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为天子

bookmark

刘秀的称帝,既可以说仓促,也可以说不仓促。

说刘秀称帝仓促,是因为从他当众表示自己即将称帝,到实际称帝的那一天,只有五天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准备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所以称帝仪式的筹备必然十分紧张、仓促。说

刘秀的称帝不仓促,是因为他前期的准备做得太充足了。

刘秀在河北,先是击杀了称帝的王郎,确立了自己在河北的威信、声望和地位,之后他又杀了刘玄派来的幽州牧、冀州牧,使自己牢牢掌控住幽、冀二州。

这为他在河北的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秀率军东征西讨,连续剿灭河北的各路起义军,平定四方,恢复民生,振兴百业,这为刘秀赢得了极高的民心。基

础有了,实力有了,民心也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方面,刘秀全占了,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刘玄和绿林军的翻脸,又恰恰给了刘秀最需要的那股东风。

也直到这个时候,刘秀才抓住时机,选择称帝,能说他准备得不充分吗?

刘秀的胃口向来很大,实际的权力,虚缈的名声,他统统都想要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他的等待,他的忍耐,终于让他一次性的赢了个盘满钵满。刘秀并不是个机会主义者,但在称帝这件事上,刘秀的确选择了去做一次机会主义者。

刘秀即将在鄗城千秋亭称帝的消息,很快便在汉军军营传开,而后,消息又传出军营,传进鄗城城内。

鄗城百姓,家家都是张灯结彩,人们的脸上,无不是喜气洋洋。

其一,刘秀在河北的声望的确是高,很受百姓们的敬仰和爱戴,对于刘秀称帝,百姓们也都打心眼里支持。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鄗城出了天子,鄗城百姓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后可以享受到长年减免税赋的优惠政策,人们心里又怎能不高兴呢?得

知此事的许多鄗城百姓,都自发的出城,来到汉军大营,送什么的都有,有粮的送粮,没粮没钱有力气的,则帮忙劈柴送柴火。

一时间,汉军将士应接不暇,百姓们送来的东西,收了一批又一批。鄗

城的大户们自然更不会闲着了,鄗城周围村镇的猪马牛羊基本都被他们买光了,然后成批成群的赶进汉军大营。天

子登基,肯定是要祭祀的,要祭祀就一定要用到猪马牛羊等祭品,如果天子登基之时,祭祀仪式能用上自己送到猪马牛羊,那可就是光宗耀祖,值得炫耀一辈子,何况,鄗城好不容易出了位天子,他们又哪能错过这个便利条件,自然是抓紧机会,加倍讨好,表现自己的忠诚。

猪马牛羊、粮食、布料、器皿、柴火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把汉军大营都快塞满了。刘

秀巡营的时候,看到一圈圈的猪马牛羊,一堆堆如山般的柴火垛,他啼笑皆非,问身边的朱祐道:“阿祐,这两天,我军大营收到东西未免也太多了吧?”朱

祐无奈地摇摇头,抬手指了指,说道:“今日是这些,等到明天,还会更多。据说,鄗城的许多大户,都已派人去往元氏、真定买牲口和金银器皿了。”刘

秀皱了皱眉头,正色说道:“以后百姓们送来的东西,不要再收,如此劳民伤财,非我之本意。”朱

祐一本正经地说道:“大王收了百姓的东西,百姓们心里会欢欣鼓舞,大王若是不收,反而会让百姓们伤心难过,以为大王是看不上他们送来的贺礼。”刘

秀轻叹口气,说道:“早知这样,我就不定在五日后,而是定在三日后、两日后了。”“

五日内,搭建祭坛尚且很难,若是两三日,将士们恐怕连祭坛都搭建不好。”朱祐提醒道。

刘秀说一句,朱祐在旁顶一句,刘秀上下打量他一番,说道:“阿祐,你今日看起来很兴奋啊!”朱

祐喜笑颜开地说道:“大王即将称帝,祐与有荣焉,心里自然高兴!”刘

秀笑言道:“那就封你个高兴侯如何?”

朱祐一听,笑容立刻僵住,连连摆手,苦着脸说道:“别别别!古往今来,哪有人被封为高兴侯的,大王可别开我玩笑了!”

见他一脸吃瘪的样子,刘秀哈哈大笑。刘秀和朱祐之间的趣事多着呢。当

初上太学的时候,有大臣到太学院走访,和刘秀说了句话,这把刘秀得意的呢,还特意向朱祐显摆,人家看了我,可没有看你啊。就

家庭条件而言,朱祐家比刘秀家有钱,太学期间,刘秀生了病,没钱医治,是朱祐拿钱给他治了病,私下里,刘秀常常念叨这件事,还和朱祐说,现在我可比你有钱了啊!在

非公开的场合里,刘秀和大多数的普通年轻人一样,嘻嘻哈哈的打屁逗趣,时不时的开开不着调的玩笑,说几句不着调的话。二

十五年,六月二十二。终于到了刘秀登基大典的这一天。千

秋亭业已搭起一座七、八米高的高台。高台的下面有祭祀台,高台的上面,也有祭祀台。高

台的四周,全是汉军将士,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人山人海,无边无沿。随

着呜呜悠长的号角声响起,数十名高举着火把的魁梧汉军,腰板挺得笔直,将高台的四周一圈的柴火点燃,这是烧柴祭天。祭

司们则是杀牛宰羊,这是祭神。

等到祭神的仪式过后,身穿冕服的刘秀,一步步地走上高台。当

时没有龙袍的说法,都是称为冕服。冕

服并非黄色,而是上玄下赤。黑色的上衣,红色的下裳,黑代表着文德,红代表着武德。在刘秀的头上,戴着玉质的十二旒冕冠。因

为天子冕冠的前后,各悬着十二条玉珠串,故称为十二旒冕冠。冕冠的两侧,各垂落一条丝带,系于刘秀的下颚。丝

带靠近耳朵的部位,两边都悬着一颗玉珠,并不把耳孔堵住,而是悬在耳旁,这是提醒天子,勿听奸臣谗言,成语‘充耳不闻’也就是从这来的。刘

秀的腰间,系着红色的带子,带上系着黄绳,黄绳系着天子印绶。再

往下看,红色的下裳外面,是两条长长的红带,那是冕服的蔽膝,脚上是一双红色的鞋子,名为赤舄(xi)。

刘秀这一身的天子行头,十分考究,完全是依照汉法制作出来。他

顺着台阶,走到高台的顶端。站

在这里,环顾四周,下面密密匝匝的全是人。何谓天子?天子可以俯视众生,而众生却只能仰视于他。站于这座高台之上,就是对天子最直观的诠释。

当初刘玄称帝的时候,吓得浑身直哆嗦,现在刘秀称帝,他心里倒是没有害怕,只是感触良多。

当年,他只是个跟随大哥起兵造反,穷到连战马都没有,只能骑牛上阵的乡下小子罢了,别说旁人,即便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能有坐上皇位的那一天。

这一路走下来,他失去了太多太多的亲人,也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帮助,有失有得,有起有落。想到这里,刘秀心中不由得五味乏陈。

他屈膝跪地。

随着刘秀下跪,下面的将士们,也都纷纷跪了下来。一块块的方阵,人们皆整齐划一的跪伏在地,场面之壮观,令人心潮澎湃。刘

秀向前叩首,一拜天地,再向前叩首,二拜六宗诸神,再向前叩首,三拜历代先祖。拜祭完天地、众神、先祖,刘秀缓缓站起身形,扭转回身,走到高台的边缘,望着下面看不到边际的人群,他扬头大声说道:“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

群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

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刘秀的这篇称帝祝文,和大多数的称帝祝文没什么分别,基本上都是同一套路。

首先是把自己的功绩夸赞一番,像在昆阳之战打败了王寻、王邑,在河北杀了王郎、收服铜马等等。之

后又提到了《赤伏符》中的谶语,说明天命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最

后是假谦虚,说自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了,奈何,天命不可违,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才不得不顺应天命,只好称帝登基。

至此,刘秀于鄗城的千秋亭,正式称帝,登顶皇帝位。定国号为‘汉’,建元为建武。故,公元二十五年又被称为建武元年。轰轰烈烈的东汉王朝,就此建立。

西汉和东汉,都是以汉为国号,其分水岭就是王莽篡位的十五年。西

汉之所以称之为西汉,因为西汉的国都是长安,长安位于西部,故称西汉。而刘秀的东汉,国都定为洛阳,洛阳在东,故称东汉。刘

秀,这位南阳舂陵的乡下小子,一个务农高手却又不太本分的农民,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逆袭。刘秀这辈子,有过好几次的大逆袭,迎娶阴丽华是一次。

他能与阴丽华成亲,说白了,这就是一次穷屌丝对白富美的逆袭。

他迎娶郭圣通,其实也差不多,属空手套白狼,娶的是郭圣通,赢得的是十万真定军。刘

秀的称帝之路,其中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也有他超高智商、情商的体现,另外,许许多多的人都或有意或无意地帮了他的忙。

其实,在刘秀帝王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并不是他的那些敌人们,而是他的大哥刘縯。只要有刘縯还在,皇位就永远不可能落到刘秀的头上,永远都是刘縯的。可

刘玄和绿林系的人,偏偏就谋害了刘縯,这无形中是帮助刘秀,铲平了他称帝路上的最大的障碍和绊脚石。

刘秀在河北期间,刘玄是他的敌人,赤眉军也同样是他的敌人,可刘玄的注意力被赤眉军吸引走了,赤眉军成了刘秀的挡箭牌,另一边,赤眉军的注意力,则被长安的刘玄吸引走了,刘玄又成了刘秀的挡箭牌。刘

玄和赤眉军之间,打得头破血流,不可开交,这恰恰给了刘秀在河北不断最大,不断扩张的天赐良机。

而刘玄和绿林系的人翻脸,更是直接给了刘秀称帝的契机。

(本卷完)

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军破敌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巨鹿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军投降第十九章 再次营救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荐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战前兆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贼难防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惊四座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荐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战成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人莫敌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来结亲第一百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八十二章 合力辅佐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锋芒第五十九章 求战为虚第七十一章 龙渊暴露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将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战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为天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绝境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离析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阳起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三百七十章 带走弟妹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八百零五章 宫廷宴会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七十八章 两汉并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第七百九十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变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章 仗义相救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后主使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肠第七十二章 暂避新野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试探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二十八章 贸然深入第八十四章 天子刘秀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六百二十章 主动找茬第四百八十二章 执法如山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阳血战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阳决战第四十二章 危机缓解第九十九章 秘密进行第九章 技惊四座第八百七十六章 闲逛南市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灭第三百四十章 激发斗志第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腾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局开始第八百零五章 宫廷宴会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贼难防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应机敏第六百九十二章 决战开启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七百六十章 一锤定音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阳会盟第八百零一章 严刑逼供第五百一十九章 卷土重来第二百九十二章 选主之争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无路第五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二章 执法如山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换帅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为刀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双戟合璧第八百二十四章 铁面无私第六百三十八章 当年旧识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转变第三百章 专破暗箭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头起疑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二章 仗义相救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战神落败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宁第七百六十章 一锤定音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七百八十六章 贵胄欺人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仗义相救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权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统帅第一百八十六章 时机把握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来结亲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六百三十八章 当年旧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