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后之事

为了将伏湛招入自己麾下,刘秀决定亲自去平原郡走一趟。不过天子离京,动静太大,消息想掩盖也掩盖不住,刘秀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离京才行。

河内的贼患之祸,刚好就给了刘秀这个机会。

做出了决定,刘秀心里轻松了不少,等花非烟离开后,他去往阴丽华的西宫。见到阴丽华后,刘秀没有顾及自己天子的面子,先向阴丽华道歉。

“昨晚,圣通的肚子一直疼得厉害,我本打算陪她一会,谁知酒劲上来,迷迷糊糊的竟在阿阁睡着了。”刘秀一脸歉意地说道。

阴丽华倒是很大度,并没有责怪刘秀,说道:“郭妹妹身怀六甲,现在,阿秀理应以郭妹妹为重。”听

闻这话,刘秀心里更是过意不去,沉吟片刻,他说道:“河内贼患,日益严重,地方治理十分不利,我打算亲自去往怀县(河内郡城),督导平贼之事。丽华可愿与我一同前往?”即

便阴丽华现在来到洛阳,和自己同样住在皇宫里,但皇宫的事情实在太多,刘秀和阴丽华能单处的时间非常有限。这

次他去往怀县,倒是觉得可以与阴丽华同行,也顺便增进一下夫妻之情。

阴丽华又惊又喜地问道:“我可以和阿秀一起去吗?”

“当然可以。”刘秀笑道:“以前我率军出征时,圣通也都是随军同行的……”说

到这里,刘秀觉得不妥,下意识地看眼阴丽华,见她没有流露出不悦之色,他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可以与陛下同行,臣妾自然愿意!”阴丽华美滋滋地说道。

看到阴丽华露出小女子的娇羞姿态,刘秀哈哈大笑,伸手把阴丽华拉入怀中。

当天下午,刘秀召三公九卿入宫,商议政务。因

为不是正式的朝议,议事的地点就设在清凉殿,如此众人也可更随意一些。等

吴汉、王梁、贾复、李通、朱鲔等人都到齐后,刘秀说出自己的决定。

他道:“河内贼患又起,修武、获嘉两地,皆遭受贼军袭击,秋粮损失惨重,我打算亲往怀县,督导灭贼事宜,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王梁皱着眉头说道:“陛下,灭贼之事,可交由一贤臣领兵去做,陛下又何必亲往?”吴

汉接话道:“陛下,微臣愿领兵灭贼!”

刘秀摆了摆手,说道:“天下未定,贼患未平,内忧外患,我于洛阳,如坐针毡。可有些官员,以为在我称帝之后,大业已成,大局已定,对于贼患之事,渐渐疏忽,这次,我亲往河内,就是要让百官明白,贼军之患,事关生死,乃重中之重,绝不能心存侥幸和疏忽!”

听闻这话,众人纷纷点头,刘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自

从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后,各地的官员的确都处于极度的乐观情绪当中,对于辖内的贼患,也多多少少是有所疏忽。李

通率先符合道:“陛下能亲往河内灭贼,足以警惕百官,陛下圣明!”刘

秀笑了笑,说道:“我离京期间,政务可问君严。”王

梁闻言,立刻向刘秀躬身施礼。刘秀继续道:“军务可问子颜。”吴

汉随之向刘秀拱手施礼。

刘秀话锋一转,突然问道:“现在国中无后,不知诸君认为,谁当坐后位?”此

话一出,清凉殿顿时安静下来。无论是吴汉、王梁,还是贾复、李通,皆低垂下头。他们这些刘秀的嫡系心腹都不敢轻言后位之事,朱鲔就更不敢吱声了。见

状,刘秀仰面而笑,摆手说道:“诸君不必紧张,我只随便问问,大家也随便说说,我就是想听听诸君心中的想法。”李

通清了清喉咙,说道:“陛下虽有二妻,但微臣以为,丽华夫人是与陛下先成亲的,长幼有序,这后位,当为丽华夫人!”刘

秀一脸的认真,对于李通所言,他也露出一副仔细聆听和分析的模样,等李通说完,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吴汉说道:“陛下,微臣以为,郭贵人当为皇后。”“

子颜的想法是?”

“陛下一统河北,固然是陛下英明,但其间,郭贵人也一直随陛下南征北战,这奠定基业的功劳,郭贵人功不可没,现在陛下要立后,理应首选郭贵人才是。”

吴汉的意见,基本就代表了军方的普遍意见。就军方将士们而言,他们更信服也更敬重郭圣通。

首先,刘秀军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真定军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虽说十万真定军早已分散在各曲各部,但影响力仍在,他们的意见,也直接左右着周围同袍们的意见,所以在军中,郭圣通拥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这一点,是阴丽华远远比不上的。其次,刘秀征战河北期间,一直随军,一直陪在刘秀身边,一直与军中将士们同甘共苦的人,不是阴丽华,而是郭圣通,将士们对主公的这位郭夫人,是打心眼里敬佩和仰慕。现

在刘秀要立后,以吴汉为代表的军方势力,绝对是坚定不移支持郭圣通的。

听闻吴汉的态度,刘秀心头一沉,吴汉的表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了全军将士们的表态。立

后这件事,看似天子的家务事,实则就是国事。如果皇后的人选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造成离心离德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梁接话道:“陛下,微臣以为子颜言之有理。郭贵人随陛下征战,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大家都有看在眼里,铭记于心。”可

阴丽华呢?她有什么功劳,她又有什么苦劳?陛下在河北南征北战之际,她可一直在南阳享清福,有功有劳的夫人无法为后,却让无功无劳的夫人为后,这难以服众。刘

秀眼帘低垂,手指的指尖,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敲打着桌案。沉默了好一会,他问道:“长舒的意思呢?”

朱鲔听刘秀突然问到自己的头上,他暗暗咧嘴,如果装昏可以的话,他宁愿当场晕过去。

立后这件事太敏感了,就像立太子一样,不是外人能参与得了的。何况他这个外人,还是曾经和天子有过节的外人。

他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道:“立后乃陛下之家事,微臣……微臣以为,此事当由陛下自己决断!”吴

汉和王梁闻言,不约而同地白了他一眼。王梁嗤笑出声,振声说道:“为人臣者,理应直言不讳,哪怕犯颜直谏,亦无愧于心,贪生怕死,不如趁早告老还乡的好!”对于在关键问题上缩头缩尾的朱鲔,王梁显然是很不满。他

看向刘秀,正色说道:“陛下,郭贵人现已身怀六甲,单凭郭贵人怀上陛下的第一个孩儿,也当为后!”说

实话,在立后这件事上,刘秀也没想到吴汉、王梁等人的态度竟如此坚决,心中多少有些郁闷,也有些不痛快。而

后,刘秀又找了个话题,把立后之事带过,未就这个话题一直聊下去。会后,刘秀留下了李通,又找来朱祐,他们三人边喝酒边聊天。几

杯酒下肚,刘秀把他打算立阴丽华为后,但又遭群臣反对的事讲出来。朱

祐一脸的茫然,眨眨眼睛,说道:“陛下立后,这不是陛下的事吗?为何还要询问大臣们的意见?”

刘秀苦笑,李通则是连连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立后之事,关系到立储,这哪里是陛下的家务事,这就是国事啊!”

阴丽华为后,那么她生的儿子,便是储君,郭圣通为后,情况也一样,郭圣通生的儿子将为储君。

如果说立谁为后,与大臣们的直接关系不大的话,那么谁为储君,与大臣们的关系可就大了去了。像

吴汉、王梁这些大臣,对郭圣通自然更熟一些,而郭圣通也的确很会做人,很得人心,阴丽华与郭圣通相比,劣势太大。

听了李通的这番分析,朱祐才算弄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他

挠了挠头发,拿起酒杯,说道:“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的事,这的确是够让陛下操心的,现在,我们还是喝酒吧!”刘

秀乐了,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李通放下杯子,说道:“倘若这次郭贵人能为陛下诞下龙种,那么立后之事,陛下便很难再改。”

只要郭圣通生下了男孩,那么朝中大臣对郭圣通的支持将会更高,刘秀欲立阴丽华为后的阻力亦会更大。

刘秀有些无奈地耸耸肩,立后之事,他的确倾向于立阴丽华为后,但他也不可能因为更倾向阴丽华,而把郭圣通肚子里的孩子打掉,那毕竟是他的亲骨肉。他

们三人在清凉殿喝着酒,说着话,另一边的西宫,阴丽华正坐在大殿里绣帕子,她的贴身丫鬟雪莹从外面走了进来,小声说道:“夫人,许小姐求见。”

雪莹说的许小姐,正是许汐泠。目

前许汐泠在宫中代任掖庭令。掖

庭令主要负责的是宫中的杂物,监管宫中诏狱,通常来说,掖庭令是由宦官担任,但目前宫中的宦官数量还不多,而许汐泠又是个闲人,郭圣通便向刘秀推荐,破例让许汐泠来暂掌掖庭令。

阴丽华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绣帕,说道:“有请!”

时间不长,许汐泠从外面款款走了进来。昨

晚宴会当中,阴丽华根本没见到许汐泠,与会之人,全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朝廷命妇,像掖庭令这样的女官,以昨晚宴会的规格,还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许汐泠进来之后,不等阴丽华开口说话,她先是低身福礼,说道:“汐泠见过夫人!”

阴丽华对许汐泠的印象一般,一是许汐泠太妖艳,二是她能感受得出来,许汐泠对自己的夫君有非分之想,对于觊觎自己丈夫的女人,又怎么可能会有好感呢?不

过眼下,在这偌大的皇宫里,阴丽华认识的人真就不多,许汐泠算是这不多中的一个。

她站起身形,走了过去,托住许汐泠的胳膊,含笑说道:“汐泠不必多礼。”

“昨日夫人入宫,汐泠事务繁忙,未能来拜访,夫人没有生汐泠的气吧?”许汐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阴丽华乐了,说道:“汐泠这么说就太客气也太见外了。”稍顿,她又问道:“汐泠可是和非烟一样,都被封了美人?”

她是真不清楚许汐泠现在宫中是什么身份,所以才有此问,殊不知,这一问是直接问道了许汐泠的痛处。

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绿林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六百一十五章 头号酷吏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五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四百章 诡异村庄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粮草第三百章 专破暗箭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来赴宴第八百零五章 宫廷宴会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战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会第四百九十章 主动来访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动请辞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损第五百八十章 风谲云诡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义尽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亲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内忧外患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谄媚第七百零六章 堵乡之战第十章 初次相见第六百三十二章 举手之劳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决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阳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赶到第八百九十一章 请缨出战第三百一十六章 后院偶遇第八百四十八章 驰援桃乡第三百八十八章 艰难抉择第七十六章 被摆一道第二百零七章 局势艰险第五百二十一章 战神落败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阳之战第六百二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七十四章 来龙去脉第四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术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选难定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虚实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无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邓县易主第四百零一章 通风报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谋划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贤将王常第五章 再次遇险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进一出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伤元气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缘起缘灭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宁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见佳人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蛊虫第五百零六章 兖州之战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余孽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顶帝位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赏群臣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布局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条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八百四十一章 见死不救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诡诈第二百八十五章 独木擎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击之第八十四章 天子刘秀第六百七十一章 结下梁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环环相扣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探无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治久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邓县易主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六百零九章 后院之事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三十一章 身陷绝境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敌人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六章 参加义军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亲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贵胄欺人第四百八十章 爱才之心第一章 祸起刘秀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为鉴第七十九章 纯心试探第四百五十八章 于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