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辽帝南狩

“狩猎”南归昌平的途中,一路慢行,健马在主人的约束下压抑着奔腾的欲望,赵思绾没表情沈重,面色冷淡,一双黑瞳中透着思索,似乎还在脑海中勾勒他的大业。

身边的亲兵,都默默地追随护卫着他,虽然只有十来人,但平日里的训练几乎烙刻到了骨子里,按照进军的展开,哨探、护卫、殿后分工明确,有序配合,满满的精锐气质。

“将军,我们真的要与契丹人合作吗?”终于,在转入正道前,见赵思绾从沉思中回过神,跟在身边的心腹军官,忍不住问道。

面对其问,赵思绾偏头看向他,略带好奇:“你可见我做决定,有反悔的时候?”

听其言,军官说:“我知将军意志坚决,我等也无所畏惧,打契丹人,哪怕南下打朝廷,我们别无贰言。但与契丹人联合,背反燕王,是否......”

见其面露矛盾之色,赵思绾没有生气,目光反而变得柔和起来,问道:“赵炎,你跟着我有多久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从石晋开运三年算起,整整11年了!”名为赵炎的军官回忆了下,认真地说道。

“11年了,当年的黄口小儿,如今也为人父,功成名就了!”赵思绾也感慨着说道,不过语气陡然转厉:“你的名字都我取的,这些年和我也是出生入死了,从幽州到开封,从关中再回幽州!在战场上,刀山火海,生死蹈之,你从未质疑我的决定,如今,你居然也敢提出异议了?”

“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见赵思绾不快,赵炎当即开口解释。

不过,赵思绾并没有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伴着刀光一闪,一颗大好头颅飞了起来。无头的尸身鲜血飞溅,被胯下良驹载着继续前行,赵炎的手只下意识地放到腰间的佩刀上,僵硬在刀柄。

这突然的发难,让周遭的亲兵们都吓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赵思绾。而赵思绾仍面色如常,勒停坐骑,自怀中取出一方丝绢,擦了擦溅在脸上的血迹,又慢条斯理擦拭钢刀,而后缓缓回鞘。

将随行的兵卒都集中起来,扫视一圈,赵思绾冷冷地说道:“你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袍泽兄弟,我也视你们为手足,性命交托。同样话,我只说一遍。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我们的前途富贵、生死荣辱,今后你们当一心一意,对我言听计从,共创大业。大事一成,必不相负!都听明白了吗?”

“是!”一干人肃声应道。

看着赵炎的尸身,赵思绾神情漠然,摆了摆手:“将尸体处理干净,回去之后,就说赵炎意外跌落山中,尸骨无存!另外,给他家人,送200贯钱,100匹绢,以全多年的情分。他虽然脑袋不清,不能与我齐心,但我不怪他!”

很快,昌平的山野间,又多了一具尸体。待重新上路之后,赵思绾的形容越显阴骘。思及与萧护思的会面,嘴角扬起一道不屑的笑容,他看得出来,虽然萧护思没有直接答允他,但显然是动心了的。

他赵思绾,连赵匡赞都有意背反,又岂会真正为契丹人效命。说到底,还是假契丹势力,为他自己谋利。在他看来,辽国实力再强,想要灭亡如今的大汉朝,基本不可能。

但是,在掌控北塞之险的情况下,在他的配合下,攻克幽州,突破大汉的河北防线,略得一部分河北的底盘,问题应该还是不大。

而以汉帝的脾气与势力,必定举国相抗,汉辽如今相持鏖战,那契丹需要倚仗他的地方可就多了。汉辽相争,必是他赵思绾崛起的时机,届时,莫说成为一方豪杰,称王称霸也未必没有可能。

赵思绾对将来的畅想,对他的壮志蓝图,还是在脑海里勾画得很美好的。

......

辽使萧护思这边,出得居庸关,回到辽境后,加快了回朝的速度,不过没有北向上京,而转道向西,前往云州,因为大辽的皇帝耶律璟正行狩于云州。

这两年,耶律璟外出的频率明显增高,巡视治下城池、部民、兵马情况,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满足辽帝狩猎欲望。辽国幅员辽阔,适猎的地方不少,这两年逛了很多地方,不管初衷如何,连番的巡视,对于维护耶律璟的统治,巩固他的地位,震慑诸部族中的不服者,还有起到了一定效果的。而每到一地,都有地方的军队,陪同辽帝狩猎。

因为皇帝巡狩,地方的官员、贵族、酋长们,多敛财货以供其享受,以致掊民过剧,致生民怨。后来,耳闻其情,耶律璟下令,御驾行狩,地方官吏迎奉供应,不得扰民,更不得以奉驾为名,行聚敛之事。

虽然好嬉玩,但一直以来,对于辽国的普通部民,耶律璟还是很宽和的。如果能少些玩心,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国家的治理,缓和国内矛盾,发展政治军事,辽国的实力当还有所上扬。

去岁,耶律璟还到渤海故地去待了两个月,饮酒行猎,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海东盛国的物产风俗。不过,南狩至云州,还是耶律璟继位以来的第一次。是故,耶律璟的兴致很高。

自契丹立国以来,其政治、军事制度,都在不断汉化之中,从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再到耶律阮,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耶律阮在位的那四年,更是一次大**,从而导致内部胡汉矛盾尖锐,最终引起反弹。

当年火神淀之乱,除了权力的因素,究其本质,耶律察割能够取得那么多契丹贵族的支持,并成功杀了耶律阮,还在于耶律阮的汉化改革,慕汉行为侵犯了契丹贵族们利益,兵变只是反弹最激烈、最直观的表现。

耶律璟上位之后,有鉴于此,与国内的契丹宗室、贵族们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并废除了耶律阮制定了一系列不合国情的激进汉化制度,贬斥了诸多汉人大臣,切实进行胡汉分治。

可以说,耶律璟在位的这些年,是辽国汉化进程的停滞乃至倒退,但是,不可否认的,缓和了内部矛盾,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汉化乃是强大国力的有效措施,夯实统治基础,增强国运,但也是要根据实际国情的。不管如何,作为一个草原上的帝国,契丹及诸部族才是辽国的统治基础。

当然,在从石晋割得的云朔及漠南,还有辽西、辽东地区,辽国仍旧保持着高度汉化的统治。云州,则是辽国南面对汉事务的一大要地,是辽国南部的政治军事中心,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多年以来,就坐镇于此。

耶律璟此番狩猎的地方在中城东白登山,作为历史名址,冒顿围汉太祖刘邦的地方,耶律璟存着瞻仰古迹的意思。

事实上,这也让许多了解南人古籍的辽国大臣不由畅想,辽帝是不是在暗示些什么,毕竟这些年,趁着他们不曾南顾的时间,南边的大汉可是风云激荡,局势变化剧烈。而北汉,可还有一段时间是认刘邦当祖宗的......

对于喜爱狩猎的耶律璟来讲,又有什么比敌国、敌主更值得追逐、围捕的猎物呢?大敌在南,好畋猎的君主,也未必没有那等志向。

而随着耶律璟南狩的,仍旧是宿卫亲军,皮室军。当年耶律察割叛乱,杀害耶律阮,就是在时任皮室详稳的耶律屋质的率领下,拨乱反正,消灭乱军,并扶持他登上皇帝宝座。

因为那段渊源,耶律璟继位后,对皮室军是十分优待。这些年,除了打击内部叛乱之外,在加强对皮室军的掌控下也是不遗余力。提拔了大量亲信,消除耶律屋质等贵族的掌控,同时将其兵力增加到四万多人,拱卫皇帝行在。

皇帝行猎,数万精锐大军随行,大概也只有辽国这样的草原帝国,才玩得起了。

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第187章 琐屑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243章 不自知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416章 尾声第7章 恩赏问题第1765章 三郡公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73 王晏镇洛第90章 老将可用第100章 梁山泺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29章 叔父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340章 定论第1734章 首级=赏钱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88章 童谣第321章 矛盾第381章 功臣阁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403章 抓起来!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45章 治安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39章 那一脚第311章 李沆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71章 兵临寿春第4章 西南事务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76章 对策第63章 朝廷应对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417章 轻狂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60章 平定第56章 腹心之谈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24章 辞表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37章 整编事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27章 皇城司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4章 中原易主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1764章 禁轿第71章 叛军势蹙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412章 二王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83章 抉择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12章 河东之患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80章 京观第2章 王、郑二公第117章 机会第465章 “教匪”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