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兰陵之战

在当时,用一代名将来形容庞萌,绝对不过分,在整支东征军里,庞萌的地位也仅次于盖延。

李向对庞萌的怒斥,让庞萌震怒,后者拍案而起,说道:“我贪生怕死?老子当年随陛下东征西讨的时候,你他娘的还不知道在哪呢!”

对于庞萌的暴怒,李向视而不见,他大声质问道:“不要再提以前的功绩了!现盖将军与十万将士被困兰陵,你庞萌却要见死不救,不是贪生怕死,又是什么?”

庞萌毕竟的武将出身,火爆的脾气上来,压都压不住,他双目猩红,抬起手来,握住佩剑的剑柄,咬牙说道:“大胆李向,再敢胡言乱语,老子现在就宰了你!”

李向非但未怕,反而还哈哈大笑起来,傲然说道:“你庞萌好大的本事!有胆子杀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郡长史,却无胆上阵杀敌!天下的厚颜无耻之辈,皆莫过于你吧?!”

庞萌闻言,肺子都快气炸了,身子突突直哆嗦。身为天子宠臣,又是战功卓著的将领,谁见了庞萌不礼让三分?即便是盖延,在庞萌面前也不会如此说话。

现在他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郡长史李向如此指着鼻子大骂、羞辱,庞萌哪里能受得了?

他怒吼一声,抽出肋下的佩剑,三步并成两步,冲到李向近前,手起剑落,耳轮中就听噗的一声,随着剑光闪过,李向扑倒地上,脖颈窜血,趴在地上,四肢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这一下,中军帐里彻底安静下来。庞萌提着滴血的佩剑,呆呆地看着李向的尸体,一时间有些回不过来神。在场的庞萌部下,大眼瞪小眼,全都傻眼了。

郡长史不算多大的官,但也是六百石的朝廷命官,庞萌说杀就给杀了,这如何向郡府交代,又如何向朝廷交代?众人相互看了看,纷纷起身,走到庞萌近前,有一名将官十分机灵,立刻说道:“是……是李向对将军口出不逊,将军……将军是一时没忍住,才失手杀了李向!对!将军是失手杀的李向!”

众人反应过来,纷纷点头附和,七嘴八舌地说道:“是李向出言不逊,以下犯上,将军才失手杀的他!”

庞萌深深吸了口气,缓缓收剑入鞘,他转身默默无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坐下,脸色变换不定。

刚才他确实是冲动了,现在人已经死了,他后悔也没用。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要如何向朝廷解释这件事。

这么大的事,瞒是肯定瞒不住了,庞萌思前想后,叫过来一名将官,让他把李向的尸首送回彭城,另外,去见太守赵萌,向他解释此事,尽量博得赵萌的谅解。

天子向来厌恶京师军欺压地方官员,他杀李向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赵萌肯帮着他说话,这件事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赵萌不肯帮他说话,反而向朝廷添油加醋,那事情就麻烦了。

按照庞萌的意思,这名将官带着数名官兵,把李向的尸体装上马车,拉入彭城。yuyV

进城之后,将官立刻去见楚郡太守赵萌。赵萌得知李向被杀的消息,也是大为震惊,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他向将官询问原委。将官就是那一套编好的说词,说什么李向以下犯上,对庞萌恶言相向,庞萌的一时冲动,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失手杀了李向。

赵萌是郡太守,李向是郡长史,对于自己的这位下属,赵萌能不了解吗?李向为人耿直,有气节,铁面无私,他敢于和权贵对着干,但绝不会仗势欺人。

何况对方可是庞萌,那是陛下亲封的平狄将军,天子宠臣,李向无缘无故,又怎么可能会对庞萌出言不逊,以下犯上?对方的说词,并不可信。

他阴沉着脸,冷冷看着那名将官,一言不发。

将官清了清喉咙,说道:“我家将军的意思是,这次的事是个意外,我们两边不要因为此事伤了彼此的和气,我们就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赵萌闻言,都被气笑了。现在死的人可是自己的郡长史,堂堂的长史被杀了,自己这个太守还要帮着杀人凶手,装作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自己的这个太守还要不要做了?以后郡府的官员,还有谁会信服他?

他重重的一拍桌案,对将官沉声说道:“你回去禀报庞将军,此事,本官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庞将军草菅人命,私自伤我楚郡官员的性命,本官一定会将此事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

将官脸色一变,眯了眯眼睛,说道:“赵太守,我家将军已经承认有错,也愿意为李长史的死做出赔偿,赵太守还要这般揪着不放,未免也太咄咄逼人,欺人太甚了吧!”

赵萌腾的一下站起身形,说道:“现在究竟是谁在咄咄逼人,是谁在欺人太甚?我楚郡堂堂一长史,庞将军说杀就杀了,眼中可还有我这个楚郡太守,可还有天子王法?”

“你……”将官垂下眼帘,尽量把自己的火气向下压了压,他话锋一转,说道:“这件事我们暂且另议,现在我军缺少粮草,还望赵太守能及时派人,运送粮草到我军大营。”

“没有。”赵萌拒绝得干脆。

“什么?”将官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扬起眉毛。

“我说没有!”赵萌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在李长史被杀之事没有圆满解决前,我楚郡,不会向你部大营输送一粒粮食!你回去,把我的话如实禀报庞将军!”

这名将官气得脸色铁青,他抬手狠狠指了指赵萌,先是李向,现在又是赵萌,这一个一个的,都敢不把自家的将军放在眼里,楚郡的官员未免也太嚣张太跋扈了!

“军中不可一日无粮!你赵萌不向我军送粮,发生的一切后果,你赵萌要负全责!”说完话,这名将官转身离去。

赵萌当然清楚军中无粮会产生多可怕的后果,可是李向绝不能就这么白死了,庞萌必须得为此事负责,这件事不解决,他不可能向庞萌军中输送粮草。

当日,赵萌便给刘秀写了奏疏,将庞萌畏战,不敢出兵增援兰陵,以及在楚郡草菅人命,滥杀郡府官员的事,一五一十的都写在奏疏里,派人将奏疏送往洛阳。

另一边,兰陵城。盖延和贲休商议后,再次做出突围的部署。

这一次,汉军方面不再是单向突围,而是兵分两路,双向突围。盖延一路,贲休一路,盖延率部向北突围,贲休率部向南突围,以此来分散堵截己方的敌军。

此次的突围计划,要比前几次的突围计划好得多,另外,贲休还决定由他率部,先行突围,尽可能多的把敌军兵力吸引到南线,为盖延在北线的突围创造机会。

这样的决定,无疑是极为冒险的,很可能会让贲休部深陷重围,别说突围出去,都有可能被敌军困死。

盖延想劝阻贲休,后者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盖将军为救我部,不顾危险,挺近兰陵,现兰陵已难以坚守,向外突围,休责无旁贷,理应以死相助!”

贲休本是董宪的部下,是在董宪军首战战败后,才突然决定向汉军倒戈,以前和盖延根本不认识,之间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但经过这几日的相处,盖延对贲休的为人十分敬佩。

翌日,汉军按照商议好的计划,开始施行突围行动。贲休率领着三万部下,率先从兰陵的南城杀出,向南突进。贲休部的突围行动,果然吸引了大量的董宪军。

布置在城东、城西的董宪军,纷纷向城南这边云集过来,对向南突围的贲休军形成合围之势。另一边,盖延率部,从北城冲出去,全军将士,全力向北突进。

现在战场的情况是,城北的董宪军,独自抵挡盖延军,而城东、城西、城南的董宪军,合力包围贲休军。

盖延军有七万,且都是骁勇善战的东征军,城北的董宪军兵力也在七万左右,且有完善的防御体系做辅佐,一方善战,一方是防御设施齐全,双方打起来也是势均力敌。

与拼杀激烈、旗鼓相当的北线战场相比,南线战场的局势要清晰得多。

城东、城西、城南,合计十四、五万的董宪军,将只有三万人的贲休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战局也几乎是一面倒,随着董宪军不停的压缩包围圈,贲休军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三万之众,最后被挤压成一团,放眼望去,人们密密匝匝地拥挤在一起,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其中的人们,连转个身都费劲。

且说北线战场,盖延亲自上阵,带头打冲锋,指挥着手下将士向前突进。在汉军的全力猛攻之下,即便拥有完善防御设施的董宪军,也渐渐开始支撑不住,被汉军逼得连连后退。

此战,双方由白天一直打到入夜,直至天色黑下来,盖延军才终于撕开董宪军的防线,突破出去。不过,与此同时,以贲休为首的三万将士,业已被董宪军全歼。

就连贲休,也未能幸免,被董宪军生擒活捉。董宪对贲休恨之入骨,得知贲休被己方将士生擒的消息后,董宪仰天大笑了三声,下令对贲休处于车裂极刑。

这便是汉军和董宪军之间爆发的兰陵之战。

兰陵之战是因贲休的倒戈而起,董宪大为震怒,集结全部之兵马,亲自率军,前往兰陵围剿,盖延率部救援。

贲休弃暗投明,投靠汉室,被董宪大军困于兰陵,盖延率部前去救援,这本身并没有错,刘秀也支持盖延救援贲休的决定。

只不过刘秀觉得董宪军兵力众多,且士气强盛,盖延部不宜与之力敌,应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偷袭董宪的老巢郯城,逼迫董宪必须率军回救,以此来解贲休的被困之危。

可以盖延为首的东征军高层经过商议后,大多数将领,包括盖延在内,都认为围魏救赵的风险过大,己方不能拿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冒险,做孤军深入,故,东征军方面最终没有采用刘秀的战术,而是选择力敌董宪军。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东征军的分裂,盖延和庞萌的矛盾彻底爆发,庞萌率部离开东征军,回撤楚郡驻守,如此一来,东征军的实力被大大削弱,最终也导致了兰陵之战的全面失败。

贲休率部倒戈,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东征军完全未能把握住,非但没能占下兰陵,反而还导致贲休部全军覆没,连带着,盖延部也损失惨重。至此,盖延部已无力再与董宪军做正面交锋。

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无主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难临头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欢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再次谋算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征兆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斗角第六章 参加义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五十九章 求战为虚第八百七十七章 没事找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张夺用蛊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谋划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艰难突围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见佳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识破诡计第五百零四章 大战铜马第三十一章 身陷绝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汉为名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时局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无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围魏救赵第三百零七章 主张出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势变换第三百四十章 激发斗志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艳无双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绿林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军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奋力一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妇人之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杀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顺利收服第六百四十章 身为人臣第四百零五章 谦谦君子第六百二十章 主动找茬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一十八章 幸免于难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赵王出面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七百九十九章 祸起西宫第二百四十五章 他日再见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阳血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诸敌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尔反尔第八百六十九章 胜券在握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亲关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杀机重重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纪之战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难临头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获第六章 参加义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三百零二章 应对之策第六百一十五章 头号酷吏第五百零八章 无愧于心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巨鹿第七十八章 找上门来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锐第五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祸首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渐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挥师南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内对峙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来结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三百零一章 夕阳之战第六百零一章 干柴烈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视南阳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六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怀不轨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八百三十四章 严刑逼供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换帅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帐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阳之战第三十九章 及时赶到第四十七章 骑枪之下第六十一章 勾心斗角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二十六章 刚愎自用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凶现身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贼难防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变第一百七十六章 内忧外患