陛下同意与伪朝修好,实乃一石三鸟之策啊!”赵普则朝刘承祐恭维道。

“是吗?说说看!”刘承祐似乎有些意外。

赵普说:“其一,可稍安伪朝之心;其二,不论岁贡多少,皆可补充财用;其三,趁着修好的时间,我朝可整军修武,既为南进做准备,同时发兵取川蜀!”

“于朕而言,倒也仅看中了那点岁贡小利,只因为短时间内,无意继续南下罢了。至于其他,却无碍于大局,天下形势如此,又有何人,何等势力,能阻朕成就一统?”刘承祐淡淡道。

“陛下之睥睨豪情,令臣钦佩啊!”赵普说。

刘承祐笑了,每每听赵普说些吹捧之辞,他就觉得心浮异样。千古名臣,也是会进谗献媚的,他对此越发有体会了。

“这是此番伪朝入贡礼单,请陛下御览!”赵普呈上一封册章。

翻开稍微浏览了一遍,金2000斤,银5000斤,各类药材1000斤,绢帛3000匹,其余珍珠、玛瑙、玉器贵重之物若干。

“看来刘晟确实积攒颇丰啊,出手倒也大方!”刘承祐道。

收起礼单,刘承祐反应倒也平淡,若是国初穷困之时,或许还会让他心里起些波澜。交给张德钧,刘承祐吩咐着:“充入内帑吧,另外,将那些贵重之物拿个后宫诸妃挑选,一人两件,算是朕的赏赐吧!”

“是!”

“你看那陈延寿如何?”刘承祐突然问张德钧。

张德钧有些发愣,皇帝怎么会问起他,但还是谨慎地答道:“未曾接触,小的不敢妄言。”

刘承祐则道:“那你抽空去宾馆,替朕接触接触,此人为宦者,能被刘晟派遣为使,在岭南宫中应当有些影响力,日后,或许用得上!”

“是!”张德钧立刻明白了刘承祐的意思,这又是要秘密策反了。至于为什么派张德钧去,都是宦官,或许共同话题多些。

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41章 探监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240章 家宴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95章 大洗牌第29章 劝谏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342章 杀肥第185章 赐宴第198章 秋猎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60章 “暴毙”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86章 驾临涡口第178章 会猎第362章 分封?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90章 安东国王?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33章 豪强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71章 叛军势蹙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32章 潞州震动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195章 杨邠案(3)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19章 武夫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111章 动心第79章 滏阳之捷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145章 了结第218章 进兵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49章 医政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109章 在长安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90章 安东国王?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55章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第133章 面圣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47章 视察第94章 善后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86章 进兵方略第1773章 质问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119章 回京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205章 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