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刘秀改制

阴丽华回往西宫,张昆像跟屁虫似的,紧随其后,生怕扫到台风尾。目送着阴丽华走远,邳彤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陛下,微臣回府,为阴贵人配制药方。”

刘秀点点头,说道:“辛苦伟君了。”

“陛下言重,这是微臣应尽之责!”邳彤向刘秀躬了躬身,退出大殿。

刘秀在大殿里来回踱步,沉思了一会,挥手叫过来一名小宦官,让他宣邓禹、贾复入宫。

小宦官走后,刘秀又看向龙渊和虚英,问道:“对于此事,你二人有什么看法?”

龙渊和虚英对视一眼,一同摇头。刘秀扬起眉毛,问道:“没有看法?”

虚英清了下喉咙,说道:“陛下,事关重大,属下不敢妄加推测!”

刘秀看了看他二人,收回目光,又陷入沉思。

其实阴丽华有没有身孕,只与两个人存在直接关系,一个是皇后郭圣通,一个是美人许汐泠。如果通过谁受益谁就是真凶来推断,这两人都有嫌疑。

只是连刘秀都不敢相信,郭圣通能如此的心思缜密,行事能这般的滴水不漏;许汐泠倒是具备这样的能力,可关键是,她只诞下一女,阴丽华有没有身孕,对她的影响并不大。

两人都有嫌疑,但在刘秀看来,她二人的嫌疑又都不太可能,起码在刘秀心里是无法确定谁是这个幕后真凶,这是让刘秀最感为难又困惑的地方。

邓禹和贾复奉命入宫,刘秀与他二人在清凉殿开始一次长时间的会谈。

这次的会谈,从下午一直谈到入夜才算告一段落,就连晚饭,他们三人都是在清凉殿里吃的。

翌日早朝,刘秀在朝堂上宣布了他的决定。

首先是皇宫禁军进行改制。羽林不变,加增虎贲和中黄门。虎贲、羽林的主要职责是护卫殿门和殿外,中黄门的主要职责是护卫殿内。

也就是说,近身保护天子的侍卫,全部变成了中黄门。中黄门的最高官员为中黄门冗从仆射,名义上隶属于少府,实则是直接向天子负责。yuyV

用现代的话讲,中黄门冗从仆射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最高领导人身边的侍卫长,自然是十分重要。但它并非大官,俸禄只是六百石而已。

刘秀当朝任命的中黄门仆射,就是龙渊。

虎贲军不是刘秀的首创,早在秦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虎贲军,西汉延用虎贲,到了刘秀这里,只是继续延用,不过刘秀把虎贲更加的系统化,并进一步的扩编倒是真的。

虎贲的最高官员是虎贲中郎将,俸禄比两千石,之下有虎贲左仆射、虎贲右仆射、虎贲左陛长、虎贲右陛长,职责不同,等级一样,俸禄都是比六百石,再下面,又有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俸禄是比四百石、比三百石、比两百石不等。

通过虎贲的官名也能看得出来,虎贲军应归属于郎官系统,也就是说,都该归光禄勋管辖。不过虎贲中郎将是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已经跳过了光禄勋。

羽林军也一样,最高官员为羽林中郎将,俸禄比两千石,下有羽林左监、羽林右监、羽林左丞、羽林右丞等。原本羽林也是归光禄勋管辖,现在同样变成直接向天子负责。

虎贲和羽林之间,还有兵种上的区分。虎贲主步兵和弓箭手,羽林主骑兵。虎贲和羽林的共同点都是可以子承父业。

也就是说,父亲身为虎贲或羽林的一员,倘若病故、暴毙、阵亡,其子可以继承父业,继续担任虎贲、羽林。

即便要从何地征选虎贲、羽林,都有严格的规定。

比如羽林军,只能在陇西、北地、定安、上郡、汉阳、西河这六个郡中征选,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杜绝有歹人混入其中。

总体来说,皇宫内部的军队,可总称为南军。与南军相对方的就是北军。北军也不是刘秀首创,早就存在,只不过刘秀把北军八校尉,兼并成了北军五校尉,简称北军五校。

北军五校为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和射声校尉。

五校尉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并存关系,俸禄都是比两千石,与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平级。

其中除了长水校尉下设两名司马,其余校尉,都是下设一名司马,俸禄为一千石。

一旦京城发生战乱,五军校尉可第一时间驻守皇宫外面的五个方向,与皇宫内的南军共同御敌,看其职责,是典型的戍京军,它应该归执金吾管辖。

不过在刘秀改制之后,五军校尉皆听命于北军中侯,而北军中侯又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如此一来,执金吾的职权又被大大压缩了。

原本执金吾的职责相当于首都军区总司令外加首都警察局局长,刘秀改制后,执金吾就只是个首都警察局局长,首都军区总司令的职权没了,都被收回到刘秀的手里。

有意思的是,五军校尉的俸禄都是比两千石,而他们的上级主管,北军中侯,俸禄只有六百石。

以低级官员来管理高级官员,其实就是在进一步的加强中央集权,掌握北军的权利,都牢牢把持在天子一人的手里。

这一番变动下来,看似杂乱,好多个兵种并存,但实则是荆条有序,而且执金吾、光禄勋、卫尉等等,都被大大的削权,权利高度集中在天子一人的手上。

就连与皇宫关系密切的少府,也未能幸免,少府管理皇宫财政的权利被剥夺,这个权利被移交到司空的手里。

这次是刘秀称帝以来,进行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就是在这次调整之后,被削权最大的执金吾,宣告退出九卿之列。

原本担任执金吾的贾复,被刘秀升任为左将军。

邓禹和贾复都是刘秀的心腹爱将,现在一个做了右将军,一个做了左将军,真就成了刘秀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今日的早朝,开的时间也格外长,朝中大臣也有较大规模的调换。不仅贾复被调职,光禄勋伏黯也被调职。伏黯自从面部受伤之后,便不再愿意上朝。

可光禄勋不上朝也太不像话,他多次向刘秀请辞,刘秀都未允,这次,刘秀终于允了,任命伏黯为虎贲中郎将,由张湛接任光禄勋之职。

张湛与伏黯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武者,而张湛则是文人书生。张湛这个人,还是邓禹推荐给刘秀的。

早在汉成帝时期,张湛就已经做到两千石的高官,王莽时期,他在地方上也做过太守、都尉。

邓禹西征,占领长安后,重新启用张湛,任命他做三辅之一的左冯翊,这次刘秀让邓禹推荐接任光禄勋的人选,邓禹便推荐了张湛。

刘秀对张湛不太了解,让邓禹讲讲他的事迹。

邓禹便说了一件张湛担任左冯翊期间发生的事。左冯翊这个官,其实就是冯翊郡的太守。有次张湛回平陵老家,在路过县府的时候,距离好远,张湛便下了马,牵马步行。当时主簿就劝他,大人不必下马步行,此乃自轻之举。张湛毕竟是一郡之太守,路过县府,要下马步行,这不太自轻了吗?

张湛不以为然,反而教导主簿:“《礼记》有云,大夫士下公门,式辂马。”

主簿听后,面红耳赤。

这只是在张湛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而已,很多人都说张湛这个人太能装,太做作,每次张湛听了这样的话,都是嗤之以鼻。

他常对人说:“我是很做作,可有些人为了行恶而做作,我为了行善而做作,难道为行恶做作就可以,我为行善做作就不行吗?”

刘秀听了邓禹的讲述后,哈哈大笑,对张湛这个人的好感度也大增,随后接受了邓禹的举荐,让张湛接任伏黯,担任光禄勋之职。

他还有另外一个考量,现在战事越来越平稳,天下的混乱之势渐渐平息,光禄勋由文官担任,也更为合适,尤其是像张湛这种重视礼教的长者担任,再恰当不过。

刘秀改制之后,没过多久,南线战场传来消息,岑彭率领着南征军,大败田戎,田戎十多万的大军被打散,其中大部分残兵败将都逃进了黎丘,田戎只带着万余名残部,仓皇逃回到他的老巢夷陵。

田戎大败,让秦丰失去了唯一的外援,不过,也让秦丰趁机招收了田戎麾下的数万兵马。如此一来,被困在黎丘了秦丰,反而具备了一定的自保能力,继续和汉军耗着。

战报传回到洛阳,刘秀看罢,便决定再南下一次。

现在南征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汉军南征,主要讨伐的就是秦丰和田戎,现在秦丰被困,田戎又元气大伤,正是汉军一举攻占夷陵的好机会。

只是秦丰死守着黎丘,把汉军也牢牢拖在黎丘这里,倘若让田戎恢复元气,重整旗鼓,己方要攻陷夷陵,还得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刘秀决定南下,就是想去劝降秦丰,趁早结束黎丘战事,让己方的南征军能尽快进军夷陵,不给田戎喘息之机。

另外,目前南阳的局势比较混乱,这也是让刘秀比较忧心的地方。以前南阳的百姓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外逃,现在南阳的战事结束,而且朝廷在南阳施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不仅让当初逃难的百姓纷纷回归,许多外来的百姓也迁徙进来。

南阳的地方就这么大,房子和田地就这么多,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进来,房子和田地一下子都变成了稀缺资源,相互争抢,官司不断。

有些人家逃难走了,现在回来,发现自己的家园已经被人霸占,各种各样的胡乱情况层出不穷。

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卷土重来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五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讨发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报信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为天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乱第七百一十四章 鲜明对比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治久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治久安第六百四十一章 汉土之上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进第八十章 同窗相会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欢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后主使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针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军压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阋墙第二十八章 贸然深入第八百章 迷雾重重第七百四十二章 风波又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算计谁第六百七十一章 结下梁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战昌虑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战昌虑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二章 来接佳人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汉兴百年第七百零三章 满城风雨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四十三章 庞萌造反第七百章 绝对自信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时局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军队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忧解难第八百七十五章 阴差阳错第八百一十四章 进献宝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汉为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种果得果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袭第十章 初次相见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无好宴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阳第八百零二章 重归于好第十一章 麻烦上门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民解忧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后主使第四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识破诡计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三百一十章 奇袭奏效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险着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烦意乱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三十二章 环环相扣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场私心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灭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七十二章 暂避新野第三章 拜为主公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换代第四百九十五章 荡阴之战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六百九十二章 决战开启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四章 进入平原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腾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五十七章 说服众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东征捷报第一百六十六章 尽弃前嫌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二百七十七章 节点之战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一章 无事生非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虑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随形第六百四十章 身为人臣第四百四十八章 顺利联姻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力抵抗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八百三十二章 机关算尽第六百七十一章 结下梁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七百二十一章 节外生枝第五百零五章 趁胜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