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亡国之君

“陛下,赵国公诣阙求见,正于宫门待诏!”

万岁殿,近来已成为刘承祐的寝殿,读书、写字、习武,皆在此处。

冬风卷动着宫殿外的寒意,门窗未掩,殿内暖炉袅袅生烟,蒸腾的热气协助刘承祐对抗着冬季的寒冷。内侍小心地走入万岁殿,朝着正在条案上练字的刘承祐禀道。

刘承祐的手很稳,钩写完一个“攀”字,方才停下,稍微抬了下眼皮子,淡淡道:“宣他来万岁殿!”

“是!”

条案边上,二皇子刘旸正掂着小脚,卖力地给刘承祐研着墨,手上、袖子间沾染了些许墨迹。见他有些吃力的模样,刘承祐微微一笑,和蔼地道:“累了,就坐会儿吧!”

刘旸摇摇头:“不累!”

又蘸了蘸墨,刘承祐以一个昂然的姿态继续挥笔,他的字是和已故书法大家杨凝式学的,虽然未经苦练,但终究有所成,勉强能够看得过去,比较正。当然,杨凝式的遒劲纵放,是半点没有学到。

“二郎,这《蜀道难》,听说你会背诵了?”刘承祐随口问道。

“会背第一、二阙!”刘旸老实地答道。

“背来听听!”刘承祐说道。

刘旸走到小案边,喝了口煮着的热茶,方才朗朗诵来。听着小儿清脆的背诵声,刘承祐神宇间,流露出少许的疑思,孟昶竟然主动求见,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万岁殿外,孟昶微躬束着身体,还是一身华丽的锦服,孟氏一族被迁至开封后,刘承祐确实并未苛待于他,赏赐了大量的钱帛财货,供其一家用度,仍能满足其在东京的锦衣玉食,当然不可能像在成都时那般豪奢。

孟昶被刘承祐赐封为赵国公,其膝下三子也挂勋衔,其母李氏素有贤名,赐封诰命,汉太后李氏不时召见孟家的女眷进宫叙话,以作抚慰,昭显天家的仁德。

距离蜀亡还不足三月,但孟昶明显老了几分,发间的灰丝很是明显,亡国之君的滋味,绝不是那么好受的。唯一感到庆幸的,到东京之后,汉室优待之,虽然比起荆南高氏略有不如,但优渥的贵族生活还是能够保障,并且未加折辱。

在东京定居之后,孟昶很久就投入奢靡的贵族生活,比之从前更加堕落,更加颓废,一方面是为了尽量消除汉廷的戒心,一方面也是想通过醉生梦死的生活缓解亡国的哀痛,并且适应新的身份。

但是,人有避祸之心,天有不测风云,蜀乱消息的传来,让孟昶从安逸的生活被打断了......

在宫侍的引导下进入万岁殿,殿内的温暖并不能消除孟昶内心的紧张,童稚的背诵声响在耳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听了一阵,孟昶竟有些愣神,迷蒙的双眼中闪过一丝回忆,几许怅惘,说实话,哪怕身处蜀中几十年,蜀道的艰难险阻,对他而言,也有些模糊了。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还是在内侍的提醒下,孟昶回过神,赶忙上前拜倒:“臣孟昶,拜见陛下!”

“哦,赵国公来了!”刘承祐放下笔,一脸和煦的笑容,却始终带着点高姿态,道:“快免礼!”

“谢陛下!”汉帝温和的笑容与态度,让孟昶心神稍松。

“赵公也是长于文辞的,见识不凡,正好,来看看朕的这副字如何?”刘承祐亲切地朝孟昶招招手。

“是!”孟昶上前,看了看刘承祐所书半阙《蜀道难》,面上是恭维之色,嘴里是奉承之词:“陛下此字,铁画银钩,力透纸背,遒劲豪放,臣感之,有如飞龙翻腾于云海,鸾凤和鸣于苍穹,浩瀚雄浑之势,扑面而来,令人心折......”

听其言,刘承祐不由一乐,不知是为孟昶的吹捧,还是为他臣服的姿态。

“坐!奉茶!”走到一旁的席案上,刘承祐将刘旸抱着与自己同坐,朝着孟昶一示意。

平静地打量着孟昶,老了许多,胖了许多,一股子颓然之像,已然不见丰神俊朗,刘承祐问道:“赵公鬓发苍然,气色似乎不太好,难道是不适应东京的生活,还是下面有人克扣待遇?”

闻言,孟昶赶忙摇头,小心地道:“臣本蜀中罪人,抗拒王师,陛下不念旧恶,捐弃前嫌,对臣一家,待遇优厚,臣万分感谢!”

刘承祐又笑了笑,笑声让孟昶有些不自在。问道:“赵公此番觐见,有何事?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尽可直言!”

闻问,孟昶表情严肃了些,顿了下,而后迅速起身,态度端正地拜倒在刘承祐脚下:“臣此来,特向陛下请罪!”

“你这可令朕纳罕了!”刘承祐看起来很意外的样子,好奇道:“何罪之有啊?”

咬咬牙,孟昶伏首道:“臣听闻蜀中有乱事生,乱臣贼子,假臣之名,谋叛逆之事,臣不胜惶恐!”

刘承祐的笑容慢慢地收敛了,看着匍匐在地上的孟昶,刘承祐思绪逐渐飘远,心中的感触尤深,这便是亡国之君吧,这等卑躬屈膝,惴惴难安,稍有风吹草动,就如此惶恐无状。

因为蜀中的乱事,这段时间以来,朝中也确实有人上书,说要加强对孟昶的控制,削减其待遇,尤其在蜀中叛军明确提出“扶立孟氏复国”的口号之后。

虽然明白人都知道,那只是个口号,并且孟氏一族全部被迁出蜀中,但就是免不了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甚至建议刘承祐,杀了孟昶,以绝蜀中百姓的念想,对此,刘承祐仅付之一笑。

汉帝的沉默,让孟昶心头越加忐忑的,正在大冬天,身体却忍不住渗汗。见其状,刘承祐拍了拍刘旸的背,指着孟昶对他示意一下。

刘旸会议,上前伸手服气孟昶,说:“赵公请起!”

面对刘旸的搀扶,孟昶似乎有些受宠若惊,赶忙道:“谢殿下!臣不敢当!”

看着孟昶,刘承祐斟酌了下言辞,说道:“看来赵公也是听到了一些流言!不过,朕还是那句话,前事不论,既往不咎,孟氏已然臣服于大汉,朕也没有事后的问罪的意思。

蜀中的叛乱,朕看得很清楚,只是一干不识时务、居心叵测的奸邪之徒,异想天开,螳臂当车罢了。朝中的非议,朕没有当真,你不必惶恐。朕不敢自诩胸襟海阔,但还能容得下你一个孟昶,一家孟氏!”

听刘承祐这番话,孟昶忍不住泣泪而拜:“陛下英明!陛下胸怀,臣钦佩之至!臣......”

“诶,诶!”见他这副激动的模样,刘承祐连连摆手:“不必如此!”

大抵是怕孟昶把万岁殿的地面给磕破了,刘承祐让他坐下,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语气中透着中央天子的强势与自信:“朕也不妨与你推心置腹。这些年,你确实给朕与大汉添了不少麻烦,但时移世易,你坐拥川蜀两百多州县、军民数百万之时,朕都能翻山如履平地,轻易蹈平之,而况于如今失国称臣,寓居于开封?

你可放宽心,安心在京城生活,朕许你一世富贵,余生安稳,你的子嗣,将来若学有所成,也能在大汉入仕为官嘛!”

刘承祐言罢,孟昶愣了愣,红肿着眼睛,眼角的泪痕甚至显得有些滑稽。但迎着刘承祐那坦诚的笑容,孟昶再度起身,长拜哽咽道:“陛下宽宏雅量,臣不胜感激,钦心拜服!”

好生安抚了孟昶一阵,方才命人送走他。刘承祐真的很宽容吗?看起来是的,但他的这份宽容,也是有条件的,那便是对他的权威与统治无害,再加上,孟昶入京以来的表现,很不错,没有明面上忧思故国,并且谨守本分。

“二郎,你觉得这孟昶如何?”刘承祐突然,饶有兴趣地问刘旸。

对此问,刘旸有些不明白,眨巴了几下眼睛,说道:“他爱哭,也喜欢下跪!”

“对!”刘承祐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刘旸的脑袋,有些认真地对这小儿道:“你要记住,这便是亡国之君的悲哀与无奈,作为失败者,生死荣辱,皆由人一言而决,只能靠胜利者的宽容与怜悯,苟且存世!永远记住!”

刘旸仍显懵懂,但见父亲严肃的表情与语气,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

慈明殿,三名妇人缓缓走出,虽着锦群,但服色皆显素雅,一老妪,两少妇。老妪乃是孟昶之母李氏,两少妇乃其女眷徐氏与李氏。

这是他们第三次受邀进宫,同为贤识之妇,汉太后与孟昶之母,似乎很投机,就差认为姐妹,至于孟昶的两名女眷,不过作陪,毕竟,平日里,宫外的贵妇、诰命们,也时有受邀进宫,与太后、皇后相处叙谈。

作为亡国之妇,进出别人的宫室,心情自然是充满异样的,忐忑而不安,所幸前番,一直平安进出,并无异状?

不过这一次,似乎出了些意外,未及出宫,两名宦官拦住了去路。目光放肆地在两名少妇妖娆的娇躯上扫视而过,瞧向那花容月貌,细着声音问道:“你们是赵国公孟昶的家眷吧!哪位是夫人徐氏?”

闻此问,徐氏娇躯一抖,美丽的面容间,流露出少许戒惧,轻声应道:“妾身就是!”

点了点头,宦官道:“淑妃娘子听闻你多才艺,召你过殿,以诗会友......”

“妾身并不认识淑妃娘子啊!”轻咬红唇,徐氏柔婉地说道。

听其言,宦官双目一瞪:“这就不是小的们关心的了,我们只管奉命相召!”

徐氏不由看了看身边的李氏,李氏何等精明,哪里察觉不出其中的问题,慈和的面庞间,隐显阴霾之色,带着一丝屈辱。

第450章 落幕第425章 开宝十年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11章 大典日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3章 考校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7章 附议第57章 七月大朝第313章 晋王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31章 全国大水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98章 转折点第1690章 拼图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348章 老皇帝第198章 秋猎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38章 濮州案(1)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75章 按*不动第185章 赐宴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336章 橐相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323章 斗法第7章 风波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96章 言官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497章 重拾第21章 祸从口出第48章 耿崇美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98章 追捕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1675章 血战第1756章 海丰号第174章 帝崩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10章 契丹乱政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00章 梁山泺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240章 城塌了第165章 旧邸第4章 君臣同心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83章 抉择第1720章 静默浅谈两点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48章 还京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125章 颂公亭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71章 叛军势蹙第273 王晏镇洛第29章 请缨第341章 向钱看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